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玉苍闲人

    “表妹也好,只是——”颜俊卿犹豫片刻,终究还是直言了,“年内家父曾去信曲阜,舅父倒没说什么,但我外祖父却是个古板的人,他非得表妹嫁给一个功名之人。不过以浩天的才华,这也不是个难事,只待春闱折桂,何愁喜事不成。”

    “恐怕没这般容易。”

    古浩天淡




第一四九章 初到京城
    自公元九百五十一年太祖郭威建立周朝始,便于定都于开封,英宗柴礼应时,改名东京,至今已历时一百六一年,极盛时人口达一百五十万上下,是全国乃至当时全球的第一大都市。其外城始建于周太宗显德三年,周长五十里一百六五步,城墙高四丈,宽五丈九尺,有十二个城门。其内尚有内城、皇城,雄伟壮阔,举世无双。

    从济州到东京有五丈河相通,交通十分便利。二月九日,古浩天一行便到达了东京城外,众人于城东北角的码头下船,然后从新曹门入城。

    作为后世来人,对于东京城的了解,古浩天是始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后来从各类书籍上陆陆续续的在脑子里拼凑他的模样,但总也拼不出“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的画面。

    如今当这座气势无双的大城真实的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却竟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最直观的体会有两个,一是威压,当那堵十余米高的城墙突兀的矗立在他的面前时,他犹如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当时就怔住了,呆呆的愣了好一会。第二便是热闹,身前身后到处是行人、商贩、牲口、车轿,种种嘈杂的声音汇成异样的繁华。

    在近三十米的护城河边,众人与早已候在桥头的朱贵接上了头,于是乘着已经雇好马车进城而去。

    朱贵于正月初进京后,几经打探后来在相国寺东边,第二甜水巷的横街鲤鱼街上,盘下了一家中等的客栈,然后在其后头又买下了一座院子作为人员的住处。二十余天的时间,匆匆忙忙,花了足量的银子之后,这两天才刚刚整理完毕。

    马车行走在繁华的街市中,只见沿街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庙宇、公廨等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街市行人摩肩接踵, 商贾、士绅、官吏、小贩、僧人,三教九流,无所不备。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停在了一家客栈门前,古浩天、许贯忠、颜俊卿等在前头下车,余下的拐了个弯进入了后面的院子。

    古浩天举目看去,迎面是五间两层的店面,二楼的屋檐上垂挂着一个招牌,上写着“山水客栈”,取得却是梁山水泊之意。进去是一个大堂,二进和三进都是客房,朱富都按十里香的布局进行了改造,高低档搭配,倒也雅致。只不过时间仓促,尚未正式营业。

    由于这一次来人较多,整个三进院落都被包了下来。古浩天和潘金莲住了一个小套间,其余的各各妥善安置。颜俊卿本要去京城亲友处住的,看看这里热闹,却有些舍不得走了。

    “浩天,你几时在京城置下这么大的产业,真是深藏不露啊,倒是便宜我了,如今便赖着不走了。”

    “颜兄若不嫌此处简陋,只管住下就是,在下求之不得。”

    对于颜俊卿,古浩天并不避嫌,在济州之时他做的很多事情,已经假他之手,况且还有孔雨菡这一层关系,其实在内心还有想把他拉入自己这一方的心思,所以也就听任于他。

    安置妥当之后,朱贵便与许贯忠连袂进来,潘金莲泡好茶水之后退进内室,朱贵便禀报进京以来的相关事宜。

    “在下于正月十五到京,托付多个牙人,最终寻得此处。俺四边查看一下,倒是一个好场所,西去几条街便是相国寺,南去不远却是卞河,周遭也都是商铺、客栈,这里虽非正街,但也有闹中取静的好处,以我们手头的美食美酒,稍加时日必会兴盛。”

    “那赵鼎和淮南郡王可曾见上面”

    古浩天并不担心生意问题,最关心的却是如何站稳脚跟。

    “赵鼎学士倒是已经见了,这处客栈在衙门办理文书时,也帮了忙。那个淮海郡王一时匆忙,还未拜访。”

    “那你去约一下赵鼎学士,近日有空过来一聚,就说我要当面相谢。”

    接下来三人又谈了客栈下一步经营的一些安排,便各处做事去了。

    连日的旅途劳顿,古浩天抽空歇息了一会,醒来时已是黄昏,众人吃过晚饭,便一起去卞河游玩。

    卞河位于东京城南,自西往东穿城而过,是东京城最重要的水道,也是漕粮进京和商品运输的重要通道,所以其沿岸商业十分繁华,也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取景之处。古浩天前世看《清明上河图》之时就向往不已,如今近在咫尺当然不能放过。

    出巷口沿第二甜水巷南行一段路,便进入了卞河沿岸的街区。虽然天色已晚,但满街的灯火更显的街市的繁华。几人沿街缓缓而行,但见商铺林立,行人如潮,其盛况却是笔墨所无法描述。古浩天于后世也到过不少大都市的商业区,但相较于那些冷冰冰的玻璃柜台,让人仰望的高楼大厦,他总觉得这里更接地气,古色古香的木质小楼,香气四溢的各色小吃,琳琅满目的商品百货,穿着各异的往来行人,古浩天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古代社会的氛围。

    潘金莲紧紧的拽着古浩天的袖子,兴奋的如一个初次进城的乡下妹子,一双眼睛东瞧西看的忙不过来。

    “小官人,那是啥东西”

    古浩天看去,却是一个买糕点的铺子,前头围着好几个人,心知,这个小女子嘴馋了。便说:

    “过去买一些来,大伙尝尝。”

    潘金莲一听暗自欢喜,便雀跃着去了。

    且说糕点铺子前去不远的拐角之处,立着几个闲汉,几双眼睛只在人群中梭巡着,不知在找些什么。这时,其中一个突然眼睛一亮,对一个领头的说到。

     



第一五零章 失望的科举
    承平十二年春闱的日期是二月二十二日。

    第二日一早,颜俊卿便拉古浩天去礼部报名。古浩天本也不想报名的,但颜俊卿叫的热情,也只得先答应了,且先去做做样子吧,他想着。可临行时,突然想起许贯忠本也要参加今科武举的,于是便问他是否也要一起去。许贯忠如今也没了科考的想法,也晓得古浩不过是逢场作戏,这回见其相邀,想想反正没事,也就跟去权当凑凑热闹。

    礼部和兵部相距不远,三人到了之后,分别进去报了名,出来之时已是近午,于是到了附近的一家酒楼用午餐。

    三人找了一个雅静的位置坐了,点了几个小莱,叫了一壶好酒。一边欣赏着窗外的街景,一边聊着报名见闻,慢慢的吃喝起来。

    “几位郎君请了,在下方唐,冒昧打扰了。”

    没吃一会,只见一个三旬年纪、儒生穿着的男子,突兀的来到桌前。三人互看一眼,觉得好生奇怪,却都不言语,只看其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

    那人也不惊讶,自顾着信口讲了下去。

    “在下方才看到这两位郎君从礼部出来,想必是今科的举子。”

    这个叫方唐的看了古、颜两人一眼,见他们专注的样子,心里暗自得意。

    “在下久居京城,且有一亲戚在礼部为官,故对科举一道略知一二,我看两位年纪轻轻,想必初次参加科考,若是信的过在下,倒有几句忠言可以相告。”

    说罢,那个方唐并不再开口,却一脸自得的站在那里。

    看着其故作高深的样子,古浩天暗想,这人能守着礼部观察进出的举子,必定是个有心之人,若非别有图谋,便是个骗吃骗喝的老手。想想反正也没亏掉啥,权当听听故事吧,便邀请其坐下共饮。

    那个方唐自然不会客气,吃喝了一会之后,又说起了科举之事。

    “我们大周现如今的科举,看似在贡院里一决高下,实则功夫全在场外。”

    “却是为何”

    古浩天一听要紧之处就要来了,故作好奇的问了一句。

    那方唐神秘兮兮的前前后后看了一会,然后用手指蘸了酒在桌上写了两个字——“考题”。

    想不到大白天在礼部门前遇到一个卖考题的,三人心里都十分震惊,姑且不论其话真假,但今次科考的乱象却已经窥见一斑。

    “足下手头莫非也有……”

    “自然,不然怎敢安然坐于此处。”

    “那价钱怎算”

    “那得看你要知道多少,贴经、墨义、诗赋,二百两;策、论,五百两;都要七百两。”

    “如何付酌”

    “考前取题时先取一半,余下考后取齐。”

    “若是压题不中又当如何”

    “俺做这行当又何止一年,从设有失手的,万一不中自然退钱,就算被俺骗了,也无非百十两银子,你等皆富家子弟,就当在京城吃了一顿好酒席,若是中了,那时尔等已经荣登金榜,另一半必不会不拿吧!”

    古浩天与那方唐对话一会,看其样子果然像个老手,心里不由信了几分,于是又问道。

    “何时取题”

    “十日之后,便在此处见面。”

    那个方唐说罢,仰头干了一杯,自顾离席去了,却把古浩天三人留在桌边面面相觑。

    饭后,三人雇了一辆马车回山水客栈。颜俊卿坐在车上闷闷不乐,似是被那个方唐的出现搅乱了心情。

    “颜兄,可是纠结于考题之事,这个倒也不必为难,小弟到时买一题就是,无论真假无非几百两银子。”古浩天对着他开玩笑道。

    “我想的倒也不是这个,若像他这般做买卖,岂不是人人都晓得考题,那还考个啥。”

    “颜兄弟却多想了,你以为那数百两银子这般容易,一般举子没几个买的起,不说别人就于在下而言,也是买不起的,那方唐自言做着买卖好些年头,眼睛毒着呢。”许贯忠冷笑着说道。

    “那万一压题不中,闹开了咋办”

    “你说若是我们买了题,却发现压不中,敢去闹吗”许贯忠反问了一句。

    颜俊卿想想也是,自己都参与作弊了,即便上当也是不敢明言的。再说那人既敢明目张胆做这种买卖,必定有过硬的靠山,不然也是不敢的。细一思量,那人做的果然是包赚不亏的买卖,不由的对这次科举失望了许多,神情都黯然了下来。

    “果如浩天所言,这科举不考也罢。” 颜俊卿感慨了一句,却再也没兴趣说话。

    未时中,三人回到了客栈,颜、许两人回房休息去了,古浩天因为赵鼎晚上要过来,特意又叫朱贵过来,细细问了晚上宴席的一些细节,才回去歇了。

    傍晚古浩天早早就候在大堂里,酉时末,赵鼎才到了山水客栈。古浩天看朱贵引着一个二十七、八的俊朗男子进来,知道定是赵鼎了,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赵学士大驾光临,不甚荣幸。”

    “郎君想必就是闻先生高徒古浩天了,果然是一个出色的人物。”那赵鼎盯着古浩天看了一会,赞叹道。

    “学士谬赞了。”

    古浩天谦虚了一句,便引其进入静室,品茶述话。

    “闻先生来信我已看了,引见淮南郡王之事,因无大碍。”赵鼎品着茶,首先开口便说



第一五一章 花和尚
    东京城的繁华,标志性的地标之一,就有相国寺。

    相国寺历史悠久,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窃符救赵的魏公子无忌,也就是信陵君的故宅,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始创建寺院,称为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僧人慧云购地重建,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遂钦锡建国寺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周朝建都开封后相国寺的繁华达到极盛。

    作为皇家寺院,相国寺不仅香火鼎盛,而且商业十分发达,仅庙会就每月开放五次,时人称之谓万姓交易。其中珍禽奇兽、家用百货、果蔬糕点、文武用具、服装饰品、礼佛用品,等等,无一不全。

    且说古浩天昨日在礼部报了名之后,便无要事,这日上午几人便慕名朝相国寺而来。

    相国寺的大门外是一个很大的院子,此时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商铺,无一不在卖各种珍禽异兽,古浩天仿佛进入了一个庞大的宠物市场。而从山门到佛殿的通道上商铺栉比鳞次,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而游人买家更是川流不息。古浩天置身其间,犹如回到了前世的乡镇大集市。

    几个人在相国寺里绕来绕去,不觉到了后院一处清静的所在,却见眼前隔着是一道长长的围墙,而依稀听得墙那边传来一阵阵呐喊叫好的声音,众人不觉好奇,正在寻找出路之时。

    时迁突指着一个地方说:“小官人那处有道门。”

    大伙看去,果然墙角之处有一个圆型的小拱门,于是几人便走了过去,只前眼前是一块宽阔的菜园子,而边上的一片空地上,一个肥大的和尚正在使着一把镔铁禅杖,边上几个闲汉在大声叫好。

    眼前的情景,古浩天突想起一个著名的人物来,可是按《水浒传》的记录,他此时应该还没到东京才对。不过近一些时间来他已经见过太多与原著记载不符的事情,比如许贯忠等,所以对一些人物出现时间的偏差,也是多见不怪了。

    “大师,好利害的身手。”

    看着那和尚把一柄六、七十斤的铁禅杖,飞舞的木棍一般,古浩天忍不住出声喝彩。

    “尔等何人如何到了这处来”

    那和尚见来了好些生人,也停了下来,回身问道。

    “我等却是外地的客商,闻得相国寺的名头,今日过来游玩,不想误入此处,有幸瞧得大师的风采。”古浩天行礼回道。

    “尔等也懂得武艺,不如与洒家比试一番如何。”

    和尚见古浩天一行,彬彬有礼一面正气,不像是歹人。再说自从来到相国寺后,一个人闲的难受,如今见这几个英姿勃勃,立时见猎心喜。

    “在下便陪大师过两招。”

    卞祥见那和尚武艺不凡,早已心痒难受,从场边拿起一根木棍,就走下场去。

    “端的爽利,却是合了洒家的性子。”

    和尚大喜,拿起禅杖下到场子便与卞祥斗在一处。

    且说这两人都是武艺高强之辈,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霎时间便斗的难分难解,激烈时只见两团人影在场中飞旋,便是古浩天和许贯忠这等身手不凡,也只堪堪看的清招式。

    大约一柱香多一些的时间,两人迅速的交手了百余个回合,却也不分胜负。其后,卞祥因兵器不称手,且年纪尚轻,后劲不长,便稍显吃力起来。

    “两位暂且罢手。”
1...5152535455...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