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神通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孤在上
苍生有时需要一个救世主、一个领袖,有时将高于自己的存在视作幕后黑手,不甘被“上天”玩弄命运。
这到底是一个难解的命题。
湛长风早年也一直将太一定位为代天宣化,虽这只是她初级阶段的行动纲领,但等太一统一朱天,它的缺陷终于还是暴露出来了。
延笃等上尊发难是其一,各层修士隐隐透出的不满是其二。
其中,逃不开气运、信仰、物源等星界资源之争,即使是单边接受太一各项政策产生的好处的底层修士,也会因一点不顺心,怨太一这个庞然大物把持了资源,压制了他们的成长。
饶是通过层层选拔、公认心境上乘的太一臣将们,亦不太愿与外边的修士、法脉多加接触,因为他们多半是有所求的、有所祈祷的,还有小半是在殷勤的态度下,藏着觊觎和不满的。
太一臣将大多都不走信仰或功德道,他们或许曾出身某个法脉,或本身就是一脉老祖,归根究底,擅长踽踽独行,而不是拖着一大堆众生因果。
若不远离苍生,大概会两看生厌,步上你死我活的结局,就如历史中湮灭的一个个治苍生的势力一样。
护天治世,则是湛长风初始便决定的新神道纲领,守护天道秩序、修补星界漏洞成为帝庭的第一准则,此前将代天宣化定为第一位,不过是为了迅速积累世界之力。
如今,也到了重新定位的时候了。
在护天治世的第一准则下,视情况继续行使代天宣化、保护苍生的职责。
这点在神职上,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帝庭神职表——
护世龙神(汲以龙尊):天龙神之首,带领十位天龙神部众,镇守朱天虚空。
解厄财神(正清上尊):操福禄厄难之变,衡财运之长短。
四辅职能不变,除代君执生杀的上宰空缺外,大祭司巫非鱼,掌法度、祭礼、教化,握愿力权杖;左辅兰秋生,记录大事,体察世情;右弼钦擅,监察督管国运。
司命帝君(宁归尊者):监察神职者行止,监察众臣历劫事宜、掌管天子诏令。
天轨帝君(玄弋尊者):总领军事要务,掌全军符印,另兼太一战宫天机殿殿主。
轩辕帝君:太一战宫杀生殿十战神之一,炎天战宫策堂之主。
鼎天大元帅(赵玄尊者):司真武军团,总八百万灵鉴天将,军团主要负责对外驻防。
三大天师:疾祖、信棠道人、常陈老祖。(此三者皆为一大道脉祖师,后二位来自朱天,帝会意图染指太一之时通过战宫加入)
七殿:主官皆须道及返虚,佐官皆须道及灵鉴,天枢殿主军事与天象(天轨帝君代掌);
天权殿主政(子濯尊者掌位,灵囿尊者离开天权殿);
天璇殿主工事(颜策、五木等天君入星界磨砺,元符尊者凌未初掌主官位);
天玑殿主财(金不换等天君入星界磨砺,正清上尊分身上生尊者代掌);
玉衡殿主帝域防御(鱼药等天君入星界磨砺,鼎天大元帅代掌);
开阳殿掌刑罚牢狱(公伯南天君主官位保留);
瑶光殿改制待定,硕狱所掌的地狱图腾军、山水尽所掌的荒天军已确定归属其中。
火部元帅澹台承望尊者(对陆),水部元帅央诸尊者(对海)。
还有八位独立且直接听命于大帝的尊者:御火尊者工兵大师、灵囿尊者、杏林医手西门尊者、前吴天门掌门无定尊者以及后来自朱天的妙言道人、夺嚣尊者、楼焚琴、叁秋道人。
星界镇守使——
潜真帝君(龙龟尊者):赦封为妖帝,辖太一玄天疆域内妖族。
和光帝君:镇守风云界域,风云界域诸神灵之首。
水生尊者:镇守北罗界域,北罗界域诸神灵之首。
摩林、霖萨、东武、和宪、白牙、龙慈界域镇守使待定。
十二地龙神部众:独镇诸大界山川险地。与该界域镇守使同阶。
十二海龙神部众:独镇诸大界危险海域。与该界域镇守使同阶。
另陆续下放灵鉴神通级天官天将,赦封大小数千位山神河神。
战宫方面,主要负责招收兵源,进行一些军事任务、探索任务、拓荒任务。
太一战宫:总掌所有战宫,直辖山海、风云、朱天战宫。天轨帝君(天机殿殿主)、司空尊者(总务殿殿主)、十大战神席位(轩辕帝君居一,其余尚空)。
炎天战宫:轩辕帝君(策堂之主)、陆过尊者(谍堂之主)、梁上君尊者(吏堂之主)、青朔尊者(战堂之主)、魏与尊者(财堂之主)、京鹤尊者(务堂之主)。其中三位乃炎天战宫成立后加入的,炎天出身。
战宫正式战将,前有黎明之等可以挑战战神席位的尊者级战将,后有将进酒、左逐之、叙鞅、游不悔等灵鉴,几战宫合计千万数。
这场朝会,或升或贬,或奖或惩,给了众臣一个交代,也让太一的架构扩大到能够管理天域。
帝庭的基础班子就这样定了下来,这部分完结,花间辞提起了域外的局势,“十年前,神都、扶公盟对阵扬汤、魔宫,神都大帝陨落,身化界中,扶公盟缩回阳天中的领地,扬汤和魔宫瓜分变天。
我算得,神都大帝最后用的兵解之术,乃我即世界,便是将自己的气运、血肉、道行、灵魂全都融入世界当中,从某个角度解说,就是另类的活着,换言之,他还有机会重返世间,扬汤大帝大概也知道了这点,已将神都大界封锁起来。
另外近几年,魔宫动作比较大,除变天外,开始向阳天、钧天、幽天渗透了。
一个好消息是,太一下属势力和卫道庭联合,将扶公盟留在钧天的力量逼回了阳天。”
“扶公盟上尊不少,但行事有顾虑,不能直接对天朝开战,不必太过在意他们。”湛长风道,“接下来一百年,率先完善新制,转变治理之法,同时练兵屯物,积蓄力量。”
“谨遵法旨。”





帝神通鉴 第1571章 贤胜拜见
扬汤、太一两大天朝都选择了韬光养晦,前者要修复战争损伤,接手新疆域,后者得巩固整体力量,九天也因此迎来了一段平静的时光。
宣政殿
“自太一帝域定下以来,临照四方天向域内尊者开放,入内者已有百八十,不久后,战宫也将于各地进行第一届天魁试道会,邀各路修士参与,选拔顶尖灵鉴,赋予他们入四方天修行的资格,不过怎么将四方天中的天君尊者转化为太一战力,是一个问题。”
余笙说罢,向疾道,“我以为不必特意为之,太一名动天下,又是天域之主,诸界修士自然而然会以其为目标奋进,就像中界里的神通修士,会到大界寻找新机缘一样,大界里的灵鉴修士也会到更高的地方寻找证道返虚的机会,四方天就是他们的新向往,到了四方天,难道会不想更进一步,到中十八天修行吗?”
“疾祖的话不无道理,往高处走是大多修士的选择,我不担心没有人来敲响神职考核的门。”
在场几位都是可以决策的尊者,余笙把话说得很直白,“四方天的存在,犹如甘泉佳酿,是对诸界修行者的回馈和嘉奖,也是吸引他们的饵,确实不易多设门槛,增加他们加入的难度,更不能表露出进入四方天修行就必须加入太一帝庭的讯息。
但是,可能是我没表述清楚,我并非是要让更多的道者加入太一帝庭,而是要让更多的道者成为太一战力。”
“哦?”
诸尊跟着她的话,换了个思索的角度,一下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余笙接着道,“如果他们足够偏向太一,那么即使不是太一臣将,当太一遇到危机时,也会挺身而出。
比起想着将进入四方天的强者全都吸纳入帝庭,显然把他们化为同船者更为划算,能够得到的战力也越多,我想这也是四方天开放的意义。”
湛长风听到此处,开口,“给予他们四方天这处修行地,就也给了他们亲近太一的基本理由,如何将这亲近深化,还要各方列举具体措施。”
花间辞道,“不外乎恩威并举。”
方向已经给出,接下去就容易多了,诸尊一言一语给四方天搭起了一个框子,将它变成开阔而吸引人的瓮。
最终决定,把四方天进行划分。
东方天着重培养二字,特意留给由天魁试道会选拔上来的灵鉴天君。
南方天意在清静祥和,喜欢清修的道者将聚于此。
北方天诠释危险,湛长风会收集天域中残破的凶地搬入其中,改造成一个个历练场。
另由巫非鱼分出一部分众生心声,化为愿树,立于西方天,修行愿力道的、信仰道的、功德道的,皆可通过愿树寻找自己的有缘人,以实现愿望、救赎、拯救、教化等方法,获取自己需要的力量。
决策刚定下,有人来报,天门外贤胜菩萨拜见。
帝域是彻底隐踪的,然为了不和外界势力彻底失联,会在一些地方设下天门,入天门就可传送到帝域。
巫非鱼勾唇,“这和尚真会挑时机,把他留下做西方天的天王如何?”
余笙:“捣乱。”
天王是方才拟定的新神职,亦是一种“恩威”,将从四方天尊者中选举四位,领守护天境之职。
选举标准比一般考核标准宽松,侧重实力,只要出身清白,平生无大错,就有参与的资格,最终会以斗法定胜负。
倒不是说贤胜菩萨没有实力坐西方天的天王之位,他就算高兴坐、坐得上,也不能让他坐,普世佛国态度暧昧,对万法神镜觊觎了不是一次两次,在他们没对万法神镜死心前,不适合跟他们深交。
和余笙想法相同的几位尊者都点了下头,对大祭司的危险发言表示谴责。
贤胜菩萨颈间挂璎珞,肩臂缠飘带,手中拿着一串金色佛珠,目不斜视地随着近卫上了九重天帝庭。
湛长风分身降临帝座,问道,“北罗界域出事以来,就没见过菩萨的踪迹了,近来可好?”
.....贤胜菩萨有点接不下去话,他要是说自己过得好,这人是不是得问他还记不记得北罗界域中受苦受难的信徒。
湛长风也没想到自己的随口一问让贤胜菩萨陷入了愣怔,“菩萨?”
“小僧在。”贤胜菩萨笑容和煦,“此前受召回了佛国,任帝会统领北罗,造成多界修士被迫害,着实有愧,幸好太一让北罗界域重新恢复了平静,小僧是否有将功补过的机会?”
太一宣称不干涉星界内部格局是实话,但像普世佛国代表的佛道太大了,若由它在朱天肆意布道,对太一不是好事。
但湛长风不会拒绝他,一来水生尊者曾伪装成贤胜菩萨的样子,以放弃北罗界域佛道传教地为条件,从帝会手中逃离,欠了贤胜菩萨的因果,太一招安了水生尊者,有必要替祂代还这部分因果。
二来撇开私怨不提,佛道在域内一定程度上的盛行,也能制约其他道脉,并叫域外势力有所顾忌。
“孤远离众生,就是在给天下生灵机会,菩萨自然在其中,孤也希望菩萨能将北罗界域中,被帝会摧残的生灵带出伤痛,但请菩萨切记,过犹不及。”
贤胜菩萨念了一声佛号,“小僧有数,多谢长生陛下成全,另外,小僧有个不情之请。”
他垂首道,“佛国欲拿一妖孽,可惜找不到其踪迹,望能让万法神镜出马。”
湛长风高高在上地睨着他,“贤胜菩萨既然懂得‘不情之请’这个词,该知晓孤的回答。”
贤胜菩萨低叹,“佛国中人对万法神镜有过激之举,小僧替佛国致歉,但那妖孽会影响千万生灵的安危,还请长生陛下看在苍生的份上,摒弃前嫌,助佛国一力。”
“你可知是佛国中哪些人对万法神镜动的手?”
“.....”
“是护法金刚,是你们的护道使!你认为你能代表他们道歉?”湛长风摇头,“孤看不到任何诚意,若论此事,请回吧。”
“但苍生无辜.....”
“苍生有自己的劫。”




帝神通鉴 第1571章 贤胜拜见
扬汤、太一两大天朝都选择了韬光养晦,前者要修复战争损伤,接手新疆域,后者得巩固整体力量,九天也因此迎来了一段平静的时光。
宣政殿
“自太一帝域定下以来,临照四方天向域内尊者开放,入内者已有百八十,不久后,战宫也将于各地进行第一届天魁试道会,邀各路修士参与,选拔顶尖灵鉴,赋予他们入四方天修行的资格,不过怎么将四方天中的天君尊者转化为太一战力,是一个问题。”
余笙说罢,向疾道,“我以为不必特意为之,太一名动天下,又是天域之主,诸界修士自然而然会以其为目标奋进,就像中界里的神通修士,会到大界寻找新机缘一样,大界里的灵鉴修士也会到更高的地方寻找证道返虚的机会,四方天就是他们的新向往,到了四方天,难道会不想更进一步,到中十八天修行吗?”
“疾祖的话不无道理,往高处走是大多修士的选择,我不担心没有人来敲响神职考核的门。”
在场几位都是可以决策的尊者,余笙把话说得很直白,“四方天的存在,犹如甘泉佳酿,是对诸界修行者的回馈和嘉奖,也是吸引他们的饵,确实不易多设门槛,增加他们加入的难度,更不能表露出进入四方天修行就必须加入太一帝庭的讯息。
但是,可能是我没表述清楚,我并非是要让更多的道者加入太一帝庭,而是要让更多的道者成为太一战力。”
“哦?”
诸尊跟着她的话,换了个思索的角度,一下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余笙接着道,“如果他们足够偏向太一,那么即使不是太一臣将,当太一遇到危机时,也会挺身而出。
比起想着将进入四方天的强者全都吸纳入帝庭,显然把他们化为同船者更为划算,能够得到的战力也越多,我想这也是四方天开放的意义。”
湛长风听到此处,开口,“给予他们四方天这处修行地,就也给了他们亲近太一的基本理由,如何将这亲近深化,还要各方列举具体措施。”
花间辞道,“不外乎恩威并举。”
方向已经给出,接下去就容易多了,诸尊一言一语给四方天搭起了一个框子,将它变成开阔而吸引人的瓮。
最终决定,把四方天进行划分。
东方天着重培养二字,特意留给由天魁试道会选拔上来的灵鉴天君。
南方天意在清静祥和,喜欢清修的道者将聚于此。
北方天诠释危险,湛长风会收集天域中残破的凶地搬入其中,改造成一个个历练场。
另由巫非鱼分出一部分众生心声,化为愿树,立于西方天,修行愿力道的、信仰道的、功德道的,皆可通过愿树寻找自己的有缘人,以实现愿望、救赎、拯救、教化等方法,获取自己需要的力量。
决策刚定下,有人来报,天门外贤胜菩萨拜见。
帝域是彻底隐踪的,然为了不和外界势力彻底失联,会在一些地方设下天门,入天门就可传送到帝域。
巫非鱼勾唇,“这和尚真会挑时机,把他留下做西方天的天王如何?”
余笙:“捣乱。”
天王是方才拟定的新神职,亦是一种“恩威”,将从四方天尊者中选举四位,领守护天境之职。
选举标准比一般考核标准宽松,侧重实力,只要出身清白,平生无大错,就有参与的资格,最终会以斗法定胜负。
倒不是说贤胜菩萨没有实力坐西方天的天王之位,他就算高兴坐、坐得上,也不能让他坐,普世佛国态度暧昧,对万法神镜觊觎了不是一次两次,在他们没对万法神镜死心前,不适合跟他们深交。
和余笙想法相同的几位尊者都点了下头,对大祭司的危险发言表示谴责。
贤胜菩萨颈间挂璎珞,肩臂缠飘带,手中拿着一串金色佛珠,目不斜视地随着近卫上了九重天帝庭。
湛长风分身降临帝座,问道,“北罗界域出事以来,就没见过菩萨的踪迹了,近来可好?”
.....贤胜菩萨有点接不下去话,他要是说自己过得好,这人是不是得问他还记不记得北罗界域中受苦受难的信徒。
湛长风也没想到自己的随口一问让贤胜菩萨陷入了愣怔,“菩萨?”
“小僧在。”贤胜菩萨笑容和煦,“此前受召回了佛国,任帝会统领北罗,造成多界修士被迫害,着实有愧,幸好太一让北罗界域重新恢复了平静,小僧是否有将功补过的机会?”
太一宣称不干涉星界内部格局是实话,但像普世佛国代表的佛道太大了,若由它在朱天肆意布道,对太一不是好事。
但湛长风不会拒绝他,一来水生尊者曾伪装成贤胜菩萨的样子,以放弃北罗界域佛道传教地为条件,从帝会手中逃离,欠了贤胜菩萨的因果,太一招安了水生尊者,有必要替祂代还这部分因果。
二来撇开私怨不提,佛道在域内一定程度上的盛行,也能制约其他道脉,并叫域外势力有所顾忌。
“孤远离众生,就是在给天下生灵机会,菩萨自然在其中,孤也希望菩萨能将北罗界域中,被帝会摧残的生灵带出伤痛,但请菩萨切记,过犹不及。”
贤胜菩萨念了一声佛号,“小僧有数,多谢长生陛下成全,另外,小僧有个不情之请。”
他垂首道,“佛国欲拿一妖孽,可惜找不到其踪迹,望能让万法神镜出马。”
湛长风高高在上地睨着他,“贤胜菩萨既然懂得‘不情之请’这个词,该知晓孤的回答。”
贤胜菩萨低叹,“佛国中人对万法神镜有过激之举,小僧替佛国致歉,但那妖孽会影响千万生灵的安危,还请长生陛下看在苍生的份上,摒弃前嫌,助佛国一力。”
“你可知是佛国中哪些人对万法神镜动的手?”
“.....”
“是护法金刚,是你们的护道使!你认为你能代表他们道歉?”湛长风摇头,“孤看不到任何诚意,若论此事,请回吧。”
“但苍生无辜.....”
“苍生有自己的劫。”




帝神通鉴 第1572章 寻找线索
贤胜菩萨不是太一天朝在抬升后找过来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他给湛长风提了一个醒。
那些曾经知晓又无能为力的危险,或许可以去试着解决了。
释放恶源的“何云天”行踪诡秘,分身曾数次凭借打入他身中的永恒之咒,进行追踪,然每每都被其避过,到后来就彻底找不到了,应当是他找到办法消除了身中的咒印。
这可能真的需要借助万法神镜,才能再次寻到他的位置,万法神镜在此次天朝抬升中也得了一些好处,补全了本源力量的缺失,已开始重塑道胎,不过还要点时间。
再一个麻烦就是涅槃会了。
目前确定的是,涅槃会总坛在黑界,大部分邪魔出身,会使役鬼物,在人丹技巧上,八成与噬天族有关。
黑界属于流界,没有固定位置,会随着空间乱流飘动。久前,从天赐族那里探清黑界性质时,敛微曾施法寻找黑界的踪影,但因当时太一的疆域只在山海、风云界域一片,最终只能肯定黑界不在这两处界域中。
湛长风也不指望一下找到涅槃会,决意先从已有的线索入手,她首先召来余笙,说道,“当初,你在风云大界炼化无极星火,周身有世界之力保护,但一个难伽族却一剑破开世界之力,将你掳走,这剑,与玄天澄阳尊者手中用来斩开世界之力的斩天剑相似。
按说,除了斩天,世上当没有能够对世界之力造成如此巨大破坏的兵器,只是那时,我们没有余力追查,在玄天也说不上话,不好找澄阳尊者询问,今次,你便同信棠道人、公伯南一起去将此事再作一番调查。”
“是。”余笙眸光略动,“陛下想对付涅槃会?”
“我从神州到风云大界,那一段路里经历的危机,多多少少都有它的影子,直至走出玄天,方没再看见它的痕迹,可我们都知道,它不是没有了,是隐匿了,焉知我们的周围没有它埋下的崩坏的种子。”
糟糕的不是在实力弱小的时候遭遇它布下的困境,而是实力强大后依旧对它一知半解。
余笙颔首,“其如附骨之疽,我这就去调查,我也想知晓我当年被掳的真相。”
当年,涅槃会的一顿运作,是有点令人迷惑的。
它在九霄玲珑会上同时拍卖余笙、无极星火、部分归命星盘碎片,明面上导致的结果有二,一是暴露了余笙的根脚,二是给太一引来了各方针对,其中经业上尊代表的东湖法会趁势发难,几乎倾巢而出。
那会儿,它的所为,被解读为针对太一,以及试图用归命星盘引起九天混乱、圣地出手。细想又觉粗浅,其中过程虽然惊险,但对涅槃会似乎没有明显的好处。
只为破坏而破坏,不顾利益,这种情况是少见的。
余笙更愿相信它背后还有隐藏的意义。
这边余笙领命而去,那厢湛长风找了敛微,打算创造出一个监测空间波动的阵法或器物,用来定位空间乱流,寻找流浪星体。
相比之下,余笙的行动更为顺利。
玄天,九极大界,相羊洞天,洞里有山,掩藏玉室,模样清癯的澄阳尊者捏着自己的胡须,心有所感,眼神一瞥,走出门来,现身洞天外,望见从天上下来的三人,朗笑道,“原来是有贵客远道而来。”
1...512513514515516...5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