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眀志
宋元良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凉意袭来。
没风啊,怎么这么冷?
“还要打借条啊?”
一听借了还要还,宋元良就没了兴趣:“那我不借了!”
坑方不为的钱?
宋元良想都没想过。
这个王八蛋不上当?
方不为暗暗的咬了咬牙。
现在战事吃紧,他也不敢把宋元良怎么样。
但也不用急,等打完了这一仗再说。
方不为有的是办法对付这种人。
回到钓鱼台,宋元良说是要给方不为接风洗尘,但方不为哪里有这个心情,随意找了个借口回绝了。
方不为怕自己在喝酒的时候会忍不住,跳起来暴捶宋元良一顿。
他到现在,总算知道什么是缺德带冒烟了。
说的就是宋元良这一种。
第一零八八章 缺德带冒烟 (求月票)
方不为也没乱跑,就在补充旅补充一团一营的阵车上转了转,一直等到天黑,宋元良视察完整个防区,安排好之后,才和他一起离开。
整个下午,对面的日军都未发起过攻势,但宋元良一点都不轻松。
他知道,日军在为强攻雨花台,做最后的准备。
方不为的心情比宋元良还要凝重。
各部守军与城防总指挥部联络,全部都用的是电台,方不为自然知道通译密码,所以每一区域战报,他知道的比唐生志还要早。
截止天黑,外郭城墙已全部失守,外围阵地的守军,已全部退入复廓阵地,甚至是部分复廓阵地也已丢失。
东北方向的六十军撤入了大水关,东南方向的七十四军撤入了水西关,担任城垣守备。
大校场飞机场和通光营房均已失陷,**仅剩的空军部队不得不撤入明故宫和中山陵机场。
明天,才是真正的恶战。
上了车之后,看方不为眉头紧锁,宋元良主动打破了沉默。
“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再看看吧!”方不为吐了一口气,“不能眼睁睁看着弟兄们抛头颅撒热血,我却先当了逃兵!”
“不是那么回事!”宋元良反驳道,“你和我们不一样,该履行的职责也已经到位了,应该早做准备了……”
“再说吧!”方不为摇了摇头。
宋元良看劝不动,也跟着摇了摇头。
他想不通,方不为又不是不能走,何必跟着凑热闹?
听说他正帮着胡宗楠和宋希连在征召民夫?
真是吃饱了撑的。
他不止是在说方不为,还有宋希连和胡宗楠。
宋元良不是唐生志,快十年了没打过仗,思维还停留在北伐时代。
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第一军和第七十八军突然征召民夫这件事中,藏着很大的猫腻。
三十六师的下关和第一军的浦口,是唯一没有日军进攻的方位。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是留守南京的部队的最后一条退路,而且唐生志也已经给这两军下达了督战的军令,严禁片板下江过岸。
真要等日军攻到这里,那说明南京城已经破了,其余部队已伤亡饴尽,第一军和三十六军面对的,将是十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强敌。
两万对二十万?
开什么玩笑。
委员长也绝不会让比他儿子还要亲的胡宗楠和第一军与如此强大的敌人接战。
宋元良甚至已经预料到了,怕是委员长一看南京既将陷落,第一道命令,绝对是命胡宗楠速撤。
至于城里的守军?
听天由命去吧!
那修这工事有什么用?
连摆设都不如。
也就不知道宋元良心里的想法,不然方不为非给他竖个大拇指点个赞不可:真是料事如神。
宋元良正在猜测,方不为和胡宗楠及宋希连在搞什么把戏,方不为突然说话了。
“你是不是把兄弟们的军饷给贪了?”
这句话如同炸雷,惊的宋元良汗毛倒竖。
“谁说的?”
“你别管谁说的,你就说有没有吧?”方不为冷声问道。
“不是一时挪转不开么……”宋元良叹了口气,“委员长逼的紧,我这实在是没办法了……”
方不为恨的牙都快要咬碎了。
这王八蛋,谎话是张口就来。
委员长本来耳根子就软,不知宋元良请动了谁说的情,再加上八十八师在上海的表现确实不错,到了南京后,委员长就再也没提那五十万的事情。
这王八蛋纯粹就是贪。
要不是昨天去见胡宗楠,胡宗楠无意间问起,问方不为在八十八师待那么久,有没有给宋元良送过礼,从而牵扯出了这一段,不然方不为压根还不知道。
从八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八十八师的军饷全被宋元良给截留了。
也就是说,打了四个月的仗,不管是已经战死的那五万多,还是活着的这七千多,整整四个月,八十八师不管活的还是已经牺牲的,这六万余官兵,就没见过一毛钱的军饷和抚恤金,全被宋元良给贪了。
和平时期就不说了,这可是战时啊!
宋元良吃空饷喝兵血,已经喝到死人头上来了……
方不为已经没办法用言语来形容宋元良了。
也就是方不为腾不出手来,不然昨天晚上对付的就不是唐生志了,而是他宋元良。
“你这样子可不行啊,会出乱子的!”方不为咬着牙说道,“你就不怕引起哗变?”
“谁敢?”宋元良冷哼道。
宋元良估计,等南京这一仗打完,他这七千人,也剩不了几个了。
反正迟早都得死,浪费那个钱做什么?
看方不为的脸色不好看,宋元良心里不喜,但不好发作,又耐着性子说道:
“邮局银行都搬到重庆去了,现在发下去,寄又寄不走,存也存不了,你让他们放哪里?放心,等这一仗打完,我一分不少的会发下去……”
一看宋元良的模样,方不为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恨不得掏出枪来一枪毙了他。
他想不通,缺德到了这个地步的人,是怎么活到一百多岁的?
怪不得同为中央系出身,王敬久,宋希连,胡宗楠等人,就没一个看的上他的。
“要不,你给我借一点?”宋元良打蛇随棍上。
“想借钱?可以……”方不为悠悠的说道,“打个借条就行!”
宋元良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凉意袭来。
没风啊,怎么这么冷?
“还要打借条啊?”
一听借了还要还,宋元良就没了兴趣:“那我不借了!”
坑方不为的钱?
宋元良想都没想过。
这个王八蛋不上当?
方不为暗暗的咬了咬牙。
现在战事吃紧,他也不敢把宋元良怎么样。
但也不用急,等打完了这一仗再说。
方不为有的是办法对付这种人。
回到钓鱼台,宋元良说是要给方不为接风洗尘,但方不为哪里有这个心情,随意找了个借口回绝了。
方不为怕自己在喝酒的时候会忍不住,跳起来暴捶宋元良一顿。
他到现在,总算知道什么是缺德带冒烟了。
说的就是宋元良这一种。
第一零九零章 永载史册 (求保底月票)
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唐生志把宋希连和方不为都轰了出来。
责任都由方不为一个人担了,唐生志怪不到宋希连的头上。
至于方不为,就算要治罪,也过禀报过委员长再说。
唐生志现在没这个时间,他决定到仗打完后,再新账旧账一起算。
方不为其实很清楚,唐生志为何这般愤怒。
无非就是他赖在南京不走,没办法让委员长更深刻的体会到南京的战况,让唐生志既想撤军,又不想担任何责任的幻想落空了。
如果真能劝着让委员长撤军,方不为一千万个愿意,根本用不着唐司令给他耍心眼。
今天上午,去八十八师之前,方不为还接到过林尉的电文。
林尉劝方不为趁早撤出南京的同时,也稍稍的提了一下武汉方面的情况。
委员长还在和德国大使陶德曼不遗余力的研究如何想办法让日军答应停战谈和。
日本方面的条件很简单:先让南京守军缴械投降,咱们再谈别的。
这与卖国有什么区别?
委员长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原本委员长还在犹豫,到底是尽早撤军,减少损失,以保存实力,还是增派点援军,给日军施加点压力,好答应他停战谈和的要求。
这一下,更是让他骑虎难下了。
既不敢撤,也不敢援。
让他撤军,就等于是让他自己扇自己嘴巴,同时会向日军暴露国民政府外强中干的事实,所以是坚决不能撤的。
委员长自己也清楚,南京是个大泥潭,日军的初衷就是想和国民政府决战,巴不得他把所有的主力部队都派到南京,所以援军也是坚决不能派的……
所以委员长决定等,等南京再坚持一个星期到半个月再说。
之前是战线太长,人手不够,所以守不过来,现在全撤到了内城,人总该够了吧……
猜到委员长会是这种想法的时候,方不为都快被蠢哭了……
自始至终,方不为压根就没在委员长的身上寄托一丁点的希望。
自力更生吧。
所以,他暂时还不能走!
“唐司令有一句没说错!”
出了司令部,宋希连又劝着方不为,“你留下来,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还是尽量撤离吧!”
“再等等吧!”方不为回道,“就这样走了,我实在是不甘心……”
方不为话语虽轻,但态度异常坚决,宋希连也知道,他劝了也是白劝。
“那就跟我回挹江门?”宋希连又说道。
他想不明白,方不为怎么又跑回八十八师,和宋元良搅到一块去了?
“我就是想看看,这一回,宋师长会不会再跑了!”
方不为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宋元良要跑?
不太可能吧?
怎么说他现在也是一军之长了,已不能与七八年前相提并论了,怎么也要顾忌一下脸面吧?
宋希连顿时犯起了疑。
他实在分不清方不为是在开玩笑还是说真的。
“军长放心,只要你守住下关,胡军长守住浦口,既便日军真的攻进城来,我也能突破至挹江门……”
城门全被封了,再没办法运输难民了,方不为的这一千号人也重新做了安排。
除了刘绪武和冯家山带了三个连,与陈江派来的人护送难民去滁州,叶兴中和边从军的两个连,全都被方不为召集到了身边。
“那你自己小心!”宋希连重重的拍了拍方不为的肩膀。
“嗯!”方不为重重的点了点头。
两人做别,宋希连去了下关,方不为回了雨花台……
坐在车上,方不为打开系统,把这三天的战报翻了出来,又看了一遍。
每看一次,他的眼眶就会湿一次。
八十八师,真正的打出了精锐师的威风。
九日上午,大部复廓沦陷,日军攻至南京内城墙下,先向中华门和光华门发起了进攻。
驻守光华门和中华门一线的,是教导总队的第二团。
一轮炮火集射,光华门直接被炸塌,日军的两个大队甚至突破了城门残垣,冲进了内城。
不到一个小时,光华门便告急,唐生志命离光华门最近的八十八师驰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