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一路随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随心

    “哼,有这么多好吃的,还用挑。”一向和蓝萍关系好的妍丽也不由嗤之以鼻。

    这话一出,三人都不由得笑了,随心也觉得何妍丽说得有理,这下三人相处得更融洽。

    何妍月又问:“随心,萍萍她每天做些啥事啊”她实在是关切这个大妹妹,感到她比自己活得舒服。

    “今年的暑期她应该没一点思想负担,只等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来。”随心先来句引语。

    “当然这样,我参加完高考,也会和二姐一样。”何妍丽插话。

    “所以啊,她每天就陪着妈妈上上街、串串门,和妹妹她们聊聊天,嗑嗑瓜子,吃吃西瓜,喝喝擂茶,无所事事吧。”随心故意轻描淡写。

    何妍月笑道:“萍萍过的是神仙般的逍遥日子。”

    何妍丽也点头。

    随心腌好了野兔,看眼手表,上午十点十一分。

    “爸爸妈妈一般是几点回来”随心问。

    “十二点,不超过十二点十分,放假了,我们洗好了菜,煮好了饭,爸爸回来只要炒菜就行。”何妍月回答。

    随心说道:“那我们今天中午十二点十分吃饭,志强能不能赶回来”

    &n




第六百一十三章 蓝萍的男同学
    何妍月的回答听得随心好笑,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象,身临其境后,才知道真假虚实。

    随心笑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在高中听多了吹嘘。不过,大学生身份还是让人羡慕的,也不必着急,起码十年内,大专文凭够了,以后来个专升本就行。大姐,你毕业时切记一点,绝不能去企业,你一个女孩子到企业,就会泯然众人,难以出人头地,而且以后还不好调动工作。”

    随心这话不是随便说的,这是上世的经验,在八十年代还好说,到九十年代开始政企分开,想调动,就不容易了,起码,很多时候难以保留在企业提拔获得的行政级别,尤其是科级干部,想要顺利调动,到新单位就只能是一般干部,当科员。当然,如果是组织调动或当人才引进,那就另当别论。

    “你怎么知道”何妍丽觉得随心说话有趣,这新印象与以前的印象已大相径庭,好吧,以前的小事情就算忘了。姑娘对随心好奇了。

    “你看是不是这样,首先是学而优则仕,我们国家的传统,当官是最好的前途,只要在政府机关工作,就有行政级别可以往身上套,熬资历都可以弄个一官半职;而企业呢,企业一般比较封闭,与外界交往少,除非是领导,或者是采购销售人员,才有机会和社会打交道,地区的直属企业,大多属地区工业局领导,级别大多是正科级,副处级的都不多,顶天了的才是正处级,企业里的位子不多,人才却多,难以晋升,晋升的级别也不高,另外,企业的小圈子多,师傅带徒弟,各个师傅徒子徒孙一帮一帮的,有好处一般考虑的是自己人,外人难得到,你说,在这里面工作、混日子,是不是挺难受”随心捡主要的相关情况给姐妹俩普及下社会常识。

    何妍月和何妍丽两女,从没听说过社会上会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的事,也从没想过进入社会后会遇到那么多复杂的事,即使从父母的谈话中听过些他们单位里的有关情况,也没这么有针对性,这下,可算是扩展了她俩的眼界,不由佩服起随心来,知道随心喜欢看书,没想到还能活学活用呢。

    何妍月忽然想到一句话,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随心,我听你的,坚决不去企业了!”

    何妍月是有心从政的,从父母身上就感觉到了担任一官半职的好处,至少能受到别人尊重,也从社会舆论到周围人的追求和表现出的嘴脸看出,人人想出人头地,自己掌握话语权,才不吃亏。何妍月就听爸爸说过,我当官才能让大家不吃亏,言下之意,他有些同僚就私心重,处事不公允,这让何妍月记下了一个最普通的原则,为人公正,处事清廉,不占别人便宜。

    何妍月还记得妈妈说的一句话:女人自己要有本事,才受人尊敬。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是潜移默化的,会影响子女的一生,也才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谚语。

    听何妍月说得认真,随心也回敬一句:“历史会证明你的高瞻远瞩的!”

    何妍丽听得有趣,卟哧一笑,于是,三人相视,都笑呵呵起来,没了隔阂。

    三人相处轻松,又聊起高中、大学的许多不同。

    何妍月谈大学感受,认为最主要的是大学很少有作业要做,关键是期末考试不难,老师一般不为难学生。

    何妍丽笑嘻嘻的正要说什么,只听外面一个男声问道:“请问,蓝萍在家吗”

    何妍丽只好停下要说的话。

    三人望向门口,只见一个男生出现在纱门前,看去也是高高大大的,在随心看来,长相比李维均要稍逊一筹。

    何妍丽站起来,走向房门,边走边告诉随心和妍月,“是二姐班上同学。”

    何妍丽推开纱门,对外面男生说道:“你好,我二姐不在,去塘湾了。请进来坐一会吧。”这时候,同学间真没“学长”“学弟”“学姐”“学妹”这套叫法,何妍丽知道他叫郭和生,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郭春明的儿子,没住在这个家属院,在下面另一个家属院。

    &nbs



第六百一十四章 郭和生的追求与梦想
    何妍丽的实话让郭和生踌躇了。

    郭和生想了想,说道:“也行。能不能问一下,你们爷爷奶奶住哪里蓝萍她干爸干妈是谁”

    三人都没想到郭和生会这么锲而不舍有韧劲,难道想去塘湾不由互视一眼,随心是既点头又摇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诗千古传唱,道尽男人的追求,古往今来,有多少英才俊彦拜倒在石榴裙下。

    更有兵法将美女也囊括其中。兵法有三十六计,第31计是美人计,美人计云: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此计就是说,美女能攻心,让男人失去立场,不过,随心认为,美女更能让男人产生为事业奋斗的动力。

    何妍月笑道:“可以告诉你的,又不是秘密,很多人都知道。我爷爷奶奶在塘湾公社朱何村何坪生产队,我妹干爸是塘湾区陈书记,干妈是塘湾中学杨老师。”看眼随心,见随心望着自己在微笑摇头,也轻轻一笑,就忍住了下面的话。

    郭和生早听说过蓝萍有个干妈,对她特好,和她比较亲近的女同学都知道她身上的新衣基本是她干妈做的,是她亲口骄傲地告诉的女同学,郭和生倒没想到她干爸竟是塘湾区的一把手,这官可比自己爸爸大,自己自然从父母口中听说过陈书记,区委对县委,县委办的领导当然和区委领导有交道。

    郭和生作为干部子弟,到现在年满十八,成了成年人,完全清楚父母有一官半职所产生的影响力,就说在学校吧,学生的父母是不是干部,是不是有级别职位,老师心里有数,即使不经意,但在心头无形的天平中仍有着偏重,除非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定会关心干部子女些,郭和生早就感觉到了,老师们对自己挺好,不只是自己成绩好,还因为爸爸在县里有一定地位,不然,老师何必说自己是“郭主任的儿子”呢。

    突然,郭和生想到一件事,一件有关明县风俗习惯的事,在明县认干妈,干女儿是可以做儿媳妇的,自己以前怎么没多想想,早些打听呢回去就给姨父打电话,他在塘湾当区长,应该了解情况,无论如何,自己不会放手的,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追求与梦想,是自己前进的动力。

    随心听着何妍月的介绍,忽然想,何爸爸蓝妈妈同意让妈妈一直带着萍萍,应该和爸爸的不断晋升有关,让他们觉得门当户对,口里说起来也有光,假若爸爸陈卧东是个小干部,事情可能就会另说,说不定会认为自家是想沾他何家的光,唉!世界上的事情就怕深思、怕“一分为二”地去想,所以说,难得糊涂!还有句话,叫“男儿当自强”,打铁需要自身硬啊!

    郭和生喝口茶,镇定下心思,露着笑脸对何妍月说道:“姐,你是去年考上的吧,我们都听说了,依你的成绩,再复读一年,今年考上京大旦大都有希望。”

    这恭维让何妍月有些难受,真那么容易考吗知识点那么多,谁不知道考题一年比一年难,回家听萍萍讲了今年的考题,自己就庆幸走了,去读农专了,今年的考题比去年更难。何妍月想,这同学应该是好意,自己也不好意思说担心自己第二年考不上,微笑道:“没那么大的信心,见好就收吧。现在的试卷评分快完了吧,月底,录取通知书就该陆续收到了,起码,考上京大华大的录取通知书会到,再就是军事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他们先录取考生。”心想,自己是八月中旬才收到录取通知书的。

    “往年是这样的。听说蓝萍填报的是江南大学,我也报了,不知道能不能又当同学,如果能成,我们就是十年同学了。”郭和生情不自禁地要把话题牵扯到和蓝萍有关。

    何妍月和何妍丽一听,也觉得真有点久,是难得的老同学,不免遐思。

    &n



第六百一十五章 白日梦!
    县级政府是结构最完备的基层政府,可以说是国家权力机构的缩影,一个小县城里的干部人数够多的,而几十年下来,干部家属就更多。

    “在一中读书的干部子女多,学习成绩好的也多。”何妍月由何妍丽和龙飞凤的同学关系联想到县一中,就评论道。

    随心赞同这说法,随心清楚,大多数干部家庭是舍得送子女上学的,恢复高考后,都知道考上学校是条金光大道,是子女最好的出路,社会上的价值观,是

    认为当干部胜过当工人的,这是国家的传统观念,做人上人才是国人的真正追求,国人都喜欢升官发财,这个思想,从没改变过,而考上学校后毕业,出来工作

    的身份肯定是干部,就是后世有改变,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了,但考公务员仍得有文凭。越是吃过苦的父母,就越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不象自己一样吃

    苦,光宗耀祖的观念很强。

    随心上世的记忆里,自己有一个家在农村的男同学复读了五年,他父亲借钱也要送他复读,终于考上了明州师专,可见人民群众让自己子女有出息、不再务

    农的决心有多强烈,“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古训,牢牢地铭刻在人民心中。随心想,自己回归了,开学就能见到这个家在沙湾公社大队、名字叫古又

    军的男同学,这一世,自己就改变他的人生,让他早五年考上学校。

    郭和生听了何妍月的话,点头道:“是这样,我估计,我们班今年考上学校的,干部子女要占一半。”

    “我们这一届,年级排名在前五名的同学,有四个是县委县政府机关的干部子女。”何妍丽有些自豪地举例。

    随心给她捧场,笑道:“知道你也是其中一个,到时你也考到江南大学来,不要去外省了,远了不好照顾。”听蓝萍说过这件事,随心就劝何妍丽改下打算

    。

    “当然不去外省了,我要和二姐在一起。”何妍丽身子坐正些,傲骄道。

    郭和生听随心说到让何妍丽报考江南大学,这时才有机会问随心的来历,他认识何志强,知道蓝萍只有一个弟弟,心里猜度随心应该是个学生,只不知是哪

    里人,与蓝萍家是什么关系随心坐在旁边,郭和生感觉给自己很大压力,发现越仔细观察这个从没见过的同学,就越觉得这个男生给自己压力,初看这个男生

    是英气,再看是俊气,然后是个沉稳的男生、男青年,自己都认为自己和他有差距,而且郭和生觉得这个男生和蓝萍的姐姐妹妹很熟悉,给自己的感觉是,他就

    象在自己家里。

    郭和生朝随心问道:“请问,你也是报的江南大学什么专业那我们可能是同学了。”各大学给各省的名额和专业是限定了的,郭和生一问就清楚。

    随心笑道:“我明年就去江南大学。”这是不会错的,告诉他没问题,看眼手表,十点五十了,和美女在一起,时间常常被忽略了。

    “你还是高中生啊!”随心的话让郭和生很是惊异了一把,听语气,还以为和自己一样呢!郭和生已自觉地把自己排除在高中生之列,当自己成了大学生。

    随心笑道:“我也跟你一样报江南大学!你是要马上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是比你晚一年拿而已。”

    随心话里充满着自信,也把郭和生当成垫背的,你没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有强大自信,我为什么就不能有我成绩差吗

    随心的话逗得何妍丽笑起来,灿若夏花,很吸引郭和生的眼光,郭和生心头闪电般掠过一念头,若没蓝萍那样的绝色,追求何妍丽这样出类拔萃的美女也不

    错。

    何妍月也莞尔,陈随心说话很幽默,挑不出毛病。

    郭和生一时无语,这是成绩好的学生的自信,无可厚非,除非兑不了现,要打脸,也只能到那时候。

    &nbs



第六百一十六章 亲近如家人
    随心和何妍月何妍丽姐妹目送蓝萍的同学郭和生走出住宅区的大门,三人相视一笑,感觉有趣,都知道这郭和生来家的目的,也明白他属于这时代的勇敢者,敢于追求自己心中的所爱,这种行动和精神值得佩服。

    其实,随心觉得这时候的婚嫁状况挺不错,儿女婚事往往由父母撮合,只要双方家长同意了,成功率很高,充分体现了“父母之命”的严肃性,但绝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强迫性,儿女谈不拢,也没关系,不影响长辈之间的友好关系,又体现了“婚姻自由”的现代性,子女自由恋爱也是可以的,父母也支持,以死相逼,不认儿女婚嫁对象的父母绝少,有也是凤毛麟角。

    但讲究门当户对的家庭也确实存在,这些家庭不是官宦之家,就是书香门第。在当代,门当户对有各种形式,有的是父母在战争年代结下的生死之交,自然希望把这种情感延续到下一代,结为儿女亲家,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有的是为了在各种场合纵横捭阖的需要,用传统的联姻手段,争取到其他势力更多更大的支持。有的是为了把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儿女同为读书人家庭出身,从小被文化氛围熏陶,沾的是书香气息,自然有更大可能将文化传承发场光大。有的则是纯粹为了子女的幸福生活,无数事实证明,门当户对的婚姻最稳定,最幸福。

    这些想法在随心脑海中掠过,暗暗点头。

    何妍月一笑后,有感而发道:“现在的高中生胆子大了。”

    随心笑道:“这不犯法。”

    是啊,不仅不犯法,这行为还可歌可泣呢!三人不由更加笑意大增。

    何妍丽想起学校的事,叹口气道:“我们班上就有。”

    随心也想说一句,突地想到自己,一下失了立场,眼神不由地看向周围,这是心中有鬼的人不由自主的小动作。

    随心看到,系在桂花树下的野鸡蔫了,翅膀被绑住了,脚上拴了麻绳,它只能趴在树荫下喘息。

    “得给野鸡一碗水和一些菜叶子、米饭,别让它饥渴而死了。”随心指着野鸡道。

    何妍月笑道:“小丽,你喂鸡,我煮饭。”

    随心接道:“我做菜。”

    三人笑着分了工。

    随心看两边附近的门有些打开了,知道这些人家有人在,或是家属,或是子女在家,现在正是暑假时期,同学们都放假回家。
1...147148149150151...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