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之全球首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小扬扬
第614章规划(上)
    看着会议室里激动的众人,姜小白点了点头,人心可用啊。

    “那这样,现在我们开会,规划一下明年的工作计划,”

    姜小白坐了下来。

    “我们先从建华养猪场开始,一个厂长,一个厂长安排,涉及到哪个厂子,那个厂子发言,其他人也可以建言献策,也听着点。”

    姜小白说着,众人纷纷点头应着。

    “老三,你先说一下建华养猪场的情况”姜小白看着李老三道。

    “建华村养猪场,现在有种猪58头,保育期的猪仔200多头,育肥期的猪仔300多头,这300多头猪仔快的在年底之前能够出栏,慢的在明年四,五月份可以出栏。已经可以出栏的有800头左右。”

    李老三缓缓的开口说到。

    现在建华村养猪场的猪已经达到了1500多头左右,这段时间没少买,还有1200多头。

    关键是现在的建华养猪场,虽然还没有达到自给自足的地步,但是总算是有一部分的小猪仔了。

    “这800头猪仔,年底之前是否都能够买的出去”姜小白问道。

    “没有问题,现在养猪场自有资金15万左右,800头猪仔能够回款16万左右,可用资金基本上保持在30万左右。”

    李老三说道。

    “现在的养猪场最多能够容纳多少头猪”姜小白问道。

    “咱们的养猪场占地有十多亩,当初建的大,按照一头猪成长的空间08到1平方米来算的话,极限的容量是1万头左右,如果有需要随时还可以扩大。”

    李老三说道,他当养猪场厂长好几年的时间了,和刘健学了不少东西。

    这种大概状况的估摸,是随口就来的

    “好,那先这样,明年开春以后,争取把养猪场的猪数量达到8000至10000头。”

    姜小白说道。

    “这一下子翻差不多十倍的数量,对养猪场的负担太大了,光是污染问题就是个大问题,现在的情况,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猪排放的污染啊”

    李老三开口说到。

    “对,就是这样有问题就谈,我们一条一条的解决,你说的污染问题我们可以在养猪场的外围,再建一个果园来消化猪粪污染,同时和村里沟通,加强养猪场周边的开荒,来消耗猪粪的污染。”

    姜小白说道。

    “正合适果园的水果还能够做罐头的生产原料,不过果园的摘种要给养猪场的扩建流出地方来。”

    “那人员问题呢,其他人员都好解决,比如配种员,保育员之类的,经过简单的培训上岗就可以,关键是兽医,一万头猪的养猪场,要是没有一两个专职的兽医的话,一旦出现猪瘟,那就会全部传染。”

    刘健在一旁开口说到。

    “兽医这事确实是个问题,各个村的兽医,我信不过,他们没有专业的知识处理,而专业的兽医不是在县畜牧局就是在大企业里边,那能不能够想想办法,挖两个人过来老三,”

    姜小白把目光看向了李老三。

    李老三一脑袋法令纹,这事特么难办。

    “这样,我们分两条线,老三你从明天开始就物色,从市畜牧局,县畜牧局,或者其他养猪场,准备挖人,只要是代价够大,我觉得总是可以的,

    然后过完年,刘健,咱俩去一趟你们学校,看看能不能够挖你们两个同学,或者你联系一下已经毕业的同学想想办法。

    活人不能够让尿憋死,总得想办法。”姜小白说道。

    “好的,”

    “也只能够这样了。”两人纷纷点头。

    “再有就是养猪场里的屠宰场要搬出来,选一块地方,新建一个屠宰场,旁边再建一个冷库。”

    姜小白说着,李老三拿着笔在本子上记着,有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或者画图,反正自己能够看明白。

    “销售上的问题也要重视起来,我们不能够坐在家里等靠,成立养猪场销售科,人员从知青罐头厂的销售科里边抽调,三个到五个人,提拔为科长,主要负责销售,

    以建华村为中心,各大村子,乡镇里的用肉的地方,联系市里的各大饭店,合适的话在市里也建一个冷库,寻找其他县的肉贩子,到建华村拿肉,

    不过我们屠宰场,只屠杀自己的猪,其他地方送过来的暂时不要收,万一有病的牲畜,那是砸我们自己的招牌。”

    “我知道的小白厂长。”李老三连连点头。

    “还有就是电力的问题,这个时候谁家的电都不够用,看看想办法找一下,电业局这帮大爷能不能够给建华村扯一天专门的电缆,保证建华村的用电,几个厂长都是用电大户,备用几台发电机……”

    姜小白说道,这个时候停电那是常有的事,三天两头的,连京城都分片区停电。

    张宣县就更不用说了,给断电那是常有的事。

    “好,这事过年的时候,我和电业局的局长沟通一下。”李老三点头应到。

    姜小白一条一条的安排着,很快就到了中午。

    吃过饭以后,继续开会,直到天黑的时候,建华养猪场的事,才算是讨论完了。

    关于建华养猪场安排了一大堆的事,看着就是养猪场的猪从1000多头,要增加到一万头。

    可是相对来说,带来的问题却是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过这个过程中,气氛却很活跃。

    不光是李老三,其他人也提出自己的的看法。

    有的还直接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开了一天会的众人,虽然身体上疲惫,但是精神状态却很好。

    这会议也不是那种假大空的报告会,而是在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

    姜小白提出一个目标,然后大家围绕这个目标,总结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然后提出逐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天晚上,正合适是元旦当天,知青罐头厂也是大摆宴席。

    众人都喝的不少,不过宋卫国没有喝太多。

    他都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回来了,吃过饭以后,就让人开着姜小白的法国雪铁龙cx20送他回县城了。

    和老婆孩子团聚一晚,然后第二天再回来开会。




第615章规划(下)
    讨论完了建华养猪场的事,接下来就是饲料厂了。

    饲料厂想要扩大生产主要是两方面的事,一个是生产原料制约的限制,另一个就是销售的问题。

    生产原料粮食依然是稀缺的资源,主要的还是在公社交粮,虽然建华村的粮食除了交给公社的公粮,留足了自己吃的,其他的都卖给了饲料厂。

    可是饲料厂的生产原料依旧不够。

    “还是要想办法,去其他村子收购,不行的话就提高点价格,带着黄书记去,喝两顿酒,看看能不能够多收购点,

    我们饲料厂生产的饲料,相比其他饲料来说增肥快,出栏期段,这都是优点,只要是能够生产出来,肯定能够买的出去的。”

    “销售的问题,还是要详细的划分销售区域,一步一步的打开市场,尤其是各地的养猪场……”

    就在姜小白带着建华村各个厂子的高层开会讨论厂子明年的发展的时候。

    另一边,刚刚过来元旦,整个国家就都感受到了。

    “南巡”这个词,在现在的公文中从来没有正式出现过,不过在后世的课文却时常出现。

    不过一般“南巡”指的是1992年的92南巡。

    可是实际上还有一次,那就是1984年的南巡,同样的意义重大,同样的影响深远。

    其实这个时候,不光是在北方对于改革的事有所争论,就是在南边同样有争论。

    姓“资”还是姓“社”是这个时代永恒的争论。

    不过随着这一次的南巡,彻底的落下的帷幕。

    这中间有两句话,一句是“珠海经济特区好。”另外一句是“鹏城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其中后一句不是在鹏城写的,而是从鹏城走了以后,在羊城的时候写的。

    在鹏城的时候,一言不发,没有表态,哪怕是袁老板指着工厂门口的一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问犯不犯忌讳,都没有开口。

    而是在已经到了羊城以后,才写下课这一句话。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句话的落款,却是在鹏城时候的日期

    姜小白从报纸上也看到了这一消息。

    这一南巡,通过新闻,在全国播出,这一刻,不知道多少意识敏锐的人感觉到了气候的变化。

    是的,要有大事发生了,姜小白把南巡的消息,那两句话反复的在会议上朗读。

    告诉大家,从此以后不一样了。

    整个1984年这一年份,诞生了很多伟大的企业,姜小白希望建华村的企业也能够在这一年彻底的生根发芽。

    知青罐头厂的会议室从1984年1月1日开始被占用开会,整个会议一直开到了15号,整整开了半个月的时间。

    对于四个厂子明年的发展,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个具体的框架。

    养猪场的资金,年底的时候没有分红。

    建华村的村民排着长队,等着养猪场年底的分红的时候,甚至已经在计算着领了钱应该怎么花的时候。

    姜小白两手空空的走向了主席台,台下的李老三等人都为姜小白捏了一把汗。

    “同志们,今年的养猪场不给大家分红了。”姜小白没有什么铺垫,直接就开口说道。

    一旁的李老三神经一下子就紧绷了起来。

    下边排着队的村民也是一愣,不过却没有李老三想象中的激动。

    “小白厂长,是不是今年养猪场赔钱了,用不用我们再投资点”一个中年男人举手看着姜小白问道。

    “对啊,小白厂长,这两年我家种地,没钱挣钱,多了不敢说,几千块钱还是能够拿的出来的。”又有人高声喊到。

    “几千块钱,刘老二,你家我还不知道,能拿两千块钱算不错了,小白厂长我拿三千。”

    “小白厂长……”

    “小白厂长……”现场的气氛果然很激烈,但是却不是李老三等人想象的追着要钱的场景。

    反而在听说今年不发钱以后,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拿钱出来给养猪场。

    李老三愣住了,史生,宋卫国愣住了。

    “哈哈哈。”姜小白大笑着,这就是建华村。

    有建华村在,自己就有根在,就有东山再起的基础。

    “不是赔钱了,挣钱了,挣了三十万。”姜小白说道。

    “但是这钱不发给大家,不是我姜小白要揣到自己口袋里,而是要用来发展建华村养猪场。”

    “明年建华村养猪场要把猪增加到一万头,要在养猪场外边再建一个果园,要在养猪场附近开垦一片荒地,要单独建屠宰场和冷库。”

    姜小白说着,下边彻底的炸开锅了。

    “一万头猪,我的乖乖,那得有多少啊,岂不是漫山遍野的都是猪。”

    “还要建果园,开荒地,冷库是啥东西啊”

    “一万头猪”是一个反复被提起的数字,在场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数。

    一万斤粮食,大家能够想象的到。

    可是一万头猪,要是出栏的话那的几百万斤的猪肉啊。

    那怎么想象,整个建华村都被猪肉淹没了。

    “好。好,养一万头猪。”

    “要是养猪场钱不够,我再投资点。”

    “养猪场要是养一万头猪,再招人,我得去当个饲养员去。”

    “我开荒还是可以的,我去开荒。”

    “我种的树就没有不活的,到时候我帮忙种果园。”

    众人纷纷开口说道,说的不是同意不同意的事。

    而是自己能够帮忙干点啥,已经在想着要是扩大应该怎么办了,而不是在姜小白说了以后,在商量同意不同意的事。

    这就是姜小白在建华村的威信。

    姜小白笑了笑,走下了主席台,把空间留给了李老三。

    具体的事情他就不参与了。

    虽然没有分红,但是还是要把资金给算出来的然后再投入到建华养猪场中。

    姜小白走了,但是建华养猪场要扩大,要养一万头猪的事却在会后传遍了整个建华村。

    整个村里都在议论着。

    所有人都没有办法想象到一万头猪是多少,可是却一遍一遍的谈论着。



第616章张家两兄弟
    姜小白在建华村待到,腊月二十三,订好了车票,准备在小年这天回家。

    可是没有想到,一大早的就有村民找上门来了。
1...206207208209210...9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