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耀九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极光之北
从姚少言的行囊里,易凡拿出了摞银票。上面的盖戳,大多都是来自四海银号。易凡伸出手,然后问道:“这些钱财,我们能抽个一张么我们没啥钱了。”易凡说这话的时候,其实已经捏住了一张银票,但是易凡还是问了问李沐的意见。
李沐也不是太迂腐的人,他想了想,然后说道:“就抽一张吧,也算我们之前说好的报酬。”
易凡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剩下的呢”
李沐说道:“剩下的,就送到黄竹郡。”
易凡有些惊讶道:“我们还要去么”
“是。姚少言他们显然是去投奔柴家的。听姚少言提及,柴将的势力应该也不小。姚少言被抓走,凭我们肯定是救不回来,我们至少要把信儿给送到柴家,让他们想想办法。”
“行。你怪心眼多,你说啥就是啥吧。”易凡说着,把剩下的银票收好,又拿出一些衣物,放在了墓穴之中。“尘归尘,土归土。该留的留,不该留的走。”易凡说着,一把拔起旁边的风逆剑,在空中胡乱挥舞起来。
&
第二百四十五章 黄竹柴
“我记得我师父提起过,九仞剑是巫族大墓带出来的,因为认不出是什么材质,他曾经带去给莫名掌眼。”沈璃说道,“那时莫名就顺便细数了在他看来打造兵刃的极品材料。后来这事,我师父也和我们说起过。”
“原来如此。”李沐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恐怕姚家要面对的局面,比我想象得要险恶得多。毕竟,红泥剑炉的剑,是天下闻名的。”李沐背着沈璃,在举起了一根木柴做照明。他们要去找一个地方继续休息。易凡背着大包小包,跟在他身后。
三人举着火,在夜里走着。
李沐望着前路,问道:“那么,九仞剑是什么材料所铸”
“不知道。”沈璃回答道。
“不知道”李沐有些困惑。
沈璃靠在李沐背上,说道:“红泥剑炉的主人,补天手莫名也不知道九仞剑是什么材质所铸的。”
“还有这种事情”李沐低声说道。
身后易凡接口道:“也没什么奇怪的。莫名是红泥剑炉造起来之后,才开始名传天下的。在那之前,天底下铸剑铸刀的也不少。像之前我们在涯城遇到的那个姓许的,他家里——拔剑山庄就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地方。还有一些零散匠人大师,神踪渺渺,可遇不可求。不过,后来红泥剑炉一起,就再也没人能比得过红泥剑炉了。”
李沐想到了易凡家传的风逆剑,于是问道:“那风逆剑……”
易凡下意识低头看了一眼,然后满不在乎地说道:“我爹死得早,所以我也不知道。”
“抱歉。”李沐都说了一句。
“没啥。今天晚上怎么办”易凡说着打了个哈欠。
李沐看了一下周围,“换个地方休息,等天亮再走。”
“行吧,你说啥是啥。我好困。”
“……”
三人又挑了一个避风的地方,燃起火堆,将就着过了一夜。接下来,他们继续往黄竹郡行去。
李沐虽然是胜州人,但是他对黄竹郡也不甚了解。其实细说起来,他从小到大都没有出过隐莲郡。他和父亲李列一直就在隐莲郡,守着那小茶馆。他们没有外地亲戚,也没有外地故交。李沐也没有想过离开胜州去闯荡。
今年去夙州参加武学院夏试,还是李沐第一次离开胜州。
第一次踏足黄竹郡的李沐,也是觉得有些陌生。不同于隐莲郡的平坦,黄竹郡都是山峦。他们抵达的延祥县就是坐落在一座山的缓坡之上。而这缓坡背面还能看到另一座高山。高山上面是一片淡淡的黄色。
李沐眺目远望,发现山上全都是黄色的竹子,层层叠叠汇聚在一处。被风一吹,仿佛水面一般,荡起层层波浪。
易凡望着那黄色的竹子,说道:“我听帮中有人说起过,竹子叶子变黄就是要枯死的征兆啊。不对,应该说,枯死的竹子才是黄的,难道这漫山遍野的,都是枯死的竹子”
“可这山上那些不像是枯死的样子。”沈璃指着山上说道。
“先找个地方吃饭,问问这些竹子,顺便问问柴家怎么走。”李沐没有纠结于他们争论的问题,他带着两人向前走去。经过七天时间,易凡和沈璃身上的伤都已经痊愈。所以他们都各自背着自己行礼行走。
三人找了一家客栈吃饭,对于吃食方面,易凡比李沐讲究得多。
易凡在客栈里点了一道颇具当地特色的黄竹笋。说来也怪,李沐之前只听说过春笋冬笋,还从未听过秋天的秋笋。一问之下,才知道这是本地黄竹与别处的不同之处。这黄竹枝叶全是嫩黄,若是开花时节,才会变成嫩绿。而变成嫩绿之后,就离枯死不远了。而且黄竹出笋时间也与别处不同,往往在月份出笋。
黄竹笋不是黄的,剥开包衣,里面的笋是黑色的。于是这盘黄竹笋炒肉,也是黑乎乎的一盘。
沈璃有点嫌弃地用筷子夹起一块黄竹笋,问道:“这能吃嘛”
易凡早已夹了一块放在嘴里,含糊道:“很不错啊!”
李沐笑着看了沈璃一眼,也夹起一块尝了尝。发现易凡说得没错,这黄竹笋尝在嘴里微微有些泛苦,但是若是慢慢咀嚼,就有一股鲜味开始弥漫在口中,然后愈嚼愈甘。
三人吃着饭,李沐趁着小二上菜的机会,挑起话头问起了柴家的事。柴家在这延祥县也算是大户,就算放眼黄竹郡也是排得上号的。所以小二也是张口即来。
问过小二之后,李沐才知道自己也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柴家大少要在这月十六娶亲,而今日已是十五,整个延祥城早已陷入了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说起柴家大少,小二是赞不绝口。柴家大少名为柴牧荣,虽然柴家家大业大,但是柴家大少全然没有纨绔之气。相反,柴家大少平日里待人和睦,力主为富一方,造福一方。延祥城中周围男女老少都是交口称赞。
延祥城中原本有位出名的老学究——杨先生开私塾教书,不过杨先生年迈多病,精力也有所不济。柴家大少知道之后,派人修缮了杨先生的私塾,把它扩建成了书院。由他出钱,让
第二百四十六章 贺礼
整个柴府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柴府各处都装点上了红色绸缎。灯笼挂起,映照着院中的桌椅。即使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婢女下人们都还在不停地忙碌着。
管家四处走动查看,做着最后的检查。毕竟明日就是自家少爷大婚的日子,届时,四方宾客云集,可容不得半点差错。迎客收礼,酒水茶点,每一项都早就被大管家指派好了分工,这是他们必须要上心的事情。
至于明日婚礼的正主,在延祥城拥有极好声名的柴家大少——柴牧荣,正在他爹的书房中。柴家家主柴阁是个不怒自威的中年男人,他的书房布置的十分有条理。所有的东西都被摆在各自的位置上。
柴阁坐在书桌后,而柴牧荣则站在书桌之前。
“明日,就是你大喜之日了。虽说你早已行了冠礼,但是男人,有了家室才能真正算是成了男人。”柴阁告诫着柴牧荣。
柴牧荣的打扮显得他十分干练。他身量不太高,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气度。事实上,柴牧荣很好地继承了他母亲的容貌。对于明天的婚礼,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正因为你现在是男人了,所以有些事情就必须要让你知晓了。”柴阁看着自己的儿子,对于自己的儿子,他一直都感到骄傲。柴阁笑了一下,说道:“不用拘谨,就是父子之间的闲聊。”
“嗯,父亲请讲。”柴牧荣说道。
“和倪家的这件婚事,是为父和你母亲拿主意定下的。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你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你将来是要主掌柴家的。你的婚事,会关系到柴家的兴衰。”柴阁捧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他抬眼看了自己的儿子,“之前有过关系的女子,你婚后可以和她们来往,但是你要明白谁是你的正妻。轻重缓急,你要分清楚。”
听到这句话,柴牧荣有些吃惊。是的,身为柴家大少,他也并不是真的如外界传闻一般那么洁身自好。富贵人家的少爷,到了二十岁还没有尝过女子滋味,在这世间大概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为了维护他的形象,这些事情,他都很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没想到这些事情,并没有逃过他父亲的眼睛。
然而柴牧荣很快就释然了。自己家虽然不及宁家在胜州的势力,但是在黄竹郡,特别是延祥城,柴家的掌控力可以说是无人能比。甚至连宁家都无法比拟。
柴牧荣没有说话,因为这些事情,他的确并不需要在意。
柴阁也只是提了一句,并没有深究。他接着说道:“其实,为父在前年也曾经计划过,能让柴家真正腾飞的正妻,应该是宁家的大小姐宁知桐。”
“宁家啊……”柴牧荣微微皱眉,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来。可谓是天下第一大家的宁家。宁陆王李,只需要一个姓,就能让人想起那个家族的存在。作为同胜州的家族,柴牧荣完全明白宁家的强大之处。而比起宁家,柴家的实力还差得远。如果真的能娶到宁知桐为妻,那么有宁家这个强大的亲家,柴家何愁不能兴旺
看到自己儿子的苦笑,柴阁也笑了一下,“可惜,那十三魁首之一的宁家主以年幼这个借口拒绝了。【】不过,后来我听说,连奉州王家上门提亲,也被拒绝了。这个宁席白,难道还想以后把宁家留给自己的女儿掌管”
“女子掌权这似乎有些违背礼法。”柴牧荣说道。
柴阁摆了摆手,“宁家与我们柴家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是商人,更是江湖人。你看看家中的那几位门客便知道了。礼法这种事,江湖人向来是不看重的。”
“的确。”柴牧荣应声道。
“宁知桐的想法,我不得而知。但是你与那宁知言交好,总归不会错到哪里去。他是宁席白兄长的儿子,我倒是觉得,宁家以后落到他手里的可能性更大。”柴阁继续说道,“最近有消息说,宁席白在漓州受了重伤,等你和星儿成婚之后,你们就代表我们柴家去探望一下吧。我们在胜州,宁家就是绕不去的坎。这点你要记住。只要宁家没有垮,那么我们柴家就不可以表露其他的心思。”
“是,孩儿谨记。”柴牧荣一脸郑重地说道。
柴阁叹了一口气,打开另一个话头,“至于你姚伯伯一家的事……”
柴牧荣知道自家父亲是想起了他的至交好友,姚儒林。他们二人自年少起就是朋友,情谊深厚。不过那时柴家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富庶之家,而姚家还甚是贫寒。他们二人能够成为朋友,也算是一个意外。后来,自家父亲继承了柴家家业,而姚儒林则是去往霖州闯荡。多年之后,他倒是闯出了不少的名堂
第二百四十七章 柴府的邀请
三人在房间里挤了一晚。沈璃睡在床上,李沐坐在床边将就了一夜。至于易凡,则是找了张椅子,四仰八叉地靠坐了一夜。
李沐醒得最早,他睁开眼,就发现沈璃的手伸在被子外面,扯着自己的衣角。李沐看了她一眼,轻轻把她的手放进了被子璃,然后他起床舒展身子,走到易凡身边拍了拍易凡。
易凡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含糊地应了一声。
李沐走到门外,从院中水缸里掬了一捧水,扑在自己脸上。清水冰凉的感觉让李沐顿时就清醒了许多。
这家主人似乎也还没有起床,李沐站在院中,端了混元一气功的架子。清晨微凉的气息从口鼻吸入,体内真气顺着经脉运行。内息外息,内外交感。
李沐自从踏入纳精境界,李沐的真气也在一路提升。虽然本质上,没有质变,但是在量上面,李沐已经提升了很多。奇经八脉畅通,让他多出了八条经脉可以储纳运转真气。若是在这个方面来说,李沐已经超过同等纳精境界初期的人太多。
不过,李沐至今都还没有摸索到纳精境界关于融入本心的门槛。关于这点,易凡在三人之中是有发言权的。可是,这关系到个人的心性领悟,正是应了那一句,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易凡所领悟到的,是他自己的。就算他完完全全讲给李沐听,李沐也没有办法完全照搬照抄。因为李沐不是易凡。
因为没有办法强求,李沐安心修炼内功,夯实基础。
《九歌诀》李沐已经背诵下了大半。开头前几篇,李沐能够熟记在心。但是除了上次对付黯灭杀手,灵光一现之外,他再也没有发现《九歌诀》对自己有任何提升。换句话来说,太一道的武学总纲《九歌诀》对于李沐没有半点提升。李沐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九歌诀》不起作用,而是原因自己还没有领悟到《九歌诀》中的精髓。
那一晚,为了挡住那个用弩的女人射向沈璃的剑,李沐用一种近乎瞬息的速度,抢在了弩箭之前,为沈璃挡下了弩箭。当时情形,沈璃昏迷,易凡被拖倒在地。除了那个女杀手,其他人都没有看到李沐那神乎其技的身法。
李沐自己却是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那时自己忧心沈璃安慰,心急如焚,看到弩箭射向沈璃的时候,李沐大脑近乎一片空白。
就在那一刻,李沐脑中忽然冒出了《云中君》中的那句。那时李沐只感觉真气奔涌到涌泉穴,然后等李沐再回过神来的时候,李沐已经来到了沈璃身前。
李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事后他也尝试过再次使出那样的身法。可惜,他完全不得其法。
李沐自己心里是有感觉的,那种身法,应该就是《九歌诀》中记载的身法。如果按照寻常秘笈的路数去解读,大概是每一句就对应一种心法。李沐又回想起一桑道人用剑劈开周天星斗时的情形,他觉得自己隐隐约约应该是了解到了一些。当时,一桑道人一边出剑,也一边念了几句。
当时的李沐不知道一桑道人嘴里念叨着什么,但是现在,李沐很明白那两句。“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这两句就是《东皇太一》篇中的开头两句。
一桑道人口中念的,与自己当时脑中不由自主冒出来的,应该是同一个性质。只不过,自己真的还不知道这里面的奥妙而已。
李沐将真气运转九个周天,然后缓缓收工。这个时候,易凡也伸着懒腰走了出来,“早啊。”
“嗯,我去叫沈璃起来。”说着,李沐又走进了屋去。
三人梳洗完毕,又吃了早饭。用完饭,易凡觉得时间尚早,可以再摸会鱼。但李沐觉得可以趁早去柴家,免得到时候宾客太多,柴家不理会自己。昨天说起的要去蹭吃蹭喝,终究是玩笑话。李沐和易凡,都没有当真。
既然李沐这么说了,易凡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三人收拾了一下东西,向着柴家行去。
在今天这个可以说得上是全城喜庆的日子,想要不知道柴家在哪,恐怕都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李沐他们刚刚来到柴家所在的街道,就已经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一溜烟的长桌,从街头到柴家门口,一字排开,几乎占据了整条街。这条街道也算是干道,整条街道宽足有三丈,所以就算是摆上了桌椅,也并没有显得拥挤。
街道两旁有不少人正在围观,柴家的下人守在两边维持着秩序。李沐三人从人群中穿过,往那高头大门走去。以柴家的实力,柴家宅子自然也是延祥城里最大的。
今天柴家大门大开,门外廊檐下摆了一张桌子,一个账房模样的人,正坐在桌子后面。在桌子前面,还有站了一个穿着光鲜,总管打扮的人物。他们是柴府安排迎客及记录礼帖的人。由于早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