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妆成
京城的几家服装店,夏晓兰只有开业造势时花过心思,后来她忙着学业,忙着鹏城的事,根本没时间打理,现在第三家分店都开了,平日里不全是刘芬在管理么。
一家店,旺季时每个月至少能做到2万的利润,这钱是谁赚到的
是刘芬!
刘芬没有李凤梅能说会道。
可李凤梅在商都自己经营后,连开第二家分店都瞻前顾后。
在京城这边,开分店的进度是夏晓兰决定的,可开一家‘蓝凤凰’,刘芬把店管了起来,还兼顾着luna门店的事。
开两家分店,刘芬照样把店管着。
如果又开了第三家分店,刘芬是比之前忙了些,可也没见她出错啊!
夏晓兰觉得她妈这个水平,就算不管着家里的生意,要有不介意刘芬文凭的,去一般的公司当个经理已经没问题了。
手下管着小20人都没出啥岔子,几家服装店都照常运转,盈利也非常可观,这本事哪里差了呀。
夏晓兰能做到今天这一步,是有上辈子的积累。
刘芬一个文凭不高的农村妇女,花了两年时间有现在的本事,固然是夏晓兰好不吝惜的教刘芬,给刘芬实践成长的机会……也说明刘芬本来就很聪明。
夏晓兰早发现了,刘家三兄妹都不傻。
就算是瞧着最傻的小姨刘芳,那和一般的农村女人比,也不能叫傻吧
刘芳傻
刘芳要是傻,就不会一门心思嫁到城里去,能叫当年的梁秉安娶她,除了长得漂亮,刘芳是有心机本事的。
在踢到夏晓兰这块铁板前,刘芳这些年的日子都过得很滋润呢。
剩下的她妈和她舅,那就更不傻了,她舅不也把装修公司搞得蒸蒸日上么。
刘芬照着镜子在发怔。
如果不是夏晓兰硬拉着她照镜子,她大概也不会留意到自己的变化如此大。
夏晓兰进一步问她:“要是把您管着的店都拿走,让您回到两年前那种境况,您有没有信心把服装店重新开起来”
刘芬迟疑了一会儿,如实点头。
她已经知道流程了。
让她去创新可能办不到,但叫她复制夏晓兰的成功,刘芬从头到尾全程参与,她知道在哪里拿货,对服装有了审美,学会了推销技巧,也知道如何控制成本……做别的行业不行,做服装的话,刘芬还是有几分自信心得。
夏晓兰摊手:
“那不就行了,让您白手起家,您也很快会重新成为万元户。经济上您又不依靠汤叔叔,要是以后和汤叔叔有了矛盾,您靠着自己的本事也能过得很好,那还有什么能让您不自信”
什么东西都是假的,现在喜欢的要死要活,保不准哪天就变了心。
现在锦衣玉食,说不定何时就家道中落。
身边的环境会改变,属于自己的本事永远夺不走。
刘芬摸上镜子,所以她到底在怕什么呢
如果汤宏恩认为她不够好,又何必要和她在一起。
一直是汤宏恩在表达好感,或许正该到了她需要做点什么的时候。汤宏恩也没要求她实质上付出什么,只需要她站在他身边,一起去应对前妻季雅恶意满满的婚礼邀请!
心里的各种纠结,一下子好像都变得无足轻重。
&n
1100:夏总交待的任务(2更)
季雅的婚礼在国庆节后的第二天。
也没几天时间了。
鹏城气温高,就算到了10月依然能穿裙子。
于奶奶让夏晓兰去打听的“孙一剪”,历代都是给紫禁城里的贵人量体裁衣的,后来人民当家做主了,紫禁城里的贵人都从云端落下了,“孙一剪”是孙家最后一个进宫伺候过的裁缝……反正孙一剪给于奶奶做衣服时,于奶奶才双十年华呢!
那时候孙一剪都快50岁了,于奶奶笃定这人现在不会活着,但孙家应该有后人在:
“他们这样传了好几代的手艺,除非家里人都不在了,必然得有人继承祖上的手艺。”
传承就是这么一回事,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再说了裁缝这门手艺是能谋生的,孙家后代总有人需要一门吃饭的技艺吧做生不如做熟,当裁缝多有经验呀。
夏晓兰将信将疑,“那可说不好,前些年那么乱,孙家祖上有这样的资历,说不定还会变成惹祸的缘由。”
一句话搞得于奶奶很低落。
那倒也是。
给紫禁城的贵人做过衣服的,到了民间很受追捧。哪怕紫禁城里没有了皇帝,孙一剪凭着名气和手艺还能给于奶奶这样的富商千金干活呢……于家也不是一般的富商,最鼎盛的时候,商都有一半的商铺和地皮都和于家有关系,商都现在一些见证了历史变迁的老人们还记得,建国前商都有个‘于半城’呢。
于奶奶就是传说中于半城家的闺女,都能有半座城了,于奶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还能这样推崇孙一剪的手艺,夏晓兰自然会十分好奇。
她照着于奶奶的吩咐去打听孙一剪,于奶奶只记得对方当年家在哪一片,具体住哪里不知道。
也是,她在京城求学的时候,于家在京城也有宅子,孙一剪都是自己上门给于奶奶量体裁衣的,时隔这么多年,让昔日的于大小姐将一个裁缝家的地址牢牢记住,也真是太为难人。
夏晓兰能说啥,只能说有钱人的世界她不懂,她不该为了一千万沾沾自喜,贫穷还是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不过于奶奶至少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夏晓兰自己要上学,雇人去打听就行,孙家也是有名有来历的,只要有这个人存在肯定就有痕迹。
蓝凤凰的秀水分店里有个女店员叫王琳,勤奋好学,同时间招的一批员工,夏晓兰对王琳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服装店的店员,因为在秀水街分店上班,主动想学英文,这本来就是个上进的人。
上进的人夏晓兰愿意给对方机会。
分店越来越多,招不到合适的管理者,那就自己培养呗。
刘芬也觉得王琳勤快好学,母女俩都有提拔王琳的想法,夏晓兰干脆将寻找孙家人的任务交给了王琳:
“你最近英语学得怎么样”
距离王琳说要学英语也有四五个月时间,夏晓兰想试一试,看这人是不是心眼多,故意投其所好说好听话来哄她的,所以夏晓兰张口就是英语。
王琳猛然被夏晓兰单独召见就比较紧张,夏晓兰这样一搞她就更慌了。
不过她也有点心理素质,秀水街经常有外宾出入,王琳没背几个单词的时候就敢比手画脚和外国客人和交流,夏晓兰总不会比外国人更难交流吧
这样一想,她慢慢就冷静下来了,也用英语回答夏晓兰。
夏晓兰还挺满意:
“你这日常交流没问题了呀,还真是用心学了!”
夸得王琳有点不好意思:
“夏总,日常交流也不用多少生僻词汇,我还差的远呢。”
这是真话,几个月时间要能学成夏晓兰的水平,要不就是语言天才,要不王琳原来就水
1101:有几分真传(3更)
南锣鼓巷。
一张大案桌摆在院子里。
桌子上放着皮尺和布料,还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剪刀。
“就是这把剪刀!”
夏晓兰把人带到,于奶奶没说孙春生和祖辈长得像不像,但于奶奶认出了寒光闪闪的大剪刀。孙一剪的绰号就是根据这把剪刀来的,别人做衣服是比比划划,要拿笔在布料上做记号,沿着标记好的轮廓把布料裁剪出来。
孙一剪就是不同,量体裁衣一气呵成,每次量完尺寸听完要求,抓起随身携带的大剪刀就咔嚓咔嚓冲着布料下手。
孙一剪不是乱剪,他是对这本技艺太熟了,根本不需要做什么记号,该裁剪多少布他心中有数呢,绝对不会多一寸也不会少一寸,别人算来算去,都不如孙一剪这样省布料……达官贵人和富商是不需要省这点布料,但有人替自己省钱,总归是高兴的,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别人浪费乱糟蹋,同样做一件衣服,孙一剪要比别人省料子,次数多了,找孙一剪做衣服的人心中都有数!
于奶奶认出了孙一剪不离身的大剪刀,证明王琳没找错人。
孙春生有没有继承祖上的技艺,于奶奶自然有办法验证。
她让孙春生给夏晓兰裁一套衣服看看。
孙春生今年三十多岁,自称是孙一剪的长孙。
孙家自然没有住在原来的地方,不过也没搬太远,至少没有流落到京城以外的地方去嘛,要不王琳家人可打听不到。
就是夏晓兰挺奇怪,他是孙一剪的长孙,也是孙家技艺的继承人,被王琳找到时,孙春生在电影院当售票员!
这人也畏畏缩缩的,一点都不大方。
背始终弯着,瞧着没啥男子气概,还没什么主见,王琳去要他来见夏总,孙春生都不知道是哪个夏总,还是跟着就来了。这不是随和好说话,根本就是随波逐流!和佛系的财务主管应金川有异曲同工之妙,夏晓兰觉得自己脑壳痛,一个两个的,她都找的是些什么人!
所以夏晓兰是没报什么希望的。
于奶奶让孙春生做衣服,孙春生问要做啥,于奶奶指着夏晓兰:
“你给她做一身旗袍吧,年轻姑娘穿的,不要绷在身上太紧。”
夏晓兰那身材,配上脸简直是魅惑无双的,还是学生身份,那种特别显身材的旗袍的确不太适合。
孙春生听完要求就是量尺寸,肩膀多宽,手臂多长,胸围和臀围还有腰围,这些都是要量的。
拿起皮尺到时候孙春生还显得笨手笨脚,想到他是电影院的售票员,平时也应该没什么机会给人做衣服。
可能孙春生把布料铺开在桌上,拿起那把寒光闪闪的大剪刀时,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背还是有点驮,落剪却极为爽快果断。
咔嚓、咔嚓……孙春生剪完布料,夏晓兰没看出来什么名堂,于奶奶也没说话。院子里摆了一台缝纫机,孙春生摸着缝衣针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把布料拿到了缝纫机上。
夏晓兰注意孙春生的一双手,灵巧又干净,指甲修建的很整齐,没有污垢,也没有老茧。
一般女同志的手,也不一定保养的这么好。
“这是裁缝的手。”
于奶奶解惑:
“裁缝要靠手上功夫吃饭,越是好的裁缝,他们都对自己的手越看重。一生都在和布料打交道,指甲有倒刺,手上有老茧都会刮花布料。”
好的料子是丝,是绸,不是老百姓们穿的工人蓝,不是人造的纤维‘的确良’,天然织造的布料都很娇贵。
于奶奶好像对孙春生有点期待了,夏晓兰也搬了个凳子等着。
孙春生裁衣服快,用缝纫机也很利索。
这样一个人,就算干着售票员的活,也没有把祖上的手艺丢下。
他哒哒哒缝完了衣服,又用剩下的零碎布头做了盘扣。
一件旗袍很快就成型了,孙春生把衣服熨烫好,于奶奶让夏晓兰去试试。
夏晓兰也从善如流。
不管咋说
1102:当反派可爽了(4更)
在80年代,看一场电影是很时髦的。
电影售票员的工作自然也是铁饭碗,时不时能替亲朋好友搞到两张不要钱的福利电影票,这份工作它根本不差啊!
夏晓兰张口就叫孙春生干回孙家的老本行,为了什么
为了孙家那把寒光闪闪的大剪子,没生锈没变坏,还是磨的那么光亮,可见孙春生平时也有精心保养。
为了孙春生那双保养得当的裁缝手,和于奶奶口中“有几分真传”的技艺。
再好的技术不练习都会生疏,孙春生要不想当裁缝,他好好干着售票员的活儿呗,平时肯定没少私下里练习家传的老手艺。
夏晓兰都没怎么花功夫就说服了孙春生。
“我早就不想做了,辜负了单位的信任。”
孙春生低着头,很是羞涩。
他是真的不想干售票员的工作,孙家人就该摸剪刀,就该做衣服,但他没勇气辞职。
电影院的工作多稳定啊,他有勇气,家里人还不允许呢。
其他老字号传承人,胆子大的已经重新开门营业,孙春生比较怂,要他自己开个裁缝店自负盈亏他没胆子。
夏晓兰说要请他去做衣服,工资还不低,孙春生简直如蒙大赦,总算能摆脱不喜欢的工作,他能不高兴吗
夏晓兰让孙春生给刘芬量体裁衣,料子让孙春生自己选,孙春生快活的要飞起来。
这人好像真的很喜欢做衣服。
难为他干了这么多年毫无兴趣的工作,平时替家里人做个衣服,还要被老婆骂没出息,说一个大男人整天围着针线打转。
可这世上订好的裁缝和设计师,还真是男性占了多数。
陈锡良是男的,他就是对设计衣服很着迷。
孙春生这个孙一剪的长孙,就是喜欢做衣服也没毛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