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碧水犹清
    那陆晟来时看到她,再对着自己一直带在身边的陆幻,表示,“改日也换个漂亮的女使带身边,那样才抢眼。”
    陆幻小哥欲哭无泪,郎君这是觉得他不够漂亮,所以准备不要他的意思吗
    袁敏也看出来了,秦二的风评很不好,有人暗地里说他贪图美色,不近人情。她找机会打听了一下,原来他第一天来就把两个令史给赶走了,那两个令史因为没及时面见新上任的员外郎,还自命清高的在秦二面前大讲道理,说了一通义正言辞,甚至带两句讥讽的话,说什么胸无点墨何以为官,仗势凌人无法让人臣服。
    秦二是新官上任,威严十足,把两个令史直接轰出去,还说再不录用。
    这两个令史因为写的一手好字,平时黄大人都还挺重用的。
    当时被请出去的两个令史大闹,说自己是黄大人的人,他无权管辖。
    秦员外郎毫不留情,说现在内部由他掌管,谁若不服气,尽管开口,趁早离开!
    威风凛凛的秦员外郎展现出了他的冷淡苛刻。
    袁敏听了这些,瞬间觉得郎君威武,她挺直了腰杆,决定把郎君的良好品德给传承下去,让那些人知道不仅秦员外郎不好惹,他的女使更不好惹。
    新上任的员外郎在上任的第一天还把所有的要求都提升了一个层次,几个令史,每三天就要交一篇心得上去。除此之外,不得弄虚作假,假公济私,私相授受,劳民伤财,拉帮结派,等等。
    不过这心得内容,那些令史都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在背后议论纷纷。
    而今天正是第三天,那些人犹犹豫豫的把自己写的文章交出去了。
    袁敏瞧了一眼,通篇锦绣,甚至还有整个篇幅拍马屁的,果然都是读过书人,纸上谈兵很有一套。
    刑部院掌天下刑法之政令,包括修订律法,管天下狱讼,也因此刑部几乎每天都有各地呈上来的大小卷宗。凡涉高官或重大案件则有三司会审,交由大理寺协同办理。
    刑部主要官员有尚书黄岩,侍郎冯廉。
    刑部各司职掌:
    刑部司:掌详覆及叙复官秩与平反冤案等事。
    都官司:掌刑徒流放、犯谋反罪家族株连没为官私奴婢及其哲学家,兼掌吏员废、置、增、减、出职等事。
    比部司:掌会计审核内外帐本,追查各部司侵吞经费,催索场务、仓库负欠帐务。
    司门司:掌门关、桥梁、渡口、辇道之禁令,及道路桥梁等的修复、更改等事。
    各司置郎官两人,判刑部事二人,详覆官四人,法直官一人,吏额三十人。
    袁敏也大概了解了一下刑部院,在这个部门是个苦差,不是实质掌权的一个部门。
    午时知府衙门押着一个犯人过来,还带着卷宗。
    为首的正是韩以南,领着一群衙役过来。
    自知道他是韩公的孙子之后袁敏就对他多了几分敬意。
    良将之后,必有勇夫。
    韩公的忠勇必定在这个家族袭承。
    当年她只知韩八郎,却不知他的名字是韩以南,彼时他们同龄,时光匆匆,现在他成了青年才俊,而她已经脱胎换骨,变成另一个人。
    这个犯人是个外地来的秀才,姓吴。
    报案人称是住在青山湖湖畔钱家的家丁,为家主钱老板伸冤。
    这个钱老板是个商甲,家底颇丰,其人仗义疏财,是个善人。三年前他南下行商,遇到一个失意书生,正是这个吴秀才。钱老板见他家境贫寒清苦,行佣供母,很是感动,便有意资助他读书,把他带到临安。哪知那一年他初入考场,第一场还没考完,因为上吐下泻晕倒最后被抬了出来。
    钱老板就劝他说没事,可以再等两年继续。钱老板把他当成至交对待,请他做西席,教两个孩子读书,一直供养在自己家。
    哪知这一养,就养出个白眼儿狼。
    吴秀才这两年过的安逸,读书也懈怠了不少,去年科考再次落榜。
    &n
第七十四章 探案高手
    当时因为父亲入狱的缘故牵连的人太多,那些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袁敏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牺牲而无法救他们。
    但是袁敏记得每一个人,有恩的,有仇的,一个都不可能忘记。
    袁敏独自跟钱太太聊了聊。
    “如今钱老板重伤昏迷,吴秀才逃不了牢狱之灾……钱太太,我尚且呼你一句钱太太,是因为你们还没和离,你现在是怎么个想法这里没有其他人,能否同我说一说”
    “没什么好说的,这些年我们聚少离多,感情早就淡了,吴郎他身无分文,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袁敏却觉得嘲讽,自己的丈夫生死不知,她却还在替别人开脱。
    “钱太太,我且问你,当初你嫁给钱老板又是为了什么”
    何氏一瞬间恍神,忆起十年前的事,缓缓道,“当初嫁他我也是无奈之举。”
    “你不要拿无奈开脱,难道那个时候你没有机会选择其他的路”
    “那时候我哥哥冤死,我一个女郎无处可去,哪有其他的路可走除了嫁给他,还能怎么办”
    如果她不是她恩人的妹妹,袁敏真想敲死这种女人算了。
    “难道你想跟钱老板和离然后和吴秀才那样身无分文的书生一起过日子”袁敏反问,“你有没有想过钱老板赚的银两与你无关你们俩和离你得不到他的一切!你红杏出墙,钱老板完全可以告你们通奸,他凭什么和离了还要分给你银两傍身如果没有银两,你和身无分文的吴秀才怎么过日子你过了这么多年锦衣玉食的日子能放下身段去洗衣做饭吗你想过这些事情吗”
    “我……”钱太太面露迷茫神色。
    看来这么多年钱老板还是把她护的太好了,她活在自己的世界,完全让她忘了现实。
    “我是真心爱吴郎,他还会写诗给我,给我的写的诗都那么好听……”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吴郎才是我的知音,才是我应该嫁的人。”她是读过书的,面对丈夫,她完全是对牛弹琴。
    “如果钱老板醒来,我会建议他告你通奸,你就等着坐牢吧。”袁敏冷冷道。
    她的恩情不是报给一个看不清现实的傻子。
    何度的死袁敏感到很抱歉,可是那么有气节的一个人,他的妹妹却寡廉鲜耻。
    相反钱老板所为已经是仁至义尽,他说照顾,就真的照顾了她这么多年,而且在他们已经是夫妻的情况下钱老板完全可以告他们,可是他选择息事宁人,他这么做就是想护着她。
    然而何氏完全是个拎不清的,以为几首酸诗就是爱情了她的所为就是为爱情奋不顾身
    简直可笑至极!
    这样的行为袁敏只会为她不耻,其一,她是已婚妇人,其二,吴秀才狎妓轻浮,好歹是个读书人,却做出伤风败俗之事,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靠不住的人。
    钱老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七,这两年一直跟着钱老板四处奔波,小儿子十四岁,两个人都已经明事,他们各有各的想法。
    大钱只想替父讨回公道,而继母的去留他选择尊重钱老板的意思,小钱却恨极了何氏和吴秀才,只恨不得把何氏立刻赶出家门。
    钱家当家人昏迷不醒,大钱显然已经能独当一面,钱家上下打理的有条不紊。钱老板昏迷被抬回来,他派人找大夫,派人押着吴秀才报案,又亲自侍奉在旁,钱家上下各司其职,无人趁机乱来。
    此案虽说杀人凶手的动机和凶器都很明显,但是秦二还是提出两个疑问。
    第一,没人亲眼看到吴秀才动手,钱家家丁看到的只是钱老板倒在血泊,吴秀才拿着刀。
    第二,钱老板身上除致命刀伤外,还有三处挫伤,身前两处,像是跟嫌疑人打斗时留下的擦伤,有一处在脑后位置的重击很可疑,如果说当时钱老板和吴秀才正面相对,那么后脑的那个伤就不可能是吴秀才做的,他在钱老板身前,如果一下刺中钱老板后第一反应应该是惊慌,而不是转到他后面重击他的后脑。再反过来想如果是吴秀才重击了钱老板脑后,那么钱老板身前的伤就不会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后脑的重击不像是书生所为,而像是会武功的人做的。
    秦二猜测案发当时出现过第三个人,但钱家家丁出现时并未看到第三个人,只有他们两个在场。
    而且钱家家丁的供词里也说当时他只听到一声钱老板的叫声,后面就没声音了,等钱家家丁过去的时候就看到吴秀才手上拿着血刀,这个时候吴秀才就已经神志不太清晰。
    经过走访排查,秦二得出结果,吴秀才伤人没错,但有第二个凶手在场。
    钱老板这个案子发生在今天上午,当时街上的人还不算多,所以想要找出这个人就要先查案发时在青山湖附近出现的人。
    黄大人觉得他推理的不错,但要在诺大的青山湖寻找一个凶手并不容易。
    这个案子是知府衙门接手的,他们写了卷宗,对这一点并没有突出表明,显然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层面。
    关于这个疑惑,秦二只能再去找韩以南,韩以南听完这个推断,对早上周边排查的人再次回忆了一下。他在早上接到案件的时候就已经对周围的人进行了排查,这是他在建康府衙当差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一个案子发生周边的人和口供一致,这件案子更容易定案。
    这么一想,他们去的时候还真的有一个可疑的人路过。
    秦二和韩以南查到那嫌疑人的身份,住在青山湖附近的客栈,连忙让人抓捕。
    而牢狱中,因为吴秀才神志不清,请了大夫进来让人医治,哪知那大夫就是另一个嫌疑人,
第七十五章 笑不出来
    袁敏突然发现那一年还是走错了路,她应该跟着师父远走,习得一身医术,等到时机成熟再出来找他们一个一个报仇。
    不过,走错路没关系,上天给了她机会重生,让她遇上秦二,这对她来说就是机会。
    这样想着,她就更加认真的习医。
    袁敏想说服秦二去给王通看诊,当然这病不是要给他治好,因为袁敏最恨的人莫过于这个叛徒,怎会让秦二把他的病给医好呢
    她只是想去找一点麻烦而已。
    王通和武清是父亲的左膀右臂,父亲一直信任他,重用他,最后却被他背后捅刀,这样的人杀他一百遍都不足泄愤。
    第二天秦二郎依旨进宫,给太后娘娘复诊去,这一次他带着袁敏一起。
    万公公亲自在宫门口迎接。
    袁敏站在宫城门下,想到上次来的时候也不过是两个月之前的事情,可如今宫城扩建,城墙又高了一层。
    于她错过的是两个月,对这漫漫时光来说却是十二年。
    当今皇帝在绍兴元年升杭州的临安府作为行在,绍兴八年正式定临安为行都,建康改为留都。
    建康是自古以来虎踞龙盘的王者之地,又是千年古城,正是中兴社稷,收复北方的理想都城。
    当时在建康建了行宫和官衙,可后来女真大兵压境,皇帝仓皇逃跑。女真退兵后,皇帝就一直盘恒在临安,正因为杭州可以入海,如果女真大兵再次追上来,他就可以直接出海逃脱。
    临安宫城靠凤凰山而建,这些年宫城扩建,已经扩充到十里之外。
    太后娘娘住在慈宁宫,平时深居简出,潜心修道,与皇帝并不太亲近。
    皇帝重孝,曾为了太后回国想尽一切办法跟跟女真人谈判,后来屈辱求和,但是太后回朝后听说袁鹏死在狱中,对皇帝失望至极,因此这么多年跟皇帝一直有隔阂。
    魏太后在上京对国内的事情并不是一无所知,袁家军的威名广传于女真一族。袁鹏每次胜战,对于被俘虏异国他乡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好消息,他们每一个被俘虏的人都等着这支军队把女真人赶出中原的那一天。
    魏太后觉得皇帝做错了事,错杀了一国栋梁。
    本来准备跟秦二进慈宁宫的袁敏,却被淳安小柿子半路劫走。
    小柿子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秦二郎今天进宫,就悄悄等在宫门内不远处,看他进了宫门,身后还带着袁敏,高兴的跟什么似的,拉着袁敏不肯让她走。
    “秦家哥哥自管去,我帮你看着她不让她乱走,等秦家哥哥要走了,派个宫人来寻我便是。”
    袁敏想捏他的脸,小屁孩儿一个,什么叫看着她不让她乱走
    她这一趟进宫难不成就变成陪小孩儿吗
    “小柿子你住在宫里啊”周伯琮是嗣子,幼时养在宫中,被封郡王,却没有封皇子,成了亲之后应该不是住宫里才对,他有自己的府邸吧
    “我当然不是住宫里,我是陪着我爹进宫的,我也是刚进来,就听说秦二郎要来,所以才等在这里,我是专门等他的。”
    “你等他干嘛拉住我啊”
    “我等他就是因为想找你!”
    袁敏无话可说,她被一个小朋友惦记是件开心的事情吧
    虽然过去了好几天,但小柿子对那只黑鸟还一直很耿耿于怀,而且她答应了说让那只鸟找他,他却一直没等到,他觉得被骗了!
    袁敏还真的不是想骗他,而是那只大满比她还忙,总是飞的没影,不知道去哪里了,她已经很久没听到它喳喳乱叫了,回笼子就眯眼睡,一早就飞走,总感觉它在外面有了新欢,所以才不归巢。
    “训练它还需要时间,你别急哈!”袁敏找了个合适的理由,大满会说话的事还是先瞒着。
    小柿子暂且信了她,又拉着她陪他去抓鱼。
    抓鱼追鸟,果然是个小孩子。
    “世子,您可别忘了郡王的话,在宫里可不能胡来。”小柿子身边的人提醒。
    小柿子觉得无趣,在宫里确实不能愉快的玩耍,在宫里犯事他的惩罚都是双倍的。
    袁敏就提议一起去慈宁宫,她想在皇宫到处看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