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诸天我为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兴霸天

    他可不比无名纯粹靠武道,直接俯瞰京城,很快落在走向城门的一位白净道人身上。

    此人气息有异。

    咦?

    待得顾承细细一看,目光不禁一凝。

    靖难之役最后,朱棣正式攻入应天府时,朱允炆曾在日月双龙面前哭诉。

    而这个道人的长相,竟然与那时的朱允炆一模一样。

    是后代子孙?

    不,日月双龙的气息痕迹还在,顾承能够确定,此人不是建文的子孙,就是本人。

    建文帝,返老还童了?




第三十五章 建文献药(第一更求订阅!)
    怪不得建文帝七十多岁了,还来复辟争皇位。

    看到建文帝的一刹那,不少疑问迎刃而解。

    按理来说,朱棣都死二十多年了,建文帝已是垂垂老朽,争位复辟的心,早该淡了。

    要么就是为了后人争。

    但之前的日月双龙,顾承又发现,与众臣联络的仍是建文意念。

    实际上想想也是,如果建文之子想要兴风作浪,又有几人肯依从?

    唯有朱元璋指定的皇太孙,才有绝对的大义正统名分,能在数十年后,依旧让一些恪守祖制的文臣从命。

    现在真相大白,朱允炆就是自己想要取回皇位。

    因为不仅是容貌,他的体能,都跟年轻时一般无二。

    偏偏此人实力低微,放在江湖上,几乎是不入流的级别。

    有趣!有趣!莫非是四大瑞兽?

    短暂的惊讶后,顾承扬了扬眉。

    风云世界有四大瑞兽,其核心精元,可使人不死不老。

    龙凤玄武麒麟。

    这四大瑞兽贯穿了风云的主线剧情,比如步惊云的麒麟臂,聂风的疯狂之血,中期屠龙后一分为七的龙元,活了数千载的徐福和笑三笑。

    此世为融合世界,四大瑞兽是否存在,还是不是风云的设定,都不得而知,但能令建文帝恢复年轻,最可能的依旧是四大瑞兽之力。

    陛下,武功伯传来喜讯,白莲已灭。

    正在这时,有锦衣卫上前禀告。

    好!摆驾!出宫!

    顾承颔首,帝辇起驾。

    另一边,朱允炆步履匆匆,朝城门走去。

    他所出的方向,正是无名守候之处。

    然而未至城门,两道身影突然从巷子内闪出,一左一右来到身边。

    你们做什么?放开我!

    朱允炆面现惊怒,刚要大喊大叫,却突然间仿佛成了哑巴,发不出丝毫声音,唯有眼睁睁地看着城门消失在眼前,身不由己地进了一座院落。

    唰!

    直到这里,他才被放开,就见面前站着两个奇怪的人。

    身材高大,披着曳地长袍,脸上涂着绚烂的油彩,仿佛庙宇内供奉的神相,高高在上,威严肃穆。

    原来是两位神官!

    朱允炆脸色一沉:你们是来相助朕的?

    神官摇了摇头。

    朱允炆目光一厉:朕无法复辟,应允的国师之位,就无法达成,你们不怕受天罚?

    神官齐齐一颤,左边一人开口,沙哑的声音响起:京城此局已败,必须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土木堡之役花费了朕无数心血,若非你们畏惧问天盟,不敢尽出天门高手,伪帝岂有归来之理?

    朱允炆怒斥:现在江湖贼子假冒,污朕声名,攻覆白莲,朕要去救玉莲,否则一切就要完了!

    神官沉默。

    不是就要,是已经。

    明眼人都能看出,大势已去,复辟是白日做梦,甚至连失踪状态都不是,退位成了定局。

    但即便如此,朱允炆身上藏着巨大的秘密,不容许被大明天子擒获。

    所以当他愚蠢到要出城时,两人不得已现身阻拦。

    白莲教不能灭,朕要保下它的元气!伪帝在土木堡之战中,尚能保下一万神机,他能做到,朕为何做不到?

    朱允炆见他们依旧无动于衷,一字一句地道。

    太监王忠和宫女玉莲,都是陪伴数十年的心腹,后者更为白莲教之主,万万不容有失。

    为此他不惜威逼:莫要以为朕什么都不知,天门之主欲以大明龙气沟通真龙,杀之获得真正不死不灭的神力,这就必须用到朕,你们

    噤声!

    两名神官终于勃然变色,连那如泥雕木塑的油彩脸庞都掩饰不住。

    却不是因为朱允炆口无遮拦,而是庭院后门无声无息打开,无名提着胡琴,走了进来。

    朱允炆实力低微,尚且感觉不到什么,两位神官却发现,周遭的天地突然消失了。

    庭院屋舍京城乃至天地,一切有形的存在全部消失,换成了纯粹的剑气。

    或凛冽如风或飘渺如云或诡变如影或锐烈如虹,向他们合拢围至。

    剑气本无形,万物归剑道。

    无上剑道!无形道!

    天剑无名?没想到你也沦为了问天盟的走狗!

    如此剑道威仪,两人自知必无幸理,咬牙切齿地低喝道。

    问天盟为护天下,并无门户之见,你们扶持白莲教,于中原兴风作浪,更引外族入关,实在狼子野心!

    无名叹息:尘世纷争何时了,血雨腥风漫武林,苍生何其无辜,三位若肯随我回中华阁隐居避世,我不会为难你们。

    天意难违!无名,即便你是武林神话,也很快会品尝恶果!

    神官对视一眼,露出冷笑,倒是没有反抗,任由剑气入体,禁锢修为。

    义士,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朱允炆冷眼旁观,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早已不是昔日养于深宫中,被大儒环绕的少年天子了,知世间险恶,对江湖也有了解。

    天剑无名是绝顶高手,神官能在天门中任此职,必然精挑细选,放出去都可名震一方,现在连动手的勇气都没有,可见双方差距之大,得此人相助,说不定还能保下白莲教。

    既是不情之请,毋须多言。

    然而无名看了他一眼,淡然道。

    义士既心系天下,何不听我一言?

    朱允炆脸皮却厚,上下嘴皮一碰,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就在这时,洪亮的声音却远远传来。

    天子出巡!

    禁军开道,明黄色的帝辇自远方行来,朱允炆面色剧变,出了院落,向外冲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无名叹了口气,没有阻拦,就见大街两旁,已经有许多百姓拥挤,一见帝辇驰至,不约而同地拜下,面容恭敬虔诚。

    完了!白莲教已灭!

    朱允炆位于一侧的阴影,心中冰凉。

    天子出宫巡视,恐怕代表着白莲教在京师的势力,已经被连根拔起。

    怎会如此之快?

    难道朕要在那什么中华阁,独孤终老?

    不!孔圣有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朕岂能放弃!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或许是个机会!

    这一刻,朱允炆仰头看向那高高在上的帝辇,咬住嘴唇,眼中现出坚毅决断,陡然扑了出去,放声大喊道:

    陛下!陛下!贫道有长生不老药献上!



第三十六章 天子神功(第二更求订阅!)
    时隔四十多年,朱允炆重回大明皇宫。

    虽然连京师都从南边的应天府,换成了北方的顺天府,皇宫自然也变了样,但朱允炆依旧感到一股熟悉感。

    他努力克制住心中的激动,脸上摆出一派高人淡然,配合上晶莹如玉的皮肤,倒是有几分仙风道骨。

    道长,请在此相侯!

    到了一座殿宇,太监和宫女上前服侍,沐浴更衣,得见天颜。

    既已进了这里,就无后悔余地,这或许是朕唯一的机会。

    整个过程中,朱允炆目现沉吟。

    他此举虽不是深思熟虑,也绝非一念冲动,而是有了全盘计划。

    首先,假冒的建文帝已经认祖归宗,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建文帝肯定隐姓埋名,有多远跑多远,不可能出现在天子面前。

    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最妙的是,他的外表是个年轻男子,天子怎么也不会往古稀之年的建文帝身上想,这岂不是天衣无缝的易容?

    至于建文帝的长相么,反正朱棣当年将相关的画卷都焚毁了,宫内老人也早已死去,根本不会有见过他的,否则那个冒牌货也不会简简单单就能得到承认。

    仔细思虑了一番,觉得没有破绽,朱允炆舒一口气。

    只要身份不揭穿,皇宫反倒是天下间最安全的地方,别说天门中人不敢轻入,那什么天剑无名,不也默默观之,没有造次?

    至于长生不老药,并非虚无缥缈。

    脱下衣袍,朱允炆抬起手臂,看着自己弹性有光泽的皮肤,虽然四十多年了,仍旧有种如坠梦中,不可置信的感觉。

    秦皇汉武,千古一帝,渴望长生不老,想方设法求仙问药,最终都不可得。

    结果在逃出应天府的那一夜,就有一位通天彻地的神人,赐予丹药,居然令他自那时起,就没有衰老过。

    因此朱棣死时,朱允炆遥遥祭拜,满是冷笑。

    叔叔,你夺了皇位,做下多少丰功伟绩,最终又如何?

    还不是尘归尘土归土,而他却能不老不死,默默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时机。

    倒是过了没数年,朱允炆寄情于山水,本身复辟的心思都淡了。

    做个不老不死的逍遥神仙也好,何必再回京争夺,冒杀身之祸?

    然而十五年前,宣宗去世英宗继位时,神人却告诉他,那枚蕴含着凤凰之血的丹药,只能不老,无法不死。

    也就是说,朱允炆还是老者,只是外貌体能维持三十岁时服丹的状态,生机不变,或许能活到**十岁,或许再过些年岁,就要撒手人寰。

    除非助其屠龙,得龙元之力,才能真正不死不灭。

    神龙见首不见尾,等闲根本不会降世于凡尘,唯有以中原皇朝,神州万民的祭祀之力,才能引动。

    如此一来,朱允炆重生夺位之心,神人也令天门相助,让白莲教于短短十年间聚纳信仰,遍布中原大地。

    而在朱允炆的反复追问下,那神人终究告知,他名徐福。

    徐福!

    为秦始皇出海寻长生不老药的方士,后世常常引以为戒,没想到此人居然活着,活了一千七百多岁!

    朱允炆狂喜,许诺一旦复辟,尊其为国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向其学习炼丹术。

    徐福随手传授一套九转还生诀。

    这十几年来,朱允炆苦练这套法诀,期待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炼出长生不老药,而不是靠那虚无缥缈的什么龙元。

    所以炼丹术,正是他第二大依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朱允炆露出自得,突然想到被朱棣诛了十族的方孝孺,微微叹了口气,披上崭新的衣袍,梳起道髻,浊世翩翩,卖相极佳。

    贫道同尘,拜见吾皇万岁!

    定下计划,端正心态,走入大殿后,朱允炆以大礼参拜。

    平身!

    顾承看着朱允炆,也十分好奇。

    摆驾出宫,本是另有谋划,结果此人突然扑出,开口就是长生不老药,始料未及之下,顾承也就带其回宫。

    但这位当年就朝令夕改,昏招跌出的建文帝,不会指望以方术晋升,潜伏于皇帝身边,再来夺位复辟吧?

    自己又不是嘉靖帝,而且他是不是高估了自己?

    陛下匹马出长城,殄灭群丑,肃清草原,功名熏灼,万里予平,实乃百姓安乐,万民之福!

    朱允炆却不这么认为,他先是大肆吹捧功绩,观察着天子的神色,见之脸色缓和,突然转折:然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陛下可知,但凡天子绝学,都不得天垂幸,寿元折损?

    顾承面容一沉,随侍在旁的太监,立刻尖声叫了起来:大胆!

    几位如狼似虎的侍卫扑出,就要把这胡言乱语的道人拖下去,朱允炆朗声道:陛下!忠言逆耳!忠言逆耳!
1...153154155156157...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