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眀志
三天之后,十二月二十一日,冬月二十六。
宜祭祀,求财,签约,订盟!
安良总堂外鼓声震天,水泄不通。
随着鼓点,一对独角狮正在几排金柱上翻腾挪跃。
四周围满了看客,但除了喝彩声和鼓掌声,并没有人喧闹。
不论是黑帮流氓,老板掌柜,贩夫走卒,闲汉乞丐,全都知道今日是安良堂开香堂的日子,没有人敢喧闹。
就连平日里坐满大街的乞丐残疾,都换着崭崭新的衣裳,等着香堂开完后的那份赏钱。
舞了足有一个小时,两头狮子踩着鼓点,进了安良总堂的大门,又听一声锣响,两个喽啰闭了大门。
狮子一走,外面的看客便知道,要开香堂了。
方不为穿着一身黑衣,站在外厅。离他十步左右,是一座木门,门内便是专门今日而设的香堂。
除了方不为之外,还有三十多人,和他一样的装束,都是今日要入门的新人。
张永和悄悄给方不为说过,除了他之外,这其中还有几位重要人物。
三个华尔街的华人卖办,两个农场主,一家进出口洋行的老板……
但不论出生高贵低贱,富贵贫穷,只要是入门的新人,都要过这一关。
区别只在于入门之后,身份是大爷还是喽啰。
包括国父入洪门时,也是这样的待遇。
又是一声啰响,方不为听到堂内响起一声极为洪亮的高喝:“开坛!”
喊“开坛”的坐堂大爷,意指朝廷中的左相、内阁这个官位,内八堂之首,山主和副山主之下的第三把交椅。
堂门被推开,方不为瞅了一眼,里面密密麻麻的坐着几十号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
除了十排三十六部半的当家,还有数位专门被请来观礼的客卿。
“恭请香主!”坐堂又是一声高喝。
香主又称坛主,香长。
安良堂的香主就是司徒美堂,他既是龙头,也是香长,每次开香堂,都是由他上香。
堂内的所有人起身,跟着司徒老先生到了供台之下。
方不为眼力好,虽然离的远,但看的清清楚楚。
供台最上面是一块牌匾,四个鎏金大字:安良总堂。
左右两边各挂着两块长匾,是两副对联:
亭无终日好花有半朝香!首发
彪鬼寿鬼合鬼和鬼图鬼龙鬼虎鬼龟鬼
解释一下洪门编制。
字数太多,作都的话发不了,只能单开一章。
洪门编制仿的是明朝官制,共有三十六个半官职。因为是造反派,怕被官府查到根脚,官名起的很是晦涩难懂,在此特地解释一下。
制皇:已退休的上任龙头,有职无权
山主;或称“寨主”、“龙头”大爷,统辖全权。
注:山主不是皇帝,意指摄政王或顾命大臣之首。
副山主;或称“副寨主”、“副龙头”大爷
接下来是内八堂,内八堂皆为“京官”,意指丞相和各部尚书等。
内八堂官员如下:
香长;或称“圣堂”大爷、开香堂时的主香人,主祭者。有的山头由龙头兼任。
盟证;或称“中堂”大爷、开香堂时的盟誓人,由山堂中元老担任,也可由客卿但任。
坐堂;或称“左相”大爷,辅助龙头办理全山事务,权力极大,仅次于正副龙头,意为内阁首辅。
陪堂——或称右相大爷,辅助坐堂办理全山一切事务。坐堂处理公务,须陪堂签署始能生效。意为次辅。
管堂;或称“总阁”大爷、负责人事升降赏罚。吏部尚书。
执堂;或称“尚书”大爷、执事,负责统计本山人数,类似兵部,管理军事,组织训练。
礼堂;或称“东阁”大爷、负责教育礼仪。礼部尚书
刑堂;或称“西阁”大爷、执掌刑法。刑部尚书。
护印大爷
护剑大爷
以上两位参考司礼监掌印太监。
外八堂:
心腹;“刑副”大爷、领军武将。亦称新服,新福、刑副,具有特殊资格,在洪门中有显著功绩才能充任。也是后世三合会中的红棍,
圣贤;“圣贤”二爷、军师,负责谋划。
恒侯;“当家”三爷、总管财务、粮饷。督管钱粮出纳事务,为当家三爷第一级。
披红——管理局部钱粮收支。为当家三爷第二级。
插花——管理催、督、护粮等事务。
管事;“管事”五爷、负责总务,又分承行、执行、红旗、蓝旗、黑旗:
红旗——大管家。专管外务。能弹劾内八堂大爷,约束外八堂兄弟,有发号召集弟兄的特权。
黑旗——负责内务。防止身份不清者混入会中。
蓝旗——负责巡查本山堂内事务,及迎风,接驾等事宜。
执法——为惩戒官。
青刚——帮办,协助上述四位。
巡风;“花官”六爷、负责巡查,又分内巡风、外巡风、巡山、光口。
花冠——又称巡风,负责严查奸细。
镇山——为花冠助手,通风报信,为全山耳目。
巡山——为花冠助手,负责山内外防守。
&nbs
第七二九章 入堂
“归位!”等上完香,坐堂大爷再次高喝,众人起身。
“山主在位!”坐堂喊道。
司徒老先生颌首致意,走到山主之位坐了下来。
“坐堂,陪堂,执堂,管堂……”
随着坐堂大爷的声音,各排头目各归各位。
“各堂各执其位,务必慎重,若有差池,务请指正……”
这是早期的洪门入门规距之一,意指各当家若知入门新人底细有差,需当场指出。
虽然早就脱离了密秘结社的性质,但老规距还是留了下来。
众当家落座,下来便是各位客卿和观礼的来宾。
“来宾上坐!”
来宾坐在后排,方不为看的不是很清楚,但听起身的动作,应该有八到十人。
坐堂并未介绍客卿和来宾身份,只是说了几句若礼数不周,敬请指正的客气话。
然后又传新人。
今日摆的是大香堂,礼法森严,出不得一点差错,所有新人在前一天都被传来总堂排练过,对接下来的程序了然于无。
三十多位新人自觉排成纵列,挨个入门。
门内门外各有两个赤着上身的大汉,各执一把寒光闪闪鬼头刀,交叉在头顶,每个入门的新人都要从这两刀底下钻过。
这四把刀又称夹道,执刀的全是会中武职子弟,大都是门内负责辩查奸细的黑旗五爷和花冠六爷的副手担任,而且身手不低。
摆这个阵势,一是试底细,二是试胆色,若是见了刀光都怕,哪里敢跟着造反
扫地出门都是轻的,说不定会被当成奸细绑起来。
“来者通名!”四个大汉齐声暴吼。
吼声如同惊雷,震的人耳朵嗡嗡做响。
站在十几位之后的方不为讶异的抬起了头,看了看四个大汉。
没想到真有几分功底
八成是练过内家拳的。
在这种狭小的空间里,普通人根本喊不出音浪滚滚的暴音。
排第一的便是张永和提到过的那位洋行的老板,看起来胆色很足,而且提前也交待过,并未被这一声暴吼吓住,镇定自若的回道“潮州杨子期!”
杨子期报的是祖籍。
“可知此地为何处”大汉问道。
“洪门要地!”新弟子回道。
“入了此门,需心存敬意,若有不恭,军法处置……”大汉吼吓了几句,杨子期一一点头应允。
循例盘问完之后,大汉又交待了几句,才举高了刀架,放杨子期进了堂门。
杨子期刚踏进了门槛,门内的两把刀又往下一压,把他拦了下来。
“为何而来”问这句话的是坐堂。
“来拜洪门!”杨子期回道。
“为何而拜!”
“驱除列强,复我中华!”
民国之前,这句话本是“反清复明,驱除鞑虏!”
“以何为证”坐堂又问。
扬子期抱了抱拳“久闻洪门兄弟,明月高照,义气千秋,好比当初桃园结义,同生死,举义兵,除暴安良,誓破敌寇,振我中华……”
这是安良堂的入门诗,都是提前背好的。
方不为依稀记得,香港电影《黑社会》当中就有类似的情节,但背的不是这首诗,好像是俺乃明朝辅贺大先锋,修路架桥第一功……
比这个好记多了!
杨子期背完诗,门内的两个大汉才将双刀架高了一些,将他放了进去。
坐堂往前一指,杨子期抱了抱拳,跪在了供台之前。
包括龙头在内,所有人全坐在供台两侧,侧对供台,所以新人跪的是先贤和列祖,而不是龙头和各位大爷。
洪门和青帮有很大的不同。
青帮入门,先要拜师,入门弟子全有辈份,晚辈弟子要叫辈份高的前辈师叔,师伯,更或是师祖。
但洪门不一样,入门之后,皆循刘关张,梁山及瓦岗寨,弟子之间全以兄弟相称,无辈份大小。
只以排行来区分地位的高下。
在洪门建立之初便有明义龙头不大,喽啰不小。
意思是只要入了洪门,不论职级,所有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所以既便是新入门弟子,也不跪拜山主,只跪先贤。
&nbs
第七三零章 上香
“派香!”坐堂高喝一声。
有一个弟子双手举着香盒来到供坛前,从前一排站起来了个高壮的大汉,向着龙头和各排兄弟以及客卿抱着拳做了个揖,开始给新人派香。
这是专管兵事的执堂,于二君让计划让方不为争的便是这个位子。
三十六人分三排跪立,方不为在第二排。
等派到方不为这里时,执堂停了下来。
方不为抬起了头,看到执堂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
这便是安良堂的执堂,总管兵事,在堂内坐第八把交椅。姓高,叫高振生。
方不为打问过,知道这位执堂大爷是真正靠拳头和功劳升上来的,不似国父一般,靠的是名望。
他虽然还是行一的大爷,但在门内的位置有些尴尬,远不如行三的“桓候”。
安良堂内的桓候内负总务,外负经商,门内的收入来源,近三分之一来自这一堂,是司徒老先生的得力臂膀。
在海外兴兵事,无疑于找死,所以早在一九零五年成立之初,司徒老先生便定下了安良堂的发展策略内兴工商,外联志士,努力将安良堂定位和发展成资本商业团体,以兴工经商救国。
所以兵部尚书,也就是执堂大爷的职责,更多的是挑选身手敏捷的弟子组织训练,一为护山门,二为护佑门内弟子家誊平安。
高振生看了看方不为,将一支香递给了他,方不为接了过来,合在了手里。
“你要升坛”高振生的声音不轻不重。
方不为下意识的一怔。
高振生怎么知道的
看前后左右的新弟子全都扭头望着自己,方不为抬起眼皮,若有所思的看了高振声一眼。
想让自己提前成为靶子
香坛开完之后,便要在堂内摆擂,由今年新入门的百多名弟子争“新一”之位。
新人争到新一之位之后,若不满自己是行一的最末之位,才会告请门主升坛,与第八位的刑副争红棍之位。
打败了红棍,若还想再进一步,就要与坐第八把交大哥大的执堂对擂。
这是洪门中新人能争到的最高排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