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球首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小扬扬
“你这小日子过得不错啊,茶水喝着,瓜子磕着,美人陪着。”宋卫国看着跑出去的宋馨,笑着说道。
他前两天就好利索出院回来了,不过姜小白让他好好在家休息两天,再养养伤,别太操劳了。
不过这宋卫国也是个坐不住的,这才在家待了两天就跑回建华村了。
“你不是也有没人陪着吗”姜小白看着宋卫国抓起自己面前的瓜子磕了起来,也不阻拦,笑眯眯的说道。
宋卫国顿时脸上的神情就变的不自然了。
“呸,这是什么瓜子,怎么全是些烂瓜子呢。”宋卫国迅速的转移了话题。
“这傻子瓜子在皖省的口碑我听说还是不错的,怎么卖的是这样的瓜子呢。”
“听谁说的,清清姑娘。”姜小白似笑非笑的看着宋卫国说道。
这话咋一听起来没有问题,傻子瓜子是皖省的,在皖省有名气也是正常的。
而合市作为皖省的省会知道傻子瓜子也正常,陈清清家就是合市的,所以是陈清清说给宋卫国听的好像也有道理。
可是姜小白这么问,宋卫国就觉得是在打趣自己。
顿时一张老脸就通红了。
“瞎说啥呢,可别开玩笑了。”宋卫国连忙求饶。
姜小白也没有继续揪着这个问题。
“让你在家里歇着你不听,那就陪我看奥运会吧。”姜小白说道。
说完又把目光投到了电视上,电视的信号不是太好,不时的会出现雪花点。
早就已经习惯了后世的高
第680章第一块金牌
其实姜小白记忆里是知道谁得奖牌的,银牌和铜牌他记不住。
但是金牌还是知道几个的,不过这种事没有办法多说,说多了没有办法解释。
“好,回头就安排人去。”宋卫国点点头。
“嗯,好,好。”姜小白突然大叫了起来。
转头看向电视机,电视里我国27岁的运动员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
成为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获得者,也是我国第一位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好,金牌,获得金牌了。”一旁的史生也激动的说道。
这种激情和其他的没有关系,纯粹的就是国家荣誉感。
这个时候,不知道多少电视机前的好观众兴奋的跳了起来。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枚金牌,改革开放了,但是这个时候和国外有着很大的差距。
但是国人能够在奥运会上扬我国威,向世界各国人民证明,这种感觉,和后世我国已经强大起来以后,那种获得金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兴奋,激动,为许海峰,为第一枚金牌,为这个国家,为是这个国家的国民而兴奋,激动。
甚至不少人,在这一刻都流出了泪水。
“去,广播一下,把这条消息用厂子里的喇叭,和村里的喇叭广播一下,告诉所有人这个好消息。”
姜小白挥舞这拳头兴奋的说道。
“好,我这就去。”宋馨扔下手里的半块西瓜,急忙跑了出去。
她这种在国外留学,待过的人,才更加的明白一个国家的强大,带给这个国家的民众是什么。
很快,厂子里就响起了广播。
“现在播报一条消息,我国运动员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的手枪射击项目中获得了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这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获得金牌。”
宋馨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了全厂。
宋馨还是非常有水平的,这句话说的基本上赶上市电视台的水平了。而且字正圆腔。
“奥运会,啥是奥运会,谁获得金牌了,洛杉矶在哪”
虽然宋馨已经说的足够的明白了,可是该不懂的还是不懂,该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
这个时候的农村地区真的是消息闭塞,落后,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奥运会是个什么东西。
“奥运会都不知道,就是运动会,跑步之类的,在国外的,挺多国家参加,报纸上都写了的,”有人开口说到。
“报纸上写了,你个老东西认识字”
“我不认识,但是我家老大上学认识啊,他跟我说的。”男人一脸的骄傲。
“切,回家我就让我家闺女给我读报纸,有啥了不起的。”
受姜小白的影响,建华村整个村子,对于教育还是很上心的。
几乎家家户户都把适龄的孩子送去上学,当然了这和厂子里给补贴钱也有关系。
“哎,别吵了,这娃娃是真厉害,在国外还能够得金牌,手枪打的真好,神枪手。”
又有人开口说到。
“是啊,厉害,金牌肯定也很值钱。”
厂子里的人们议论着,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地方,也爆出了欢呼声。
不少地方都用喇叭广播这一消息。
相对于建华村有的村民连奥运会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京城,魔都这两个地方的居民可是一清二楚。
而且京城的居民还有议论时事政治的习惯,首都人嘛,不说两句体现不出自己的优越感来。
而奥运会这么大的事,当然有不少人关注。
根本就不用广播他们就欢呼庆祝起来了,并且奔走相告,奥运会三个字一时间成为了人们热议的中心话题。
你要是不看奥运会,出门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人聊天。
&nb
第681章服务态度
京城,姜小白服装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这店铺不错啊,怪不得能够给奥运健儿们做衣服呢,我也必须买一件运动服来穿穿。”
“是啊,我给我家二子孩子买一身运动服,我家二子读书不行,但是身体还是挺好的,以后也让他当运动员,出国争光。”
“大婶,你这个想法好啊,我也给我弟买一身,让他以后也去当运动员,像那个李宁一样,拿奖牌。”
店铺门口拍着长队,人们指着门前的海报议论纷纷。
店铺里边同样是摩肩接踵,服装店已经完全的超符合了。
按照姜小白的规划,现在的旗舰店一家分为两层,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
流出试衣间,休息区,可以同时容纳800多顾客。
如果人再多的话,就会十分拥挤,影响顾客的购买体验。
可是这两天,京城的姜小白服装旗舰店,那是800多顾客,已经上千人拥了进来。
本来进来是想买运动服的,可是进店以后就不想走了,被店里各种各样的漂亮衣服吸引的目不转睛,再加上试衣间,休息区。
那还能够迈的动步子,基本上不把口袋里的钱给花干净了,是走不出姜小白旗舰店的。
而且就不买那么多的东西,进来了,看着店里的环境,也有些不想走。
这么富丽堂皇的地方,多待一会也是好的啊。
对于一些男同志来说,还是漂亮的服务员,看着也赏心悦目的,这些服务员还不会像国企服装店的那些大妈一样。
动不动的就说什么“你买不买,不买赶紧走,投诉我,我服务态度不好看,老娘不买了,挨找谁找谁。”之类蛮横的话语。
这些年轻漂亮的服务员说起话来都是柔声细语,客客气气的。
就好像是面对领导,谁不想享受这种服务啊。
店长看着店铺外边排着的长队,看着店里拥挤的人流,有些发愁。
其实有些顾客,她能够看的出来,已经买完东西,或者压根就不买东西,可是就是晃荡着不走,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
你说他们是闹事吧,还真不是,就是服装店太好了,舍不得走。
可是外边堵着一堆的顾客却进不了。
“老张大哥。”店长招呼着门口的保安。
“去给外边站着排队的叔叔阿姨,一杯水。准备点凳子,和太阳伞,让有孕妇,小孩,老人的,坐下歇会。”
“好嘞。”保安老张应了一声带着人去办事了。
段志祥在人群里沫着汗水,等着给姑娘买一套运动服。
看着服装店上的名字,他总是感觉有些熟悉,姜小白服装旗舰店。
姜小白这三个字怎么感觉这么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么,突然段志祥眼前一亮。
对了,想起来,前两年自己从外地出差回来,在火车站看见的北师大迎新活动搞的不错。
那个北师大的学生会部长就叫姜小白,记得那个小子为人处世特别老道,还送了自己一条中华烟。
自己为此还写了一篇报道,报道北师大迎新活动举报的挺好。
就说呢,看着熟悉,这俩名字都一样,不会就是那个学生开的吧。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是在段志祥心里过了一下就被他给排除了。
不可能,听说这姜小白服装店在全国挺多地方都有分店,光是京城就有两家。
还有厂子,怎么可能和哪个学生有联系么。
不过那个学生算算好像也毕业了,不知道分配到哪去了。
不过不管分配到哪,估计将来发现都不会错。
段志祥正,就听见有喇叭
第682章段志祥
服装店爆满的情况不止出现在京城,魔都,合市,石门市,只要是有姜小白服装店的地方都出现了。
精美绝伦的装修,热情的服务态度,各种各样的漂亮衣服,再加上这一次奥运会成为全国话题的热议中心,姜小白服装彻底的火了起来。
皖省日报首先报道了这一消息,当然了就是一个小板块,上边写着:“今日,我省合市新来的一家服装店,顾客爆满,据悉这家服装厂就是这次为我国的奥运健儿出国征战提供服装赞助,爱国热情高涨的民众……”
皖省的日报报告出来以后,姜小白第一时间就收了消息,不过也没有在意。
然后紧接着就是魔都晚报,内容也基本上大同小异,不过报道的篇幅却大了许多。
姜小白看着桌上的报纸,心情十分的美丽,这都不用自己花钱打广告,就免费帮忙宣传了。
然后是人民日报,彻底的引爆了。
通讯记者是段志祥,不过人民日报这种报纸,当然不会简单的报道一家店铺怎么怎么火爆。
段志祥那天从服装店回去以后,又收集了一些资料,同样因为奥运会火起来的还有东方魔水,健力宝。
段志祥先是从这两家店铺的火爆程度做了描述,其中服装店门口等待着的顾客,东方魔水门口解放卡车排着的长队,然后提到了广告效应,再最后又着重的对比了国营企业的服务态度,和乡镇企业的服务态度。
段志祥这篇文章就相当的有内涵了,里边涉及到的东西就非常多了。
然后其他报纸也开始跟风,说起了这种现象。
姜小白在报纸上看见了这则消息以后,脸上顿时浮现出来微笑。
这服装店还是有人才的嘛。
“老宋,这京城旗靓店的店长是谁”姜小白看着对面的宋卫国问道。
“是叫叶梅的女人,原来是国企的工人,丈夫去世了,没有办法养家,停薪留职过来的。”
宋卫国说道。
“好,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店长,你这样打电话鼓励一下,同时把京城这家旗舰店的做法,通报其他服装店,让他们都这么干。”
姜小白笑着说道。
“好,我这就去。”宋卫国也是满脸笑容,服装厂现在真的是火爆的一塌糊涂,竟然能够上人民日报了。
“去吧,争取让她正式辞职了。”姜小白说道。
宋卫国一愣,回头怪异的看着姜小白,这也太坏了。
“怎么这样的人才你不想留在服装店。”姜小白说道。
“我当然想,行吧,我听你的。”宋卫国把锅让姜小白背上。
姜小白也不在意,宋卫国走了以后,姜小白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皮本。
这种本子也是这个时候的特色,中间隔几页还有插画,一些风景图片。
找到了段志祥的电话,姜小白看着人民日报这篇文章的作者,就基本上确定了这个记者是谁。
就是当初迎新活动时自己认识的那个段记者。
虽然现在这个段记者不知道姜小白服装厂和自己有关系,可是自己知道啊。
人家给发了文章,要是不认识就算了,可是认识自己要是不说一声,以后知道了心里肯定有想法。
姜小白按着电话本上当初留的电话拨了过去。
“嘟嘟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