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之绝版马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风暗刻

    丽蓝和自己到底谁是老八。

    再怎么说,苏殷也是一位堂堂的西州从五品下阶的司马,到底下的各个县里去,县太爷们一个个也都是远迎近送,她的脾气总还是有的。

    此时拧劲忽然就上来,心道你让我来我就来,你不让我来我就不来

    再说你是不是凭着高峻宠你、也真有点跋扈。嘴上说的是公事,但话里隐含的用意谁听不出,还不是提防我!再说公事也不该你来吩咐呀。

    苏殷微微皱了下眉,围桌而坐的另几个人专心致志地扒饭、夹菜,谁也不扭头注意这两个人,但耳朵却在听着。

    柳玉如笑吟吟地正看着苏殷,诧异于苏姐姐稍微不同往日的沉默,而往常苏殷早就该应声了。

    苏殷再也不能不吱声,便笑笑说,“柳妹妹,我哪里不想回来呢,只是已有消息从长安传过来了:皇帝已下诏、打算在明年的二月份封禅泰山。”

    高峻知道这件事,也没在意两个人的对话。

    丽容问,“苏姐姐,这件事与西州有什么牵联”

    苏殷说,“我猜贞观朝的这次封禅大典,一定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我想一定是很盛大庄严的。”

    她说着话看了看柳玉如,从她脸上的表情,猜到她一定还没听说过这件事,但此时仍笑着,似乎在问,“封禅……与你去不去西村有什么关系”

    苏殷承认,柳玉如的笑靥,如花开未盛、月之将圆,这样的笑容在她精致绝伦的五官上绽开,连最具姿色的女子看到了也会嫉妒,自己当然更比不了。

    但正是由于这个笑容,苏殷忽然坚定了挑战她一下的想法,

    “因为长安已将精选出的、历朝吟咏泰山的名辞佳句送过来了……共三十六首,陛下指名要我们西州织到彩绢里。”

    织多少也不必在这里说,这件事苏殷也刚刚才得知、还没有好好地想过,今天只是临时提了出来。

    但苏殷看得出柳玉如已有些吃惊了,诗句入绢,虽然色彩上没有图案绢那样复杂,但笔划轻重、字与行的布局同样不简单。

    如果是图案,花叶可繁可简,山水、云霞可浓可淡,马匹可多可少、鬃尾可密可疏,反倒是诗辞绢,在单一的颜色下要织得好看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苏殷说,“我天天在西村公事房愁着,万一这件事做不好了,峻脸上无光……”但言外之意,便是——我不想回来。

    李婉清对此事极感兴趣,连忙问,“苏姐姐,这件差事有的琢磨!不知你可有什么打算若不是天黑,我都想立刻赶回织绫场去!”

    谢金莲说,“我也去,正好看看婆婆和甜甜!”

    柳玉如笑着道,“这倒是件新奇,但眼下方入二月,离着封禅总还有一年的时间,苏姐姐不必先考虑峻的脸面,顾他身子要紧,你看他最近忙得都有些吃不消了!”

    柳玉如并未陷到织绢一事中去,她在意方才说过的、让苏殷回西州来的话,这是把话题再引到最初的提议上来。

    话说至此,苏殷或是回来、或是不回来,只算是一家人在饭桌上很正常的商量些事情。

    但苏殷知道,如果自己再次回绝柳玉如重提之事,那就太明显了。她沉默着不应话。

    崔嫣欲言又止,但思晴问道,“苏姐姐,长安选出的诗句,是写好的、还是只有个题目若是由长安的书法大家们写好了送过来就省些事了。”

    苏殷听了叹道,罢了,崔嫣不吱声,那是怕一开口便露了很明显支持柳玉如的意思。而这些人里面,心思最细、想的最周道的恰是思晴。

    表面上思晴又将柳玉如的话题再引回到彩绢上面,但柳玉如听了却不会反感。

    如果绢上要织的字已有长安的人写好了,那么此事就少了一道繁琐,苏殷没必要这么早就在西村候着;

    如果字未写好,那么字该怎么写、由谁写,苏殷总不该自已都写了,她一个人在西村是定不下来的。不论哪种情形,她都该回来。

    柳玉如虽然没说话,笑容慢慢在淡下去,已经显出了轻微的不快。但自尊心也让她不会再追问苏殷回不回来的事。

    高峻道,“这件事是否计划的有些早了,长安只拿个题目过来,摆明是要我们自己写。苏殷你且回来我们商量一下,郭叔叔总得写吧,我总得写吧夫人们总得写吧你们都好说,可我那字……拿出去就不是露脸,而是丢人去了!怎么办”

    众人笑起来,柳玉如道,“怎么办练一练呗,练上半年怎么也有些起色吧苏姐姐你且回来,由你指点他练字如何”

    崔嫣、李婉清等人马上道,“正是这个意思,不知允不允许我们也各写一幅,有些手痒了!”

    这阵子一直说的字,但字虽未定,苏殷回西州的事却板上钉钉地定下了。

    苏

    殷偷偷地看了一眼柳玉如,不知这个小插曲会不会惹恼她。

    她发现,柳玉如虽然占了上风却没有笑,吃过饭便起身回屋了。

    这件小事的决定,连高峻都有意无意地帮衬着柳玉如,而柳玉如还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除了谢金莲,仿佛谁都意识到了。

    谢金莲笑嘻嘻对她道,“苏大人你且回来,别往西村跑了!三十六副字,怎么也能排到我这个县君手上一幅,你也要陪我练练!”

    这样,苏殷司马第二天就不再往西村公事房去,而是到府衙坐班。往常堆到高峻那里去的各曹衙门的公事,转而一下子都投到她这里来了。

    而高峻居然一天也未过来看她一眼。

    忙了一天,苏殷有些不快地回到后宅,原来西州大都督正在练字,饭都摆好了,丫环去书房门外叫了两趟,高峻还不出来。

    最后是李婉清抹着汗、陪高峻从书房走出




第1012章 有关诗的
    于是,高峻亲自带着全部的题目,去了大都护府的治所——焉耆一趟,先请郭孝恪选出一首诗来书写。

    郭大人展开题目从头看,其中一首汉代曹值的《飞龙篇》。

    于是脱口诵道,“晨游泰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寿同金石,永世难老。不错,曹植之诗,灵动隽永,算得上是个才子,这首诗意思也好,就是它了!”

    高峻直着眼睛听郭孝恪背诵完,正好是八八六十四个字。他恳求道,“郭叔叔,不知这些题目里面,哪一首的字是最少的最好就像这样句势,句数要少些最好。”

    郭孝恪知他的字大且了草,想了想道,“大都督不是正好拿回去考一考你的夫人们,就让她们来替你选。何来问我呢”

    高峻带了郭大人的字回来,先不回后宅,而是找个地方想辙。

    如果直接去问她们哪道题目的字少些,那就表示自己一首也不会,弄不好还要受她们的奚落。

    他早看过了,三十六道题目,自己没一道会的。

    郭大人不告诉自己,问衙门里的人又没面子。看来,只能寄希望于家里人了。

    高峻先下一番苦功,把郭叔叔所写的《飞龙篇》背熟了,然后才大模大样地回到后宅来。

    吃过了晚饭,高峻不急着去书房,正色道,“我算了算,封禅所用的三十六首诗辞绢,都护府郭叔叔和高岷、待诏大哥必要各写一个。庭州、伊州两位刺史、两位长史又各去了两个,西州五座县、加上轮台县又去了六个,这就剩了二十三个,天山牧柳中、交河、蒲昌、白杨等各牧场主管又去了八个,这就剩了十五个……”

    谢金莲坐不住了,“峻,你再算我一个!我想把自己写的诗留一幅裱起来,再挂到房间里每天看着。”

    高峻把题目给谢金莲递过去问道,“算你一个也行,大都督的家中人,谁要写都说得过去……但你可会背”

    谢金莲举着题目,同样也一首不会。

    高峻看着她道,“行不行金莲这可不是奶孩子,得有墨水的!你要不会的话,我就派给别人了。”

    看着谢金莲憋了半天,争取道,“我不会学吗反正姐妹们这么多老师。”

    高峻说不行,别人万一也只会个一首半首的,教给你岂不是丢了自己的机会!不行不行。

    谢金莲急道,“我就不信她们只会一首半首,至少柳姐姐、苏姐姐、崔嫣和婉清一定会的多,我让她们教我。”

    “那好,你把题目给婉清,”

    婉清接过来,看了看道,“就是这首三国曹植所写的《仙人篇》”于是背诵出来,“仙人揽六著,对博泰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高峻手缩在袍袖子里,婉清念一句他曲下一次指头。“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

    看看她总算背诵完了,高峻鼓掌道,“好,好,曹植之诗,灵动隽永,算得上是个才子。我说婉清就一定能背出这么长的来,居然有一百五十个字。那么婉清你就可以写这首了。”

    李婉清得了夸奖,又得了名额,心中欢喜。

    高峻道,“那两州的刺史与长史都要写,西州这里除我之外也没有长史,那苏殷这个司马要顶长史的份,也要写一幅的。”

    苏殷接过题目来道,“那我便写张衡的这首……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摇。路远莫致倚逍遥。”

    高峻鼓掌道,“金莲,你看看,不过就是四十二个字,字简而意深,你怎么就不会!”

    谢金莲不好意思,但柳玉如诧异地与崔嫣一对眼,随后两人会心一笑。

    高峻在用意地数别人背诵的字数,连婉清的一百五十字他也能记得清楚。而苏殷明明最后少背了一句,“何为怀忧心烦劳”,他就没有算在内,说明他本来就不会这首。

    谢金莲求苏殷,“姐姐,这四十二个字你就留给我,你再选一首。”

    苏殷暗乐,也不点破。高峻看了看柳玉如,又道,“八夫人写了,大夫人就更须写,玉如你来选一首看。”

    柳玉如道,“那我便选一首字更少的,写出来也方便。就选这首司马相如的《封禅颂》”她背道,“自我天覆,云之油油。甘露时雨,厥埌可游。”

    高峻问,“完了”

    柳玉如忍着笑点头。司马相如的这首《封禅颂》多达一百零二字,她只念了前边四句,就要看看高峻会不会。

    苏殷、崔嫣、李婉清先看柳玉如,然后恍然有所悟地再去看高峻。若论诗文,这四人再也没人能比了。

    高峻暗暗记下柳玉如的这首,立意抢过来自己写,“嗯,背的真是不错,不过这首就由我来写了,夫人你再选一个罢。”

    柳玉如笑着道,“那好,我就选晋代陆机的这首《泰山吟》,字是少了点共有十字……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柳玉如又念的这首诗共有五十个字,有几个人看出她是故意少念的。而高峻只是用意于诗的安数,完全没考虑哪里不对。还暗道自己方才抢得有些早了,又把这一首记下来。

    崔嫣笑道,“那我来一首字数少的,婉清刚念了一首曹植的,我就也来一首曹植的好了——这首《飞龙篇》,通篇只有八个字:寿同金石,永世难老。”念完便掩嘴而笑。

    哪知高峻道,“崔嫣你在唬人,曹植之诗,灵动隽永,算得上是个才子,才子怎会写的这么可怜!柳玉如和苏殷可能不知这首正是八八六十四的字数,难道我还能不知你分明只念的最后两句。”

    谢金莲道,“你才唬人,难道崔嫣妹妹背诗还不如你。那你倒背背看,让柳姐姐替你检查,倒要看看是否六十四字。”

    这首正是郭孝恪所写的那首,高峻哼了一声,背道,“晨游泰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长跪问道。西登玉堂,金楼复道。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柳玉如,苏殷,李婉清等人都有些不大相信他能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一点不差,正好是六十四个字。

    高峻撇着嘴吩咐,“金莲,我背得口渴,你去端杯茶来。”

    谢金莲看看那几人颜色,看不出高峻背的有错,于是溜溜地起身去倒茶。

    崔嫣不干,揭发道,“峻你偏心,苏殷背差一首,姐姐故意背差了两首你不指出,偏偏到我这里就不行,枉我陪你练了一晚上的字!”

    她的话刚说到这里,只听“哗啦”一声,谢金莲端的一杯茶就失手掉到地上,李婉清的脸也一片通红。

    柳玉如本来笑眯眯的,此时沉着脸扭过去看妹妹,但什么也没说。

    崔嫣也意识到说漏了嘴,连耳根子都红了。

    樊莺、思晴和丽容看看她们,再看看苏殷。

    苏殷故意不看她们,却飞快地瞟了一眼柳玉如,低头寻思道,“难道是我冤枉了她她一向待我不错的,也正往好里转化……偏偏我就不懂。”

    高峻道,“咦你们个个像喝了酒似的,是怎么一回事”

    柳玉如起身道,“今晚谁也不许陪他练什么字了,都给我回自己的房里睡觉去。”说罢,拉着樊莺就走。

    &nb



第1014章 水陆两宜
    高审行等着看一看这位马大人的表现,从中看一看他的底细。他过来不过来、他过来的早与晚、过来后的言辞、举指以及气度,都能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京官”。

    高审行羞走了吕氏的愉悦之感只维持了片刻,打败一个寡妇真没什么了不起。马洇的复起才让他极度的不快。不管马洇是个什么职事,很明显他不是自己的朋友,一想到他跑到长安去,有可能到处传扬黔州的见闻,高审行就很不爽。

    只过了片刻,高审行估计着在那边、吕氏只来得及告诉马洇隔壁的院子里住着谁,马洇就脚不沾地跑过来了。

    高审行的心放在了正位,面色平淡而白晰。虽然不在职位,但那个气度还在。

    马洇毕恭毕敬地进来,袍子面料考究,在岭南晒得微黑的面孔因为局促不安,显得像是刚刚被人训斥过似的。

    高审行破天荒地起身拱手迎进,马洇连连向着高审行弯腰,谦卑又恭顺。然后又向着高审行的两位夫人问安、小心地询问崔夫人的情况。

    他还谨慎地问起了通直散骑常侍褚大人与高府的渊源,高审行知道他这是在打探,只有彻底震撼到他,才会让他一五一十地把岭南的发迹过程讲出来。

    高审行说,褚大人与高门三代都有着良好的友情,视阁老为父,待审行如弟,尤其与犬子——西州大都督算是忘年之交,又是高峻三夫人樊莺的叔父。
1...258259260261262...4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