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逐鹿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鸟飞

    张俊等人的作法是对的,否则这个消息一出,宋军非大乱了不可。

    可张俊他们也知道,这么大的事,他们只能压住一时,不可能压住太长时间,他们必须得尽快拿定主意才行。

    经过慎重考虑过后,张俊选择带兵回去勤王讨伐叛军,并约刘光世和吕颐浩率兵会合。

    可张俊写给刘光世和吕颐浩的信,却如石沉大海一般。

    张俊既着急,又无奈——前面有中军虎视眈眈,如果没有刘光世和吕颐浩接应,他冒然撤军,非得遭遇大溃败和掩杀不可。

    被逼无奈之下,张俊只能,一方面派遣使者回杭州安抚叛军,一方面继续给刘光世和吕颐浩写信,跟他们讲忠君大义。

    再来说,刘光世和吕颐浩。

    前者,思前想后之后,将他的心腹将领找来商量对策。

    听闻苗傅和刘正彦发动了兵变、南宋的执政者换成了一个深宫中的妇人,刘光世手下的不少将领都对南宋的未来不抱有希望了,进而劝刘光世尽早与大中接触,给大家留条后路。

    刘光世当时虽然没有表态,但也没回应张俊的带兵回去勤王邀请。

    很显然,刘光世想要再看看事态的变化,然后再做决定。

    张俊和刘光世只是武将




第七百九十九章 一举灭掉南宋(求订阅!)
    …

    天下兵马大元帅!

    尽统大中兵马!

    听见这两句话,不仅一众文武官员目瞪口呆,就连岳飞都露出了难以置信之色!

    这不怨岳飞等人如此震惊,实在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称呼就是这么的威武霸气!

    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实职就是,总领一务,负责征讨劲敌。

    换而言之,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权相当于军队的一把手——绝对的一把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纵观历史,从春期时期有了元帅这个词汇以后,各种大元帅便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了,例如“行军元帅”、“西讨元帅”、“统军元帅”等等。

    而其中最厉害的便是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了。

    纵观历史,得到过“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一职称的,只有唐肃宗李亨、宋高宗赵构等寥寥数人,甚至就连曾经平定唐朝安史之乱有“再造大唐之恩”的郭子仪也只不过才是“天下兵马副元帅”。

    而且,赵构所得的其实并不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而是“兵马大元帅”之职,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是自封的。

    早在金军第一次南侵时,就有北宋大臣建议“请以亲王为元帅,治兵于河朔”。

    亲王岂能典兵

    赵桓闻言,当时就一脸黑线,事情最后不了而了之。

    金军卷土重来,南下过黄河之后,又有朝臣旧事重提,赵桓犹豫未决间,金军就已经攻至汴梁城下。

    金人猛烈攻城,大臣胡唐老上疏,云:“城危矣。康王北使,为河朔士民留不得进,殆天意也。请就拜大元帅,俾召天下兵入援。”

    当时,有宰执之臣提出异议,认为爵赏过重,犹以“大”字为难!

    赵桓也没有表态。

    胡唐老道:“既然吝啬一个“大”字,怎么能指望康王尽忠职守率领兵马勤王”

    在胡唐老的力争下,在即将国破家亡的威胁之下,赵桓才很勉强地给赵构加上了一个“大”字,令赵构为“兵马大元帅”,随后,当时迫切盼望人在相州的赵构举兵勤王的赵桓,为便宜行事,便命人给赵构带去了一个蜡丸密诏,上写“知卿起义勤王,可除卿兵马大元帅,陈亨伯元帅,汪伯彦、宗泽副元帅。应辟官行事,并从便宜。”

    仔细看过赵桓写给赵构的密诏,就会发现,上面根本就没有提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是任命赵构为“兵马大元帅”。

    后来,赵构的幕僚提议:“望大王遵故事,以天下兵马大元帅承制,号召四方。”,赵构私自加上了“天下”二字。

    切莫小瞧了这“天下”二字。

    有了这两个字,赵构就可以摆脱他当时的不利处境,借鉴唐肃宗灵武故事,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名号召四方勤王部队。

    而且,有了这个幌子,赵构就增强了其地位的正统性与号召力,为登基为君夯实基础。

    后来,在赵构登基时,果然有宗室以“昔晋安帝蒙尘西土,大将军武陵王遵承制行事,不改元”为理由,置疑赵构即位的正统性。

    而赵构心腹则高举唐肃宗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即位灵武的前例予以有力的驳斥,最后成功登基,建立了南宋。

    所以说,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非同小可,一般非亲王非想要登基为帝的亲王不能担任。

    而且,就算是亲王,也没有在国泰民安之时担任的,只有到了国家最危急时刻才能担任。

    而岳飞既非亲王,现在的大中也不是危急之时,所以,李衍封岳飞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着实是让岳飞等人震惊不已!

    震惊过后,岳飞面向东京方向,重重的拜了三拜,然后对朱武说道:“岳飞知道官家信任岳飞,准岳飞暂动大中所有兵马,可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岳飞实不敢领,求相公帮岳飞跟官家求情请官家收回“天下”二字!”

    听了岳飞所言,朱武暗松了一口气,心道:“还好,岳飞这次没犯糊涂!”

    朱武随后不置可否的说道:“官家赐你“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是想为你扫除一切外力干扰,可以全力以赴的伐掉南宋,再者,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只是一个临时职务,待你伐掉南宋之后,应该就会撤掉。”

    虽然朱武解释了李衍封给岳飞“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原因,还说明了这是一个临时职务,可岳飞还是坚持道:“即便是这样,“兵马大元帅”也足够岳飞用的,还请相公为岳飞辞去这“天下”二字!”

    朱武看了岳飞一会,道:“你当真要辞去这“天下”二字这可是武将至高无上的荣誉。”

    岳飞掷地有声道:“苍天为鉴,岳飞若有一字虚言,愿乱箭穿心横死沙场!”

    朱武听言,才完全信了岳飞,然后说道:“好,那朱武定为你辞去这“天下”二字!”

    ……

    晚上。

    岳飞和杨沂中为朱武这个老长官接风洗尘。

    这时,朱武为岳飞辞去“天下”二字的奏折已经派人送回朝廷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朱武道:“鹏举啊,你今日之事做对了,你可知,官家要赐你“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有多少人反对”

    岳飞道:“怕是满朝文武都反对吧”

    朱武点点头,道:“你猜对了,满朝文武全都不同意授你“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可官家为了让你能全力以赴的伐掉南宋,还是顶住所有压力下了让你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圣旨。”

    杨沂中道:“官家亲自建立了中军,亲自统兵南征北战,亲自领兵平定燕云、高丽、日本等地,深知不能明确将令的危害,且官家为人大气,胸怀广阔,敢于用人,否则,绝不会有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出现。”

    顿了顿,杨沂中又道:“不过,就算官家任命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对官家也绝不会有任何影响,谁敢动官家的江山,不管他是谁,都要问我杨沂中和天下第一军的数十万将士答不答应!”

    朱武多人精,哪能听不出来,杨沂中这话有警告岳飞之意

    岳飞也听出来了杨沂中的警告之意,可岳飞问心无愧,所以很平静的说道:“也要问我岳飞答不答应!”

    朱武将话拉回来,道:“凭官家如今的威望,任命“天下兵马大元帅”,对官家而言,自然没有影响,可对鹏举你而言,影响可就大了。”

    不等岳飞和杨沂中细问,朱武就接着说道:“咱们大中一朝,并不像宋朝那样,重文轻武,但文人的心理优越性已经被宋朝养成,岂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彻底改变所以,你如果真敢接“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一定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难保他们不会像对付面涅将军一样对付你,到那时,就算有官家保护你,恐怕你也有可能再也无法掌兵了。”

    岳飞听言,脸上露出后怕不已之色,道:“岳飞还真没想这么多,岳飞只是觉得由岳飞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不合适,此职只能由亲王在天下危急之时担任,所以才坚决请辞这“天下”二字。”

    杨沂中喝了口酒,然后说道:“那些文人还真有可能干出这样的事,可惜了面涅将军这样的大英雄,没能死在沙场上,却死在了文人的口舌之下,可悲,可叹!”

    朱武摇摇头,道:“其实不只是文人,武人,包括我与枢相,都不同意授你“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

    顿了顿,朱武看着岳飞,说道:“原本这宣旨这一职并不是由我担任的,后来,枢相再三请求,官家才同意,让我来担任这一职务……鹏举,你可知为甚么枢相非要我来宣旨”

    岳飞摇头道:“岳飞不知。”

    朱武神情一肃,道:“现在我



第八百章 失控了(求订阅!)
c_t;…

    失控了!

    全都失控了!

    一切都失控了!

    潘太后以为南宋需要她,需要她这个刘娥第二。

    可事实却是,几乎所有大臣都反对她当政——南宋的文武大臣,要么请潘太后还政给赵构,要么就是沉默不语,而张俊、刘光世、杜充、吕颐浩等领兵将领,要么就是



第八百零一章 赵构成为废人了(求订阅!)
c_t;…

    见来解救自己的竟然是那个天天跟在自己身边的女侍卫,赵构既意外又感动!

    赵构一把就将吴夫人揽入怀中,然后语无伦次道:“朕此生必不负你,有朝一日,朕若能复位,必封你为皇后!”

    听了赵构对她的承诺,吴夫人感觉她自己所做的一切全都值了!

    两人相拥了很久很久…



第八百零二章 中军打过来了(求订阅!)
    …

    赵构和吴夫人一路走、一路收揽叛军。

    在中军即将兵临城下的压迫下,潘太后和赵旉这对深宫妇人和三岁孩童的组合实在是太让人没有安全感了,与之相比,还是年富力强的赵构,更能让人信服,更能给人带来希望。

    所以,来到皇宫后,赵构和吴夫人已经聚集了三千多人马。

    按照赵构内心中的想法,他是很想带着这三千多人马直接逃出临安城的。

    可赵构很怕他这个想法一说出来,这三千多没甚么凝聚力的人马会立即倒戈,然后将他捉起来送给潘太后、苗傅、刘正彦等人。

    所以,赵构只能硬着头皮带领着这三千多人马去皇宫夺权。

    赵构逃出来了,还一边聚集兵马、一边往皇宫杀来,这么大的事,潘太后怎能不知

    不仅知道,潘太后还在第一时间通知苗傅和刘正彦带兵前来勤王平乱。

    不。

    应该说,在赵构逃出来之前,潘太后就已经因为吕颐浩和刘光世临阵倒戈张俊的吴江军被击溃中军大举南下了而请苗傅和刘正彦前来商议对策。

    可直到赵构都已经打到宫门口了,苗傅和刘正彦以及他们的部曲都没到。

    潘太后派人一请再请了之后才知道,苗傅和刘正彦昨天在万花楼里喝多了,夜宿万花楼,没有回营,他们的部曲得先去万花楼将他们找回来,他们才能带兵来勤王平乱。

    得知了此事之后,潘太后大恨,心道:“竖子不足与谋!”

    还好,吴湛手上还有三千多守卫皇宫和维护治安的卫士,否则,潘太后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构杀到宫中复辟了。

    潘太后一边命人继续催促苗傅和刘正彦赶紧带兵来勤王平乱、一边命令吴湛带人据皇宫而守。

    不多时,赵构和吴夫人就带人来到了宫外。

    赵构原想跟之前一样招降宫卫,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当初临阵倒戈害赵构失去皇位的吴湛,却清楚的知道,他若是投降,必定会被赵构处死。

    所以,吴湛坚决不降。

    按说,赵构手上反正的兵马,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毕竟是野战军,战力应该在吴湛手上的那些只会守门的卫士之上。

    可赵构对于这些屡次叛乱的兵将一点底都没有,因此一点都不信任这些兵将,所以,赵构并没有选择用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对着城墙上喊道:“请潘爱妃前来答话,就说朕有话同她讲。”

    宫卫将赵构的话带去给了潘太后。

    从内心深处来讲,潘太后其实不太想见赵构,甚至是有些害怕见赵构——首先是夫纲的问题,赵构毕竟是潘太后的丈夫,在这个时代,这层上下关系,是难以逾越的。其次,赵构毕竟原来是皇帝,潘太后需要小心伺候的皇帝,多年的从属关系,让潘太后本能的有些害怕赵构。

    可潘太后身边的人都劝潘太后去与赵构见面,想让潘太后施以缓兵之计拖住赵构和赵构带来的人马——只要能拖到苗傅和刘正彦带着人马前来勤王平叛,他们这边就赢了。

    最终,潘太后鼓足勇气来到了城楼之上,然后先发制人道:“上皇,您已将皇位传给旉儿,退位修养,今番何故带兵前来围宫”

    其实,一看到身着龙袍的潘太后,赵构就气不打一处来,心道:“蠢笨如你,竟也妄图效仿刘娥!”

    &



第八百零三章 中军打到城下了(求订阅!)
    你真道岳飞会老老实实的跟宋军打心理战,然后才挥军南下

    事实上,岳飞早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派李宝率领两栖军、杨再兴率领第一营、牛皋率领三万马步军精锐走海路入杭州湾然后走钱塘江直扑临安。

    当然,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侥幸的成分在。

    因为发生苗刘兵变,宋军在杭州一带防线出现了很大的漏洞,以至于,在内线的带领下,第一营悄无声息便从钱塘江边上登陆,然后毫无阻力的就穿过了宋军的防线来到了临安城下其实,也有一些防区的宋军将士发现了第一营的踪影,可第一营的将士,全都是一人数马,来去如风,再加上宋军内部现在乱了套,警报系统迟钝,因此,他们没能及时将第一营到来的事禀报给临安方面,最终导致第一营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临安城下。
1...357358359360361...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