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女悠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素面妖娆
二丫恍然:“我说呢,这荠菜馅的饺子格外的好吃。”
其他人也赶紧尝了,果真,味道异常的鲜美。
再尝其他的几道野菜:
苋菜鸡丝,看着清淡,但吃起来非常可口,适合口味清淡的人吃;
蕨菜扣
肉,蕨菜吸取了扣肉的油腻,两者互相弥补,相得益彰;
香椿炒鸡蛋,香椿裹着鸡蛋片儿,吃在嘴里,香椿芽的香味在舌尖缠绕,吃不惯的会觉得这味儿真熏人,吃得惯的,则觉得这香味真独特;
土薄荷炒肉片,薄荷清凉,肉片肥美,搭配无与伦比;
马齿苋、灰灰菜和蒲公英开水焯过后加盐醋、蒜汁儿和香油凉拌,吃一口,满嘴春天的味道。
二丫满脸的惊喜,“姐,这些野菜你都是怎么做的怎么会这么好吃”
“是啊,”三丫也道,“姐,我们以前吃的野菜怎么没这么好吃啊”
谢悠然笑道:“咱们以前穷,吃野菜都是直接水煮,没滋没味的,能好吃到哪里去”
三丫想想也是,以前他们吃野菜是为了填饱肚子,水煮熟了就吃,缺油少盐的,如今同样的野菜经过大姐姐的巧手做出来,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姐,这个是什么”这时二丫好奇地夹起一筷子藠头。
谢悠然道:“藠头啊,你没认出来”
二丫问:“藠头是什么”
 
第341章 谢记饺子馆
“好了,人到齐了,家庭会议开始吧。”谢保顺说。
二丫给杨氏搬了个凳子,“娘,您坐。”
杨氏想起谢悠然说的,有好事临门,不由精神一振。
“大丫,你有什么好消息要宣布”
谢悠然抿唇一笑,让二丫先说。
二丫迫不及待道:“爹,娘,三丫,姐姐盘下了咱们隔壁的铺子,要开分铺了。”
“真的”众人闻言,皆都大喜。
三丫拍着手道:“太好了,咱们家有新铺子了,大姐姐威武。”
谢保顺很意外:“大丫,这事儿怎么事先没听你们提起啊”
谢悠然道:“之前没把握,也不知道能不能盘下来,所以才没告诉你们。”
说着拿出了隔壁铺子的契纸,道,“眼下这铺子是咱们的了。”
杨氏和谢保顺轮流拿着那店契看,心头都美滋滋的。
杨氏欣喜之余,又担心:“盘铺子花了不少钱吧”
谢悠然道:“没多少,才一百两。”
“那不贵。”杨氏放了心。
听到她这释然的语气,谢悠然不禁唇角一勾,莞尔一笑。
她想到她刚穿过来的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一文钱都拿不出,所以,爹爹欠下王癞子的八百文赌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如今,这才半年的光景,她娘提到一百两银子都已经见怪不怪了,看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今夕不同往日。
不过,这是个好现象,说明他们有更高的目标了。
人活着,就怕浑浑噩噩,没有目标,虚度年华。
“大姐姐,我们的新铺子还是卖麻辣烫吗”三丫问。
“不,”谢悠然摇头,“麻辣烫有一间铺面就够了,目前的客流量比较稳定,没必要再分流。”
众人都愣住了,“那,不卖麻辣烫,卖什么”
谢悠然笑着眨眼,“你们觉得,今天晚上的饺子味道怎么样”
“好吃啊。”谢保顺和杨氏一时不太明白她的意思。
倒是二丫,一下子就明白了,兴奋地叫了起来,“我明白了,卖饺子。”
“没错,”谢悠然打了个响指,“咱们谢记的第一家分铺,就是饺子馆。你们觉得怎么样”
“饺子馆”谢保顺和杨氏俱都眼前一亮,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大闺女包的饺子他们是吃过的,各种馅儿,不管是带肉的还是素馅的,味道都很鲜美。
尤其是他们刚才尝过的荠菜馅,城里人怕是都没有吃过,到时候来小店一坐,叫上几两饺子,再要上个两盘小菜,那滋味不要太好。
“行,就饺子馆。”谢保顺拍了板。
他们之前都没有吃过饺子,若是这饺子馆开了,不用想,生意肯定很好。
谢保顺已经能预想到将来铺子里生意兴隆的画面了。
一家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光景,这一夜,
谁都没怎么睡好。
第二天,谢家放出风声,要新招人手,去新铺子做工。
十里八乡的年轻男女,蜂拥而至,上门来应招。
一番筛选,谢悠然挑了六个女工,两个男工,但这掌柜的人选,却迟迟未能定下。
招好了的帮工,都签了契约,同麻辣烫一样,都是五百文的月例,一个月可轮休四天。
麻辣烫的各项管理已经上了正轨,谢悠然放心地交给了何海经营,自己和二丫全身心投入到了饺子馆的建设当中。
盘下的新铺子经过了简单的装修,装修风格跟麻辣烫一样,招牌也统一了风格。
&n
第342章 捧场
苗庆见她亲自来请,很是受宠若惊。
一开始他拒绝了,怕自己做不好,毕竟自己之前是做的米行,不是饭馆。
但谢悠然说掌柜的性质是一样的,米也好,饺子也好,都是吃食,万变不离其宗。
见她如此赏识自己,苗庆感动答应了,并拍着胸口说一定会帮着她将饺子馆打理好。
这样,掌柜的人选也定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终于到了开业那天。
因为谢悠然之前让锣鼓队的宣传过,饺子馆开业这天,只要是进店,不管吃不吃饺子,都能领到一份精美的小礼品,所以,一早饺子馆门前便挤满了人,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好奇地打量着铺子,一来是真好奇这饺子是什么东西,二来,是为了凑个热闹,领份小礼品。
吉时一到,在噼里啪啦的炮仗声中,覆盖在牌匾上的红布被谢家人缓缓揭开,露出了“谢记饺子馆”五个谢保顺亲手书写的鎏金大字,在金色的太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欢迎光临,请进屋品尝。”
两个穿着定制的迎宾服饰,经过谢悠然专门培训过的女店员站在门口迎宾,笑容亲和,语声清脆,站姿礼仪让人如沐春风,挑不出一丝错儿来。
客人们抱着好奇心,纷纷步入了店铺。
饺子馆采用的是现包现煮的方式,力求让顾客吃到最新鲜的饺子。
客人坐下后,有穿着白色的统一工作服的店员热情地迎上来,帮忙拉开椅子点餐。
墙上挂着一张张竹制的木牌,上面写着各种馅料的饺子名称。
爱吃荤的有菘菜猪肉馅的(菘菜就是大白菜,古代叫菘菜),还有羊肉萝卜馅的,荠菜肉馅的;耕牛在古代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律法严明规定不得轻易宰杀,所以,牛肉是奢侈品,没有牛肉馅儿的饺子。昭阳水产丰富,湖虾什么的并不稀罕,大家都吃得起,所以,又弄了个芹菜虾仁的。
素馅的有韭菜鸡蛋、香菇菘菜、莴笋豆腐和素三鲜的。
古代的蔬菜因为没有大棚种植技术,所以种类很少,能吃的也少。
谢悠然把饺子的价格定得并不便宜,荤菜馅儿的饺子一律五十文一盘,一盘十二个,约五两左右,不到半斤(古代半斤为八两,所以才有个成语叫做半斤八两)。
荠菜馅的稍微贵点,六十文一盘,一盘也是十二个。
但饺子个头都很大,一个个白白胖胖,像大元宝似的,很可爱。
一个青壮年劳动力,也只需一盘饺子就能吃饱肚子。
饭量没那么大的,也可以单点,十文一两饺子。
另外,所有点饺子的,还会免费赠送一小碟子腌制的藠头,甜口的咸口的都有。
因为他们家的藠头太好吃,最后有一部分食客来吃饺子,完全是冲着他们家
的藠头而来的,当然,这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至于凉菜,则以这个季节最常见的野菜为主打,大多数都是凉拌,一盘二十文。
每个月还有一两道特色菜,以时令菜为主。
这个月的特色菜是香椿鸡蛋,比凉菜稍微贵点,三十五文一盘。
毕竟香椿这东西量太少,爬老高的树上摘那么一大把,开水一焯炒出来也就一小盘。
而且香椿过季很快,没几天功夫就老了,不能吃了,也算是个稀罕菜。
因为有着麻辣烫的珠玉在前,人们对于谢记这块招牌的印象都很好,都没什么犹豫就点了餐。这不,刚一开张,一大波客人就蜂拥而入,足足有十好几个。
这其中,竟然还有穿着便服的韩墨辞。
谢悠然有点傻眼,把人拉到一边问:“你怎么来了”
他不是要上班吗怎么跑这儿来凑热闹了
韩墨辞坦坦荡荡的一笑,道:“你的新铺子,我怎么能不来捧场”
这时,一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伸手叫道:“墨辞,坐这儿。”
韩墨辞冲谢悠然笑了笑,走过去坐下了。
瞧见那一水儿年轻气盛的少年郎,谢悠然明白了,敢情这一波食客都是韩墨辞衙门里的同事,都是被韩墨辞叫来给她撑场面的。
这家伙,还真是挺有心的。她唇角一抿,不由就笑了。
第343章 出远门
当然,也有实在不舍得花这个钱的,抱着占小便宜的心态,排着队领了礼品走了。
礼品是一对陶碗,或者一套竹制的筷子,都是家庭中需要用到的。
虽然没消费,但谢记这名声经由他们的口口传播,也就这么传出去了。
于是,福安巷这条小吃街,也因为谢记新开的饺子馆而再次博了一把热度。
谢记的饺子,也因为皮薄馅大味道鲜美而出了名。
便是那些小菜,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流连忘返。
因为生意太好,连着几天,谢家人都倾巢而出,在店里帮忙。
杨氏把四宝扔给了三丫看管,除了喂奶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和二丫在后厨包饺子煮饺子。四宝也乖,除了饿了要吃奶哭两声,旁的时间都很安静,很省事。
一家人在铺子里忙活了好几天,家里的鸡啊猪啊就拜托了韩青山照顾,宅子也托他帮着照看点。每天大家都是忙到很晚,才由云生赶着马车送他们回村。
即便累得个个腰都直不起来,但眼看着店里生意如此火爆,就是再累,大家也都开心。
谢家的生意蒸蒸日上,衙门那边,荣安寺的案子却陷入了僵局。
那邹恒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任凭捕快们将昭阳城翻了个底朝天,都找不到人。
不久,派去邹恒蓟州老家调查的捕快也回来了, 说当地的确有邹恒这么一个人,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唯一的叔叔生活。捕快比对过画像,确认此邹恒就是彼邹恒。
那邹恒的叔叔是个镖师,从小便教邹恒武功,是以邹恒的身手非常不错。
邹恒长大后,顺理成章的留在了镖局,也成为了一名镖师,叔侄俩经常一起走南闯北。
后来,邹恒的叔叔走镖时受了伤,腿部落下残疾,不良于行,便被镖局打发回了老家。
邹叔受伤后,婆娘就跟人跑了,邹恒为了替叔叔出口气,找到那婆娘,当着她的面,把她情人的一条腿也给打断了。
不料那情人却是个有来头的,跟当地的地痞头头有牵连,挨揍后,第二天便纠结了一帮打手上门。
邹恒闻听风声,连夜逃了,这么多年,一直不敢回蓟州老家,只在暗里托人给邹叔送过银钱。
最近一次有他的消息,还是一年前,受托送银子的人说,邹恒辗转到了京城,在京中一家大户人家家里做护院。
捕快去寻了那受托送银钱的人,却发现那人在半年前已经病逝了,只查到邹恒做护院的那户人家姓田,是户家境殷实的有钱人家。
得知这些消息后,韩墨辞的眉心蹙了起来。
一年前邹恒还在京城当护院,缘何一年后却来到了昭阳,跟王友良谢保玉扯上了关系
既然在蓟州的时候连地头蛇都惹不起,那么,又是谁给他的胆子,让他敢对身为捕快的自己
下毒手
韩墨辞越想越觉得,这其中有很大的蹊跷,当即就向魏琰申请,想去京城跑一趟。
只有弄清楚了邹恒从京城到昭阳的原因,才有可能查清楚他背后的势力到底是谁。
魏琰同意了,并派了两个副捕快给他做人手。
韩墨辞决定即日启程。
所以这天他早早地下了衙,去了谢记找谢悠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