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之绝版马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风暗刻

    那么自己拉徐惠和武媚娘参与清议,以后能借重她们的地方还真少不了。

    这两位先皇的遗妃个个都不白给,如果二人分别同皇帝、晋王走得近便,那么自己对她们尤其是徐惠,可更要着意拉拢了。

    哪怕经她、而窥得一件要事之先机,老夫更能立于不败之地。

    叶玉烟见皇帝夸奖,开口问道,“不知陛下要问奴婢什么事”

    皇帝恍然道,“朕正要问问你女学之事,有什么说什么,不必拘谨。”

    叶玉烟道,“陛下,女学人众,事亦不少,奴婢只是徐太妃的副助,事事按太妃的吩咐做好就是,有什么事陛下可问徐太妃。”

    皇帝道,“徐惠之功朕自然知道,但她又要协助朕办理许多的政务,对于女学管的必然要少了,”

    他指指桌上的那些拌菜,对叶玉烟道,“连赵国公和江夏王爷、晋王殿下都赞不绝口,以朕看来,你做的也不错了!”

    叶玉烟耳中听着,心里辨别陛下所说的有几分真,但陛下总不会打诳语,那便是真的了,于是回道,“多谢陛下勉励,奴婢定会努力……”

    皇帝笑道,“朕都说过了,你有什么说什么,不必拘谨,怎么朕看你吞吞吐吐,好像有话不敢说呢”

    皇帝抛开在场的三位重臣,徐惠、武媚娘和淑贤二妃,专门叶玉烟说话,虽寥寥数语,已经显得有些多了。

    叶玉烟受宠若惊。

    机会难得,她大着胆子说道,“陛下,奴婢年小位卑,管着女学是有些为难,这次备宴,郑太嫔便有些无理,奴婢好生委屈!”

    皇帝惊讶道,“还有这事”

    叶玉烟道,“嗯……陛下,她自己做了一碟拌菜,菜有些拙陋,但她倚仗太嫔的身份、非要给陛下送来,奴婢不允,拦下来也是费了好多的力气。”

    皇帝这才问徐惠,“方才你也去女学了,可有此事”

    徐惠道,“陛下,郑充媛要为陛下献些手艺,心情可以理解。但臣妾与武舍人既有清议之事,女学中只剩叶玉烟和郑太嫔两个副助,主次待分,是有些不妥。”

    皇帝看着叶玉烟,说道,“你二人虽然同为女学副助,但你却能拦下郑太嫔的手艺,看来还是有些能力……”

    贤妃忍不住,在那边低声插了一句,“陛下,她还是学生呢!”

    皇帝立刻转口道,“呃,这个能力……尚须锤炼,有个郑太嫔与你摆摆老资格,正好让朕看看,你能不能妥贴处置好女学之事。”

    叶玉烟就是一惊,原来自己并未留意的那个内侍,是个女子。

    皇帝明明已对自己有了肯定之语,说不定接下来可能提升自己在女学中的权力。但只凭这人插了一句话,陛下便转口了,那她是谁

    不过这已然不错了,陛下的话,其实已将郑太嫔放在了自己的后边——郑太嫔只能算磨刀石了。

    叶玉烟连忙在桌边起身,款款施礼道“奴婢多谢陛下的……”

    但猛然,她感到在桌子底下,有什么东西从她的左脚面上重重地、一下子蹿过去了!

    不但蹿过去,而且它还顺着她左边光滑的小腿往上攀了几下,她吓得尖叫一声,便劲跺脚,身子一歪失去支撑,重重地扑到皇帝怀里去,“啊呀——”

    皇帝正等着听她的谢恩,谁知接下来是这么一出。

    众人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看着皇帝伸手抚住叶玉烟的后背,愣愣地歪头往桌子底下看究竟。

    淑妃樊莺冷冷地说了一句,“什么物件只要一经陛下之手,便有了灵气,见手咬手、见脚咬脚,别不是地上那块蒸饼咬了你吧!”

    又是个女声!

    皇帝闻声,“嗖”地一下子将手抽回去。

    叶玉烟慌忙起来,惊疑不定地说,“陛下,是,是有东西方才钻到奴婢裙子里去了,还从我脚上跳过。”

    皇帝又看她裙子,“在哪里”

    赵国公等人很有兴趣地看着皇帝,都认为陛下装的不错,刚才在桌子上边捏女学生的手,这回又捏到裙子里边去了,而陛下就跟没事人似的。

    叶玉烟红着脸说,“陛下,请恕奴婢唐突,它、它已经逃掉了,陛下。”

    贤妃崔嫣腾地起身,怒冲冲地说,“陛下,臣妾忽然感到有些恶心,再也吃不下了,我要回大明宫去!”

    说罢不等皇帝说话,不等赵国公等人发声,贤妃起身就走,出了太极殿。

    皇帝一脸被误解的神情,再去看樊莺,又担心她也气极而走,但淑妃脸上挂着不甚明白、又有些幸灾乐祸的笑意,安坐着未动。

    皇帝冲叶玉烟摆摆手,“去吧,你这妮子,让徐惠好好教教你女子德容、女子的举止,这次朕赦你无罪。”

    叶玉烟谢恩,匆匆离席。

    这一次是有些意外,但陛下却未深责,不正好说明陛下对她的额外宽容

    而叶玉烟原来,只是指望着多同陛下说几句话的。现在看,所获更多了。她一边往女学中去,一边暗自回味,陛下的手可真热。

    樊莺习武出身,耳聪目明,她早就看到有只肥硕的白毛老鼠,紧贴着凳脚溜过来,她不惊动,让它溜过自己脚边、又溜去了叶玉烟脚底下。

    但淑妃就是不吱声,猜得出它是奔着丢在地下的蒸饼去的。

    皇帝一家搬去大明宫后,太极殿闲置日久,居然住了新主人。这只白鼠如果尾巴短点、耳朵长点,说它是一只幼兔也可以了。

    太极宫本是议政之地,很少在这里设宴,是饭菜的香气将它引了出来。

    樊莺知道,刚才叶玉烟若不动,也许老鼠偷过蒸饼也就离开了,但这妮子恰在此时起身谢恩,惊了偷食者。

    淑妃暗乐,她知道其中的缘委,可崔嫣不知。

    贤妃一定以为皇帝又在桌子底下占叶玉烟的便宜了,不知道崔嫣回大明宫后怎么与柳姐姐告状,柳姐姐会不会发




第1249章 国事承平
    ..,

    傍晚时,淑妃樊莺过来了,她仍穿着内侍之服,手中托着一只黄绸覆盖的漆盘,“皇后接旨,你可不要违抗圣命!”

    皇后赌气不动,樊莺忍着笑,不再坚持,

    “这是师兄赐给你的,他说这是亲手为你弄的,因而皇后必须得都吃完,吃完了你还得猜猜是什么东西,敢猜错了,他晚上便不放过你。”

    “什么破东西,你以为本宫要放过他么!”

    淑妃放下漆盘,郑重其事地掀去覆在上头的黄绸。

    柳玉如坐着没动,但心中好奇皇帝给她带来了什么东西,而且还是他亲手弄的让她吃。

    她伸着脖子看漆盘里,樊莺从里面擎出一件黑乎乎的东西转过身来。?是一件烤熟的什么东西,用一根筷子穿着,坐着便能闻到香味。樊莺两只手各捏了筷子两端,呈予皇后道,

    “吃吧,真是美味,师兄可真想着你,这么好的东西单留给你。”

    皇后接过来,眼睛就是一亮,她将东西放在鼻子底下嗅着,竟然陶醉地闭上眼睛。樊莺窃笑,等着看热闹。

    皇后偏就不吃,又将它放入漆盘,说这是烤乌鸦。

    “你明明看到有四个腿,但乌鸦几只腿”樊莺惊讶地叹道,“才做了皇后,竟连腿和翅膀都分不清楚了,真让师兄气傻了”

    “哼,这算什么,本宫在西州就吃过,本宫吃这个的时候,你们几个还不知在哪里呢!你告诉我,这么晚了陛下还在太极宫,在做什么”

    樊莺假装为难,“不好说啊,我怕你听了生气,”

    “你别卖关子,才陪了他一天,便在我面前使出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

    “哦!姐姐,在你眼里我竟是这样的人了!”

    樊莺很奇怪,为什么柳姐姐只是看了师兄送来的东西,便不再气鼓鼓的,还同与樊莺说宫中的正经事。她不无担心地说:

    “马上进入九月了,婉清、苏殷、丽蓝,还有母亲,这么多的人要生产,我们姐妹不是又要手忙脚乱我想派人去西州,将做饭的婆子接到长安来。”

    “另外,我们是不是去大慈恩寺看一看道空长老”

    “还有,谢金莲八成是想甜甜了,你再见到师兄便问问他,怎么不封甜甜个公主呢我猜谢金莲就是因为这个不高兴,像丢过魂似的。”

    “以后你们不必乔装成内侍跟着他了,毕竟是皇帝,弄得跟妻管严似的,有失体面和尊严……谁要是不放心,谁就打扮好了,光明正大跟着!”

    ……

    皇帝在太极殿亲自为皇后烤制了一道“美味”,派着淑妃给皇后送过去,没想到皇后立刻变得很开明。

    柳玉如最后一句话就等于正式撤了对皇帝盯稍,谁见过皇帝在前边公办,身后总跟着哪个盛装的妃子

    皇后又变得开朗起来,后宫许多半停滞下来的事也一件件做起来。

    樊莺想,真是邪门!不知师兄玩的是什么典故。

    皇帝自此腾出手来,专心忙他的大事,有关大唐土地方面的诏令,隔三差五地便颁布出来。

    八月二十三,丁酉日,皇帝下诏:

    江南,沿诸河平原州县之中,凡无田为佃之丁,自愿赴山区诸州垦荒者,所垦土地按宽乡一丁一顷,八十亩为口份田,二十亩为永业田授给,且免租二年。官府给凭,销原籍迁移。其去往州府不得拒纳,限日内登记造册,妥为管控,三年后按新户数核定各州等级。

    这是在说,江南各州,凡在诸河周边的地带多是土地肥沃,人丁稠密之地,这些地方的十八至六十岁的无地佃民,可以去山区窄乡开垦土地。

    土地开垦出来,将按每丁一百亩,归开垦者所有,这可是宽乡的档次。而且两年免地租。

    佃户都跑到别的州去垦荒了,各个沿河流域的富庶州府当然会有不愿意,对不起,这是强制性的,任何佃户原来所在州县不得刁难,乖乖替其销原籍、出据过所,而接纳他们的州县亦不得阻挠,该办的手续都要痛快地给办。

    而且圣诏的最后一句才有诱惑性,你接收了垦荒民户,三年后下州、下县人口达到中州、中县档级,便给你升格。

    赵国公先自暗抽了一口冷气,这是釜底抽薪之法。

    明面上皇帝是在鼓励佃户赴窄乡垦荒,而且注定会有不少佃户积极响应。

    从原来给人卖力气、耍胳膊,到能有自己的土地,只要不是傻子,人人算得出这个帐。

    但此举还有个隐含的意思,那些以各种手段、巧取豪夺了大量土地的官宦、巨财、豪商,空有土地在手,但替他们耕作的人必然大量减少。

    土地无人种,便等于累赘,到时候年时不等人,地主们总得想办法,弄不好原来替他们跑腿、牵马的部曲都得赶出来种地,给主妇打扇、捶腿的丫环也得去织布采桑了。

    长孙无忌想想,对皇帝的这道诏旨也感到害怕,幸好此诏只说是针对江南诸州,没有包括北方,不然,连他也要闹心好一阵子了!

    此诏下达的时间点也极为讲究,正是八月末九月初,各地马上便要进入秋收,佃户们按着契约,很快便可打下粮食。

    只要他们交完了雇主的差事,然后他们便可自由了!

    赵国公不得不说,皇帝此举一下子抓住了根子,窄乡之所以窄,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口密集、可授土地少,二是地方荒凉偏僻,无人愿意去开垦。

    这个法子只要施行起来,将遍地有人开荒,土地指定会大大增加,民有定产,人心安定,于国是有利的。

    但长孙无忌就怕皇帝尝到了甜头,再推而广之,跑到江北甚至秦岭一带来推行,那可就要秧及到他赵国公了!

    他暗示某位御史,给皇帝上了奏折,御史委婉地说,此举可能带来原富庶州县人口凋敝,各业萧条,弄不好恐有民怨,甚至引发暴乱。请陛下深思!

    皇帝的回复简单干脆,“萧条朕将荒僻之地变作繁荣,何来萧条难道朕放弃大片的荒山、只保极少的富镇才不萧条暴乱向来只有民饥生乱,朕鼓励无地佃户们自食其力垦荒,不须朕掏一文大钱,又免收他们两年的地租,他们即可凭借一已之力改善生活,过得体面,何怨之有”

    御史的这道奏折引发的直接结果,是金徽皇帝再下了一道诏书:廷州刺史高审行提出的,有关“凡肇事者,法外须另缴余田”的法子,朕以为深得民意,赦令在前诏所涉江南诸州即时施行!

    廷州的做法被皇帝大加赞赏,江南各州,如境内富户纨绔、官宦世家子弟中有违法犯事的,除了依律处罚之外,凡是有永业田、口份田以外多余土地的,视罪行轻重,按等罚没若干!

    罚地也是搭头,丝毫不会减轻涉事人的罪等!

    这就更明白了,皇帝不担心佃户们闹事,担心的是那些富户。而且皇帝根本不怕这些人。

    赵国公现在再看,皇帝此举不但有不知多少的佃民拥戴,而且佃民们去往的目的州府,官员们亦是十分欢迎。

    谁不知道辖域内人口多了,带来的可是州县升格、官员升职

    这么看来,有可能对皇帝此举最为不满的,也就是那些诸州的土地大户,但他们糊里糊涂地便占在了少数。

    皇帝并未登高而呼,但手



第1250章 寂静无声
    徐惠有些吞吐,不想说,但这正是赵国公最想知道的,他笑道,“这好像是大事,老夫不该多问,给事中不必说,”

    徐惠道,“卑职瞒谁也不能瞒国公,我们刚刚还说了,赵国公乃是陛下最为倚重之人,谁说国公就不该听”

    她凑近了,低声道,“陛下偶然说过一句,北方广阔,又有延州高刺史正在开荒,接下来灵州、夏州再将官办开荒施行起来,地是不缺的。只要无人惹到陛下烦心,北方不行江南之法。”

    赵国公彻底放心了,皇帝意思很清楚,江南鼓励的是个民垦荒,而北方则重点是官府组织垦荒。那么自己名下的那些土地真的无忧了!

    看着徐惠款款离去的背影,赵国公想,还有个人自己疏忽了,武媚娘。

    他可不能事事只听徐惠一个人的口风,总要有个参照对比,所谓兼听则明。而且也不能让徐惠独大。
1...369370371372373...4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