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振兴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哦”王重阳一愣,惊讶的看着官家,而后才笑道:“大同那边不是煤田吗那里有铁山”

    “天德州和河套那里发现了铁山,等到明年氨水的工坊做好,你就去大同府。”赵桓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大铁山!而且铁料很优质。”

    大宋缺铁的局面会持续很久很久,大概率自己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依旧无法解决钢铁的缺口。

    但是现在完全不像过去那样,紧巴巴的过日子了。

    家里有矿,心里不慌啊。

    天德州的铁山,就是包头铁矿。

    赵桓回到了矿上的民舍,看着还在研究实验数据的张棠华,还在一本空白的札子上,认真记录着。

    这个姑娘是认真的

    次日赵桓还是没走,他跟着王重阳参观了几个矿,还有各大工坊的改建工作。

    王重阳的道法自然的理念,赵桓没有强行替换和更改成为环保两个字。

    本质一样,不用纠结名字。

    只是为了满足不断增大的产量,赵桓给王重阳说了下吨这个计量单位,让他以后换算好再上报。

    斤,在大规模生产中已经不太够用了。

    第三日,赵桓才志得意满的走了。

    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没有那么严重污染的大宋矿区,将会改建完成,重新投入使用。

    好起来了。

    这是大宋现在给赵桓的感觉,一切都以一种昂扬向上的态势发展。

    这让他极为满意。

    赵桓的车驾缓缓向着汴京而去,过陈桥驿,进了安魂山。

    “今年和金人的冲突多数都是在下棋。”

    “最大的战果就是天德州杀了五万金兵。不过大宋也死了三万多人。金人还是强啊。”赵桓将第一柱香插进了忠魂铭前的大鼎里,说到这个数字,他就一阵心绞。

    鲜活的生命成为了冰冷的数字,那些年轻的面孔成为了躺在功勋部上的名字,他们的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赵桓从来不反感呼吁和平的人,他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和平爱好者。

    宁做太平犬,绝不做乱世狗。

    坚定的和平人士。

    但是他很讨厌那种圣母婊,干说不练。

    现在的大宋想要真正的和平,只能以战止戈!

    结果他这个和平人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战争贩子的模样。

    “不过自那一战,金人彻底缩回了大鲜卑山的东侧,上京道归我们大宋了。”

    “还有弄了一块特别大的疆域回来,不过主要都是荒漠,就三百多万人口,想站稳脚跟,还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大的投入呀。”

    “不过也有占到好地方。朕把前套彻底重新纳入了大宋的疆域!”

    “西夏不长眼,一直反复掺和在宋金之战里,被教训了三四次,才老实了点,就知道偷鸡,偷鸡有用的话,朕还用这么辛苦吗”

    赵桓每次到安魂山祭拜,都是絮絮叨叨的跟个村妇一样说个不停,想到什么说什么。要世上真的有灵魂的话,估计能被他给烦死。

    赵桓絮叨了很久,眼看着天色都快黑了,才停下了下来,而大鼎里,也插满了香。

    他要说的内容很多,克烈部、塔塔尔部、杀完颜娄室、王禀占了来州、燕山东麓的防线等等,这一年做了好多的事。

    “好了,下次朕再来看你们,别嫌朕啰嗦。”赵桓又插了一柱香,跟着随行人员,准备回京。

    只不过在进京之前,赵桓又去了一趟昭勋阁里絮絮叨叨,车轱辘话车轱辘的说了一遍。

    从宣祐门打了个转,让朱琏、张棠华先进了城,自己带着赵英和陆轨向着城外的军器院走去。

    这一个大转弯,弄的朝堂诸公,惶惶不安。

    他们同时发出了一个疑问,官家为什么不进京!

    李纲被朝堂的臣工们烦的不行。

    这些臣工里有些人,陷入了无限惶恐当中。

    他们在《吊古战场文》的风波里,推波助澜,上的请罪的札子,石沉大海,完全没有得到官家的回应。

    最可怕的不是明确的刑罚,而是在等待刑罚的这段时间里,那种绝望和恐惧。

    现在知道提心吊胆了

    现在求到自己门前了

    现在开始惶惶不安了

    怪谁

    官家亲上前线,甚至金国还派出了他们的战神,奇袭燕京,虽然被提前得知化解了,但是也是十分危险。

    军卒们拼死血战,他们在后面虽然没有在公务上扯后腿,但是弄这些鬼蜮伎俩惑乱人心。

    现在官家回来了开始害怕了早去干什么

    不过李纲也不能不管他们,自己是太宰,是群官之首,方方面面都得处理周全。

    朝廷臣工不知道官家什么想法,李纲也不知道啊!

    官家也没给他下札子!他哪里知道官家到底作何打算,为什么不回京……

    不过李纲是一个有办法的人。

    他想到了大宗正循王赵士,在官家这次移驾燕京的过程中,大宋的赵氏宗亲整体表现良好。

    他们闷起头来,团结在赵佶身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有斗蛐蛐。

    即没有给官家上眼药水,也没给官家扯后腿,靠着观澜阁的买卖,整日花天酒地,好不快活。

    赵士将李纲迎进了门,听明白了李纲的来意,哭笑不得的说道:“要不说这帮人闲的没事干呢!”

    “按时点卯,干完活,吃吃喝喝、及时行乐,不好吗非要折腾,看看这都折腾了些什么。”

    “是这樊楼里的妹子不温柔了,还是这酒楼里的羊羔酒不香了!非要去吃那顿杀头的酒菜才开心”

    “行吧,听你的,我去军器院问问官家什么时候回宫。”




第五百零八章 想当仁君而不得
    赵桓对文官是绝对足够的仁慈,这已经经过了数次来证明。

    第一次就是群臣议和的时候,赵桓没有大开杀戒。

    第二次的时候,是有人写书信向完颜宗望投降,当时的局势飘摇,赵桓知道历史的结局是以宋钦宗和宋徽宗北狩为结果。

    所以当时的他,采纳里李纲的建议,杀了一批,流放了一批,放了一批。

    第三次的时候,是参与了八门进京的事的诸多臣工,被李纲执剑,杀的汴京城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而结束。

    第四次,就是现在自己面对的局面,孔端友为首,煽动民意,前线打的肝脑涂地,后面搞这种掣肘的把戏。

    在宇文虚中给自己准备好了杀人的理由的情况下,赵桓依旧没有动孔端友,只是将其送到了镇州,由赵鼎教育。

    赵桓要维持自己仁善的人设吗

    他也曾经斩了李擢吴敏,甚至比曹操还要小气的杀掉了十八个通敌之臣,赵构谋反被范汝为平定之后,赵桓甚至纵容范汝为对奸臣审判。

    杀赵构的手法甚至可以用残忍来形容。

    他甚至做了青史留暴君之名。

    他想做个仁君的,奈何朝臣们和宗亲们似乎不太同意。

    是因为担心杀掉这批人,无人可用

    大宋近亿人丁,读书人的比例不高,也有大批大批做官的读书人,拱破头了想要货于帝王家!

    赵桓只是知道,守旧的人,就像是草原上的荒草一样,杀一茬,张一茬。

    这都肃清了三茬了,结果呢还是该恶心自己恶心自己。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他终于明白了,要彻底消灭守旧派,要做的事,就是的带着大宋,翻过一页又一页的历史新篇章!

    让这群守旧派自己都糊涂起来,不知道他们想要的大宋,到底在哪一页!

    但是工具人做错了,必然要受到惩罚。

    “皇叔这多半年的时间,干的很不错。宗亲没给朕惹麻烦。倒是辛苦皇叔了。”赵桓说着让赵英递了一盏茶给赵士。

    赵士这大半夜找到了自己,肯定是受人所托,来询问自己对《吊古战场文》一事,对朝臣的惩罚。

    赵士连连道谢,现在的大宋官家的权势,其实完全不用对他这个宗正这么客气,但自己做的事得到了肯定和认可,也是一件幸事。

    “这多半年,官家不在京,倒是出了几个小麻烦,不过都被及时纠正了。没有酿成大祸,太上皇都活明白了,下面的人就没得闹腾的了。”赵士乐呵呵的说道。

    “皇叔,朕看不明白他们。”赵桓端坐在主位上,看着赵士说道。

    赵士当然知道皇帝指的是谁,肯定不是宗亲那群人。

    他想起朝臣们干的事,也是为他们羞愤,不过该说还是要说。

    “可是官家,这不能赌气不回宫啊,这马上就要过年了,总得祭祀宗庙社稷啊,待在军器监也不是个事啊。”

    “这是朕拟定的札子,皇叔带回去给朝臣们看看,让李纲好好琢磨下。”赵桓笑着将一道札子递给了赵士。

    赵士郑重的接过了札子,脸上充满了凝重的看完了手中的札子,说道:“官家,臣这就回京。”

    他知道自己手头的札子有多么的烫手,这道札子不是对臣工的惩罚!而是官制改制的一个提纲!

    官家搞完了军功爵授田制度,用两年的时间推行了商改,终于要对官吏下手了!

    李纲收到了赵桓的札子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官家在汴京城门口拐个弯的意思,冗官、冗兵、冗费,三冗是大宋的历史弊端。

    冗官的问题,一直是大宋想要动刀子的地方,但是不管是范仲淹,还是王安石,最后都没有成功!

    自己能成吗

    他带着札子火速的赶到了大宋书局,一把拉住还在写话本的李邦彦,急匆匆的赶到了偏室,商量起了札子的事。

    李邦彦看完了札子,郑重的放在桌子上,说道:“李太宰,你已经是一个非常精明成熟的宰执了,不用事事跟我商量,我久不在朝中,这事,我说不好。”

    李纲嗤笑了一声,说道:“我不找你这个下了野的宰执,我找谁商量这事去别打官腔,说说你的看法。”

    李纲心里有一种感觉,他可能又要刚一次了。

    李邦彦看着李纲的表情,说道:“你心里有数,来我这里就是要个肯定的答案,还用我说吗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你已经有了答案的情况下,我劝不住你。”

    李纲又和李邦彦在偏室里商量了半天,才终于肯定了自己的感觉没有错。

    赵桓在军器院并没有停留多久,大宋的军器院,这一年都在致力改进蒺藜炮的使用次数,以及药包的稳定性上,新式武器还在纸上。

    他也没有等到李纲来见自己,从军器院出门,进了城。

    本来朝臣们还以为官家会在军器院待几天,结果第二天官家,大清早就回京了!

    弄得他们始料未及!

    李纲听说官家进京的消息,放下了手头写了半截的札子,一溜烟的跑去迎驾。

    结果没找到官家人在哪里。

    赵桓现在陆宰的府邸里。

    陆宰是京畿路转运使,作为后勤补给的主要人物,他特意进京先去陆宰的府上转了一圈。

    “陆少卿这两年倒是辛苦你了。”赵桓将手中的热茶放在了桌子上。

    陆宰擦了擦头上的虚汗,这官家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昨天他还以为官家会在军器院待上两天。

    结果没成想,这今天大早上,还没吃饭,就出现在了自己的家门口!

    陆宰笑着说道:“不辛苦,这是臣应该做的。”

    “是这样,赵鼎去了上京路做经略使,这中书舍人的位子就空了出来,你先兼任起来”赵桓当然不是来陆宰家喝茶来了,他有正事要办。

    赵鼎去了上京路以后,中书舍人的职位一直空着,李纲推荐了陆宰,不过赵桓也不在汴京,这中书舍人就一直空着。

    “能为官家分忧解难,是臣的荣幸。”陆宰乍一听,心跳加快了几分!

    中书舍人!三年轮期之后,自己就是尚书右丞了!

    他怎么能不激动,本来太上皇在的时候,他都准备远离朝堂了,可是这一准备就是两年。

    这两年忙的他忙的脚不连地四处飞,才勉强跟上了粮草的调度,没掉链子。

    现在朝堂清明,能升官,他为什么不乐意

    “那就行,那就这么定了。”赵桓点了点头,作为皇帝,亲自登门拜访,本身就是一种荣耀和赏识。

    有功之臣自然要加官进爵。

    “不知令郎,现在可曾起床”赵桓笑着问道。

    陆宰的儿子是陆游,去年的时候才两岁,赵桓一直想等不忙的时候,见见这个大词人。

    这一等就是两年的时间。

    北宋振兴攻略
1...201202203204205...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