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谍海猎影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眀志

    各地纷纷响应。

    还在庐山的委员长致电二十九军“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并通电全国:“不屈服,不扩大,不求战,必抗战!”

    方不为总觉的这句话像是在说:别逼老子,不然和你同归于尽……

    日军也没有想到,国民政府此次竟然这般强硬

    看一时攻不下宛平,日本人耍起了就在谈判的把戏。

    一是想借谈判给中央政府施加压力,二是想若国民政府不退让,便想趁机拿下平津。

    军政部有人提到过这一点,但何英青等人一直不大相信,甚至是宋喆元都以为日军绝不会大规模的擅起战端。

    二十九军错过了最好的布防机会,一直拖到关东军集结完毕才反应过来。

    方不为很想去华北,但没有一个人同意。

    一是他的份量不够,二是他没有理由。

    二十九军与西安事变中的十七路军一样,都是冯玉祥的西北军改变而来,根本不受中央政府和委员长待见。

    华侨援助的饷款和物资,人家二十九军连根毛都没见过。

    而宋喆元登报骂委员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双方的矛盾很深。

    此时再派个有特务性质的特派员,刚到地头,怕是就会被二十九军拿来祭旗。

    哪怕是他想去华北侦测日军动向也不行。

    马春风没有明说,但谷振龙骂方不为目中无人,当陈公树的华北区是摆设不成

    方不为只能咬着牙,天天巴着脖子,等华北方面的战报。

    十一日,由何英青主持召开统帅部会议,后报清委员长批准,对华北事变做出应对。

    这一次,国民政府的反应不可谓不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统帅部决议,即日起向华北调运战炎储备,粮秣储备等,至少可供二十万人足有三月之久。

    同时报请委员长,请求调动部分德械师北上。

    除此之外,统帅部还调派第二师补充旅,秘密进驻上海市区,防守机场等战略要求。

    这是怕被日军抄了后路。

    怕二十九军擅自妥协,统帅部派时任参谋本部总务厅厅长熊斌赴保定,向二十九军做出一系列承诺:要枪有枪,要粮有粮。

    这是怕宋喆元成了第二个张少帅。

    他一退,华北就会成为第二个东北。

    方不为觉的这一招有点神来之笔的意味。

    熊斌还没到保定,宋喆元就和日本达成了第一次协议……

    当然,称不上割地卖国,不过是延照中央政府的一惯风格,答应了部份日本人的条件,同意日本人派人进入卢沟桥以内的宛平搜查。

    其实就连宋喆元也没想到,这是日本人的缓兵之计,刚过了三天,日本人就主动撕毁了这份协议。

    宋喆元白白背了一次骂名。

    但除了方不为,谁都不知道日本人的真实意图,南京统帅部有点慌了。

    二十九军一妥协,日本人就能腾出手来,对上海和南京下手,到时候就会成为腹背受敌的局面。

    在七月十四日的统帅部会议上,当既有人提出封锁长江,并派海军驻防吴淞口……

    这是要全面开战的架势,谁都做不了主,只能报请委员长定夺。

    委员长半信半疑。

    到这个时候,他还是不太本信,日军会全面化开战。

    直到日本的军舰开到了下关,关东军各师团陆续往华北集结的消息传来……

    “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后的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方不为终于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了。

    委员长与周先生匆匆见了一面,发表了著名的《庐山抗战声名》,在二十日时,回到了南京。




第七八八章 泄密案
    方不为听到消息的时候,愣愣的看着谷振龙,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你干的”谷振龙没好气的问道。

    方不为很少有这种失神的时候。

    “怎么可能”方不为失声叫道,“那是高级战略布署会议,就连负责记录的书记官都是侍从室的主任,我能从哪里知道布署计划”

    “那你一副死了爹的模样摆给谁看”谷振龙骂道,“老子上次遇刺,也没见你眨一眨眼皮”

    “我是想不通,这么高级别的机密会议内容,竟然都能泄露给本人”方不为急中生智道。

    “别说你想不通,老子也想不通!”

    谷振龙摸了摸光头,话峰又一转:“但应该不是参会人员泄露出去的,你也不想想,有资格参加会议的都是什么人

    会议结束后,军令部就给江阴要塞的驻防部队下达了封江的指令,说不定就是从这里泄漏出去的。”

    “很有可能!”方不为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很有可能个屁!

    方不为暗暗的骂了自己一句。

    他甚至有给自己一巴掌的冲动。

    谁说虚构的故事,就不会真的发生,还发生的一丝都不差

    他隐约记得在影视剧中看到过,七七事变之后,南京好像有过这么一次严重的泄密事件,但方不为一直以为,这是假的。

    因为传闻中主导此次事件,与川岛芳子齐名的女日谍南造云子,根本就不存在。

    看过谍战片的人,就不可能不知道川岛芳子这个人,而在部分的影视作品当中,也会出现南造云子这个人。

    在影视作品中,这两女人被并称为“帝国双秀!”或“帝国之花”。

    帝国的花儿多了去了。

    东条英机被这样称呼过,山本五十六也被这样称呼过……

    后世的一些野史中声称,南造云子化名廖雅权,在国防部汤山宾馆当服务员。

    国防部的许多机密会议都在这里召开,所以南造云子凭借美色,套取了不少的情报。

    甚至还色诱过委员长的把兄弟,考试院的院长戴季陶,甚至一度被马春风查到了线索,报给了委员长。

    但惧于南造云子日本人的身份,却一直不敢动她……

    除此外,她还是土肥圆的得意弟子,土肥圆调任特高课之后,南造云子任特一课课长……

    但不管包括特务处在内的国民党情报机构,还是战败后的日本,没有半点资料显示,有南造云子这个人。

    包括沈醉等解放前起义的军统高层,均称南造云子是杜撰出来的,就没有这个人。

    有关机构也没有从任何资料当中看到过这个名字……

    他们甚至查到了张国涛早就叛变的记录,而李大召之死,就是因为张国涛出卖的。

    连这么隐密的情报都有记录,南造云子这种和戴委涛传过绯闻的人物,国民党情报机构怎么可能不做记录

    而且当马春风是吃素的,明知道她是日谍,还有放任她在南京肆无忌惮的使美人计

    为了以防万一,方不为甚至还调查过。

    他之前抓到的那些日谍头目,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南造云子这个人是谁。

    但杜撰出来的情节,好像真的发生了!

    是自己的记忆有误

    更或是,自己穿到岔了

    我去妹的吧!

    以往受的那么多的伤难道是假的

    真的会死人的!

    许久没爆过脏口的方不为恨恨的骂了一句。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必须尽快把这个人查出来。不然国民政府这边刚开始布署,日本人那边就得到消息了。

    这仗还怎么打

    “委员长怎么说”方不为问道。

    “还能怎么说”谷振龙恨的咬牙切齿,“自然是一查到底!”

    “这本来是马春风事情,但马春风根本镇不住人,委员长便命我负责,特务处与特工总部协助……”谷振龙说道。

    有点棘手,而且极为敏感,所以谷振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方不为。

    &



第七八九章 心焦如火(两章合一)
    除了电台,方不为还要处理商行的其他事务。

    从美国回来之后,方不为就将星洲商行和四海商行提前做了安排。

    全面抗战开始后,日军第一时间封锁了海岸和内陆运输线,唯一能对外通行的,只有通向越南海防的滇越公路和通往苏联的苏蒙公路。

    至于抗占时期最有名气的抗日物资运输线滇缅公路,要到三九年才会开通。

    他将在上海的星洲商行总部迁到了南洋,并着手在香港,越南海防筹建分行。

    而四海商行的车队,船队,马帮,也逐步开始移往广洲,云南和西北等地。

    除此外,方不为力排众议,将星洲洋行近一千五百万美元的流动资金,全换成了汽油等需要进口的军需物资。

    而且只囤不卖。

    这是这一年多以来,星洲洋行靠贩运汽油等紧俏物资赚来的。

    为此,方不为还让于二君派人,在重庆买了半座小山,专门用来修建仓库。

    这不是方不为想囤积居奇,而是离全面抗战越来越近,一旦两国开战,这些东西想买不到。

    包括于二君,司徒美堂在内,都不太理解方不为的用意。

    方不为只解释说是未雨绸缪。

    既然知道一些关键的节点,方不为怎么可能不提前做出应对。

    好在他是大股东,而且于二君,司徒美徒等人对他都很是信服,所以才由他一言而决。

    方不为在上海待了三天,敲定商行与剩余物资的转移计划后,又马不停蹄的回了南京。

    双方的细节谈判断断续续,每一次钱大均都会派方不为去旁听。

    方不为早就知道结果,但嘴上却不敢说出来,只好继续去当他的小透明。

    往返几次之后,看没有什么效果,谈判便暂停了。

    双方谈判人员都知道,主动权还在委员长手里,委员长不同意,继续谈下去也只是在浪费时间。

    方不为一天一天的数着日子。

    六月四日,周先生一赴庐山,与委员长会谈,委员长还是寸步不让红军不得设总部,须服从中央政府的所有命令。

    毛朱二人必须离开红军,出国留洋

    双方不欢而散,史称第一次庐山谈判。

    正当双方约定好,周先生准备第二次赴庐山之时,卢沟桥事变爆发了。

    七月七日傍晚七时许,华北驻屯军的一个中队,在卢沟桥附近演习。

    晚十一夜左右,日军称一个士兵在演习中失跑完,要强行进入二十九军驻地搜查。

    开什么玩笑。

    二十九军再不受中央政府待见,名义上也是民国政府的正规部队。

    再一个,因为之前的何梅协定等一系列事件,大半个华北让给了日本人,二十九军上下快成了汉奸的代名词,宋喆元不想被人骂成张少帅第二,就绝对不会答应。

    冀察政府与日军商定,次日可协同派员调查。

    失踪的士兵其实已经找到了,但日军隐而不报,在八日清晨时分,炮击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士兵。

    其实中日方双方都未想到,这起事件会成为全面抗战的导火索。

    而日军起先的目的,也只是想如去年,前年一般,主动挑起事端,向国民政府施压,逐步蚕食华北地区,让国民政府承认东北及华北有独立性。

    日本人只以,这一次的二十九军和国民政府,也肯定会像上一次的何梅协定前的一系列事变一般,当即退让,寻求和解。

    但日本人忘了此时国内国外的形式。

    西安事变刚刚发生才半年,委员长脸皮再厚,情商再低,也不敢将说过不久的话当空气。

    再要敢退缩,提出过联合抗日的这

    些地方军阀就敢联合反蒋,英美苏等国也会对他产生怀疑。

    二十九军司令部电令前线军官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

    各地纷纷响应。

    还在庐山的委员长致电二十九军“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1...195196197198199...4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