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诸天最强大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只跳蚤
当楚毅带着一众人离去的时候,赵构、赵瑜看着楚毅等人的身影离去,相互对视了一眼,身子一软,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赵构更是抹去了额头之上细密的汗珠,脸上洋溢着几分振奋与欣喜之色向着赵瑜道:“宗老,我成功了,我真的成功了。”
赵瑜同样是一脸的欣喜,赵构可以说是他所看着长大的,在宗人府当中,赵构就如同他的弟子一般,所以赵瑜才会被赵构所说动。
若非是如此的话,赵瑜又怎么可能会陪着赵构去冒那么大的凶险呢,要知道但凡是楚毅稍稍有那么点异心的话,那么等着他们的可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微微一笑,赵瑜向着赵构点了点头道:“陛下已经传下了传位诏书,如今又有楚毅支持,殿下登基已经成为了定局。”
不过说话之间,赵瑜脸上却是露出了几分忧虑之色,先是四下看了看,然后低声向着赵构道:“只是殿下就算是他日登基,只怕也只是楚毅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罢了,我大宋江山……”
赵构却是微微摇了摇头,颇为不赞同的道:“宗老却是多虑了,本王若是没有看错的话,楚毅并非是那种眷恋权势之人,如果说他果真是那种眷恋权势的人的话,他断然不会选择我做为新君,最适合的人选恰恰是软弱可控的皇兄。”
赵瑜眉头一挑,赵构所说的这点,其实也是他所疑惑的,因为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楚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要说楚毅野心勃勃吧,可是面对脱手可得的至高权位却能够轻易舍弃,但是要说楚毅没有什么野心的话,却又能够起兵,一路打到京师来。
深吸一口气,赵瑜向着赵构道:“罢了,对于楚毅,我却是看不透,殿下心中有数便好。”
不过是一夜的时间,整个京师便是变了天,京城之中诸多权贵自然是察觉到了昨夜京城的动乱,但是面对府外横行的兵马,谁敢冒头啊,真不怕那些大兵闯入府邸之中制造一场杀戮吗。
虽然说这些人不敢出府,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关注着京师的变化,差不多天亮的时候,原本乱糟糟的一片的京师已经恢复了平静。
无论是散入京师当中的乱军,又或者是趁乱跑出来捣乱的地痞流氓之类的统统在楚毅手下的精锐大军的镇压之下老实了下来。
当天边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一道道的身影带着几分警惕出现在了长街之上。
那些权贵之家怕死不敢开启府门,可是那些普通老百姓却是顾虑罢了那么多,就像许多的商贩一般,若是不开门的话,他们又如何营生度日。
随着长街之上的人越来越多,本就繁华无比的京师渐渐的多了几分人气,差不多中午时分,那些紧闭府门的权贵之家也都派人出来打探情况。
不少人昨夜从那门缝当中隐约看到了外面的乱象,只知道有人马入了京师,但是昨夜到底哪一方胜出,哪一方失败,却是鲜少有人知晓。
此刻一队队的人马却是出现在一条条的街道之上,这些人将一张张的文书贴在了墙壁之上并且有人在那里宣读文书当中的内容。
许多喜欢看热闹的百姓凑在那里听着文书的内容,不少人脸上都露出兴奋之色,原来在文书当中提及当今天子赵佶深感德行不足,身体抱恙,特将皇位传给九皇子康王赵构,于三日后登基。
一直以来在众人的印象当中,未来的天子便是那位太子赵桓,可是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是告诉他们,继承皇位的将是九皇子康王赵构,这如何不让人感到惊讶。
倒是没有谁会去怀疑告示的真实性,毕竟谁也不敢在这种问题上面弄虚作假,这等事情可是要杀脑袋,抄家灭族的。
人群当中,不少人看的目瞪口呆,有人低声道:“不是说太子乃是储君吗,怎么康王突然就要登基了呢?”
“告示上说新君登基大典将由天下兵马大元帅楚毅亲自安排,这位天下兵马大元帅不会就是那位带领大军入京清君侧的东厂之主,楚毅吧。”
尤其是告示当中涉及到楚毅,并且还有那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让不少人为之惊愕。
楚毅的大名这些时日可以说是在京师当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楚毅那一道檄文惊动天下,可以说真的是一朝成名天下知,对于楚毅的事迹,京师当中,许多人甚至能够滔滔不绝的说上半天。
如今楚毅身上突然多了那么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头,甚至还亲自主持新君登基大典,就算是傻子也意识到了什么。
“难怪昨夜京师爆发了那么一场混战,原来是楚毅率军入京了啊,现在看来陛下肯定是失败了,所以这才有了九皇子康王赵构登基的事情。”
就在京城被那一道告示给炸的甚嚣尘上的时候,一座偌大的府宅之中,楚毅等人齐聚一堂。
看着坐在那里八风不动的楚毅,已经得到了消息的杨志、花荣等人此刻也都赶了过来。
先前楚毅入宫,并且定下了由康王赵构替代太子成为大宋新君的事情只有极少数的人方才知晓。
如今杨志正一脸不解的看着楚毅道:“大总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康王赵构可不是一般人如今大总管扶持你登临帝位,难保他日康王不会对大总管您心生杀机啊。”
杨志言下之意很是清楚,就是在提醒赵构不是一般人,不像太子赵桓那么好控制。
杨志的一番话也是在场不少人的心声,他们可以说是同楚毅绑在了一条战船之上,若是楚毅出了什么意外的话,傻子都能够想到他们的下场肯定好不了多少,所以说他们比谁都希望楚毅长命百岁,平平安安,也好庇护他们。
众人齐齐的看向楚毅,就见楚毅坐在那里,一只手轻轻的叩击着桌案,神色之间一片平静之色,抬头向着众人微微一笑道:“我知道大家担心的是有朝一日,赵构会反噬本督,对于此一点,大家大可不必担心,楚某既然选择了赵构做为新君,那么肯定有自己的安排。”
虽然说楚毅并没有解释说到底有什么安排,但是如杨志、林冲等人跟在楚毅身边已经有这么多年,他们对楚毅的性子还是相当的了解的。
楚毅做事素来是滴水不漏,走一步看三步,要说有朝一日赵构能够反噬楚毅的话,说实话,他们还真的不信。
就算是杨志,方才那一番话看似是非常的担心赵构的反噬,但是更多的只是作为下属,给楚毅一个提醒罢了。
至于说赵构想要反噬楚毅,不是他们瞧不上赵构,就算是太祖赵匡胤复生,在如今这等情势之下,怕是也只能在楚毅所画好的圈子里行事。
方腊看了杨志几人一眼道:“主上自有自己的考虑,我等只需要听从主上的吩咐便是,至于说那赵构小儿,若是老老实实的也就罢了,当真敢有什么异动,方某亲手扭断了他的脖子。”
看着方腊那一副自诩楚毅手下头号忠仆的模样,众人不禁看的一阵无语。
东宫
偌大的皇宫已经被楚毅派人所接管,其中看管最为严格的就是赵佶以及太子的住处。
不过如今却是大局已定,东宫的戒备倒是放松了不少,至少已经允许东宫之中行走。
一间大殿当中,身为太子的赵桓正听着一名心腹小黄门打探来的消息。
赵桓的脸上满是惊愕之色,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睡了一觉而已,怎么一觉醒来,这世界就大变样了呢。
要知道先前被楚毅当做大旗来用,赵桓心中那是非常的害怕的,他真的怕自己那位父皇将他给杀了,毕竟皇位之前无父子。
及至后来赵桓眼见楚毅一路杀奔京师而来,这一路之上竟然势如破竹,没有人能够抵挡其攻势,要说赵桓心中没有那么点激动与期待的话,那绝对是骗人的。
当然赵桓也清楚,这种将希望寄托在楚毅身上的想法是非常的可耻的,万一楚毅心怀叵测,乃是谋朝篡位之徒的话,那么他这位太子将来下场怕是会非常的凄惨。
这种情况下,本来就性子软弱的赵桓算是陷入到了纠结当中,即是期待,又是害怕楚毅的到来。
结果当他得到楚毅杀入京师的消息的时候,伴随着而来的却是他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消息。
尤其是当赵桓得知自己的九弟赵构即将成为新君,赵桓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打发了那小黄门,赵桓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一道身影走进了东宫当中。
“皇兄……”
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突然之间在赵桓耳边响起,赵桓一惊,猛然之间抬头向着来人看了过去,一看之下,几乎是惊呼一声道:“九弟……怎么是你?”
原来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即将成为天子的新君赵构。
正因为如此,赵桓方才在看到赵构的时候感到非常的惊讶。猛然之间赵桓脸上露出了几分惊惧之色,像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般。
尤其是赵桓身子条件反射的后退了几步,一脸戒备的盯着赵构颤声道:“你……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赵构将赵桓的神色反应看在眼中,心中苦笑不已,赵桓的反应分明是以为他此番前来是要对其不利的。
赵桓的反应倒也在情理当中,身在皇家,什么样的残酷的事情没有听说过,没有看到过,如今赵构得楚毅相助,称帝在即,就算是有赵佶的诏书在,可是在一部分人的眼中,太子仍然在,又没有什么失德之处,正所谓长幼有序,太子尚在,凭什么要让赵构称帝。
在赵桓想来,自己已经成了赵构登基称帝的最大的阻碍之一,赵构此番前来,未尝没有要除掉他的意思。
至于说兄弟情谊,说实话,在这无情的皇家,什么兄弟情那都是假的,想一想那民间烛光斧影的传言吧。
拱手一礼,赵构主动的后退了一步,拉开同赵桓之间的距离,此举明显缓解了赵桓的压力。
似乎是觉得自己方才的反应太过敏感了一些,赵桓回神过来,看向赵构,深吸一口气道:“九弟不去为登基大典做准备,怎么有闲暇来我这里?”
赵构微微一笑道:“小弟此番前来只为探望皇兄一番,同时也是来消弭皇兄心中的忧虑。”
说着赵构神色一正看着赵桓道:“小弟承认,为了得到这皇位,小弟的确是耍了一些手段,但是我敢说,小弟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我大宋,为了我赵氏之江山。”
赵桓沉没不语,显然是对于赵构的话不怎么认同,不过这会赵构盯着赵桓道:“皇兄不妨想一想,如果说你果真登临帝位的话,那么你又将如何面对楚毅,如何在楚毅手中一点点的将我大宋的江山夺回?”
赵构此言却是让赵桓张了张嘴,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扪心自问,赵桓心中清楚,他果真被楚毅扶持成为天子的话,那么到时候只会沦为楚毅彻头彻尾的傀儡。
当然赵桓心中虽然明白这一点,可是同皇位失之交臂,心中能够释怀才是怪事呢。就听得赵桓阴阳怪气的道:“这么说来,九弟你就能够将我大宋江山一点点的从楚毅手中夺回吗?”
赵构咬牙道:“我能!”
话是如此说,但是赵构心中却是默默道:若是楚毅果真如我所猜测肯放权于我的话。
看着一脸笃定的赵构,赵桓张了张嘴,却是不知道究竟该说什么,难道说将赵构痛骂一顿吗?大局已定,这会儿再说这些又有何用。
吐出一口浊气,转过身去的赵桓道:“如此为兄便祝你得偿所愿,希望我赵氏江山莫要亡于你手,否则你将会是我赵氏的罪人。”
三日后,登基大典顺利举行。
百官朝拜,一条条,一项项的礼仪在庄严肃穆当中顺利的进行着,当赵构坐在那充斥着威严的龙椅之上接受百官之朝拜之后,赵构正式成为了大宋新君。
也就是在赵构成为了大宋新君的那一刹那,坐在龙椅一侧一张只是稍稍低了那么几分的椅子之上的楚毅只觉得识海之中,气运祭坛微微颤动。
成为了新君的赵构首先做的自不必说,当然是大肆封赏楚毅一系的官员、将领。
如杨志、花荣、徐宁、武松等人一个个的成为军中大将,执掌一部兵马,又如宗泽、张叔夜、朱武、吕师囊等人则是一跃成为朝中之重臣。
可以说在赵构的一番封赏下来,朝中文武重臣几乎全部成了楚毅一系的人员,只需要楚毅一句话便可以轻易的将身为新君的赵构给架空。
然而纵然是这种情形下,赵构也是一脸欣喜的对这些人进行封赏,将之安置在一个个的重要位置上面,甚至关于这些人的封赏都是赵构主动的,楚毅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安排与暗示。
最后的重头戏便是关于楚毅的封赏,赵构果然如其先前所承诺的一般,封楚毅为天下兵马大总管,执掌兵马大权,同时加封为宋王,享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朝之权。





诸天最强大佬 第八百七十四章 大大的权臣
可以说这些几乎就是权臣的标配了,但凡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几乎都会享有这般的特权。
不过就在赵构刚刚敕封了楚毅,给了楚毅一大堆的特权的时候,一道身影站了出来,却是跟随方腊一同归顺了楚毅的原摩尼教吕师囊。
吕师囊倒也不是一般人物,可以说得上是文武双全了,至少比之大宋朝堂之上九成的官员要强的多。
不同于其他人,吕师囊等人身上先是反贼的标签,然后在归顺了楚毅之后又打上了楚毅的标签,可以说他们在天下人的眼中那就是楚毅一系的骨干。
就算是他们当中有人想要投靠天子或者其他重臣,只怕都没人敢收。
这会儿吕师囊自朝臣的行列当中走了出来,面对着诸多大臣那讶异的目光,怡然不惧的向前一站,然后冲着坐在那里的天子赵构一礼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赵构下意识的看了楚毅一眼,就见楚毅面色平静的坐在那里,一时之间心中拿捏不定吕师囊这突然之间的举动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是楚毅指使呢,又或者指使吕师囊自己的举动。
不管心中到底有什么想法,但是在面对楚毅一系的人员的时候,赵构却是显得非常的有耐心,微微点了点头道:“吕卿家有什么话不妨直言便是。”
吕师囊拱了拱手,先是冲着楚毅一礼,然后道:“陛下,大总管有功于社稷,既然陛下加封大总管为宋王,当加九锡、假黄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一众人听着吕师囊的话,眼睛顿时睁大,难以置信的看向吕师囊,同时一些人反应过来也都向着赵构看了过去。
要知道先前赵构给楚毅的封赏,除了那天下兵马大总管的名头之外,其他哪怕是封王,赞拜不名、剑履上朝等等都不过是一种虚名罢了。
可是吕师囊的一番话却是了不得啊,无论是开府仪同三司又或者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旦赵构同意的话,那就意味着楚毅有了开府自辟幕僚,组建自己的班底,几乎相当于允许楚毅在大宋朝堂之外另外再组建一个小朝廷一般。
有了这些大权之后,若然有朝一日楚毅愿意的话,就算是行那谋朝篡位之举都不过是等闲,直接以自己的小朝廷替代大宋朝廷便是,丝毫没有违和感。
如果说有人仔细的盯着赵构的话就会发现在那一瞬间,赵构的面色有些难看,虽然说赵构及时的调整了情绪,但是别人所看不到的地方,那藏在宽大的龙袍之下的手掌不由的握紧了拳头。
赵构心中充斥这一种屈辱感,尤其是吕师囊双目之中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尊重之意,看他的眼神根本就不像是看着高高在上的天子,甚至赵构在其眼中看到一丝的嘲讽。
这要是换做其他人的话,可能当场就要发飙了,但是赵构却是在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脸上顿时洋溢着欢喜之色,向着吕师囊道:“吕卿家所言甚是,若非是吕卿家提醒的话,朕还没有想到这些呢,以宋王的功绩,的确是该有开府之权。”
说话之间,赵构神色一正看了下方一众大臣一眼道:“众卿家可有什么异议吗?”
在这朝堂之上,经过一夜的动乱,原本应该是密密麻麻的朝堂之上却是一下子少了许多身影,譬如高俅、蔡京、李邦彦,王黼等人。
就在楚毅率领大军进入了京师的时候,第一时间便派人前往这些人的府邸将这些人给控制了起来。
虽然说有人及时的察觉到不对想要逃脱,然而这些人却是鲜有人能够走脱,毕竟四门被封闭,就连外面都有大量的哨探封锁了京师,也就是说想要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离开京师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朝堂之上几乎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员,剩下的这些人许多还处在一种惊魂未定的状态当中。
这会儿站在那里,许多人就如同泥塑的一般,莫说是发言了,就连一些小动作都不敢有,生怕在这个时候被盯上了。
傻子都能够看得出赵构与楚毅之间的异样,就算是赵构表现的对楚毅很是倚重,但是没有谁会相信赵构那是真的倚重楚毅,至于说楚毅对赵构有什么忠诚可言,怕是更加的没有人会信。
这种情况下,谁敢有什么举动啊,万一被误会了,岂不是哭都来不及吗。
这会儿赵构眼眸深处隐隐的有期待的神色闪过,赵构不可能去拒绝吕师囊,因为他这天子就是被楚毅所扶持起来的,如果说拒绝了对楚毅的封赏的话,那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其他人,他对楚毅不满吗。
既然他不能够表示反对,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不可以啊。
就像楚毅不好直接开口向赵构讨要封赏一般,所以吕师囊做为楚毅一系的干将,自然是为楚毅开口。
赵构想要的就是下方的一众臣子当中,能够有人站出来直接表示反对,好歹也给他一个缓和的余地不是吗。
如果可以的话,赵构打死都不愿意将那些特权敕封给楚毅,要知道这些特权一旦赐下,除非是有着绝对的把握,否则是很难再收回的。
然而在赵构的期待当中,下方的一众臣子却是如同鹌鹑一般,一个个的耷拉着脑袋,就像是没有注意到赵构一般。
看到这般情形,赵构心中生出几分失望来,指望这些人为自己张目,自己真的是想多了。
深吸一口气,赵构缓缓道:“既然大家没有人反对,那么关于宋王的封赏便这么定下了,稍后便会有圣旨下达。”
坐在那里的楚毅只是起身冲着赵构微微的拱了拱手道:“多谢陛下。”
一场登基大典顺利的落幕,赵构正式成为了一代新君,改年号绍兴。
西北之地,执掌大军的童贯看着面前的密函,啪的一巴掌拍在了身旁的桌案之上,当即就见那桌案化作了飞灰,可见童贯那一掌所蕴含的力量到底有多么的惊人。
坐在童贯下首的则是几名西北军中的将领,诸如刘光世、张浚等人,或许是因为楚毅乱入的缘故,不少南宋初期的名将竟然出现在了西北军中并且一个个的崭露头角,被童贯依为心腹。
几名将领看着一脸怒容的童贯,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这到底是什么消息,竟然令童贯如此的震怒,莫非是西夏人撕毁了盟约,再度劫掠边境之地了吗?
就见刘光世向着童贯一礼道:“童相公,莫非京中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吗?”
这些人做为童贯的心腹,自然知晓这一封密函乃是来自于京师,他们在这西北之地,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于外界的消息就是一点都不知晓啊。
楚毅自江南之地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直奔着京师而去,一路之上势如破竹,这等消息其实根本就瞒不过他们这些人。
只不过楚毅所部行军速度实在是太快,以至于负责传递消息的人都来不及将最新的消息传递过来,所以说他们并不清楚如今京师到底如何了,毕竟最近的一次关于楚毅的消息就是楚毅被种师道率领大军堵在了应天府。
在刘光世等人看来,除了京师的消息之外,就算是西夏人反复再度寇边也不至于会让童贯如此动容。
童贯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将那一封密函递给了刘光世来看。
刘光世接过,目光扫过,下一刻就见刘光世身子一颤,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惊呼一声道:“怎么可能,这不可能……”
原来在那密函当中却是提及楚毅所部顺利的攻破了应天府,已经杀入了京师并且扶持九皇子赵构登基称帝。
这些消息无论是哪一项都是那么的令人不可思议,同时刘光世也明白了过来,为什么童贯的反应会那么大了。
要知道童贯之所以能够在军中一言九鼎,震慑军心,所依仗的正是来自于天子赵佶的信任。
没有赵佶的信任的话,童贯很难在军中立足,毕竟童贯的身份注定他想要得到边军的认可非常的困难。
不过童贯能力真的不差,虽然说有借着赵佶的旗号的嫌疑,但是童贯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手段笼络了一大批的西北军将领,并且将一部分能力出众的将领提拔出来,加以笼络之下,就如刘光世、张浚等人一般,皆是得童贯之发掘,否则的话,这些人就算是有天纵之资,没有伯乐,那也同一介凡俗之辈没有太大的区别。
就如同楚毅身边的杨志、林冲、徐宁、花荣等人一般,刘光世、张浚等人同样身上也打下了童贯的烙印。
这些人凭借着童贯的提拔和信任在军中位居高位,若然童贯出了什么问题的话,直接就会牵连到刘光世、张浚等人。
现在京中传来消息,童贯在京中最大的靠山,如今的太上皇赵佶一下子成了一个吉祥物一般的摆设,怪不得童贯的反应会那么的大。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童贯。
这会儿张浚一激动道:“相公,不如我们也学楚毅兴兵,直接率领十几万精锐边军杀奔京师,清君侧,扶保天子……”
1...453454455456457...8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