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妆成

    说没有处对象,哪用找那么多借口,不搭理就是不搭理,态度冷若冰霜,汤市长自然知难而退。

    刘芬一下子质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一时间竟无法自圆其说!

    &n




1052:差点被贫穷扼杀了(3更)
    “他爸,你看看,咋有响动”

    吃过晚饭,没啥娱乐项目,农村人都是早早洗脸躺上床睡觉的。

    这段时间刚刚过了农忙抢收期,高强度劳动的农民也需要休养好身体。杨永红父母也是早早睡觉,电费都是要钱的,能不开灯就不开灯……杨永红家要特别穷一些,她家却是连电也没通。

    之前杨永红拿了钱回家,告诉父母杨杰在鹏城能赚到钱,还是把家里的电通上,杨父去供电所问了,人家让他们慢慢排着队。

    杨母点亮煤油灯,杨父拿着灯披着衣服出门查看。

    一辆白色的小车就停在他家门口,杨父吓了一跳。

    杨永红拎着箱子,“爸,你们今天睡得真早,我同学来冀北顺便送我回来一趟,这就是我同学晓兰!”

    夏晓兰笑眯眯叫叔叔,杨父拿着煤油灯的手都在颤抖。

    永红这丫头,怎么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把同学领回家了

    “进去,先进屋。”

    领回来的还不是一般同学,连县里大街上都找不到几辆小车在跑,直接就开着车来的同学家里得多富裕啊。

    是晓兰

    晓兰不就是介绍永红和阿杰去特区打工的女同学吗

    杨家夫妻看见夏晓兰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对杨家的恩情太大了,要没有夏晓兰雪中送炭,杨家要不就全家卖血,要不给杨杰留下了终身遗憾。杨母眼泪汪汪的,要当着夏晓兰哭,怕被夏晓兰嫌弃,真的是恩情太大,感激的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

    “婶子,不用这样,我还要感谢老大帮了我舅舅的忙,老大在学校的成绩好,她的本事可大了!”

    早知道她把杨永红放在村口,自己回县里住招待所。

    晚上到了杨家,把杨家搅的不安生。

    要不是杨永红把她爸按住,大晚上的她爸要去院子里捉鸡来杀。

    夏晓兰急的冒汗:“路上吃过饭了,真的不用了!”

    “你们别这样,再这样晓兰怎么在家安心住啊她就只住一晚,她对咱家有大恩,我都记着呢!”

    杨永红都说了好几次,才制止住父母过渡的反应。

    夏晓兰假装打哈欠,“叔叔、婶婶,咱都早点休息吧,别折腾了。”

    杨母终于有了事情做,急急忙忙去铺床,把家里的新被子给出来了。晚上夏晓兰和杨永红睡一张床,杨永红抖了抖新被子笑:“这床被子是做给我出嫁用的,我们村里穷,大部分人家嫁闺女就是陪嫁一床被子,结果被子做好几年,我还没嫁出去!”

    夏晓兰奇怪:“那好端端的,干嘛提前做好被子”

    新被子平时压在箱子里没用,其实有一股潮气,好在杨永红的床铺旧是旧,收拾的却非常干净,夏晓兰自己也睡过稻草铺的床,没啥好嫌弃的。

    黑漆漆的,杨永红的表情看不见,声音也波澜不起:

    “不是提早做的,我家的条件你也知道,我早就应该嫁人的。我第一年复读的时候,我妈生了场大病,家里急需用钱,我们镇上有户人家挺有家底,说我嫁给他儿子,就给一边钱让我家里渡过难关。那时候我压力很大,别人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啥用,骂我不孝顺,我看着我妈生病也不忍心,就收拾了东西回家。两家人都把亲事说好了,给我做了这床被子当陪嫁,差一点,我就嫁人了。”

    夏晓兰暗暗叹气,“但你最后反悔了。”

    “是啊,反悔了,特别不要脸收了别人家的钱,把妈病治好却死活不肯嫁。学校老师跑到我家来找了好几趟,说我复读一年绝对能考上,我自己也不甘心。”

    最后她爸驼着背,低声下气去定亲的人家,说犟不过杨永红,要不然把杨家三妹订给他家儿子。

    “那户人家真的挺厚道,我三妹那时候才13岁,对方也瞧不上,就让我爸打了欠条,那笔彩礼钱,就算是借给我们家的,婚事就不要再提了。”

    &



1053:求表扬,求抚摸(4更)
    夏晓兰送杨永红回老家一趟,倒把杨永红老家村民的心思给拨动了。

    读书能出人头地,大伙儿都知道。

    但投入那么多,也可能全部打了水漂。

    也不是个个都能像杨永红一样凭着一股狠劲复读上华清,她经常说自己不聪明,可智商要不是在平均线以上,复读个十年,连华清大学的边儿都摸不到的。

    乡下的教育资源的确也不够好。

    夏晓兰一路也在想这个问题,除了捐书,她还能做点什么

    她对杨永红的老家没什么感情,要说在这个时代,投入过感情的学校除了华清大学,就是安庆县一中。

    安庆县一中的老师们对她真是太好了,夏晓兰想忘也忘不了。直接捐钱,学杜兆辉一样,给安庆县一中搞个奖学金奖学金肯定能直接帮助到一部分学生的,但夏晓兰觉得这样太简单粗暴,起到的作用也不够大。

    她的钱也不够多,等金沙池这个项目结束,她或许才能动手干这件事。

    不,不用等金沙池项目盈利,等到南海酒店的工程通过验收,她和舅舅就能拿到尾款。

    好几十万的利润不是一笔小钱,她应该尝试下做点好事……就当感谢老天爷给了她这次重生的机会呗!

    夏晓兰念头通达了,思想不沉重了,见到周诚就特别轻松。

    “周诚同志,我要向你检讨自己的错误,说好在开学前来看你,我却爽约了!”

    夏晓兰双手投降,周诚还能发出什么脾气

    “我怎么觉得,你一边检讨一边还挺高兴!你昨晚在杨永红家住的”

    出发前夏晓兰就给周诚打过电话,周诚反对她开夜车,她说有杨永红作伴,周诚才勉强答应的。

    夏晓兰住在杨家,周诚是一万个赞成。

    大晚上的一个单身女同志去住招待所,还长这么漂亮,又开着小车,周诚不放心。

    夏晓兰挽上周诚的手臂,球场上传来一阵欢呼喝彩。

    她的行为太大胆热情了,其他学员是羡慕周诚呢,姜妍拿着球也静静站着看。

    夏晓兰冲着球场挥手,周诚都不知道拿她怎么办。

    “我就是在杨老大家住的,杨老大家条件不好,但她父母很热情,早上还炖了鸡请我吃。我有一个想法,回到你寝室想和你商量下……好吧,你别这样看我,我就是故意彰显下存在感的,谁让你和姜妍又变回朋友了,有个巾帼女英对我男朋友虎视眈眈,我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姜妍以为我看不起她咋办”

    钢铁直女都这样直接。

    吃醋就是吃醋,防备就是防备。

    连于奶奶都知道的道理,夏晓兰就算是根笔直的钢条,也不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

    那不是钢铁直女,是路边愚钝不堪的顽石。

    夏晓兰挽着周诚回宿舍,球场上响起各种议论声,姜妍的室友哼了一声:“周诚这对象怎么回事儿,一点都不注意影响!”

    姜妍跳起来将球重重投进篮筐:

    “那也没办法,周诚自己选的,他自己喜欢。你们也不要说他对象坏话了,他对象念书很厉害,是华清建筑系的,华清大学很难考的。”

    当兵的不需要多高的文凭。

    但能到陆军学院进修的,都是部队的优秀分子,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华清大学是很难考,姜妍的室友也不吭声了。

    姜妍在去鹏城的路上的被夏晓兰不留情面骂了一场,夏晓兰说自己能配得上周诚,姜妍总算放下成见让人查了查夏晓兰的情况。

    怎么说呢,出身太差,豫南省农村人。

    但夏晓兰长相娇气带有轻浮,人却真的厉害,短短两年时间,夏晓兰不仅把家搬去了京城,学业上考上华清建筑系,另外在鹏城还有自己的事业……这不是普通的厉害,夏晓兰这样的表现,放在哪里也叫优秀。

    难怪夏晓兰说话特别硬气。

    “原来是因为这样,周家才接受了你么。”

    &n



1054:我有个花钱的大计划(加57)
    夏晓兰点点头:

    “准确来说,这块地皮不是我的,而是属于启航地产,启航拥有它50年的土地使用权。当然,我就是启航唯一的股东。”

    春风得意马蹄疾

    对夏晓兰来说真的算是。

    她不知道有多少次赚快钱的方式,都忍住了诱惑。

    走私不赚钱么,也不需要亲自走私,只要帮人销货,以夏晓兰的手段也能赚很多钱。

    电器和汽车,什么赚钱就销什么货,夏晓兰还真有那魄力。

    但这到底是涉灰涉黑的产业,夏晓兰忍住了赚快钱的诱惑。要是忍不住,她也不会得到汤宏恩的帮忙,也不会从市政府招待所到南海酒店,再到拿到金沙池这块地!

    汤宏恩不是因为人情而批的土地,是因为夏晓兰办事让他信任。

    信任这种事,并不是一蹴而就,夏晓兰花了快两年时间让走到今天。

    她办到了,岂能不高兴

    在茅康山面前,她要装淡定。

    在公司其他人面前,她要装淡定。

    回了学校,她也不能对同学炫耀。

    唯有在周诚面前,她可以肆无忌惮的喜悦,她认为周诚能懂这份喜悦,不仅是土地价值多少,她能赚多少钱,而是她在其中出力的过程……布局、落子到收网,这是一场博弈,夏晓兰是赢家。

    夏晓兰眼神亮晶晶的,周诚喉头发痒,他爱死了夏晓兰这样自信飞扬的模样。

    怎么能这样聪明

    怎么能这么可爱!

    “晓兰,这是你应得的,你忙了一整个暑假,都想得到这块地是不是”

    周诚扶住她的肩膀:“我记得在沪市事,你去看了郊区的地,当时你就很开心,你是不是想在沪市炒地皮”

    虽然当时两人去逛的都是农田,但周诚相信他媳妇儿不会无的放矢。

    现在的金沙池,在晓兰买下的时候还是臭水沟垃圾池,到了晓兰手里照样化腐朽为神奇。沪市的郊区现在是农田,说不定将来就有什么发展。

    夏晓兰都讶异。

    周诚岂止是懂她,周诚简直太敏锐了!

    也是,倒腾香烟的生意,不就是周诚自己想到的吗没有被人指点,周诚照样找到赚钱的门路。其他二代就算有经济意识,满脑子都是倒卖批文,周诚闷声不响就赚了近百万家底,他可没有重生的先知先觉,这是真的厉害。

    夏晓兰感觉自己上辈子20岁时,那脑子给周诚提鞋都不配。

    “我还不知道,炒地皮是为了赚钱,我喜欢这过程,真的只为了钱,现在把地皮卖给港商,赚到的钱我们也花不了吧。”

    周诚想了想,也承认夏晓兰说的对:

    “我一个月工资100多块,照样不愁吃喝,如果仅仅是为了生存,你一转手赚了上千万,这笔钱的确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花掉。”

    周诚喜欢手表,也舍得买表。

    但流入华国的劳力士之流,一块手表4位数就封顶了。

    几万华币的手表现在连走私都没有,谁会去买呢,根本没有消费市场。

    在1985年,1000万华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太恐怖了。

    正价的进口车,能买好多辆,夏晓兰亲近的人都发一辆也发不光。

    买京城的四合院,能把一条巷子都买下来变成夏晓兰的也行。在京城有一条巷子她还愁什么,现在能租出去,将来就等着拆迁,怎么着也要拆出几百套房子来吧

    几百套房,对普通人来说不敢相信,但夏晓兰上辈子看过新闻



1055:真是兄妹情深!(1更)
    和周诚商量是对的。

    周诚对这些问题很敏感,毕竟从小耳濡目染,周诚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就算在30年后,这种事也很难搞,别说是80年代。

    80年代是改革开放,可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遍神州大地,就算经济环境有改善,在别的地方依然办事较为僵化。

    夏晓兰也没期望马上就能办好,她只是有个大略的框架,具体的思路要不断探讨完善的。

    她感谢周诚没有泼冷水,还积极想办法。

    “不要着急,我就是一个想法,启航现在还没发展到那一步,只有一块地皮,整个公司的规模并不大,全是借力打力。”

    夏晓兰不想周诚有太大压力,周诚想了想,“要做到你说的那一步,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你忘了小姑父顾正清在教育部上班吗你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下,找个机会和小姑父谈一谈,问一问他的意见。既然有这个想法,我们就把这个当成是正事来办,今年办不到,可能明年、后年都办不到,但几年后就水到渠成了呢”

    “周诚,是不是不管我做什么,你都会支持我的,你就一点也不质疑吗”

    夏晓兰承认自己在撒娇,也很好奇。

    周诚和她额头相靠:“对,都支持你,反正你想做的事没有别人支持也一定会去做对不对那我还是一路跟着,有我看着点,你要是有什么没想到的,我替你想到吧。”
1...300301302303304...7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