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诸天我为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兴霸天

    伍子胥冷笑。

    孔丘知道他不信,又道:“大王如今所治虽不足千里,却上下齐心,皆有仁德之心,强国之念,如此再收服失土,大楚必可强盛,伍相国若肯来助之,令尹之位,愿予相让!”

    伍子胥有些动容。

    令尹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孔丘真的说让就让

    以他的为人,必然不是无的放矢,真的一心为了振兴大楚。

    至于父仇不共戴天,楚王也不会放下,只是等到大楚兴盛后,再行了断。

    眼见伍子胥沉默,孙武倒是开口道:“阁下谬误之处在于颠倒了德与政的关系,德应为施政者之修养,却不可成为政体存续之倚仗,更不能成为唯一标准!”

    孔丘扬眉:“愿闻其详!”

    “你将楚国官员都培养成谦谦君子,根本赢不了战事,也无法长期抑制他们的贪婪私欲,如今楚国大乱,那些贵族公卿未免亡国,一切都予以配合,等到旧地收复,必然故态复萌!”

    孙武道:“无论哪一种政论,想在混乱之中施行,都是不可能的,要在一国中施行,就得先在国内铲除异己,统一号令,要在天下施行,就要以强大武力统一政权,否则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欲治一国,先平一国!

    欲治天下,先平天下!

    这就是兵家!

    “将军所言不无道理!”

    孔丘颔首道:“然天地之明莫大于日月,人道之理莫大于治世,若无治世之路,无仁德以规之,单就一味攻伐,必然君成暴君,政成暴政!”

    孙武眉头轻轻一扬,起了兴趣:“你所言也不无道理……”

    两人论兵家儒家之路,越说越是激昂,伍子胥起初还能插上几句,很快就只能到一边陪子路了。

    简单来讲,孔丘要先立德政礼法,以德服人,以礼束人,哪怕过程中免不了战斗,至少要定下规矩,才能保证获胜后,获得正确的果实;

    孙武则坚信战无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才能打下胜仗,按照君子那套仁义道德,为将者根本打不赢仗,所谓德政也就无从实施。

    &nbs




第六十六章 人道精神(求订阅!)
    总结前人,实践于今,传于后世,这是人族伟大的天赋。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群星闪耀般的涌现出了一大批伟人。

    这些人并非凭空出现,也是有着前人的根基,知识积累,代代相传,最终厚积薄发。

    孔子!孙子!老子!

    三位圣人的诞生,影响后世数千年。

    最令人激动的是,这三位同时代的圣人,于函谷关前聚而论道。

    顾承没有刻意为之,仅仅是保持关注,这是完全的因缘际会,机缘巧合。

    人道大兴之兆。

    “凡人之力,如何悟道”

    目睹这场并不激烈,却又足以震撼天地的交锋,晓梦长长的睫毛颤动,双眸似有一汪碧水流淌,清亮夺目。

    作为大秦世界道家天宗掌门,她自从进入这个世界后,就寻到老子,跟随这位圣人行走四方,参悟天地。

    整个过程中,她与老子没有交流。

    老子从未问过她为什么跟着自己,她也从来没有开口请教道法为何。

    但他们却能感受到,彼此对天地大道的虔诚追求。

    而在追随老子的过程中,晓梦的道法突飞猛进,可心里仍旧有挥之不散的迷雾。

    直到此刻,三圣之会。

    “人道传承,最重文字,书籍更是文字大成,著书立作,传于后世,哪怕一世不成,终有可成之日!”

    眼见三圣所展示的道路不分高下,她飘然上前,开口建议。

    “请圣人著书,以惠后世!”

    尹喜来迟一步,闻言也发出由衷的赞同。

    “好!”

    孔丘、孙武、老子停战,互视彼此,齐齐颔首。

    子路、伍子胥、尹喜上前,各自奉了笔墨,晓梦则长袖一展,递上三卷竹简。

    这是四大小世界所制的灵简,比起纸张,它更能铭刻书写者的精气神。

    三圣开始泼墨挥洒,一个个字落下,或精简至极,或玄之又玄的文章,阐述的是毕生所学,毕生所求。

    顾承所创造的神文,是对天地的探索,仓颉创造的文字,是对人文的传承,此时三位圣人的立作,则是理念的追求。

    上追天地,下合人道。

    孔丘著《春秋》。

    孙武著《孙子兵法》。

    老子著《道德经》。

    相比起历史,此世的孔丘与孙武,他们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又有大起大落,更有此次盛会,彼此促进。

    即便是老子,都有了新的感悟,所著作的方方面面,也更为完善。

    当三本著作同成,天地隐隐轰鸣,天枢十二卷将三书的精髓纳入,徐徐一震,形态转化。

    大秦世界,顾承借助百家争鸣,开辟出天枢十二卷,每卷对应一大分支。

    此世他先创神文,让人族继承神文,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直到此时厚积薄发,天枢十二卷终于也到了晋升的阶段。

    不再需要十二门一一凑齐,儒家兵家为入世成圣,道家为出世成仙。

    入世成圣,出世成仙,最为看重的,就是这三方。

    足矣!

    当三位圣人的精髓为其所用,天枢十二卷转化为一团火焰,与大汉龙灵颇有几分相似,又有些像轩辕丘内供奉的薪火,包罗万象。

    “人族生来弱小,后天却有无限可能,此为人道精神!”

    顾承望着这团孕育着无限希望的火焰,露出由衷的喜悦。

    他放弃先天生灵的巨大优势,投胎转世,正是为了这一刻。

    仙武人族即便寿数漫长,能有两百载,对于不死不灭的神明来说,也只是弹指一瞬间的事情,但人族从弱小到强大的成长与磨难,却是神明无法体会的,人族对于点滴提升的积累,化作思想的延续,更是足以突破肉身的限制。

    死亡不是结束,只要著书立作,留下种种传承。

    一世不成,还有子孙传人。

    &



第六十七章 蜀山之争(求订阅!)
    古蜀国。

    作为夏朝的铁杆诸侯,在夏朝被商朝所灭时,许多夏人入了蜀地,后来武王伐纣时,蜀人曾经出兵相助。

    论及古老,这里或许是存世最久的国度。

    它的地域广阔,北达汉中,南至南中,东至鄂西清江,物产丰富,产粮极多,器具发达,虽然不列入诸侯列国,但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战国后期,秦国能完全凌驾六雄之上,商鞅变法是一大关键,另一原因,就是秦吞并了巴蜀,得到了这巨大的粮仓,才能支持连年战争的消耗。

    现在的秦国,注意力不在南方的巴蜀,一心攻击晋国,想要夺取最富饶的中原之地。

    或者说,诸侯各国都没有将巴蜀放在眼中,但晓梦与越女结伴而行,一路欣赏山山水水,造化神奇,却发现了不少外来人的行踪。

    “谁掌神剑,便可会诸侯,朝天子,为天下霸主!这个传言,还有人信么”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冲着蜀山来的,越女眼神波动,摇头道。

    极于剑道的她,很难理解这种心理。

    以如今诸侯列国纷争不休的局面,怎么看都不可能凭借一柄剑号令诸侯,称霸天下。

    “谣言的魅力,正在于其不切实际。”

    晓梦淡淡地道。

    大秦世界,苍龙七宿的秘密流传世间,不知有多少人前仆后继,为之死去,结果天下还是为强秦所得。

    终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

    “休走!”

    两女正交谈,前方突然响起厉喝,数道身影冲出,在半空中交击。

    那是一场围攻。

    数名巴蜀人从四面合围,杀向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

    巴蜀人身穿轻柔灵便的丝袍,皆是以蚕丝织就,蛊虫毒蛇随之而行,窸窸窣窣,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

    少年则闪转腾挪,身形矫健,手持的长剑寒光凛凛,每每间不容发地挡下攻势。

    “好剑法!”

    越女目光一亮。

    这少年手持长剑,面对铺天盖地的毒虫,不免受到肢体的影响,但他的剑法轻灵巧妙,不拘一格,于剑气分化上,更是聚散随心,惊艳至极。

    管中窥豹,少年的剑术与如今的越女,固然无法比拟,可传授他的人必然是剑道宗师。

    说时迟那时快,那少年且战且退,在铺天盖地的蛊虫下,终究一个不慎,被叮咬了一口,脸上顿时泛出黑气,却不肯放弃,从怀中取出丹药服用。

    “咦”

    越女和晓梦本来只是观战,见了目光一动,主动向交战处走去。

    “敢多管闲事”

    那几个巴蜀人先是目露狰狞,然后为晓梦绝世风姿所迷,露出淫邪的笑容,围了过来。

    然而他们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眼中的色彩就消失了。

    万物褪色,天地寂静,生机抽离。

    无声无息间,四名巴蜀人就倒下,死得只剩下领头者。

    晓梦看着少年,问道:“这丹药是谁给你的”

    那少年从未见过将生死看得如此轻淡的,脸上浮现惨然,嘴唇抿起,不肯就范。

    “你们为什么追杀他”

    晓梦目光一转,又看向巴蜀头领,撤去了天宗的天地失色。

    那人眼中的恐惧,凝于一线,也什么都不肯说,浑身颤抖,软软倒了下去。

    “他害怕的不是我们……”

    越女目光一凝,落在死尸的胸膛上。

    就见那尸体的胸腔起伏,片刻后,一条金线破开,化作流光纵走。

    但越女身背的长剑仅仅发出一声轻吟,那流光一颤,顿时砸在地上,露出了真面目。

    &n



第六十八章 五方争锋(求订阅!)
    晓梦和越女驻足。

    那不是简单的琴音,每个音符都震荡天地间的灵气,先是细如丝牙,钻入人心最柔弱处,泛出心灰意冷,罢剑归隐。

    随着琴音渐急,如珠落玉盘,连绵而作,有刀鸣剑啸,金戈杀伐,剑气纵横。

    再往后听,又有仗剑天下,为国为民,一剑傲然,天塌不倒。

    悠悠琴曲,让倾听者仿佛经历了另一段人生。

    草屋内的人,正是天剑无名。

    晓梦是出世后,再行入世,追寻大道。

    无名则是入世之后,再出世,感悟大道。

    别说晓梦听一曲琴音,别有感悟,就连越女都见猎心喜,背后的长剑发出轻鸣。

    “请进!”

    然而就在这时,琴音忽止,在两女兴致最为浓烈之际,戛然断去,却又是意犹未尽,令战意积蓄,真正爆发之际,足以石破天惊。

    两女目露异彩,走入屋内,就见无名放下胡琴,备了茶水。

    “殿下让你们来此,可见神剑出世在即,我们早来,当为指路。”

    无名也不多做客套,开始介绍如今围住蜀山的几大势力。

    “晋国为首者,名梗阳巫皋。”

    这个名字乍一听起来很古怪,其实是春秋时期的起名习惯,比如展获死后被称为柳下惠,这梗阳是地,巫为职,皋为名,结合起来,才有此称。

    毫无疑问,关键的是“巫”。

    此世的巫,是人族中祭祀上苍的特殊职业。

    昔日人族弱小时,向神族祈求赐福,就是由巫操办,因此地位极高。

    即便是轩辕的部落,也是大祭司最为尊贵,隐隐凌驾于族长。

    后来文字创造,人族掀翻神像,祭司的地位大降,但传承到如今,也不容小觑。

    巫皋就是传承古巫术,曾经成功预言六卿荀偃的生死成败,坚定了晋国出兵伐齐的决心,获得一场辉煌的大胜。

    晋为天下第一强国,六卿对于蜀山神剑的传说很是郑重,派出以巫皋为首的百位奇人异士,综合实力最是雄厚。

    “齐国为首者,名桑田巫。”

    这位也是巫,名声比起巫皋还要大些,与晋景公的死亡之谜有关,就是那位被扁鹊诊断病入膏肓,《左传》中记录“如厕,陷而卒”的君王。
1...333334335336337...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