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阿思谷马在花拉子模境内注意到。城内的男丁很少,并且大多都是老弱妇孺。另外摩诃末除了第一天接见了他意外,其它时候都是图尔罕可敦的人与他周旋。
并且花拉子模的大帐,也都不见了。所以阿思谷马猜测,摩诃末可能领兵离开了花拉子模腹地。
这可是个大消息!
李承绩立即让李大力注意花拉子模的情报。一有情况,就赶紧通知自己。
在此之际,回鹤境内的情况也送过来了。
说是成吉思汗率领数十万蒙古大军围困中兴府后,发动了数次攻城大战。兴州城外,更是尸横遍野。周边州县的百姓,也都被抓了壮丁。像炮灰一样,在攻城时抵在蒙军的最前面。
整个中兴府周边,也都十室九空。
只是中兴府作为夏国的都城,修建之时异常坚固。且各种城防,也都比较完善。在缺少大型攻城器械的情况下,蒙军迟迟无法攻克兴州城。
&nbs
第三百七十三章 花拉子模
“摩诃末竟然带兵去了钦察人的领地!”,李承绩乍一听到这消息,还有些不敢确信。但是事务司费力送出来的消息,不可能是假的。所以他心下虽很震惊,但已经相信了消息属实。
李大力侯在身旁,应声道:“摩诃末为瞒住消息,将花拉子模与呼罗珊交界之地都设了重重关卡。堂主为将消息送出来,还北上绕道钦察与大辽,才辗转送到察赤的据点。”。
也正是这个原因,消息送到时,花拉子模苏丹摩诃末已经慑服了斯哈纳克汗国的汗王,也就是自己的表弟--阿里普跌烈克。并使其派出七万人的部族人,随花拉子模大军北上。
在图尔盖草原边界,还和克普恰克汗国的汗王卡迪尔布格汗发生小规模接触战。因双方都是试探性的接触,所以双方互有胜负。
不过对接下来的决战,李承绩并不期待。因为这卡迪尔布格汗,着实不是摩诃末的对手。
跟前任克普恰克汗国的汗王---阿里普卡拉乌兰一样,卡迪尔布格汗也是个进取不足,守成有余的家伙。在中原王朝,这样的君主还不算致命。
但在草原上,进取不足就是势弱的表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也就很容易被人看轻了去。
毕竟草原上的部族大大小小,数也数不清。每时每刻,都有部族出现和灭亡。这样的更替的速度,完全不是中原王朝能比的。
所以一个部族组建的草原国家,面对的威胁也是内外两方面的。作为克普恰克汗国一部分的康里人,就是其内患的具体表现。
再加上前些年南方的花拉子模人,国势日盛。与康里人的斯哈纳克汗国因联姻的关系,又愈加紧密。使得克普恰克汗国面临的内外威胁,就更加严重。
像前任花拉子模苏丹塔哈失当政时期,就曾多次发动针对克普恰克汗国的战争。
并与1198年,命摩诃末率领大军与阿里普跌烈克一起攻打卡迪尔布格汗的大帐。结果汗国大军一击即溃,卡迪尔布尔汗还成了摩诃末的俘虏。
若不是后来得到了汗国大部分部族支持的阿里普跌烈克太不听话。不仅不将塔哈失这个叔父放在眼里,还时常让底下的部族侵扰花拉子模边境。
塔哈失也不会将阿里普跌烈克放回钦察草原,并让其成为了克普恰克汗国右翼的汗王。
从而以夷制夷,让钦察草原上不至于出现威胁花拉子模的势力。
也是克普恰克汗国的行政体制,本就有着很严重的弊端。像十一十二世纪之交,随着领地的扩大,克普恰克汗国正式分化为左右两翼。
其中左翼以斯哈纳克为中心,势力遍布后世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州、东哈萨克斯坦州、南哈萨克省、科斯塔奈州、阿克莫拉州、巴甫洛达尔州、卡拉干达州、克孜勒欧尔达州以及锡尔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等流域。连西伯利亚丛林,都有涉猎。
后来历经变迁,东部的领地缩小了不少。特别是大辽西迁后,阿勒泰北部,额尔齐斯河以北就完全放弃。康里部也是在这时候,大规模进入锡尔河流域。
并在半个世纪以前,开始继任右翼汗王。并掌控斯哈纳克,开始游离于克普恰克汗国之外。
右翼则领有图尔盖草原、乌拉尔河、伏尔加河流域,汗帐设在后世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州阿克托别市以东七十里。算是将整个哈萨克斯坦西部、大高加索山脉北部都囊括在内。
而在右翼西边,还有一个钦察人组建的西克普恰克联盟,统治了整个黑海北部。
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将意志
“这个阿敏,倒是有几分眼光啊!”,了解到他的意图,李承绩冷笑道。
“此人恐成呼罗珊的心腹大患,总督你看,要不要”,说着,李大力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李承绩立即摇了摇头,否决道:“不用!这样的人杀了多可惜!”。
李大力瞬时明白李承绩的意思,应声道:“那依总督的意思,要不要派人跟他接触一二”。
“不用!咱们先不要动他。”,李承绩依旧否决道:“他是聪明人!等时候到了,自然知道怎么选了!”。眼下花拉子模还有重新崛起的希望,阿敏的地位,暂时也无人可以动摇。
所以要想拉拢他,着实要费些手段。
再加上眼下呼罗珊总督府内,已经因一大批世家大族的投靠,而使得人才趋于饱和。因此阿敏就算拉拢过来了,暂时可发挥的作用也有限得很。
这样一想,暂时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随后他又将参谋司和六部主官找来,将花拉子模大军北上一事说了出来。
这个消息虽算不得晴天霹雳,但乍听起来,还是很令人震惊。
文臣武将,也当即在政事堂上议论开来。
这是总督府用来召集群臣,共商国事的地方。占地比金色大厅要小很多,设了软垫。也是能进入这里的,只有六部主官、参谋司的参赞以及李承绩特意召见的要员。
其它人,都是没资格踏足这里的。所以殿内预留的软垫并不多,空间也就不大。
不过布置上,还是很考究的。铺了督作司烧制出来‘白砖’,也就是类似后世的白色地板砖。明亮光洁,每天都有人擦拭,干净得可以当成镜子照了。
并且底下铺了火龙,冬天烧上炭火,温暖如春。夏天的时候,则放置冰块,使得殿内清凉无比。
因此,殿上并没有和别的房间一样,铺上质地柔软的地毯。
此刻淡淡的香气从茶壶状的木匣中逸散出来,让人闻着,不觉心旷神怡。
坐在软垫上的群臣们,在讨论一番后,终于有人出声道:“启禀总督!花拉子模防守空虚,正是我等出兵的好时机。”,波斯军团中营千夫长卡赫塔巴说道。
因事关军事,所以李承绩将统战司的诸位将领也召集过来了。反正他们也没什么要事,因此得到李承绩的召见后,就基本全过来了。
当然,他们跑得这么欢快的主要原因,还是盼望着有仗打。不然统战司那个清闲衙门,再待下去闲得人都要发疯了。
李承绩也是摸准了他们的心思,所以召他们过来,为自己心中的计划提供一份助力。
“属下附议!花拉子模对呼罗珊窥伺已久。虽因旧岁的叛乱,国势大衰。但恢复过来,一定会再次与总督府为敌。”,参赞弗拉特出声道。
虽在李承绩身边处理政务,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但哪里比得扩建扩土,来得声势浩大。所以弗拉特也希望有仗打!那样的话,参谋司的用处,就更大了。
其它军将也纷纷出言,都是建议对花拉子模用兵。
但是参赞阿利不剌却有另一番见解,出声道:“摩诃末领兵北上,总督府不但不应与其为敌,还应驰援一二。”。
“哦!阿利参赞这是何意”,千夫长阿拉布江面色不好道。虽然他和阿利不剌在族群或利益上,并没有什么冲突。但是出兵征战的事,却是整个武将的意思。
所以甭管是谁,只要说不行,那就是与武将整个利益集团过不去。
“难道说,阿利参赞是要放任摩诃末坐大不成”,波斯军团
第三百七十五章 意取古尔
眼见众人的视线转移到自己身上,阿利不剌神色如常道:“古尔!”。随即也没卖关子,将攻取古尔的利弊细细介绍了一遍。总的来说,便是利多弊少。
到底古尔国从前任苏丹遇刺到一分为三,已经有三个年头。持续的战乱,致使境内百姓死的死,逃的逃,躲的躲。还活着的,也都像行尸走肉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各方势力也在连续不断的交战中,实力持续削弱。可以说,现在的古尔国,就是一座四处漏风的房子。只要稍稍用力,就可以顷刻间让这座房子坍塌。
因此对呼罗珊总督府来说,此时攻取古尔,已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更重要的是,古尔国境内,多是大山环绕。在军事上,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地位。面对南面地势低平的信德、旁遮普以及天竺等地,都有突出战略优势。
要知道,天竺之地,向来都是富庶之地。那里不像呼罗珊,有漫长的冬季。也不像花拉子模,除了阿姆河流过的地方,其它地方都是一片茫茫戈壁。
而是河网密布,雨量充沛。甚至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都只需要穿一件薄衫。地里也种满了小麦、大麦、水稻等各种吃食,并且还可以种两到三次。
那里的人们也极好统治!像古尔苏丹遇刺之前,就几次三番的攻入天竺之地。不仅大肆劫掠,还打下了好大一片领土。当地的土著人,也都在古尔人的屠刀下,温顺得像羊一般任人宰割。?即便还有人不甘接受古尔人的统治,也都在流着鲜血的屠刀下,成了一具枯骨。
许多寺庙和宫殿,也都被古尔人拆毁。再翻山越岭,从天竺运回吉慈尼的古尔皇宫和清真寺。数不清的金银器具、玛瑙宝石堆砌在古尔苏丹的宝库里,持续为古尔国增添财富。
将其形容为古尔人的牧场,都不为过。
如今那地方,虽已落入古尔国的原军将,现在的德里苏丹的手里。但对总督府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毕竟天竺的百姓,向来就不擅战的。古尔人能在那里逞凶,也不过是当地人太过无用罢了。
这番分析下来,阿布拉江等军将们都若有所思起来。
到底对他们来说,有仗打就是最好的结果!至于打哪里,倒并不重要。
何况以阿利不剌的说法,古尔国的领土是呼罗珊省的三倍还多。攻打的时候,所耗费的时间也必定要数月之久。那么统战司那个清闲衙门,就可以不用那么快回去了。
再加上古尔国那么大的领地,又是新辟之地。打下来,自然不可能马上就将军队撤走。
那么,军将在当地领兵驻守,就是情理之中了。甭管差事会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只要有这个可能,那就有那个盼头。
因此与近在咫尺的花拉子模相比,攻打古尔国的好处,明显在军将们的脑海里清晰起来。
马利克也很心动,就出声道:“如此说来,古尔之地倒是大有可为。可你先前有言,扶持摩诃末又是何理”。
虽然古尔国的解释赢得人心,但是支援摩诃末北扩,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毕竟花拉子模是呼罗珊省的重要威胁,若任其北上吞并钦察部族,发展壮大。说不得,就会南下对呼罗珊省不利了。
毕竟花拉子模是以回教为国教的国家,统治者不是汗王,而是苏丹。又接受了哈里发的册封,在回教
第三百七十六章 南攻北守
“那又如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辽虽一时轻信了乃蛮人,养虎为患。但乃蛮人若想取大辽而代之,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吧”,马利克反驳道。
毕竟大辽在西域称霸了百年!在很多人印象中,是不可战胜的。即使与回鹤的战事,吃了败仗。北境又被乃蛮人趁虚而入,颇不平静。但帝国就是帝国。就算沦落到这番田地,一般人还是对其心存敬意。
阿布拉江也是这样的想法,跟着道:“屈出律此人虽心思深沉,但大辽兵强马壮,也不是那么容易战胜的。阿利参赞,你太杞人忧天了。”。
“但屈出律两起两伏,不能以常理待之啊!”,冂格里钦帮腔道。
这时候,户部大狄万张钛铭,也说话了。只听:“老夫觉得阿利参赞所言,未尝没有思索之处。想那摩诃末,一路南逃。蒙古人多番追杀,都让他大难不死。后来流落大辽,竟又意外起复。
当下又说服钦察部族、回鹤与葛逻禄部,联合对付大辽。这番手段,绝不能小视之。”。
张钛铭的地位决定了他的话是很有分量的!因而那些原本对阿利不剌的说辞完全不加考虑的军将们,也不免深思了起来。坐在右下首的李大气,也在思索了几许后,出言道:“大辽在苦盏、拔汗那等城的驻军,抽调近半北返。已足以显示,屈出律对大辽的威胁非同小可。”。身为兵部大狄万,对各国兵力分布情况,也了解得更清楚。所以他的话,不可能有假。
即便还心存反对的军将,在李大气都表明态度后,也不敢随便反对或质疑了。
阿利不剌见此,开始说着自己扶持花拉子模的理由。
只听:“摩诃末雄图大略,未尝没有取大辽而代之之心。而屈出律心思深沉,也欲取巴拉沙衮而代之。只是当前,花拉子模人势弱。但若总督府给予扶持,说不得大辽境内,便会上演二虎争雄之祸。”。
说到这里,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且细细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有古尔国内斗的前车之鉴在,军将们倒是喜闻乐见花拉子模人与乃蛮人相争。
因此原本心存疑虑的官吏们,也全都放下心来。
坐在上首的李承绩见大家都被阿利不剌说服,也出声道:“既然诸位都以为阿利参赞所言在理,那我等便南攻北守。至于具体如何施为,诸位再下去思索一番。三天之后,各部各司都议出具体的章程。”。
至此,对古尔国用兵之事便定了下来。
不过刚走出总督府的阿利不剌,又很快被内侍穆耳果拦住了。“阿利参赞,总督有请!”,长得白白净净,脸蛋清秀的穆耳果,一脸谦和的笑道。
他是拜占庭来的白奴,模样生得俊秀。之前在蒲华时,在桑贾尔宫里服侍。后来遇上叛乱,他被闯进宫里的暴民狠狠凌辱了一番。眼看着是离死不远了,却被李承绩命御医诊治。总算将他从鬼门关外拉了回来。
当时和他一样境遇的,还有不少人。原本像他们这些下人,死了就跟死了只蚂蚁一样,哪里会得到诊治。
所以李承绩的义举,立即就赢得他们的效力。另外他们这些面容清秀的男奴,都是被阉割,服侍主子老爷的。所以就算李承绩放他们出去,也是无处可去。
便一直留在总督府里,干些服侍人的活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