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眀志
方不为下意识的接了过来,发现是一张黑红的硬纸做成的,中间折在一起,有点像后世的请柬。
他伸手一摸就知道,硬纸是一层一层的用红纸裱起来的,相当的脆,看来放了不少年头。
因为年头过久,大红色才变成了黑红色。
方不为翻开,看到里面只写着一个大字,像是好多个字揉在一起的一样,方不为根本不认识。
什么东西
看于二君的神情,这个帖子明显不简单。
脑子里灵光一闪,方不为想到了他在上海时,见到过类似的东西。
青帮的拜帖
不对。
青帮只在江南一带活动,没到过南洋。
洪门!
对啊,香港南洋一带,稍有身家的汉人,哪个和洪门扯不到关系
国父还入过洪门,做过双花红棍呢!
方不为一点就透,想到了洪门的暗语和切口,最显著的就是拆字和加数字。
他看了看那个大字,从上到下分别是“木立斗世”四个字。
这四个字代表十八,六十一,十二,二十三,四个数字,暗含洪门的起源,发展等关键时间。
下面又是一个写反的“清”字。
“青”在左,“氵”在右,“青”下面还有一个“明”字。
意指反清复明。
这就是洪门早期的会标,现在早不用了,而且知晓其全部含义的,包括山门龙头在内,怕是也只有寥寥三五人,一般的帮众除了那个写反的“清”字和“明”字,根本不知道其它代表着什么。
方不为也是在前世协助广东警卫侦破一起三合会贩毒案时了解过一些,大都是从建国后,司徒美堂老先生亲自撰写的《洪门志》上了解来的。
方不为又是细看,“木立斗世”的“斗”字上面,按着一个指印。
“斗”字意指十二,也可作一十二,这三个字合起来,就是“于二”。
这是于二君的香册
等于是他在洪门中的身份证。
&nb
第七一八章 洪门(二)
中华致公党确实源于洪门,但最早成立的时候,只是北美洪门最大的一支堂口“致公堂”内的部分爱国人士应国父的倡议,成立的党派组织。
但因为国父介入太深,以及其它的一些原因,大部分的洪门人士此时都并未加入,包括致公堂龙头,也是介绍国父入洪门的大佬黄三德,以及后来“中华洪门致公党”的创世人,美洲洪门安良堂的龙头司徒美堂,在此时都未加入致公党。
主要原因是中华致公党成立之初的政治意味太浓厚,按照国父的意愿,是要换堂成党,彻底让洪门转变为政党组织。
这也是洪门与国父决裂的原因之一。
洪门内的许多龙头和香主都怕洪门门徒的江湖手段玩不过政客,洪门会被逐渐吞并,所以既便致公堂内部,加入致公党的也只是少数。
洪门与国父决裂,却让其他人钻了空子。
想想也有些幽默,致公党成立之初,前几任的主席和总理全是前粤军的将领,都是坚定的反孙反蒋份子。
前两任主席是陈炯明,第三任是李济深,等第四届陈其尤接任,都是建国之时了。
陈炯明反国父,李济深接任时,国父早已逝世,他便开始反蒋……
这也是黄三德与司徒美堂不愿意加入中华致公党的原因。
于二君叹的也是这个。
爱国组织当中掺入政治斗争,初衷就渐渐变味了。
陈炯明当上主席之后,看南美洪门内部响应者无几,便决定将致公党总部迁回香港,那时是致公党成立的第二年:一九二六年。
之后,致公党对海外洪门的影响力越来越低,主要活动地点只是在广东,福建和香港三地。
别说美国,除了香港,连南洋其余各地都影响不到。
到香港沦陷,致公党彻底停止了活动,直到四四年的时期,在南方局的建议和支持之下,致公党才逐渐恢复活动。
到四五年的时候,美国洪门最大的靠山,罗斯福总统逝世,致公堂总龙头司徒美堂多番考虑,才将致公堂全体改组为“中华洪门致公党”,包括陈其尤领导的中华致公党,致公党的影响力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方面的接触也越来越濒繁。
到四七年初,致公党以政治党派形式,正式与开始合作,陈其尤被选为致公党代表,建国后担任致公党第四届主席,正式开启了参与执政之路。
五五年,司徒老先生仙逝,享年八十七岁,是周总理亲自主持的公祭大会。
方不为一阵唏嘘。
致公党建国后能够参政,大部分要归功司徒老先生。
一是因为他与连任四届的小罗斯福总统的私谊,其次便是国父逝世之后,由他主持的“国民救济局”。
自三一处至四五年十四年间,北美洪门共筹资一千四百多万美元,全是老先生一力筹集。
其中有三百多万美元,出自老先生任龙头的安良堂和致公堂。
一千四百万美元是什么概念
合四千多万大洋,国民政府鼎盛时期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到两千万大洋。
于二君也看了出来,方不为能从自己的一句“美堂兄”想到致公党,肯定对致公堂和司徒美徒不陌生。
想到方不为特务头目的身份,于二君只以为他是从利用特务处的渠道了解到的。
原十九路军的那些将领,之所以能在香港及南洋等地安然无恙的隐藏,更有如蔡将军这般还在四处联络,公开反蒋的人士没有被委员长暗杀掉,全赖他与司徒美堂这样的大金主力保。
司徒美堂甚至专门写信警告过委员长。
十九路军的原将领一直是南京政府特务部门重点监视的对像,方不为以此了解到致公堂和司徒美堂的身份并非难事。
了解就好,至少不用他多费口舌解释了。
“年轻时,曾在美国打拼过一段时日,与美堂兄同一年入的致公堂,后来结为异姓兄弟,之后美堂兄成立安良堂,我被邀至美国,任‘中堂’大爷!”
于二君解释道。
方不为眨了眨眼睛。
安良堂是司徒美堂首创,没有前任龙头,也就少了“制皇”这个虚职。
山主,副山主,香长下来,便是“盟证”这一席,也叫中堂大爷,内八堂之二,坐第四把交椅,属京官,行一,意思是坐第一排。
大都由客卿担任,说直白些,就是长老。
放到后世的香港三合会中,就是二路元帅。
后世的香港三合会,早已将洪门组织三十六部半官职的编制精了又精,简了又简,最后归类为六部半:山主、二路元帅,红棍,白纸扇,草鞋,四九仔和算半部的外围成员蓝灯笼。
主要原因是官太多,马仔太少。
以前的制皇,盟证,坐堂,陪堂等行一的京官席位,全被改成了二路元帅,由一人或少数几人担任。
而因为要经常开片抢地盘,打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原本属于外八堂,排到十把交椅之外的“刑副”,则成了坐第三把交椅的红棍。
而原本在堂内坐第三把交椅,有时甚至会由龙头兼任,充当总堂丞相角色的“香长”,则成了白纸扇,比红棍还要低一级。
安良堂的香长就是由司徒老先生兼任,严格来说,于二君是堂内的第三号人物。
要不是他长居南洋,只能担任客卿,不然绝对是副山主的不二人选。
方不为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暗道了一声怪不得。
以于二君和司徒美堂的这一层关系,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第五大道买到独栋的写字楼,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司徒老先生加然是华人,但在美国上流社会的地位非常高。
一九零五年司徒美堂成立安良堂之时,现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便开始担任安良堂的法律顾问,一直到一九一三年,罗斯福不做律师,竟选副总统失败,转任美国海军部助理部长。
罗斯福是美国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连续当选四届,在他历次竟选中,司徒老先生没少贡献政治献金。
可惜当选第四届总统半年后,因突发脑溢备去世,由副总统杜鲁门接任。
杜
第七一九章 责任
看于二条安排的井井有条,哪方面都考虑的周周到到,肖在明和陈江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叹了一口气。
是个人好像都对方不为好的不得了
运气固然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方不为为人处事的信条和方式方法。
要没有他舍生忘死救于二君的前因,也不会有现在于二君时时事事为他考虑的后果。
方不为倒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虱子多了不痒,债欠多了不愁……
这样说也不对,应该是大恩不言谢。
人情欠多了都是债,方不为全记在了心里。
没必要时时刻刻挂了嘴里,于二君自然也清楚这一点。
叮嘱了一番,接近凌晨的时候,于二君才离开了酒店。
人多了凭白惹人注意,肖在明和陈江等人都没下楼,只是方不为和陈心然把于二君送上车。
等看不见小车尾灯,方不为才转过身来。
“本以为于小姐也会来,还想着和她叙叙旧……”上台阶的时候,陈心然冷不丁的说道。
方不为看了陈心然一眼,又暗叹了一声。
女人啊……
别看陈心然说的风轻云淡,脸上也尽是思念之色,但方不为哪能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虽然在南洋待了大半年,但陈心然和于秋水就见过两回面,连话都没有多说过,哪里来的旧情
呵呵!
肯定是陈心然不知从什么渠道听到了于秋水对自己有好感的传闻。
于二君又没老糊涂,怎么可能在这场合当中,还于秋水过来
方不为摇了摇头。
途径南洋,一是接父亲母亲,二是拜会于二君,两件事都办的比较利索,而且也没出现预想当中的意外情况,方不为也松了一口气。
方不为最怕谷振龙一份电令,让他即刻回返南京。
没有他方屠夫,自然不会有人吃带毛的猪,国民政府大小特务机构多如牛毛,方不为到现在都还没有记全,其中多的是查案好手。
但架不住刺汪案和他牵连太深。
方不为一顿骚操作,虽然把水搅浑了,但等于把自己也拉到了泥坑边上。
他栽赃给日谍机构的电文当中的“斩首行动”这四个字,算是硬生生的将这半年以来南京发生的所有反谍行动都和刺汪案联系在了一起。
最早的,应该是方不为假扮林子安,故意坐了谷振龙的坐驾,引诱近卫正雄刺杀他,然后乘机密捕了中村和山田这一次。
事后,方不为诬陷日谍机构要刺杀谷振龙,没想到关东军特务机关将计就计,真的策划了刺杀谷振龙的行动……
之后的陶谷街,莫愁湖,老虎口的一系列反谍行动,都应该归结到“斩首行动”这一案中。
而这几起案子,他都是他主办指挥的,没有比他更熟愁,了解更全面的了……
方不为怕谷振龙和陈祖燕,更或是委员长情急之下,拉他回去挑梁。
他之前还想着,万一南京的电报发到于二君这里,自己应该如何让于二君迂回一下,但于二君没提,就说明南京暂时还没有命他回去的打算。
只要明天上了船,一切都好办了。
方不为边走边想,刚刚到楼梯口,又猛的顿住了脚步。
不对!
这么大的事情,于二君怎么连一个字都没有提
王兆名的岳丈是大马巨富陈耕基,坚定的革命支持者,更是南洋联盟的理事。
于情于理,于公于义,于二君都不该三缄其口才对
方不为心里突然一跳。
这次刺杀是王亚樵和隐居香港的原十九路军将领共同策划实施的,而十九路军的这些大佬,又是在于二君和司徒美堂的庇护下,才能安然隐居,于二君平时也没少资助……
于二君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是谁干的
很有可能。
所以才一个字都没提。
&nb
第七二零章 绊脚石
这一次,翁婿舅三人罕见的达成了一致。
陈心然的肚子什么时候有了动静,方不为什么时候才能回国……
方不为不信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己还办不到
……
邮轮是七点启航,东方还未发亮,全家人就上了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