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碎片都市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廷水景页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应用技术十分的成熟和先进,但在高端技术方面,他们对华夏仍在实施技术封锁和高端材料的出口限制。

    现如今,当徐然领导的材料公司就这方面成功地完成了突破以后,将一举打破发达国家在技术封锁和材料进口方面的限制,所能带来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就像今天,当工厂这边才顺利的生产出第一批材料,经过质量和性能以及各方面的检测过后,大家都还没有来得及庆祝,结果就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

    这批客人并不是普通的企业用户,也不是徐然参股的那些企业的朋友,而是来自省府的几位领导,以及他们陪同的来自成飞公司的团队。

    对于成飞,徐然并不陌生,那是国内军用飞机的生产制造商之一,实力雄厚,有些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

    省府的几位领导陪同成飞的团队会赶在碳纤维材料正式投产的第一时间到来,徐然倒是并不觉得意外。

    因为近期夏城的科技展毕竟也是面向全国的一次科技展,其中尤以徐然参股,以及徐然自己投资的那几家企业的产品最为引人关注,自然是引起了轰动。

    当时徐然拿出去参展的就是顶级的碳纤维材料,这想不吸引国内的一些厂家和科研机构的关注都难。

    尤其是展出的第二天,吴辉就给徐然打过电话,向徐然透露过军方有几家下属军工企业十分看重这种材料,让徐然在投产以后给预留一批,这几家军工企业会定向采购,达成全面合作。

    只是没想到,吴辉说的那几家军工企业没有来,反倒是成飞这边的行动够迅速的。

    省领导陪同着一块过来的成飞团队中,有一位成飞的重量级领导,双方在介绍之下,那位成飞的领导和徐然握手时,便笑着告诉他,早在参展之初,他就留意到了这种新技术材料,并高度关注,同时也盯着徐然这家材料公司的一举一动。

    而如今材料公司才正式投产,他们就第一时间赶来,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双方能够达成战略合作。

    同时那位领导说的也非常的直白,表示这种新技术材料在国内出现,将一举突破欧美发达国家就这种顶尖材料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进口限制,所以今后国内市场一定是供不应求,成飞自然是想吃这第一份蛋糕。

    既然人家成飞的领导都已经说的这么直白了,而且是第一个亲自过来考察并洽谈合作的,徐然自是非常欢迎。

    实际上徐然会料到这种材料出来以后,必然会引起轰动效应,陆续前来联系洽谈合作的也多如牛毛。

    但在徐然的心中,这种先进技术材料还是会优先供应国家的一些重量级的大企业,比如军工制造,以及航空航天领域,徐然也有着自己的目的。

    毕竟与这类重量级的企业成达合作,那么今后徐然的身上也将会有一层更浓重的保护色,身份地位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再做起一些事情来,会更加的顺利方便。

    所以当这位成飞的领导带着团队过来谈合作的事宜,徐然也非常的重视,便和邢建空,以及崔国深带着几位领导先参观了一下生产情况,然后就生产出来的材料产品拿给成飞领导带来的技术专家进行检测和鉴定。

    经那位成飞的专家进行过检测和鉴定之后,那位专家神色显得非常的激动,因为有些事涉及机密,所以就带着领导去一




第六九二章 龚老爷子
    超级材料投产的第一天,便有几个重量级的企业闻风而来。

    几乎不难想象到,对这些顶级碳纤维材料需求越大的企业,就会更迫切。

    成飞来了,西汽集团,兵器集团这些北方极具份量的大企业也来了。

    而且陪同这些大佬们一块来的有省府的领导,还有本省军区的领导,无论哪一方,徐然都不敢怠慢。

    自然是该走的流程都要走一遍,徐然亲自陪同大佬们去视察了下工厂的情况,然后又让技术人员讲解材料的性能和评测汇报。

    大佬们非常满意,便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尽快签署合同,为他们供应这急需的材料。

    但这可就苦了徐然了。

    每个大佬都希望能够给自己的企业多供应一些,这却是不好分配,给谁多了,或给谁少了,对方都不会乐意的。

    可是现在只是百万吨级的生产线,如果建成千万吨级的规模的话,谁来了想要多少都没有问题。

    可明显现在徐然缺少的就是时间,哪怕要建千万吨级的生产线,也需要时间。

    东河新区那边的地才划出来,要建设更大的材料生产规模的生产线,起码得三四个月以后了。

    而且今天第一天投产就来了三家企业,徐然预计接下来估计还会来一些,而且估计还是各种通过省政府或市政府的关系来游说,那徐然整个要接待这个,明天要接待那个,也够烦的了。

    索性,徐然让邢建空带着团队和这次来的几位大佬们谈了谈,干脆来个平均分配,将皮球踢到这几位大佬这。

    反正我就那点产量,既然你们先来的,那就由你们几家商量着分配好了,至于后面来的,那排队等三四个月以后再说。

    经这么一讨论,几位大佬觉得可行,他们自己商量了下,然后就拿出了一个分配方案,倒是很顺利地解决了这件事。

    几方一块签署了供应合同,徐然送那些大佬们离开之后,徐然也不想在材料公司再待了。

    因为他可以预料到,接下来估计还会有企业陆续过来联系,便干脆交代邢建空,接下来再来的就告诉他们暂时产能不足,目前正在扩充生产线,想要下订单合同的可以过几个有以后再来。

    至于想从徐然这里走后门的,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拒绝的人情关系,那都一概不予理会。

    只不过,徐然还是低估了一些人的能量。

    他才离开工厂不到半个小时,结果魏醒生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这次的电话不是魏醒生的新秘书打来,而是魏醒生的私人号码。

    这个电话是不能拒接的。

    接通之后,魏醒生告诉徐然请他到省政府那一趟,魏醒生会在那里等他。

    没办法,徐然只好转变方向前往省政府。

    ……

    上午十点半左右。

    徐然来到省政府,才下车就碰到了魏醒生的那位新秘书史学平。

    史学平年纪约二十七八岁,也是挺干劲的一个青年,非常的沉稳,他等到徐然之后,就直接带着徐然前往八楼的会议室。

    那间会议室好像开过会,而且才散会不长时间。

    徐然来到会议室就看到了凌健,以及魏醒生等这几位市里的班子当中的领导们。

    “小徐来了啊!”

    倒是凌健对徐然的印象非常不错,而且这次省里开会重点讨论的也是和这年轻人有关的事情,于是凌健主动笑着打招呼。

    “凌伯伯好!”

    徐然和凌健打过招呼后,然后就是魏醒生,以及市里的那些领导们,众人也均是纷纷微笑以对。

    凌健知道魏醒生找徐然有私



第六九三章 人才储备
    其实龚老爷子问起是否能达成千万吨级的规模产能时,徐然倒是隐约弄明白了老爷子的想法。

    老爷子这是想近水楼台,利用落户在本省的超级材料企业带来的轰动吸虹效应,吸引一些巨无霸企业到夏城投资,拉动整个省的经济扩张。

    而且省里目前既搞人文关怀,同时又搞人才回流,投入巨资开发东河新区,那么按徐然猜想,这又是搞经济文化建设,又是搞城市扩张,想来是为年底的城市提线排名做准备。

    现在徐然的材料公司在搞出新技术材料,并顺利投产以后,那么就注定要成为国内材料领域领先的科技企业,引起国家高度重视,而且日后也一定会发展成为巨无霸企业,这对全省的经济推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龚老爷子现在未雨绸缪,跟徐然聊及这些问题,了解第一手的信息情况,也有重点关照和扶持的意思,自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实际上,徐然目前并不缺资金。

    省内五大银行的人现在都在想尽办法跟徐然拉关系,想要主动送钱给徐然扩展产业规模,那自然是他们通过调查非常看好材料公司的发展前景,自然是想取得合作。

    而且一直以来,以徐然和商行余胜威的关系,双方之间一直保持着契合友好的合作,所以资金这方面徐然不需要省里为他开绿灯,以他现在材料公司投产以后的发展前景评估,想要从银行贷个几十亿还是比较容易的。

    只不过,就徐然现在面临的其实还是储备人才的问题。

    虽然邢建空在材料行业干了好几年,经验丰富,同时拉起的高管团队也都是精英,但是研发团队力量仅靠崔国深,以及后面挖过来的一些人才是明显不够的,一方面他们需要不停地四处招揽,同时还要有自己的人才梯队的储备计划。

    既然龚老爷子特意找他过来谈这些,那说明省里有意以后打算重点扶持,那么借这个机会,对于人才储备计划,徐然自是要借机提出来,如果有省里出面搭桥,那么有些事就要好办的多。

    不过这个问题,对省里来说也确实是一个难题。

    本省的大学本就不多,夏城大学只能算是一本,而全国知名的211或985大学却是一所都没有。

    徐然想要搞储备人才的计划,只能使用辉图公司的模式,那就在一线城市建立二级研发中心吸收大量的人才,然后再慢慢潜移默化的将忠诚度较高的人才调到夏城这边的总部,给他们更高的职位和待遇,以壮大人才队伍。

    这就跟徐然将机器人公司的研发中心设立在江城以后,那边的研发设计团队能更方便吸收周边各省的多所名校的高材生加盟。

    只不过机器人总装基地就要建立在夏城,毕竟有些核心技术仍需要牢牢掌握在徐然手里才行,这样才能吸引那些想要学习和掌握更先进技术的人才甘心情愿的来夏城总装这边工作。

    就徐然提出的这些问题,龚老爷子倒也没有给出过解决方案,不过他谈到自己两位老友都是名校的校长,到时他先私下和老友沟通一下看看情况。

    不过能够被龚老爷子如此重视上心,也就足够了。

    徐然在省府那边也没有待多长时间,快到中午的时候便告辞离开。

    不过从省府出来以后,手机就响个不停。

    那些电话都是徐然结识的那些人脉圈中的人打来的,比如卢建林和费宇新,以及彭升等这些,每人都是两三个未接。

    徐然也没有一一去回那些电话,其实他清楚这些熟人打电话来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他们结识的人脉



第六九四章 桑德拉
    秦思怡交给徐然的那份资料上,前面叙述了这次参加科技展的过程中,对于她们留守的这个展位的一些介绍总结。

    不过那些内容跟徐然预料的差不多,确实无人问津。

    而后面的资料上,倒是罗列了一些咨询过并留下过名片的人的简单资料。

    让徐然感到诧异的是,原来他放出的那些3d打印出来的模拟效果原以为没有人能够看得懂,却是不想那份资料上罗列的一名叫桑德拉的外国人竟看出了一些端倪并主动做过咨询。

    这位桑德拉留下的信息很简单,毕业于麻省理工,来自米国hp公司驻华公司的副总裁。

    当然,这里说的hp公司并不单是卖计算机和打印机等电子产品的,他们还有激光仪器和医疗电子仪器等业务。

    而这位桑德拉就是负责激光仪器以及电子医疗仪器等在华夏的技术研发和销售业务。

    资料上介绍,这位桑德拉这次来参加科技展,看到秦思怡这边无人问津的展位之后,倒是驻足就那模拟效果看了好一会儿。

    只是他向秦思怡咨询那效果是否是量子推进器的模拟展示,其中以人工智能控制的解决算法和内嵌的量子通信系统。

    秦思怡根本不懂这些,桑德拉一问她三不知。

    于是桑德拉就问秦思怡所展示的那些是谁做出来的,他想跟提出这种设想和做出模拟效果的人好好谈谈。

    秦思怡当时也没有给徐然的联系方式,那桑德拉自己留下了联系方式,离开时叮嘱秦思怡一定要在有消息的第一时间知道他,他非常迫切的想和徐然聊聊。

    整个会展之中,也就这位桑德拉对那模拟效果图中的东西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也说明对方已经有了这种先进的理念,说不定也有过研究和了解。

    而此后,直到会展周期结束,秦思怡他们留守的展位这边都没有人再问津过,十分的冷清。

    徐然看过桑德拉留下的简要的资料之后,他便用自己的方式侵入到国外的主干网络之中查了下这位桑德拉的资料。

    结果一查之下徐然发现,这个桑德拉在hp公司工作之前,曾经在米的nasa,以及spcex公司工作过,曾担任过推进架构分析师及动测工程师。

    可能是当时年轻热血,想象力也是天马行空,桑德拉曾因一些设计太过超前,被认为没有丝毫的科学理论根据来诚实,属于幻想出来的科幻产物,根本不切实际,没有商业研发的价值,因他利用公司的资源却从事这些不相干的研究,从而被扫地出门。

    当时,桑德拉被扫地出门以后,仍在从事量子力学和动能仪器推进这方面的研究,在多次碰壁之后,也渐渐开始成熟,生活的艰辛让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喜欢的研究从而重新找了份工作,先是在ibm公司工作,然后跳槽到hp公司,一路做到负责华夏业务的副总裁职务。

    看了这位桑德拉的资料之后,徐然不禁感慨,这还真是个非常有潜力的航天领域人才啊,只是那些太空公司都不识货而已。

    但他又感到可惜,因为这个桑德拉是个米国人,在米国已经有了妻子孩子和家庭,他来华工作了五年,一直想调任回米国跟妻子和孩子团聚,应该没有可能被徐然招揽过来从事航天领域的工作。

    不过,国内的这种环境,应该没有民营企业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生存土壤。

    而且国内的大部分人才也都是被这种那种禁令限制,很难招募到合适的人,但外国人的话徐然又不放心。

    算了,先将这一切的前提基础打好再说。

    徐然也不再想这些。

     




第六九六章 三具腐尸
    翠朵兰岛,地下基地。

    现在整个地下基地拓展建设出来的面积非常大,同时也是不断地在向地下延伸,呈蜂窝状的整体结构延伸,各种应用设施样样俱全,全部由碎片城市提供。
1...171172173174175...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