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吴敬连没想到李宪这么倔。

    面对质问,老头有些尴尬。

    李宪知道自己说的话有点儿让他下不来台,不过有些话他必须说。

    尤其是对吴敬连这样的政府智脑。

    他回来也快四年的时间了,已经融入了自己的角色。

    以前李宪嘻嘻哈哈,貌似什么都不在乎,可是并不代表他心里没数。

    有些话,他不想憋着了。

    “吴老,其实我也知道,经济学家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没有你们这样的人拉起一个大的,公平的框架,我们企业家就算是再有本事,也只能窝在角落里边儿永远上不得台面。更别说拿赚来的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吴老,罗朗格和王洪洋这样的人要是不治,咱们企业家抬不起头来啊。您说,我们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提供了就业机会,并带动那些想通过劳动来改变自己生活和命运的人,我们不需要尊重么”

    面对李宪又抛过来的质问,吴敬连彻底没了词儿。

    沉默良久之后,只是叹了口气,独自奔着学校教务楼而去。

    看着老头的背影,李宪摇了摇头。

    上天给了他机会,回到这个精彩的年代,他本意并不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为能写进历史书里边的那种人物。

    什么榜样,伟人

    不好意思,从未想过。

    他只想做个俗人。

    不欠人情,不亏良心。

    没心没肺,快意恩仇。

    像条野狗,来去自由!

    眯起眼睛看了看商学院教学楼上面那一串扎眼的英文,他随手拉过了一个从身边路过的学员。

    “朋友,看见罗朗格和王洪洋没有”

    “啊、李董。我听说外籍教授和王洪洋教授都请假了、”那学员见是李宪,咧嘴一乐,回到。

    “什么时候的事儿”

    “就前天,报纸上登了山东省蝗灾彻底解决之后。”

    哦

    李宪哼哼一笑。

    妈的,这是专门为了躲老子的

    成!

    我看你们他丫的能躲到什么时候!

    中欧商学院校区之外的一栋宿舍里。

    罗朗格和王洪洋等人正坐在沙发上,听着学校里边的学员打来电话说李宪回来了,沉默不语。

    挂掉电话,罗朗格长叹了口气。

    “现在怎么办”

    &




815、走着瞧啊
    得知李宪在中欧报了eba班,张大功和尚菲等人乐不可支。

    李宪的想法他们自然是知道的,说是要过来学习,明显是目的不纯。

    不过就算是为了恶心罗朗格和王洪洋等人,但是既然报了班,自然也就不能糊弄两天就走。

    而只要李宪在中欧学习,众人可就有了根据地了。

    此前,众人为了省钱,在中欧旁边儿租了两套住宅楼。

    可是浦东这边现在开发的不好,周围十里地任嘛没有。日子过的苦哈哈,天天不是食堂就是自己在家煮面条。这两个月的学习,可是把新北集团的这一群领导给清苦完了。

    李宪平时不像一些个暴发户那样花钱大手大脚,把钱不当回事儿。可他却是个极注重生活的,这一点新北集团里边的老人可都知道。

    特别是在吃住两方面,他可从来没有委屈过。

    住的方面不用说,走到哪儿第一步就是给自己找房子。而且还不是那种普通的民居,邦业的大宅院,冰城的景耀街22号,以及此前在平安坊收拾出来的那几套房子,众人也是见识过了。

    吃这一块,李宪可就更在行了。

    当初他在集团顶班的时候,去一次食堂都是稀奇的。大部分时候,都是苏娅给他做好了饭菜送过去。

    就算是出差的时候都不对付,每到一个地方必先找馆子。

    李宪之所以这么做有他自己的原因,这个时代不像是二十年之后,美团饿了么已经盛行,兜里有个手机就不愁吃喝。现下里,就算是京城这样的大城市,找个可口的馆子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花钱找罪吃,必须要侦查利落,他才放心。

    可是别人不知道啊!

    每每看着李宪到了一个地方满大街的找馆子,对吃喝比正事儿看的都重,众人就暗搓搓的给他打了个吃货的标签。

    不过这么说也没错,打根儿上,李宪就是个不会亏待自己的。

    跟着这样的人在一起,蹭吃蹭喝蹭住,总不会错。

    “我说你们几个天天不想着好好学习,倒是对打我秋风这么上心,是不是态度上有问题啊!”

    被张大功几个围在中间,李宪很是无奈。

    说好了要庆祝自己入学,反倒是要自己请客,这算是怎么回事儿

    “嘿嘿、”面对李宪的牢骚,陈树林笑的无比奸诈“李董,这不是咱们大家伙儿跟你亲嘛。刚才我们商量了一下,你在沪市举目无亲,平安坊那头环境又不咋好。一个人在那边住,不论是生活也好学习也罢,都有诸多不便。我们一会儿就去把房子给退了,搬到你收拾好的那几间房子去,也好对你有个照应。你看这事儿咋样”

    你特么说的好有道理!

    要不是智商和情商都超过了一百六,老子还得感激涕零呢混蛋!

    把蹭吃蹭喝说的这么贴心,你丫最近也是长进了啊!

    陈树林开了个头,都还没等李宪言语,尚菲就迫不及待的对这个提议表示了支持。

    “对对对!陈总说的这个事儿我看行!而且李董啊,有件事儿我得跟你说,这边的食堂可老难吃了,以你的口味肯定受不了。不然你找个厨子吧,以后我们买菜,到你那儿起火咋样”

    “滚蛋!”

    李宪青筋暴起,直接把这个不要脸的妮子给撵出去两米多远。

    想的可真美!

    还找个厨子

    老子再给你们找个保姆得了呗

    将一群兴奋到完全将上下级观念丢到了九霄云外的家伙撵跑,李宪这才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决定留在沪市一段时间,倒也不是完全为了跟王洪洋罗朗格之流作斗争。

    他还没有那么没心没肺,为了置口气而耽误自己的宝贵时间。

    现在买卖做大了,集团里边儿都在提升领导干部素质。做企业,李宪其实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水平。

    他的优点在于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发展方向和部分行业的关键性节点了若指掌。

    这个优点,可以说是他最大的依仗。也是一个企业家做梦都想得到的能力。

    但是他的缺点却和优点一



816、半江瑟瑟,半江红。
    “王教授,我总觉得李宪这个人,不像是容易妥协的。打赌的事情咱们这么含混过去,他不太可能就这么接受吧”

    教务楼中,罗朗格看着窗外低声说到。

    王洪洋端着保温杯,却是不以为意。

    “怕他干什么。我已经跟他陈明了利害,瞧瞧他集团旗下的那些个业务,纸业那头,宝洁现在已经开始发力开拓中国市场,保健品呢,安利集团现在也已经在铺设经销渠道,他那个物流公司也就是在山东省现在还有点儿分量,出了省他算个屁!

    除了这些个业务之外,新北集团就剩下白酒业务还算是稳定,可是现在政府正在收紧酿酒用粮食,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的白酒行业必然会从极盛走向衰落。

    现在国外的这些个大企业才进入国内没有发力,他自己能不寻思寻思,等将来正面竞争的时候,他拿什么拼

    博看他现在跳的欢,年轻气盛不懂事理罢了。再等一阵子,吃到了苦头,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德行,你看他服不服润保不齐以后还得巴巴的过来跟咱们讨生活呢。呵、”

    王洪洋这么一说,罗朗格心里边敞亮了。

    看着教务楼下面,被几个学员围住,不知道讨论着什么的李宪,他勾了勾嘴角。

    没错。

    一个民营企业家而已。

    ......

    李宪加入中欧的消息不胫而走。

    在教务处和李明新混了大半天时间才将入学手续办妥,到下午时候,竟然就有人过来找。

    李明新的办公室里,李宪接待了两位“新同学“。

    “嗨,李董可是大名人,我们在交大那边上课呢,课间的时候就听见教授们议论你决定参加eba班的事儿了。我可不是揶揄谁啊,咱们eba班今年刚开班,就算是开班典礼都没这么大的阵仗!咱们班长一听你成了咱的新同学,好家伙,拉着我们就过来了,说是要专门给你接风呢!怎么样,班长和班花都到齐了,这排面够足吧”

    学院门口,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落落大方的调笑着自己的女人,李宪咧嘴一笑。

    说话的女人叫蒋晓敏,一见面就自称是中欧eba班的“班花”。

    实话实说,蒋晓敏人长得其实一般。模样上打量,约么二十七八岁。一头中长发烫成了时下流行的小波浪,远一瞅就跟一碗绊了豆瓣酱的方便面扣在了脑袋上一样。

    丑肯定是不丑,但是要说多漂亮也不见得。好在身材看着蛮养眼,一袭略显土气的灰色格子风衣,也没能掩饰住她的高挑。

    在她身边,则是一位个子蛮高,面向憨厚的男人。三十多岁样子,笑起来眼角的鱼尾纹很深,除了鱼尾纹,可以说一点儿标志性的亮点没有,整个人就是扔人堆里都扒拉不出来的那种路人范儿。

    这俩人,李宪一点儿印象没有。

    现在中国ba热,但是eba课程可是个稀罕玩应儿。

    中欧目前是全国唯一一个设立eba班的商学院。

    不过同样是中欧,学费更高的eba班和ba班待遇可是差的太远了。

    94年11月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但是校区内部还都没有理顺。为了方便展开课程,中欧的eba班暂时挂靠在交大闵校区。

    进学校右拐经过办公楼、邮电局,旁边的学术交流中心就是中欧的“窝”。42名eba学员在交大图书馆五楼借了两间教室对付。

    条件非常艰苦。

    按照李宪的想法,这一届的eba班出大佬的几率肯定是不小。

    为嘛啊

    之前他就李明新打听过,今年五月份首批42个学员进入中欧。这群学员,大部分都是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自愿或者是组织培养,才成了中欧也是中国的第一批eba学员。

    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能在九十年代中期这个节骨眼进入到中欧培训,出去之后别说本事学的怎么样,最起码在人脉资源上,这第一批的学员肯定是占尽了便宜的。

    你想啊!现在中欧别的不说,中方这边教授队伍就可谓是群星璀璨,吴敬连、许小年、张春、杨国安,这些教授不往后看,就放在当下那也是大佬权威了!

    而且就算是用膝盖想也能想到,能在当下进入到中欧三年学费近十万块钱的eba班学习,单位推荐过来的那得是有多硬的后台和关系多受领导器重

    就算是自费来的,一点儿背景没有,至少也是不差钱的主儿啊。

    在李明新那一打听,果不其然。

    42人之中,一小半儿人李宪都耳熟。

    诸如后来做到了沪市石化董事长的荣光道,沪市电信董事长张卫华这一类国企大佬,以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亚太区执行董事杨格,日后欧莱雅中华大区的ceo卢晓明这种外企或金融领域的高管。

    不过很显然,面前这个班长李宪不认识。

    他不禁多打量了两眼。

    许是被

    李宪盯的有点儿紧张,那汉子揉了揉自己有点发油的头发,憨憨一笑道“李董你好,我是肖勇集、海岭科技公司的总经理。那啥......你别听小蒋胡咧咧,咱们eba班这届的班长是抽签儿选出来的......这班长也不管事儿,天天就是抗纯净水桶打扫卫生,打杂的。”

    看着对方一张囧脸,李宪忍俊不禁。

    他觉得自己有点儿想多了。

    现在中欧eba班里的这些个学员,日后或许都是威震一方的成功人士。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间阶层,可是现在,还都是一群刚出茅庐的菜鸟罢了。

    &nb



817、别问,问就死路一条
    交大闵行校区附近的一家餐馆之中,李宪见到了中国第一批参加eba课程的精英们。

    人没有全到。

    四十多人的班,今晚就来了一半儿多一点。

    按照班长肖勇集的解释,是因为半脱产学制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些沪市本地参加课程的学员白天上完课之后,晚上还需要去公司那头处理业务。亦或者是需要通勤,不能参加集体活动。

    对于这种说法,李宪是不信的。

    一来,他不是刚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到社会上的雏儿。知道如果别人想捧你,就算是外量洪水滔天,他也不会放鸽子。但是如果别人不想捧你,就算是天下太平,人也总会找出不太平的理由这个道理。
1...269270271272273...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