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兴霸天
或许依旧不及那些大国的传承,但在辛弃疾的训练下,与陈国的军阵已经有一战之力。
当然,陈国论及整体军事实力,比起姜国可要强得太多,但它也不是没有敌人,周遭有蔡郑宋,对其虎视眈眈,所以用以对付姜国的,只有两万人马。
连年的胜仗,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当飞岩军摆出绝对的守势时,他们大声嘲弄,满不在乎,结果当发现这个乌龟壳出乎意料地难以攻破时,已是此消彼长,强弱颠倒。
辛弃疾斩首五千,杀得陈军猖狂而逃,取得了姜国百年来的首场胜利。
陈国惊怒,却也一时间无法再战。
柿子拣软的捏,当姜国展露獠牙,陈国也不希望撞得头破血流,却收获寥寥。
此战证明了第一阶段的军事布局,以守强军,达成目标。
可以扩军了!
顾承下令。
是!
辛弃疾振奋抱拳,出殿后见到高熲,他的眉宇间,也有喜色。
殿下,这是今年的国库账目。
进殿后,高熲双手奉上竹简。
顾承翻看,眉头一扬,露出微笑:看来商路已经铺开了。
是!
高熲的策略,是以商兴国。
姜国薄弱的根基,注定了它难以走其他的强国路线,唯有一个优势。
刺绣已经打出了名声,天下皆知,却被鲁国垄断。
这就是商机。
也许在后来的时代眼中,商是很低贱的存在,但春秋战国,正是商人的黄金时代。
由于诸侯林立,列国交锋,各国物资的交流多倚赖于商贾,因此商人地位极高。
齐国名相管仲,出身于经营渔盐的商贾,范蠡(li)被后人尊为商圣,吕不韦更不用说了。
商贾并非受人岐视的低贱行业,姜国也能走这条路子,从今年的国库收入来看,已经打开了门路。
鲁国那边的施压,越来越明显了!
不过凡事有利皆有弊,高熲也有些担忧。
鲁国自然不满,它一向视姜国为禁脔,怎能容得姜国自己获利。
高熲手段巧妙,出手的不是王后离的精品,却又能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不断试探鲁国的底线。
即便如此,以大国的嚣张霸道,也不会善罢甘休。
无妨,安隆助你行商,再去隐阁领五百暗卫,鲁国暗地里有什么手段,尽管接下!
三年的间隔,足以让第二批人才入内。
安隆是魔门出身,心狠手辣,深谙商道规则,有他辅助高熲,可谓一正一奇,再有星魂训练的五百暗卫为刃,鲁国打压不住。
当然,那是指的暗中使坏,如果鲁国直接遣使来姜国,又当如何?
放心吧,他们自顾不暇了,这是公孙龙传回的消息。
顾承拍了拍手,墨家朱雀机关飞向高熲,吐出一封书信来,高熲展开一看,就见开头写着五个字:
鲁国君被逐!d
第二十二章 扩张大计(求订阅!)
?原来如此。
高熲看完,露出笑容,心头有了底。
鲁国君被逐,一国无主,大权掌握在三大世家手中,在历史上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趣的不是权臣上位,而是它的导火索,在一场斗鸡。
宫廷斗鸡,本是权贵的玩乐项目,偏偏鲁国的两位大臣为了赢,都是别出心裁的作弊。
一位捣芥子播其羽,也就是把芥末涂抹在鸡的翅膀上,用以熏对方鸡的眼睛;
另一位更狠,给自己鸡的爪子装了金属套子,化身为金刚鸡。
芥末鸡大战金刚鸡,结果自然是金刚鸡大获全胜,输的芥末鸡主不服啊,大骂赢的作弊,双方互喷,然后门下食客大战,死伤惨重。
鲁王不予劝阻,反倒在一边煽风点火,挑拨两方关系,想要趁机收回权力,最后两边掐得狠了,他就干脆拉偏架,王驾亲征,讨伐权臣。
可惜他猜中了开头,没料到结果被打得大败,被逼去了齐国。
这场纷争,后世称之为斗鸡之变,简直笑死个人。
此世却不是斗鸡,根据公孙龙的查探,是争夺一件异宝,暴露出了鲁国内部权力失衡,权臣坐大,国主无望的弊端。
负责姜国刺绣买办的,是大夫展获,此人正是如今鲁国掌权者季孙意如的心腹,季孙意如初登高位,自要收敛,岂可因为这点事情,向外施压,予他国把柄?
高熲抚须笑道。
鲁国标榜礼仪之邦,却弄出君被臣逐走的事情,已是大失颜面,如果再咄咄逼人,向外施压,哪怕姜是小国,也会惹来齐晋等国的干涉。
姜国的刺绣虽是暴利,但关系到一国安危,孰轻孰重,季孙意如能将君王赶跑,自然分得清楚。
维持貌合神离的关系,去吧!
顾承挥手,让高熲安心扩张商路。
殿内又恢复安静,龙葵修炼完毕,静静旁听,突然环住他的胳膊:王兄,我们安安心心地过日子,不好么?
当然好!可惜这世上从无弱小的安心,只有强盛的安宁!
顾承理了理她黏在额边的发丝:何况不仅是列国纷争,还有更大的灾劫
地府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六界平衡的艰难。
如今仙妖两界还未开辟,鬼界仍无,神魔人强盛,无形中已经失衡。
天道调控,人世诸侯列国攻伐,正应了大劫将临。
仙武世界可不比凡俗,凡俗再打下去,也不过是死人亡国,仙武世界真的会天崩地裂,元气流逝。
顾承以一己之力,无法抗衡天地大势,唯有再登皇位,才能为人界争一个强盛长久的未来。
有了定计,从姜国起步,再争天下。
不过人才固然重要,姜国就这巴掌大的地方,即便将古往今来,最优秀的文武齐聚,亦是无用,局限性摆着。
所以必须扩张!
可如何扩张呢?
姜国被包围在列国之中,完全没有大秦函谷关那样的地利优势不说,大秦一统天下时,君王皆庸碌,现在这个时代,则是英雄辈出,枭雄遍地。
即便是鲁王,能借一件小事,意图解决掌权两百年的权臣世家,也算有所作为,大国君王就更不必说了,再有仙武加成,姜国想要从遍地虎狼中闯出一条路来,谈何容易?
无论如何,小葵都要跟王兄在一起
龙葵似懂非懂,却也感到重担,默默靠在他的背上。
顾承笑笑,展开鲁妙子绘制的地图。
鲁国看似内乱,实则稳固,不取。
陈国杨国即便拿下,收益不大,反倒容易引发周遭忌惮,现阶段同样不能为之。
周围看了一圈,都不合适。
顾承思索片刻,手指在东南方向点了点。
着鲁妙子传信盖聂,救下一个人的性命。
吴国。
大江之上,狂风呼啸。
一位身高九尺,虎背熊腰的伟岸男子,昂然立于飞舟船头,迎风破浪,眉宇间杀气逼人。
姬光狗贼,本公子定要打得你魂飞魄散,方泄心头之恨!
他是公子庆忌,未满十岁,已有万夫不当之勇,及冠后更手撕虬龙,号称吴国第一勇士,名震天下。
然而他的父王,却被其堂兄弟公子光所害。
公子光的门客伍子胥,招纳了刺客专诸,以卑劣的手段,刺杀了吴王。
其时,庆忌正率军与楚国作战,本来已经占据上风,不料吴王被刺,公子光篡位的消息传至前线,全军士气顿时崩溃,被楚军杀得大败。
庆忌知道事不可为,当机立断,率领亲信杀出重围,去往卫国,招兵买马,誓报杀父之仇。
庆忌之勇既能闻名于诸侯列国,在吴国内威望更高,有他一日,登上王位的公子光,也即是如今的吴王阖闾,都坐立难安。
果不其然,庆忌杀回来了。
他率区区五万兵士,一路竟势如破竹,大败吴军,连下数城。
此刻渡江,再过数日,恐怕就要逼近国都,杀了伪君,还吴国以朗朗乾坤。
公子神威,逆贼今晚定将彻夜难眠!
而听得庆忌的豪言壮语,他身后不远处有一个壮汉,也大喊起来。
要离,来看!
庆忌侧身,看向那壮汉苍老的面容,空空荡荡的右臂,露出一丝同情之色,指着对面若隐若现的城池道:你我的仇人越来越近了,吾等大仇,终可得报!
是!是!
要离走上前去,热泪盈眶。
他的际遇更加凄惨,就因为怒斥吴王阖闾篡位,妻儿老小全家被杀,且焚尸于闹市,他自己勉强杀出重围,右臂也被斩去。
庆忌与他同病相怜,将之收留,引为心腹亲卫,之前的数战皆杀敌奋勇,威不可挡。
公子!有敌来袭!
这一刻亦是如此,要离刚刚还目露悲色,突然变色,指向江面。
就见数百艘飞舟突然出现,浩浩荡荡,舰上披甲之士林立,吴戈寒气森森,橹盾上鬼面獠牙,狰狞至极。
来得好!
庆忌却是不惊反喜,大笑着飞天而起:乱王贼子,统统受死!
望着这一飞冲天的背影,所有将士的目光都是崇拜而火热,唯有要离的目光中,微不可查地闪过一缕寒芒,落在庆忌的后心位置,握住长矛的五指,紧了一紧。
第二十三章 相救庆忌(求订阅!)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里出现的吴钩,正是吴王阖闾下令打造的一种弯刀。
后来被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甚至超越刀剑本身,上升到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正是因为吴国的兵器之利,普天之下,数一数二,才有吴钩的崭露头角。
杀!
此时前来阻击公子庆忌的,无疑是吴军精锐中的精锐,手持的兵戈寒芒闪烁,刃头有神纹闪耀,伴随着整齐划一的呼喝声,直直劈出。
铮!
飓风呼啸,那汹涌澎湃的劲气发出暴烈的声响,整个江面波涛汹涌,托着飞舟向上,借助水势一并向着庆忌斩去。
万人百舟,寒光利刃,迎向一道身影,此情此景,无疑极为震撼。
但更为震撼的是,庆忌不闪不避,发出狂笑,手中金色长戈一旋,如同烈阳坠落,毫无花俏地撞了下来。
轰隆!
整条大江似乎都化作一条扭曲的水龙,翻腾不休,那飞舟发出不堪重负的碎裂声,首当其冲的吴军直接消失,尸骨无存。
神威!神威!
天地先是一静,然后庆忌麾下的兵士发出震天欢呼,士气大振。
庆忌翻身而起,喉头却是一甜,但他立刻压下气血,身躯旋动,踏着那破碎的飞舟,回返自己军中,避过了漫天箭雨,再一挥手。
杀!
眼见麾下如猛兽出闸,势不可挡地扑向敌军,庆忌欣慰地点了点头。
他年纪轻轻,就能率军东征西讨,甚至正面敌对强楚,绝非有勇无谋之辈。
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不是正统,而是勇武!
唯有万物不当之勇,才能令许多吴国将士发自内心的敬畏,不战而降,之前的那些胜利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庆忌不能败,只能胜,而且要辉煌的大胜,如此才有机会重夺王位。
强行硬撼万人军阵后,他已经受了伤,却生生压下,只为了挫敌士气。
此消彼长之下,明明己方要远弱于敌军,依旧占据上风。
不过这批敌军虽然被庆忌迎头痛击,却依旧具备着强大的战力,此时结成战阵,稳扎稳打,后方更隐隐有神术的咒言声响起,天地灵力呈涟漪般波动。
上!
庆忌脸色微微一沉,调息片刻,再度身先士卒,与亲卫一起出击。
相比起后来招揽的武士,这些亲卫都是沙场百战,忠心耿耿,战场上双拳难敌四手,尤其是庆忌这样的猛士,若无左右护持,即便神力天生,实力高强,也早魂归地府了。
战斗进入白热化。
庆忌奋勇杀敌,手下无一合之将,吴军亦是前仆后继,悍不畏死。
一时间尸体砸入水面的噗通声不绝于耳,江面都被鲜血染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