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江湖凌云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何以心

    黑影冷笑道:“越危险的地方就越安全。”

    白色身影道:“阴谋诡计,奉劝你一句,不要自掘坟墓。”

    黑影笑道:“你也太自作聪明了,为了这一天,我们准备了十数年,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我们。”

    白色身影叹口气,道:“你走吧!让我看看,你们究竟要闹出什么动静”

    黑影冷笑道:“你很快就会知道。”说完消失在黑暗中,留下一阵虚影,白色身影冷笑一声,向宫内飞去。

    此时京城的庄严肃穆,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黑暗之下显露的杀机,充斥着每一条街道与每一片屋瓦,睡梦中的寂静,孕育着背后的杀戮。

    城墙之上的军兵正在巡哨,街道上不时会有兵勇巡视,一派紧张与严峻。

    此时已经是二更天,黑暗中没有一丝光亮,忽然只听“叮当”一声,从城墙之上传来,随后就是数十声,数百声,数千声,犹如雨点般的密集,那“叮当”之声在沉寂的黑暗中显得尤为刺耳与醒目。

    城墙的军兵很快意识到大事不好,举起火把照向外墙,顿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城墙之上趴着密密麻麻的人影,飞快的、不断的往上爬,一转眼的功夫,已经到了城墙半腰,这些人犹如四条腿的动物一般,在城墙上如履平地,飞快的攀爬。

    这时城墙的军兵才意识到大事不妙,大喊一声:“杀!”这一声喊,响彻天际,犹如晴天一个霹雳,在寂静的黑夜里传遍整个京城。

    顿时城墙上的军兵纷纷抽出腰刀,弓箭手对着城墙射下一阵又一阵箭雨,立马响起一阵阵凄惨哀嚎之声。

    所有军兵举刀砍向城墙上的锚钩,顿时城墙上的敌军犹如雨点般落下,虽然如此,由于这些人犹如从天而降一般,身手极为敏捷,几个攀援,已到城墙之上,举刀便砍,犹如砍瓜切菜一般。

    一个口子被撕开,随即就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越来越多的敌军突破城墙,杀上城来,他们以一当百,嘴里呼喊着胡哨,手中的弯刀裹挟死亡,插进守城军兵的身体,随着一阵哀嚎,溅起一片血色,归入沉寂。

    他们仿佛来自地狱的魔鬼,带着死亡与杀戮,每到一处,便是哀鸿遍野,血流成河,他们渴望杀戮,面对死亡的呼喊,犹如耳边美妙的音乐。

    他们舔着还在滴血的刀刃,狰狞的看着面前的一切,仿佛杀戮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城墙之上阵阵哀嚎,打破着黑夜的宁静,无数的血光淹没在黑暗中,留下一阵令人作呕的血腥气息。

    不过他们再没有闯进城内半步,因为守城的军兵源源不断的增援,犹如浩瀚黄河之水,卷起一汪泥沙一般,顿时将死亡的气息给掩盖了下去。

    怯薛军,成吉思汗的亲军卫队,蒙古骑兵的传奇,他们从没有没落过,只有沉睡与唤醒,唤醒他们手中的钢刀与体内的杀戮,这世间在他们面前,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慈悲与不忍,有的只有鲜血与哀嚎。

    这时一个身影从半空中飘然落下,立在不远处,看着近在咫尺的杀戮,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那股阴森迅速充满四周的空气。

    此时只听他口中一声胡哨响,就像发出了某种指令,怯薛军大喊一声,纷纷跳下城墙,留下一堆横七竖八的尸体,消失不见。

    而那黑影也随即冷笑一声,消失在黑暗中。

    此时刚刚的喊杀之声已经振动了京城内的满城百姓,他们躲在屋中,聆听着不远处城墙之上传来的哀嚎声与呼喊声,谁也不知道刚刚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阵杀戮,带走了宁静,留下了死亡与一缕缕阴魂。此时,有六个身影在黑暗中来到城墙之上,面色凝重,不时的俯身翻看着还有没有活着的,可是映入他们眼帘的只有死不瞑目的一张可怖面孔。

    其中一个肥胖的人,面色凝重,道:“这到底是怎么了”

    旁边的青衣女子,手捂着口鼻,一双清丽眼眸流露出一股不忍,道:“到底是谁干的”

    前面的一个英俊男子,道:“这些人都是被利刃所杀,手法干净利落,绝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

    那女子皱眉道:“什么人敢在皇城之上做出如此之事”

    英俊男子看着地上的死尸,陷入沉思,那胖子道:“阁主,你想到了什么”

    英俊男子道:“看来又要血流成河了。”

    女子道:“什么”

    英俊男子看着他们,道:“你们猜还有谁能做出如此之事”

    众人立马异口同声,道:“蒙古人”

     




第268章:糊涂
    孙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坐在椅子上,目光迷离,外面不时的传来混乱的呼喊声,此时城内出现了不小的动乱与骚动。

    青莲一路小跑的走了进来,见孙康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无精打采。

    青莲走过去道:”你怎么了”

    孙康面色沉重,回想起城墙上血淋淋的尸体,心中立马涌起一股怒气,一拳砸到桌上,怒道:“他们真敢动手,真是岂有此理。”

    青莲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道:“你如今还能怎么办你又没有兵权,又只是个大理寺卿,你要忍耐一点,这里是京城,可不是扬州城。”

    孙康怒气未消,皱着眉头道:“不行,我要进宫。”

    青莲阻拦道:“这件事情或许沈阁老与兵部那些人已经在商量了,你去也没用呀!”

    孙康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锦盒,道:“你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吗”

    青莲摇摇头,道:“是什么”

    孙康打开锦盒,露出里面的兵符,道:“这是沈阁老给我的禁军兵符,要我便宜行事。”

    青莲顿时大惊,道:“怎么会这样”

    孙康道:“我实话对你说,其实这件事情从一开始我就参与了其中,并且在畅怡园中见了皇上。”

    青莲担忧的道:“原来如此,那你要小心呀!”

    孙康抓住她的手,露出一丝温柔,道:“没事,放心吧!”

    青莲一把抱住他,不舍的道:“我现在好害怕。”流出了眼泪。

    孙康一笑道:“不用担心,我的命不值钱,老天爷不会收我的。”

    青莲嗔怒道:“别胡说,你的命不值钱,对我来说却是无价的。”

    孙康一笑,道:“嗯,你就在这里等我,我就回来。”说着走了出去。

    青莲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一阵紧张与担忧。

    朱瞻基坐在椅子上,此时下面站着沈和与兵部的那些大员,许劲松也立在一边,个个噤若寒蝉,犹如霜打的茄子,低头不语,诺大的金銮殿之上鸦雀无声。

    朱瞻基铁青着脸,手里拿着一份奏报,语气生硬的道:“各位,你们看看,短短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死了一百二十六人,而且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有如此手段”

    下面依旧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言。

    沈和上前一步,道:“陛下,他们是怯薛军!”这句话立马犹如滚热的油锅中掉入一个面团,顿时炸开了锅,所有人都是惊恐的额头出汗。

    朱瞻基也是满面惊异的道:“怯薛军”

    沈和道:“是的,陛下,他们是在试探我们,也是在警告我们。”

    朱瞻基大怒,将龙案上的茶杯摔碎在地,怒道:“真是岂有此理,警告是警告朕吗那好呀!朕现在就将城门打开,让他们杀进来,朕要看看,朕的天下还是不是朕的。”

    沈和等人立马跪在地上,道:“陛下息怒。”

    朱瞻基怒道:“那你们告诉朕,应该怎么办”

    兵部郎中刘怀文上前道:“陛下,目下应该想办法剿灭这股怯薛军,他们才是眼下最紧要的。”

    沈和道:“不可,如今城中人心惶惶,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加上这些怯薛军战斗力极强,我们贸然出兵围剿,只会得不偿失,如果边关再有异动,后果不堪设想。”

    朱瞻基盯着沈和,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沈和将自己先前制定的计划和盘托出,道:“陛下,请恕老臣死罪。”又道:“先前老臣与大理寺孙康还有大同府守备刘怀忠将军商讨了一个计策。”

    朱瞻基一惊,道:“什么计策”

    沈和道:“老臣先前瞒着陛下秘密的将刘怀忠招到京城计议,又将山东湖北的军队化整为零秘密调到霸州,让刘怀忠就地驻防。”

    刘怀文大惊道:“阁老,那大同府怎么办敌军尚若破了大同府,将直逼京城,京城危机呀!”

    朱瞻基也是大惊失色,看着沈和道:“你是想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沈和低头不语,所有人都是战战兢兢,这时殿外传来孙康的声音,道:“陛下,臣有话说。”

    朱瞻基看着孙康,道:“说吧!”

    孙康跪下道:“陛下,如今情况已经到了危急的时候了,为今之计就是迫使他们先动手,让他们先发制人,然后咱们再后发制人。”

    众人又是面面私觑,不知孙康葫芦里是什么药,都在看着他,沈和也注视着他。

    孙康道:“陛下,让他们先动手,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不管是背水一战还是破釜沉舟,箭已经在弦上,不得不发,放弃大同府,在霸州与他们一决胜负。”

    众人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后背发凉,兵部尚书大怒道:“孙大人,你知道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吗你想让陛下置于危险之地你想做千古罪人吗”转身又对朱瞻基,道:“陛下,万万不可呀!霸州只是方圆数十里的小城,如何敌得过二十万大军万一霸州失守,身后就是我大明国都,这是要亡国的呀!”

    朱瞻基也是铁青着脸,一拳砸在龙案上,看着沈和与孙康,怒道:“这就是你们背着朕商量的良策”沈和默然无语。

    孙康据理力争,道:“陛下,大同府固然是一道屏障,但是在皇城之外还有数千怯薛军,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边患,必须剑走偏锋,下一盘险棋,将敌军放进来……。”

    兵部尚书立马打断孙康的话,呵斥道:“孙康,你只是个大理寺卿,一个司法衙门,何时轮到你来插手军务真是放肆。”

    孙康迎着话头,准备誓死抗辩,于是拿出怀中的锦盒,道:“先帝生前在畅怡园中已经将禁军指挥权交付与我,这是兵符。”说着打开锦盒,里面果然是兵符。

    沈和目光一闪,心里晴天霹雳一般,拼命的向孙康使眼色,孙康却毫不理会。

    朱瞻基看着孙康手里的兵符,脸色阴晴不定,忽然起身,大怒而去,留下众人目瞪口呆。

    所有人看着孙康,有的惊愕,有的叹息,有的大怒,有的面无表情,唯有沈和目光凌厉,似有责备之意。

    待所有人走后,此时大殿之上只有沈和孙康还有许劲松三人。

    沈和对着孙康怒道:“你为何要将兵符拿出来你知道不知道你大祸临头了。”

    &n



第269章:一出好戏
    朱瞻基指着沈和,怒发冲冠,怒道:“不敢有忘你们私自调兵,私藏调兵虎符,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朕”



    面对朱瞻基的怒火与逼问,沈和面不改色,匍匐在地,朱瞻基以为他会辩解,却发现沈和低头不语,沉默不言。菠ζ萝ζ小说



    朱瞻基道:“你怎么不说话”



    沈和道:“臣无话可说。”他知道此时如果针锋相对,只会将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朱瞻基见他如此,气的面色苍白,道:“阁老,朕登基不过数日,父皇驾崩,许多事情你为何不与朕讲明你是不是还将朕当作小孩子”



    沈和道:“老臣不敢。”



    朱瞻基怒道:“你不敢可是你就是这么做的。”又道:“还有那个孙康,朕一直将他当做自己人,可他对朕也没一句实话,真是岂有此理。”



    沈和依旧是一言不发,朱瞻基气的浑身发抖,大喝一声,道:“滚,都给朕退下。”



    沈和只好起身,退出寝宫,门外的李虎等人拦住道:“阁老,殿下他……。”



    沈和叹口气,道:“殿下他此时什么都听不进去,听天由命吧!”



    四人立马焦躁起来,李虎道:“如今内忧外患,十分紧迫,阁老您足智多谋,想想对策。”



    田安也道:“是呀!是呀!”其他三人也跟着附和。



    沈和道:“你们好好看着他就是,剩下的你们不要过问,以免惹祸上身。”说完又叹口气走了,留下四人目瞪口呆。



    只听朱瞻基在里面大吼一声,道:“来人呐!”



    四人齐刷刷的跑进来,头都不敢抬,道:“陛下。”



    朱瞻基道:“许劲松怎么还没有来把他给我叫来。”



    四人心里暗叫不好,没有办法,田安只好道:“卑职这就去传唤许大人。”说完转身跑了出去。



    此时许劲松还没有出宫,只见田安从不远处跑过来,许劲松叫住道:“田大护卫,这么火急火燎的何事呀”



    田安跑过来,道:“许大人,陛下紧急召见你,快来吧!”



    许劲松心里一咯噔,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愣了一下,田安道:“快走呀!陛下正生气呢!”



    许劲松不及细想,立马跟着田安向寝宫跑来。来到寝宫门外,田安进入禀报,只听朱瞻基道:“叫他进来。”



    许劲松不等田安传唤,大踏步走了进去,跪下道:“臣许劲松叩见陛下。”



    朱瞻基抬头看着他,道:“你拿着朕的手谕,将大理寺卿孙康拘押诏狱,等候发落。”



    许劲松大惊失色,道:“陛下,这……。”



    朱瞻基怒道:“还磨蹭什么朕的话你没听见吗”



    许劲松还待争辩,见朱瞻基龙颜大怒的神情,却又不敢,只好道:“是,臣…臣这就去。”


1...156157158159160...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