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似水年华流年
想到这里,皇帝就感觉自己的脖子一冷,就仿佛一把无形的剑,正放在自己的脖子上。一想到有可能是那位国夫人派人干的,他感觉自己的嗓子发干,喉结上下活动中。
那么要不要试探一下何英娣算了,还是不要为好,有些事还是知道的不多为好,思考完毕的皇帝,感觉自己的头上的汗,都下来了。
说起来干这事的人,手段够狠的,最起码砍人的时候,没有任何迟疑。
不过以后还是不要惹恼那位国夫人,皇帝心里想:如果当时他执意要国夫人和亲北蛮,那会不会第一个被宰的人,就是他这个皇帝
这样一想,皇帝头上的冷汗更加多,于是赶紧擦去之后,心里有些惴惴不安的。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就是贵为皇帝,也是凡体肉胎。这脑袋不是韭菜,割了一茬长一茬。
后来皇帝想起来,这位国夫人,倒是对太后娘娘很好,常常送些新鲜的东西入宫,甚至有时候国夫人,会亲自进宫陪伴太后。
当然余颖对皇帝的态度是平平的,对那些后宫妃子们更是敬而远之。
想到这一点,皇帝倒是松了一口气,要知道皇帝的亲娘太后,对义女的好,可以说是典范。
至于国夫人和皇帝之间的确是不熟,不熟就不熟吧。毕竟男女有别,皇帝倒是感觉国夫人,还是比较讲伦理道德,这样不惹这位的话,国夫人也不会出手对付自己。
万幸啊!以后还是对太后娘娘更好点!皇帝心说。
其实余颖在校军场,出了一次风头之后,就没有再露几面,人家跑到京城外的农庄里,基本没有参加什么贵妇交际圈的活动。
说起来有不少人,打算把自己家的小娘子嫁到国公府。原本打算认识一下,然后多多少少有了交情,就可以把自家的小娘子给推销一下。
但最令人扼腕的消息传来,保国公阿和竟然在出孝后,就闪电定亲,至于那个幸运的小娘子,竟然不是官宦人家的小娘子,只是一个绝了户的商家女子,
虽然未来的国夫人是个孝女,长得也不错,但是这个消息,绝对还是让京城的人大吃一惊。这国公府这次也太有点掉价吧虽然国公府不是顶尖的世家,但是也轮不到一个商家女嫁进去。
其实京城里是有不少人家都认为,保国公府应该娶一个知书达理、阶层相近的小娘子才对,但是保国公的人,还是把婚期定下。
后来这件事就传到了后宫,太后也听说,于是派人宣余颖进宫。
然后太后有些好奇地问:“阿娣,以保国公现在的地位,应该有大把的贵女供你选择,那么,你为什么给阿和选择这个媳妇”
那位将要成为国夫人的小娘子,也不是不好,但是比她好的人,也有的是。
“母后,其实说起来,那些贵女一般都是高高在上,我想要给阿和娶一个媳妇,而不是仙子。再说了,在心里真的想要嫁给阿和的有几个”余颖看的很清楚,说道。
“这些人,一方面鄙视阿和的出身,一方面害怕我这个母夜叉做婆母。”说到这里,余颖露出淡淡的微笑,她不想给儿子娶一个同床异梦的人。
“说起来因为母后的垂爱,再加上阿一,让不少人动心了。希望和保国公府拉上关系,但是我可不愿意和这样的人家结亲。”余颖说。
算起来前一世的保国公夫人,做的还是很称职的,所以做了考察后,余颖还是定下原本的保国公夫人,反正这一世,余颖才不会傻了吧唧替人求情。
“再说了,那个孩子家世清白,更重要的是,也没有那么多七大姑八大姨的,清净!”余颖笑着说。
其实这些京城里的官宦人家,最喜欢联姻,搞到后来,很多人家都是亲戚。这样子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彼此呼应,只怕在皇帝眼里,就会感觉这些人都是在拉帮结派。
其实作为臣子,一方面要替朝廷做事,一方面又怕卸磨杀驴,所以不得不抱成一团。
于是皇帝、臣子,就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形成了有时候要对持的局面。但是余颖穿过来的时候,是接受原主的委托才穿的,懒得理这些事,不愿意搅和进去。
“也是。”太后点点头道。
这宫里的妃嫔,一个个都是身后有人,各自因为种种关系合起伙来给人设套,幸亏她这个太后谁也不管,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甚至太后庆幸,高了那些妃嫔一辈,可以直接就把她们拒之门外,少吃不少亏。
“还是阿娣想的对,只要女孩儿好,家里清净,和家里人是一个心眼,就是阿和的好媳妇。对了,到时候,你一定要带着她进宫来看看我。”太后娘娘笑着说,甚至打趣道:“过几年,我就是曾外祖母。”
“是啊,母后。”余颖笑眯眯地说。
余颖倒是希望能把太后娘娘带出去,活在这深宫之中,就如同小鸟关进了精致的鸟笼,活着没有什么趣味,但是太后不是原主的亲娘,余颖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不过这些年,余颖还是把什么扑克牌、麻将什么,弄出来,让闲的无聊的老太太,有点消闲的东西。
还别说,有些太闲的太后,得了这些东西,感觉有了打发时间的好东西,在深宫的日子过得快了很多,而且余颖还特地给太后制定了合理的膳食,以及合理的运动。
对于余颖的举动,姚皇后是个聪明人,很快就看出来,余颖让太后活的很自在。甚至姚皇后还特地来学习打牌、打麻将,这样有利于和太后拉进距离。
对于儿子这个皇后,太后观感还不错,最起码人家知道讨好自己这个做婆婆的。那像是温婉,太后想到这里,微微撇嘴。
第二十五章 第八个故事完结
当时余颖是这样回答的:“这天下能出一个阿一,已经是很侥幸的事。”
其实这样的低武世界,就是有了余颖多次升级的功法,而且足足修炼了几十年,才造就了阿一的本事,再出一个阿一,是绝对不可能的。
余颖传给阿和、阿秀的东西,只是一些皮毛,那就可以了,最起码身手比一般人强。
毕竟这个世界,按照发展轨迹,将来走的是科技方向,最厉害的武林高手,在热武器面前都是渣渣。
所以留在这个世界委托人的后人,还是遵从这个世界的规则为好。
“应该是再也不会出现阿一。”余颖最后有些叹息着说,这样子说,也就是为了预防皇帝想的太多,毕竟阿一在别人眼里,简直堪比大杀器。
这几句话说出来之后,倒是让太后娘娘放心,其实她并不希望整个世界都是和阿一一样的人,那么普通大众还有什么活路
阿一在余颖的控制下,太后感觉很放心,毕竟这孩子就是心底特好的人,不会做什么坏事。
但要是阿一给了自己的儿子,太后第一个感觉就是,那会让皇帝变得狂妄自大起来,所以她淡淡地说:“其实阿娣已经说了,千百万人里,也出不了一个阿一。”
“这么少”皇帝有些惊讶地说。
作为一个有大志向的皇帝,很想着把自己的地盘再一次扩大,比如现在的疆土,因为北蛮人的混乱,鹿朝趁机吞并了一些地盘。
说起来因为那一次的刺杀,搞得北蛮人之间展开一场混战,让他们的整体力量大受打击,甚至有一些小部落为了活下去,开始投诚鹿朝,这让皇帝喜得心花怒放。
不过这件事是谁做的就没有真正的答案。余颖不提,皇帝乐的装作不知道。
只是阿一始终不是皇帝的人手,这一点,在皇帝心里,其实是有些耿耿于怀,要是早知道有这么一回事,那么当初宁可听从母命娶了阿娣,而不是温婉。
但是这世上就是没有什么后悔药,皇帝再后悔也没有用,时光已经一去不回头。皇帝娶的是温婉,何英娣嫁的是保国公。
甚至因为和亲的事情,搞得保国公一脉的子弟,和皇家的人,多多少少有了些隔膜,阿和对着皇帝的时候,更多是一个保持距离的冷淡。
其实皇帝能说阿和什么毕竟在皇帝,同意让国夫人和亲的那一刹那,就已经对阿和造成一次最大的伤害,堂堂一个国公的遗孀,一位国公的亲娘,竟然被和亲北蛮。
真要是这样,那么保国公府,就永远别想着在京城抬起头来。
所以看见阿和的行为,皇帝无话可说,就是再说什么道歉,也没有用。事实上,这位年轻的国公爷,根本就没有打算在朝中任职,自然不会对皇帝怎么低头。
这时候,皇帝也知道,暂时劝不动保国公一家,只能找别的机会。
后来阿和这位国公爷,就没有参与什么政事,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改良粮食的品种上。
这一点让后来的皇帝,都拿国公府没辙,
因为保国公他们的嫡系,一个个都是很狡猾的人,一般不怎么参与政事,那些被分出来保国公府血脉的事务,他们也一般不插手。
就是有出身保国公府的人作死,也牵扯不到大部分人。
可以说,保国公一家是京城里最滑头的一家,既不参与皇家的争斗,也不和那些官宦人家太过走近。
这一切都是余颖穿越而来的功劳,看起来当官的人家,是风风光光的,实则一不小心的下场,就是抄家啊!甚至再狠一点的,就是灭九族。
至于罢官丢职什么的,那都是毛毛雨。
后来阿和最终娶了,那位前一世的国夫人。
这时候的保国公府,虽然很低调,但是没有人敢轻视他们。即使真正的国公府的人,原本是乡下来的,甚至后来娶的国夫人是商家女。
但是保国公府的人,却让人不敢怠慢。
等到阿秀及笄之后,余颖准备给阿秀找一位夫君,这个夫君最重要的是,有一个真诚的心,知道夫妻相处之道,毕竟两个人的结合,是一个相互了解、相互退让的过程。
同时那人还要有抗压能力,大家之女不好娶。
不过只要国公府一直在,那么国公府就是阿秀最坚强的后盾。
这一次,余颖打算立一次家规,对于这件事,余颖打算是全家人动员,毕竟他们自己心甘情愿的执行,远比被逼执行好,这也算是对委托人托付的一个交代。
对于家规,国公府的人很是有兴趣,说起来,连新上任的国夫人很是吃惊的,毕竟其实现在有不少人家,想着和国公府拉拉关系,甚至恨不得把庶女送到国公府为妾。
但是这位老夫人直接一句话,就定下基调,保国公萧氏子孙后代,应该牢记一句话:色字头上一把刀,凡是喜欢美色的子孙,一律逐出家族。
其实余颖为什么定下如此苛刻的条件就是因为看多了大家族的起起伏伏,其中内部崩溃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情关难过,为了自己的意中人,算计家族的蠢货也不是没有。
甚至有的蠢货连感情都称不上,只是一种**罢了。
但是不管是**,还是权欲,美人计常常是最好使的一种计,所以这种爱美色的人,绝对要开出去。
另外喜好美色的男人,找了一大堆花花草草的,哪来的银子养为了钱,甚至缺德的事都会干。一旦没有了底线,那么整个人堕落得很快。
事实上,余颖感觉一个男人娶一个妻子就足够了,就像在人生的大路上,两个人正好,三个人就挤了,那人数要是更多的话,更是要出事。
当然这件事,余颖先是把家里人召集来,先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以老国公为例,他在外面多年,有众美环绕,然后生了不少儿女,最后要是他们娘三饿死、累死在乡下,只怕他也不会难过多久,反正自然有女人替他生儿育女。
对于这一点,阿和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他爹留下的那些姨娘们,就没有几个是省油的灯。
的亏他爹这还是在打仗中,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女人搞到一处,甚至其中死了好几个孩子和他的姬妾,不然留下的累赘更多。
而且那些弟弟们一个个虽然还小,但因为有姨娘在后面挑事,所以兄弟之间感情并不怎么好,他们只是同父,上一次和亲的事一出,倒是让家里清净了几分。
“娘,其实我觉得一家人活的幸福最好,不要搞什么纳妾。如果孩子太多的话,就没有时间好好教养,那么何必生那么多”阿和倒是很支持余颖的想法,其他人自然同意。
于是萧氏家规最重要的一点,就此建立。
萧家家规建立之后,可以说是静悄悄的,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
除了这个外,余颖特地暗示阿和。注意和皇帝之间的关系。
其实余颖知道这位鹿朝开国皇帝,算是不错的人,毕竟那些开国功臣,算是基本都得了善终,这就算是相当不错的帝王。另外原主给皇帝找了这么多事,也一直没有发作。
仅从这一点看,这位皇帝还不算心狠。
要知道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唐太宗,和铁骨铮铮的大臣魏征,表面上甚至有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其实皇帝心里对魏征一腔怨恨,最后把魏征坟的墓碑给砸了,甚至还悔婚。
和那位唐太宗比,这位鹿朝的皇帝,对大臣还是不错。
但这位开国皇帝不错,再往下的皇帝,余颖可没法保证,皇帝就是一个一点点变得多疑的职业。
再说了,依据狡兔三窟的原则,余颖开始一点点透露自己的想法,然后让阿和、阿秀商量,毕竟小鹰
第314章 第九个任务
回到空间之后,余颖松了一口气,感觉自己有些紧绷的神经,可以放松了一下。
这次的任务难度按说不高,但是余颖还是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棘手,这困难度不是任务本身所赋予的,而是在于原主的儿子阿和。
阿和实在是又聪明又细心的孩子,很快就感觉到了余颖的到来,所造成的种种不同。原主和余颖两个人的三观、经历太不相同,让那个孩子感觉自家娘亲如同换了一个人。
幸亏余颖经历的任务也算是不少,成了老油条,赶紧找出应对的方法,才慢慢洗刷掉阿和对她的怀疑。不过,余颖在下面的日子里,心里还是有些提心吊胆的。
在余颖看来,就算是原主比较蠢,阿和也宁可要自己的亲娘,而不是另一个人。阿和这孩子,实在是好孩子,也不枉原主特地来发布任务。
余颖知道阿和的态度之后,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里,知道自己不可以表现太过聪明,也不可能太过强势,只能是因势利导,甚至办个女学都要假借太后的名义。
看样子,以后接任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阿和这么聪明的孩子,还是少接手。为了不穿帮,余颖不得不活的憋屈点,生怕一不注意,就被发现和原主的太大不同。
但是如同原主一样糊糊涂涂的生活,余颖也不愿意,只能是以走钢丝的心态,来完成这一次任务。幸亏原主当时亏空身体厉害,几乎是死了一次,有了什么变化,才合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