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之门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海月佬鬼
接下来还得进行加速变轨等复杂动作,只有全力脱离这处死亡陷阱才能摆脱威胁。没人想在这处颓势尽显的战场再战斗了,他们更愿意在自认为占据优势的时候再发起突袭。
要知道先前交手过的敌对势力并未脱离这处轨道战场,当双方再次相遇时就定会发生又一场恶战。可那也比直接同地面上的未知存在要好对付,至少船对船的战争还在熟悉的范围内,1:1的交换率总比占不到便宜要强。
全力突围、使出全身解数做干扰、实在不行还可以同归于尽。不情愿使用的方法总是有的事,只看情况是否逼得人不得不将其拿出来使用。
由于登陆舰的防护、火力和航程都很有限,只能依托在占据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使用。于是投放在地面的部队便只能遗憾地被放弃了,感到自身难保的舰队来不及将它们全部做收拢。
因为在军舰上的性命要更多上许多倍,简单冰冷的算数题就决定了新的指挥着该如何做选择。当然那些降下作战的部队也不是全然无用,他们至少可以为舰队的安全离去做出一点贡献。
因为整个舰队固然是被不知由来的一巴掌狠狠扇晕了,但起码得知道对方的底细如何。是正在研制测试中的武器,还是已经列装是固定无法移动的陆基装备,还是已经安装在可移动的载具上了
再不济也得弄清其外形、功率、以及战斗方面的相关参数,起码得给后方的大本营一个交代。
于是对于黑门附近的侦查、迟滞和阻击命令便不停地发布出来,直接就下发到所有能抵达目标的单位终端上。或许也是由于对方的新任指挥官被吓坏的缘故,故而所使用的措辞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厉。
其实这样的命令毫无约束作用,因为舰队不可能跑下来对弃子做出制裁。但地面武装的所有指挥和战斗人员依旧服从命令,他们立刻就转身向着先前试图逃离的目标杀了回去。
促成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前景不明的突击
暗流之门第一卷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前景不明的突击士气大涨成这样也没人再选择离开,重新回到黑门附近便是对他言语的最好回应。技术士官见人心可用便赶紧分配任务,其实主要就是如何依托黑门特性做防守。
方才作战中的诱饵机甲上被拆掉了武器装备,在显得无害之时也能加快开溜速度。以那种整备情况也无法参与接下来的战斗,所以就被打发去寻找离开没多久的土著们。
米图卡所说的话语虽然有打趣的意味,但多少也说明那些人存在这里的时间要更长。他们未必能从黑门上寻得什么惊天秘密,但至少应该从观察中总结了许多经验。
如果能通过交流获得相关知识便能省下很多时间,其效果不亚于缩短黑门研究成果的提交期限。提前得到研究成果便可能缩短战争进程,这样也算立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功劳。
乐观的他们只想到生还、立功和升级的美好未来,就是能够亲眼见证战争的结束似乎也不是梦。在那之前还有着重重难关要过,尤其在重新展开探测仪器后就见到了当面一关。
数十倍的热能信号在快速靠近,大量敌人在最适合巡航的高度上并无遮掩的意思。而那些气势汹汹的敌人们其实也不是嚣张,实在是需要同舰队的逃逸速度做赛跑。
只有消灭了地面隐患才能让“上头”安心,那么自己就有可能不会变成弃子了。将军们或许看在己方立功的份上还会派出舰船做接应,又或是可以干脆夺了那里的武器以扭转战局。
当然最后的想法也就是想想,真要打起来就只能优先照顾自己的安全,应该是顾不上对敌人的器械有留手的。除非是那里的守军有意投降才行,只是过往的交手记录并不支持这样的可能性。
因为本来想象的该是处戒备森严之所,无论技术还是防守力量都该是顶尖水平。在己方靠近前就该先来一波拦截,等靠近后又会冲出一堆武装到牙齿的死士疯狂攻击。如此才能同一举击落八艘主力舰的地面基地相配,否则都不足以显示此地有多么重要。
可在靠近的过程中都是一路顺风顺水,回流的海水与空气便仿佛是他们的坐骑。刻意做的不规律变向移动只是在浪费能源,不仅始终都未受到任何程度的敌对干扰,就连可疑的身影都没能看到一个。
如此反而使得诸军疑心大增,前线军官忍不住就在接近到目视距离前便呼叫了远程火力。那种曾经寄予厚望的东西依旧未能建功,再次被对方的护盾拦下反而打击了己方士气。
这就令准备突击的军队有了些迟疑,每个人的脸上都彷佛笼罩了一层厚厚的阴霾。就好比那强大攻击的作用就只是标示范围,只是为了向所有人展示无形护盾的工作半径。
但其实那种东西并不用标记,主炮射击时就已经蒸发并熔化出了一圈岩层。而那条碗状的洼坑已经被回流的海水所填满,只是稍稍比海平面多出一个机甲的高度。
于是想要抵达黑门是不可能徒步走过去了,无论如何都要以飞行姿态才能踩上黑色的阶梯。最好的选择就是从入口的侧面靠近,这个进入点可以避免从正面射来的阻击。
强袭的战斗群再是心急也得耐心地先向两处集结,而在正面只敢在地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机甲突击
暗流之门第一卷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机甲突击没有什么比为自己而战还更能激发士气的了,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决定自己的命运。不论进攻方还是防守方都是如此,他们都希望能撑过这最糟糕的时刻。
最为士兵已做好在战斗中牺牲的觉悟,就算过程不那么顺利也算不上太大的问题。尤其是进攻方更具备孤注一掷的决心,哪怕失败也可以自身的战斗经历变成后续部队的探路石。
机甲所记录的一切都将被快速生成并模拟,从地形、气流、光线到敌人所在都将一一复原。同时会有参数与制式装备一样的模拟部队被丢进去,然后就会在那样的电子空间内反复突击无数次。
以这样的方式便能在数秒内提供最优攻击策略,总能寻找到令防守方无法顾及到的进攻路线。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发展,就算再不济也能将自己等人的战斗记录传回后方。这可以证明他们在最后关头也一直都奋战不休,或许也将成为自己等人的最后记录吧。
发起突击的位置距离黑门稍有些远,这是由于中间缺乏遮蔽物所带来的无奈。先发出击的小队便分出一部分跳入海中,另一部分则在空中同步推进。
一般来说有海水作阻隔便能使得能量衰减,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可在那样的环境下也会等于身处更加密集的介质中,一旦遭受到高强度冲击波就会产生更严重的损伤。
所以也说不上天上和海中的小队哪个更幸运,一切都得通过战斗后的结果来判断。
第一波的攻击主要就是为了试探火力,这是不用明说也被所有人都知晓的事情,通常也是存在较大危险的任务。如果存在陷阱就会在前进中被动吃下,能够幸存一般要靠不只存在于哪里的运气。
但前进的士兵们无一产生退缩的念头,自己的尸体至少能为战友们趟出一条活路。
因为陷在这里就不存在前方、后方、安全或危险的选择,不胜则死已经成为他们所有人的共识。除非是愿意丢下过往的一切荣耀去跪地投降,否则所有人都渴望能将敌人彻底踩在脚下。
发起突击之人都卯足劲想要活着靠近目标,他们交替掩护的战术动作可说是完美无瑕,足以成为战术教学的标准模板。而坚持防守的残兵们则以监视器注意外面的一举一动,并且为远超己方的敌人数量而心忧。
但先前的大话已经放下,这时想再撤退就有可能被对方衔尾而击,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停不下来的溃退。经历过的战斗越多就越清楚眼下不能撤,唯一的选择就只有硬着头皮强行顶上。
按说本该是让海下的小队先推进大半的距离,然后才该由空中的小队冲击以达成并进态势。这主要是在水中的移动速度实在有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双方的配合。
但孤零零的黑门彷佛并无威胁,尤其是并未看到预想中的防御工事及武器,更不用提久久未有敌人露出身形了。
理智一直在心底告诫进攻方要沉住气等待配合,但侥幸心在压力的作用下就被成倍地放大,以至于进攻方的小队转而做出了更冒险的选择:派出少量单位抵近侦察也许更能节省时间。
志愿前往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突击失败
暗流之门第一卷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突击失败密集阵型只是在敌人冲击时的权宜之计,他们的计划是先以火力迫使对方做出躲避的动作。等对方再靠近一些后便需要让一半战友起飞应战,而另一半则停留在黑门附近继续做干扰射击。
更关键的是他们站在与黑门形同一体的基座上,始终都处于护盾的保护范围内。于是就只有他们瞄准敌人射击的份,而向他们射来的所有攻击通通都被护盾所拦截了下来。
于是防守一方就惊喜地发现自己依然能获得掩体掩护,而且能轻松挡下从轻武器到舰炮的所有攻击。这样就使得生存下来的可能大大增加,自己也许就能因此活得稍长一些,至少不会被太过轻易地消耗掉了。
士气大涨下便对着敌人凶猛射击,并且还在畅快心情的驱使下大笑不已。而客串临时指挥者的技术士官就不得不喝令他们放慢速度,宁可把对方放得更近些也不能浪费弹药。
在此处是无补给站供应后勤的,所以消灭敌人的机会是浪费一次就少一次,而且暂时不会获得任何来源做补充。
于是战斗热情稍稍降温的士兵们也并没有不满,转而是配合瞄准程序认真选择击发时机。得尽量抓住敌方每一个稍长的运动轨迹才能预测提前量,那个时候再射击就有可能提高命中概率。
而攻击一方显然有着不错的战术素养,他们也不想就轻易地失去生命。于是在全力前进就会不停地做出左右侧移动作,哪怕是快速消耗能量也再也顾不得,毕竟死掉了也就永远不用再消耗任何的能量了。
但随着距离靠近也使得正对方向的投影面积增大,这就使得被击中、乃至被击毁的事件大量发生,以至于稍后方一些的冲锋者都不得不时常改变移动方向,以免撞到大小不一的散落零件。
还未死去的机甲就只能是全力催动引擎,只有速度越快才能越缩短同敌人短兵相接的时间。哪怕明知无用也依然会疯狂地向敌人射击,至少希望能以闪耀的弹道来干扰对方的观瞄设备。
但这样的做法并没显示出太大用途,他们的努力、疯狂和怒吼都通通淹没在爆炸声中,然后就再无人去关注他们曾经的不甘了。唯有这彻骨的疯狂感染了防守一方的士兵,以至于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加快射击速度。
技术士官不得不屡次强调保持射速的重要性,等到最后几个冲击的敌人靠近时却也没法起到太大作用。因为就连他自己其实也在越射越快,以至于命中概率竟然在敌人快速接近时竟然还出现了小量的下降。
“混蛋!去死吧!”
高速扑来的敌人中有一人在心中愤怒的表达着不甘,而在嘴上就只来得及发出啊啊的嚎叫声。如此快的速度偏偏还又特意将高度放至与敌人齐平,根本就是放弃短兵相接的预想了。
这个状态其实就相当于将自身化作大号炮弹,自身质量及速度再加上各种高能量存货都将在碰撞中烟消云散。
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显然是被逼得不想活了,愈发密集的弹幕足以令任何冲击者都感到绝望。而他也来不及在高速之下将心里话大喊出声,只在眨眼间就将最后的距离快速通过。
相向方向的另一台机甲则稍稍拉伸高度,并且轻轻地将自带机炮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动摇地基
暗流之门第一卷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动摇地基有保护与无保护是两回事,前者只要能发扬火力便能主宰攻击范围内的生死,而后者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己方被撕碎。。
能被轻易撕碎的保护与无保护没太大差别,只有坚固到令人咋舌的防御才能提供防守上的优势。
比如想要远程突击便会发现只能单方面挨打,对方可以惬意地躲在护盾后面精准射击,甚至还有时间挥挥手打个招呼。但自己得在忍受着伤亡靠近后还得大幅度降低彼此的相对速度,否则就连获得突破护盾的低速都无法得到。
而在这一过程中就相当将冲击的距离加倍拉长,并且始终都将承受密集而精准的敌方火力。想要拼命也不该是以这样的态势送上去,这根本就是去给别人当靶子练枪法的!
极端的劣势意味着交战形态会因此发生改变,而且还是极端不利己方的该死改变!那自己这些人今后该怎么办纯粹当个只能挨打的可笑活靶子还是放弃正面战场去打游击战么
进攻部队的联队长官一方面是接受了突击部队失利的现实,一方面则是为本军种的未来担忧无比。他的脸色便因此变得无比阴沉,并且在狠狠地将拳头砸击在机甲上几下后便接通了舰队。
一道痛心疾首的呼吁是传向舰队中所有人的,这个军人指着战尘未散的黑门咆哮道:“看到了吗一个中队就这样完蛋了,连给敌人造成一点伤害都做不到!你们能容忍这里的敌人继续存在,而且还会肆无忌惮地扩散他们的技术么回来,都赶紧回来吧,这里比你们所有人的性命都重要!
哪怕输掉这场战役也得拿下这里,否则敌人就可以将主炮卸了去装更多的机甲。而我们不但没法对他们造成丁点伤害,甚至还会在进攻的时候挨揍,在防守的时候挨揍,在撤退的时候挨揍,就是死了也会继续挨揍!
回来!或者连这附近的地壳也一起炸掉!反正战争已经毁掉这里的生态圈了,多丢下一些炸弹又能怎么样搞不掉护盾还搞不掉地层么!”
这样的倡议几乎连自己都坑了进去,但他依旧毫不犹豫地愤怒呐喊。
身边副官及手下们都因此被吓得浑身颤粟,因为想要在短期内离开这里可不现实。摊上这么一个长官可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家伙所说的的确是事实。
这么丧心病狂的主意实在是害人害己,却因其可操作性赢得了许多人的关注。
于是之前对此处的各次攻击都被罗列了出来,从视频记录到数据参数都被整理得非常完善。不难从中发现那处护盾还有着不小的局限性,所能保护的范围只能停放一艘通勤船。
分析得越多便越令人关注其中价值,的确不应该允许这样的技术扩散出去。于是几艘主力舰中的联络就变得极为频繁且密集,协调彼此撤离的指令就变成了组织一起旨在毁灭性打击的合作。
各项细节就在命令被下达后飞快完成,一项意在于区域瓦解的工作就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其中不但存在各部分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更是要依托于高速神经网络的辅助计算。
哪怕知道任务内容并为之咋舌也不曾有人停下手脚,每个为其惊叹的人们都只是战争机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艰难的突入
暗流之门第一卷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艰难的突入速度慢些有速度慢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在“慢速”靠近敌方护盾后再突击。未必是需要乌龟蜗牛那样的缓慢爬行,也许亚音速乃至再慢一些就足够,关键得是能摸进对方的坚固护盾。
一直担心的水下炸弹或者水雷都没出现,但也说不定会憋在快要靠近的时候一气抛出。突击队中便有人主动前出探路,倘若不幸中了陷阱也好过整个小队都完蛋。
狠狠诅咒过的联队长官也不是那么心硬,在痛骂过后也无奈地呼叫炮火在做支援。至于攻击的区域却不再是那难以靠近的诡异建筑,而是处在黑色基座附近的海域中。
这里其实在前不久才被主力舰的主炮轰击波及过,就算埋了多少东西都早已被炸成了飞灰。但也架不住那里头的人在事后紧急补设一些,将那附近再洗一遍也算全了大家的袍泽之情。
黑门那边固然能以自己的探测器探知敌人的来犯,可奈何自身并没有有效阻止对方的手段。他们虽然不知道这处护盾的侵入速度大致几何,但多少还记得自己在初抵达这里时都得减速,否则就有可能被当做敌意目标给打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