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诸天我为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兴霸天

    翰林院侍讲朱熹。

    明教教主石元亮。

    朱熹不是朱元璋认的祖宗,朱元璋是很有骨气的一个人,许多出身贫寒的皇帝,都想要认一门祖宗,杨坚是一例,就连李渊由于篡了表弟杨广的位,也要认李聃为祖,但朱元璋却拒绝了认朱熹为祖,他很明白地告诉天下,朕就是淮右布衣。

    朱熹真正与大明有关系的,是朱熹理学被奉为统治思想,就像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熹理学也影响了社会各个阶层,甚至明清两代考科举,考的都不是孔儒,而是朱儒。

    后世诟病的灭人欲也是从中而来,实际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是在南宋时呈给皇帝,为的是对士大夫阶层实施,约束官员贵族的道德提倡,不是对百姓做的。

    可惜正如儒家阉割后被用于禁锢思想,朱熹理学当时不被重视,在元朝反倒兴盛起来,统治者觉得这套理论非常好,用着用着也就歪了。

    相比起在南宋存在感不高的朱熹,石元亮更是江湖草莽。

    作为明教教主,他被顾承驱策六大门派所灭,只身逃走,后来华山论剑定九绝时,本以为乾坤大挪移大成,能够畅快复仇,谁知那时武学障层次的高手,已经排不进前十,直接招安。

    而明教造反了六百多年,终于在这里修成正果,直接立朝。

    毫不夸张地讲,这两人与明朝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他们都是异界来客。

    此朱熹非彼朱熹,此明教更非彼明教。

    所以顾承现在要做的,就是为偷渡客颁发身份证明。

    代表大明国运的五爪金龙一动,无形洪流化作金色手掌,对准天穹一捞。

    轰隆!

    冥冥中两股命数被摄拿,分别没入朱熹和石元亮体内

    一股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道命数,宏大广博。

    一股是摩尼先知,日月同辉,圣火熊熊,蔓延四野,早已覆灭的明教命数,死灰复燃。

    以天子龙气定命数,再与合适的人身相合!真的能成!

    目睹朱熹和石元亮得命数庇护,气息与这个世界相合,顾承眼中暴起精光。

    命数气运,往往在天子的一念之间。

    比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百家的命数就断了,被硬生生斩断。

    比如三次灭佛,佛教的气数也被打压,苟延残喘了好久才渐渐恢复。

    只是破坏容易建设难,他参悟国运之力,半年来收获心得,此时居然一举功成,自然惊喜。

    朱熹和石元亮却不知刚刚经历了多大的风险,莫名感到一种亲切感,不再惊惶。

    朕让你们来,是辅助一人,认祖归宗!

    顾承拍了拍手。

    黑暗中,一位老僧缓缓走出,看向两人。

    朱熹和石元亮都有些惊诧。

    实在是这老僧的眼睛太过特别,已然不是饱经沧桑,而是能通过面相堪舆,洞悉天机,过去未来的一切秘密。

    顾承淡淡看了老僧一眼。

    老僧目光一敛,克制住职业病,重新回到隐姓埋名时的状态,整个人变得平平无奇。

    世间再无泥菩萨。

    顾承道:他是朕的长辈,曾因治国无能,主动退位,隐居江湖,现要认祖归宗,你们左右护持,确保无碍。

    老僧也自我介绍:阿弥陀佛!贫僧法号了凡,俗家姓名朱允炆,见过两位施主,有劳了!

    朱熹和石元亮不明就已,唯有领旨:遵命!

    土鸡瓦狗!死!死!死!

    咔擦一声,扭断童皇的脖子,雄霸酣畅淋漓地杀尽天池十二煞,气息随汹涌云势弥漫四周,仿佛化身渺无边际的云海,无处不在。

    倏然之间,他就掠至白莲教主身前,三绝三分,风云呼啸。

    最终,白莲教主的两只手臂被硬生生撕断,雄霸捏住脖子,将她举高高,狞笑着道:现在谁死?

    白莲教主说不出话来,只是看着雄霸,眼中满是讥嘲,嘴角流下一道乌黑的鲜血,头一歪没了气息。

    神游物外**?不是真身!

    雄霸脸色微微一变,将她的尸体甩下。

    白莲教最恶心的武功就是这门了,化身无数,根本不知谁真谁假,好不容易将之灭杀,结果是个替身,当真难缠。

    来人!护住府邸,任何人不准出入!

    一地尸体中的雄霸面色陡然发白,他唤来天下会嫡系,守护府邸,选了一间隐秘的屋子,开始疗伤。

    整整一日一夜,辅助灵丹伤药,伤势才恢复了七七八八,雄霸睁开眼睛,露出狰狞。

    这个仇,本座一定会报!

    此战虽然胜了,却无丝毫胜利的喜悦,因为死的是白莲教主的替身和天池十二煞。

    原本天下会三堂为明,十二煞为暗,正是雄霸的两臂,现在一臂被自己硬生生折断,白莲教则毫发无伤,江湖中人快意恩仇,如此仇恨,自然要用鲜血来洗刷!

    霜儿惊云和风儿都不在身边,行事多有不便,不知山海关战事如何,如果抵挡不住,我天下会该出手么?那伤亡

    身为武功伯的雄霸关心着天下大事,走出府外,想要去向天子问安,突然发现不太对劲。

    府邸里的侍卫婢女来来去去,街上行人更是神色似慌张似兴奋,不住交头接耳,气氛十分古怪。

    雄霸是江湖人士,简单直接,抓住一名侍卫,开口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侍卫语气亢奋地道:禀爵爷,建文帝现身京师!

    雄霸怔住:谁?

    是主动让位的建文帝,如今已经出家为僧,号了凡大师!

    侍卫生怕这位江湖草莽不知,解释道:陛下于东安门外迎接,嘘寒问暖,尊亲之谊,场面十分感人呢!




第三十章 祖宗不认(第五更求订阅!)
    据说是建文帝有感于陛下灭了蒙古,丰功伟业,赶超成祖,才主动现身!

    慎言,他不是皇帝,早就退位给成祖,只是被身边的内侍强行带出宫,才消失了这么多年!

    原来如此,成祖是正统。

    本就是正统!我们服侍的是正统的大明天子!

    去往太庙的一路之上,雄霸听到了太多类似这样的议论。

    他这才体会到,别看也就区区四十多年,建文帝还在世,但这原本的嫡系正统一脉,早就被抛弃了。

    现在民心所向,就是永乐大帝朱棣以及他的后人。

    即便建文余孽兴风作浪,制造土木堡之变,引东瀛攻山海关,拉了当今天下下马,也轮不到他们上台。

    不过若说建文一脉认清了现实,幡然醒悟,这未免也有些太突然了吧!

    昨天还与自己拼死拼活,今天摇身一变与天子认亲,这都是什么人呐!

    即便建文帝降了,本座也绝不会放过白莲教!

    雄霸想到自己受的伤和天池十二煞的折损,莫名感到很冤,心中的仇恨杀意,更是没有半点消散。

    有本事连白莲教也随着建文帝一起归降,以她们暗中传播的信仰,发展的势力,看哪个掌权者能容得下!

    这一刻,雄霸反倒坚定了覆灭白莲教的决心。

    以前还是较量,现在连建文帝都降了,就是痛打落水狗!

    这就是太庙啊!

    不多时,庞大的建筑群印入眼帘,雄霸整了整官服,面色一肃,带着向往,走了进去。

    太庙始建于永乐十八年,距今正好三十年,占地二百余亩,是天子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

    祭祀在大殿中殿进行,一般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最常规的享祭,每年的四季首月,阴历初一,都要进行祭祀,被称为四孟时享,就是把时令的蔬菜瓜果祭祀祖先。

    第二种叫告祭,每遇到国家重大事情,天子登基册立皇后丰功伟绩等等,都要去中殿进行祭祀,这就叫告祭。

    最后的袷(xiá)祭,则是在除夕前一天的祭祀了,过年的标准仪式。

    此次的祭祀属于告祭,在中殿进行,而雄霸混入官员群,一路来到中殿前,目光一动,感到一股浩大沉凝的力量坐落于殿上。

    他仰首望去,就见一头威严的神龙在蜿蜒游走,龙目射出两道光芒,烈日熊熊,明月皎皎。

    这正是日月双龙,以国力祭祀,传承的不仅仅是武力,更是对血脉正统的认可,所以朱棣在建立太庙后,才将之移至此处。

    现在天子带着建文帝来到太庙,显然也是要认祖归宗。

    他就是建文帝么?呵,四十多年的逃亡生涯,哪还有半点帝王模样,就是一个老和尚罢了!

    任何人都有好奇心,雄霸也不例外,目光炯炯,第一眼看向建文帝。

    就见那是一个面容和蔼的老和尚,一左一右由两人扶着,颤颤巍巍,好像无法站稳。

    都成这样,还想夺位?

    雄霸眼中露出不屑,百官眼中也暗暗舒了口气,唯独郕王脸色无比难看,几乎掩饰不住。

    不好!日月双龙上做的手脚,要浪费在建文身上了!

    郕王万万没想到,消失了四十多年不见踪迹的建文帝,居然莫名其妙地现身了。

    如此一来,他们的布局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原本太庙祭祖,开启日月双龙传承的,自然只有天子一人。

    一旦封印不响应,郕王就会跳出来,质疑天子的真实身份。

    可现在朱允炆回来了,祭祖的人变成了他,封印上面做的手脚,自然也就由其承担。

    果不其然,当祭祀开始,一系列仪式后,朱允炆开始敬天法祖,向着日月双龙三叩九拜。

    但那神龙停止蜿蜒游动,俯瞰朱允炆,发出嘶吼,竟是露出明显的敌意。

    皇爷爷!是孙儿不孝!孙儿无能!你不认我也是应当的啊!幸亏我悬崖勒马,传位于叔叔,不至于铸成大错啊!

    朱允炆先是痴痴愣了半响,突然放声大哭,捶胸顿足。

    那声音的凄凉,当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众臣也纷纷露出悲色,心中却暗暗叫好。

    看看,连太庙都不认可朱允炆了,有此一事,证明太祖皇帝也赞同重定继承人。

    朱棣一脉于史书记载中,终于显得名正言顺。

    天子的年号为正统,也是名副其实。

    等等!这老和尚得不到日月双龙承认,莫不是假的?

    郕王对于朱棣一脉的正位,却没有多少快乐,毕竟坐在皇位上的不是他。

    不是皇帝,要正统有多大意义?

    他心中有鬼,想得也多,突然浮现出一个令人发寒的念头来

    这个朱允炆,是不是假扮的?

    乍一想起来,这是天方夜谭的事情,毕竟扮谁都不敢扮这位建文帝啊。

    但四十多年,朱允炆由文弱皇帝变成了垂垂老朽,又有谁能证明,他就是真的建文帝?

    而且建文帝一出现,所作所为都是对当今天子有利,又赶上原本设局的太庙祭祖前,世上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

    没用了!没用了啊!

    可这一刻,郕王看着那哭天抢地的朱允炆,看着不断记录的史官,看着群臣暗喜的目光,心中惨然一笑。

    众臣子也不是傻的,岂会看不出其中有疑点,但他们在朱棣传下的大明皇朝当官,而不是昔日的秀才朝廷,除了某些心怀不轨的,该支持哪边不言而喻。

    没有谁会在意真相,人们只会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那个真相。

    除非能有办法,将假的彻底揭穿

    但这也是不可能的。

    毕竟真的朱允炆,还能出来打假不成?

    那天子可开心极了。

    所以从朱允炆出现的那一刻起,那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的布局,就失败了。

    假作真时真亦假。

    结束了!

    看清这点,郕王缓缓闭上了眼。

    九五之尊的位置,他再也没有机会坐上去了。

    不,没有结束。

    下一刻,顾承扶起了朱允炆。



第三十一章 一览无遗(第六更求订阅!)
    陛下这是要帮了凡大师认祖归宗?

    天子仁德!

    当顾承扶住朱允炆,却不是祭祖结束,而是周身升起一股浩大气息,沟通日月双龙。

    众臣先是一怔,然后纷纷赞叹。

    此举是要全建文的颜面,帮助他得到太祖皇帝的认可。
1...150151152153154...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