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大郎,可莫要省了人事哟。

    醒的醒的,春明楼包了!史公要是乐意,平康坊我也包了!让史公的孩儿们也快活快活!

    有钱就是辣么任性。

    而在宫中,用膳的李董黑着脸,放下筷子后问老婆:观音婢,明明是教化大功,缘何朕却高兴不起来?

    老婆当然了解老公心里想的,微微一笑:二郎所想,妾知矣。妾有一计,可得大唐散财童子一枚。

    李董顿时兴奋无比,赶紧拉住皇后的手,一边走一边说:走,我们回房慢慢说,细细说




第一章 保利营造
    身为一条不算太合格的工科狗,但张德到底也是受过工业化操练的,很清楚合格的劳动力有多么的重要。而最基本的工业劳动力,就是要解决识字率。

    以古代中国这么牛逼灿烂的文明,识字率直到封建王朝结束,也没达到过百分之五。所以说,光扫盲,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搞的。

    老张当然没那么能耐,他要是能心灵控制,那肯定妥妥的小菜一碟。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张德连要从世家大族那里打破教育垄断权,还要借着李董的虎皮去干。当然了,他和李董都有这个迫切的需求。

    李董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智库都特么是五门七望的贱人,而老张从来不指望五门七望出来的贱人能够去操持贱业

    可见,当合格的皇帝和当合格的工科狗,都是比较艰难的。

    宣纸你特么逗我?

    张德还是有点儿觉得神奇,贞观年,到底是怎么搞出宣纸这个概念股来的?如果他以前那位文科生领导没吹牛逼的话,宣纸应该是开元年以后才有的,这特么差了一百多年啊。

    陛下要赏你。

    陆德明心情不错,抚须笑道。

    不是已经御赐‘宣纸’之名了吗?

    商贾小利,焉能当赏赐?

    老头儿很是不屑,然后正色道,有个好差事,你肯定喜欢。

    不干。

    老夫还没说,你就直接说不干?

    得了吧,上次给了个校书郎,才做了一天。我都成官场笑柄了。

    自己完全不是当官的料,当年伺候领导那么舒服,也就混了个科长,特么还是光杆司令。

    唉,工科狗就是这点不好,要么日天,要么被日。日天的都是老子就是牛逼不解释,有能耐你叫别人干这活去!被日的就是老张这种了,水平有点儿,但又不是那么硬扎,没背景不说,连个背影也不让留在工作岗位上。

    真是个好差事,为师一说,你肯定喜欢。

    陆老头儿看样子肯定从李董那里捞着好处了,要不然能做说客?

    老张眼睛一斜:先生,陛下许了你什么?

    正议大夫。

    怪不得,正四品的散官,临死之前,肯定能混个银青光禄大夫,到时候整个苏州都要羡慕嫉妒恨。

    刚才还说老子商贾小利呢,这尼玛跟皇帝做买卖老头儿比谁都溜啊。

    那好吧,先生,陛下这回又有什么花样?

    司农寺诸园苑监丞,正八品。

    正八品下好吧?别以为我不知道。老张小小地反驳了一下,然后沉默了。没办法,这个官职唉,怎么就给这个官职呢!妈的,放上辈子,房管局局长当然是个肥差了。

    想了想,老张问陆德明:先生,这差事,本来不是归内府分派的吗?难不成要阉了我?

    胡闹!监丞而已,区区八品

    老头儿一脸风轻云淡,然而他眉飞色舞的样子,实在是情难自禁。皇帝不仅仅是给了他好处,连带着儿子都沾了光。还在外地任职的那几个就不说了,光陆飞白,就捡了个万年县主薄。

    办成这事儿的是房乔,源昆罡兴奋的嗷嗷叫,自己人呐!

    也就是说,陆飞白屁也没干,就特么成了一京官。而且不像别的京官,担惊受怕浑身难受。他老爹十八学士,世叔十八学士,师哥大理寺少卿,师弟梁丰县男,师弟的叔叔是定襄都督府都督,师弟的小弟是卢国公家的工资,师弟还是太子殿下的心上人

    总的来说,没有压力。

    虽然京县主薄也就是个八品,然而含金量是大大地不同,只要有背景,只要不是只有背影,你就能超神,三年做县令,五年成六部主事,没有任何问题!

    大郎,你也是知道的,宣纸乃是你所献,为师几人乃是首倡封孔圣为王。修建文宣王庙,重中之重,马虎不得。须信得过之人才能把持工期

    陆老头儿其实本心是让张德能再多混个功劳,完全没想到捞钱上面去。

    然而老张压根对做官攒功劳不感兴趣,脑子里想的就是:老子这特么要发啊!

    开发房地产,这得多赚钱?特么赚了甲方赚乙方,赚了政府赚百姓,只要心够黑,大唐首富不是梦!

    大郎,为师之言,乃是

    先生不必多说了!

    大郎再考虑考虑

    我答应了!

    唵?

    张德的小宇宙都开始燃烧了:钢筋!水泥!钢筋水泥!

    先生待弟子如所出也,德感激涕零

    大郎仁心也。

    然后在鄅国公府化作废墟的日子里,没人去理会什么狗屁二张相争的戏码,都特么盯着李董新发布的最高指示:关于孔圣封文宣王的若干决议。

    这是帝诏,跟外朝半根毛的关系都没有。说白了,功劳都是皇帝的,和百官的绝大多数人都没什么联系。

    唯一有点联系的,就是几个东南来的老头子。

    而老头子们还特别紧,当然是嘴巴特别紧,完全就没泄露消息。等长孙无忌知道的时候,为时已晚,天大的功劳没掺和一脚,让一向贼不走空的齐国公觉得亏出血来了。

    至于另外两大天王,也就房乔靠着运作陆飞白进万年县,然后沾了点小光。至少帝诏上是会有房乔名字的。

    杜如晦比长孙无忌还要惨,他被皇帝强制摁在家里续命,暂时没办法接触大新闻。

    然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张德找到了李奉诫还有李震,跟他们说了一些事情,然后俩姓李的就回家找自己的爹去了。

    回京汇报绞杀凉州盗匪卓越成绩的李大亮,在家里听到儿子这些日子干的事情后,感慨万千:吾儿眼光胜为父多矣。

    李奉诫眨巴着眼睛:爹,啥意思?

    然后东市新开了一个档,不做南北财货,不卖各色东西,只挂了一个招牌:保利营造。

    从此,京城操持贱业的勋贵少年,又多了两个姓李的。

    草料场,张德抖了抖衣摆,坐在上首,扶着椅子手把,拍了拍这新做的柘木交椅,然后道:陛下已经定了章程,文宣王庙工期最晚明年三月初一。别人我就不管了,但在座的都是兄弟,我这个做哥哥的,不能光自己吃肉,就眼睁睁地看着弟兄们连口汤没得喝。

    哥哥仁义!

    哥哥,我们都听你的!

    老张双手一抬,虚按道:文宣王庙怎么盖,我说了算。能不能捞油水,看你们自己本事。京城营造的大匠都去找了吗?

    哥哥放心,我等出马,焉能不应!

    那就好,明日吾将文宣王庙的图纸先交由陛下过目,若是妥了老张顿了顿语气,咧嘴一笑,孩儿们就等着开捞吧!

    多谢哥哥!

    一众少年都是眼睛放光,眼见着程处弼安菩都捞了个盆满钵满,哪能不眼热?这会儿早就打了鸡血,就等着张开血盆大口开吃。

    ----------------------

    群号:499129940,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吹吹牛。



第二章 文教盛事
    官升三级的感觉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爽的,当然对张德来说,这特么有点儿蛋疼。他之前是校书郎,从九品下。现在是司农寺诸园苑监丞,正八品下。说破天,这特么还是个小官儿。

    但在这秋风萧瑟的日子里,张德简直就是一只死活不承认夏天过去了的萤火虫,辣么的鲜明,辣么的夺目。

    梁丰县男又当官啦!这回陛下终于弄了个苦差事给他,去盖文宣王庙,哈哈哈哈

    很多有仇没仇的,都在那里幸灾乐祸,纯粹是出于一种羡慕嫉妒恨,见不得人好的扭曲心理。

    没办法,长安欧巴的脑残粉太多,以至于在贞观年就有传说中的粉转黑。

    给皇帝办事,你要是盖个宫殿啥的,那妥妥的有油水,可尼玛要是盖个奇观,搞验收的都是魏征这种级别,你敢放肆?

    然而老张表示毫无压力,并且铺开了一张七尺宽的图纸,上面是他画好的文宣王庙草图。

    你确定你能盖出这样的文宣王庙?

    李董脸一黑,指着有八层的夫子庙,一脸的不信任。

    陛下,敢立军令状。

    李董大喜,心说这特么不科学的事情你特么还敢装逼?正要满口答应,突然一个激灵,踟蹰了一下,内心暗暗道:这竖子一向无利不起早,莫非有什么勾当?

    眼珠子一转,皇帝陛下眯着眼睛,轻咳一声:张德。

    臣在。

    此乃文教盛事,若是耽误,你可知道乃是大罪?

    臣知道。

    你当真有把握?

    当真。

    怎么办?这小子到底是真的假的?

    李董有点犹豫了。要是真的,那这竖子肯定有什么门道。要是假的朕还能真剁了他脑袋不成?他才十三岁,还是个孩子。

    一想起这个,李董就没打算放过他:弘慎乃是行伍之人,汝有其风采,朕很欣慰。朕也不要你立军令状,只需约法三章。

    臣恭听圣训。

    李董眼睛一眯:文宣王庙建立,乃是文教盛会,内帑户部礼部还有朝廷三品以上重臣,地方大族,都会出力。总计不可超过一百五十万贯。

    老张差点咧嘴笑出来,但还是手指狠狠地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一脸便秘地哭丧着脸看着李世民:陛下,八层文宣王庙,百几十万贯,如何能做?不如臣重新修改图纸,仿造老君庙好了。

    你特么逗我!

    李世民顿时眼睛一瞪。

    反正你李家皇帝都认了太上老君是你祖宗,老君庙那肯定是最高规格了对吧。那孔圣人怎么地也是请教过老子的,做学生的能风头盖过老师?妥妥的不科学。

    皇帝陛下此时的内心是崩溃,于是低声道:朕知道你的难处,但你也要体谅朕的难处

    可是陛下,这司农寺诸园苑监丞我可以不当的啊。

    老张抬起头,露出一张萌萌哒的脸,看着李董。

    天可汗再一次一团无明业火从心底窜了出来,正要破口大骂,却见过道卷帘微动,似有一道倩影,顿时平复了心情,然后气定神闲道:嗯,这倒是朕思虑不周了。

    张德心头嘎登了一下:什么鬼?皇帝转性了?

    谢陛下体谅。

    那这样吧,你觉得大概需要多少?

    就看陛下想什么时候完工了。如果想要尽快完工,这个用度,就会多一些,若是缓一缓,用度可以稍微少一些。

    噢?

    李董眉头一挑,那朕要明年三月初一之前盖好呢?

    两百万贯!

    一口价,妥妥的!

    大唐今年的财政收入,预计是一千九百万贯。也就是说,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用来给孔圣人盖个房子?要不要这么多钱啊。

    如果慢慢盖,盖的老子观那样的,当然不要多少钱喽,最多十万贯,也就是个一笑楼水准。

    但老张拿出来的可是大手笔,首先盖的地方在原上,九五九六的地方肯定不让,那是皇帝盯着的风水宝地。

    长安最好的地方是龙首原,孔圣再大大不过皇帝,所以地方选在了龙首原东南,龙首渠以东,通化大街走出去过了龙首渠就能看见。说白了,肯定是在长安以东的地方。

    然后做台阶光石料就得多少钱?人力怎么地也得数以万计,且不说还有京中大匠的调拨,工部那边的差遣,还有一些工科狗的独特姿势。

    再加上八层文宣王庙的气魄,让李董立刻有了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豪情。感觉自个儿努努力,超越秦皇汉武不是梦,什么光武中兴那都是小菜。

    但这是两百万贯!李董厚颜无耻拿走了最富庶地区的白糖配额之后,一年搜刮下来,也就勉强达成一半。

    天可汗眼睛一闭,感觉自己这皇帝做的真特么没意思。

    虽说这钱他其实出的并不多,大头其实也不是户部和礼部,连工部出钱也不多。真正出钱的主力,其实是三品以上重臣还有地方大族,尤其是五门七望。

    在孔家和狡猾的南方佬搞了首倡之功后,这要是再赶不上吃热乎的,那就真是要默默地流泪了。

    往后要是别人问起,这文宣王庙谁出了力啊,特么别人一说谁谁谁,然后就有人纳闷,五门七望居然没有参与这文教盛会?

    这会不会让别人以为,自己有藐视圣人的意思?虽然自己实际上没有,但很快就会有人说有。然后李董就会说,你们这些上品士族,竟然做出这种令朕羞于启齿的事情,朕要代表天意代表圣人,毙了你们!

    再一个,如果文宣王庙这件事情他们没掺和,到时候李董要是让孔祭酒这个没节操没底线的去搞个《孔子意思是这样的一本书,那他们以前解读子曰诗云的权力不就被剥夺了?
1...5758596061...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