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只跳蚤
楚毅目光落在牛熙身上,一声轻哼,顿时牛熙身子一寒,看到楚毅眼中所流露出来的寒意,后背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
看着牛熙,楚毅缓缓道:牛大人,你说谁劳民伤财?
蹬蹬后退两部,牛熙额头之上满是冷汗连连摇头道:下官不是说楚总管,下官别无他意啊!
盯着牛熙,楚毅道:哦,这么说来,牛大人你也赞同本总管主持重整京营之事,对吧!
牛熙就差没有哭出来了,他想反对啊,可是他根本就不敢,因为他怕自己真的坚持反对的话,只怕下一刻,眼前这位杀人不眨眼的阉宦就会诬陷自己,将自己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下官下官支持总管大人为国出力,为陛下分忧!
看到牛熙被楚毅给逼迫到这般程度,满朝文武却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站在那里,楚毅就好像是某些传奇话本当中的恶人一般,不过在朱厚照眼中,楚毅实在是太霸气了。
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就将牛熙给镇住了。
楚毅目光扫过在场一众文武官员,眼中闪烁着几分凶光,缓缓道:谁赞成,谁反对!
朱厚照看着楚毅的背影,眼中闪烁着亮光,如果不是自矜身份,只怕朱厚照都要为楚毅鼓掌欢呼起来。
面对楚毅那蛮横而又霸道的喝问,所有人被楚毅给盯到尽皆低下头去,无人敢与楚毅对视。
焦芳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无比恭敬的向着楚毅还有天子拜了下去道:臣附议!
见到焦芳已经拜了下去,其余的文臣下意识的看向了费宏蒋冕。
这会儿费宏蒋冕心中那真的是一通慌乱,注意到大家的目光,哪里还敢有丝毫犹豫,连忙紧跟着焦芳拜了下去,口中高呼:臣等附议!
这下殿中所有文武尽皆齐齐拜了下去,冲着天子高呼。
朱厚照脸上绽放出荣光,冲着楚毅点了点头,然后神色一正道:既然众卿家皆无意见,那么此事便这么定了。
说着朱厚照看向陈鼎道:陈尚书,既然要重整京营,组建水师,那么便从户部抽调五百万两纹银出来吧。
什么!
一众官员听了不由的惊呼一声。
这可是五百万两,尤其还是一次五百万两这么大的数额,可以说大明一朝,还真的没有一次动用五百万两纹银这么大的手笔。
朱厚照神色一肃,身子微微前倾,盯着陈鼎道:陈尚书,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看着朱厚照冷冷的盯着自己,陈鼎哪怕是再怎么倔强,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他要是敢反驳天子,落了天子的颜面的话,那么下一刻,他可就会被会削职为民,赶出朝堂。
心中轻叹一声,陈鼎缓缓拜了下去道:回禀陛下,老臣领旨。
朱厚照脸上这才露出几分笑意,缓缓点头道:如此便劳烦卿家了。
谷大用一甩手中拂尘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这会儿百官已经被楚毅联合张懋等人抛出来的消息给镇住了,就算是有什么事情想要上奏,这会儿也是没有了心思。
朱厚照冲着谷大用点了点头。
谷大用尖声道:退朝!
一众文武用复杂无比的目光看了楚毅一眼,然后神色复杂的离开朝堂,三三两两的离去。
楚毅随同朱厚照一同前往御书房,进入到御书房当中,朱厚照立刻抛开帝王身份,一脸兴奋的向着楚毅大笑道:痛快,真是太痛快了,朕做了这些年皇帝,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痛快过!
那种一言九鼎,金口一开,无人敢反驳的感觉朱厚照自登临帝位以来可是从来没有感受过。
在朱厚照的记忆当中,他登临帝位以来,几乎每次上朝都是被一众大臣谏言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这不能做,那又不能做,简直是没有一点的帝王威仪。
这次却是不同,当着满朝文武,虽然说其中有楚毅的功劳,但是朱厚照却是感受到了百官对他的那种敬畏。
尤其是楚毅喊出:谁赞成,谁反对的话的时候,百官慑服,朱厚照对楚毅却是没有一丝忌惮,反而是生出大丈夫当如是的念头来。
【又是一大章送上,还有一张,求月票,打赏好不好。】
第二百一十章 朕之一身尽托大伴!【求月票】
朱厚照可是堂堂帝王,却是因为楚毅的一句话便生出当如楚毅一般的念头,却也能够看出朱厚照这帝王当的有多么的憋屈。
看着朱厚照那一副开心的模样,楚毅缓缓道:陛下当谨言慎行才是。
朱厚照轻笑道:这里又没有什么外人,朕这些年这皇帝做的如何憋屈,别人不清楚,难道大伴你们还不清楚吗?
做为朱厚照身边的内侍,楚毅谷大用他们的确是再清楚不过这些年朱厚照是怎么过来的。
在百官的逼迫之下,朱厚照真的是没有什么好日子过,甚至都被逼迫的搬出紫禁城去了。
一声轻咳,楚毅道:陛下尽管放心便是,待到臣重整京营,介时陛下兵权在手,自是再也不用受那些官员的气了。
朱厚照深深的看了楚毅一眼,眼中满是感动之色,拍了拍楚毅的肩膀动容道:朕之一身荣辱,尽皆托付于大伴了!
做为天子,朱厚照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许多事情根本就无法随心所欲的去做,想要做什么,只能通过可以信重的臣子。
刘瑾的所作所为令朱厚照一番心血白费,所幸楚毅的一系列做为却是远远超乎了朱厚照的预料。
如今朱厚照依然是将楚毅视作自己的左膀右臂,甚至动容之下,说出将自身帝王荣辱托付于楚毅的话来。
若非是对楚毅信任到了极点,以朱厚照的性子,断然不会如此动情,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楚毅自然了解朱厚照是什么性情,所以听了朱厚照的一番话,楚毅深吸一口气,神色肃然与朱厚照对视,坚定道:陛下将一切交给臣便是。
一旁的谷大用站在那里,看看双目相对的朱厚照还有楚毅,一时之间突然感觉自己似乎是有些多余,不禁生出几分幽怨之感。
朝会散去,蒋冕费宏等几名文臣走在一起,一名文臣带着几分忧虑道:几位大人,楚毅此举分明就是想要接着重组京营之机一举夺回军权,到那时,勋贵崛起,天子掌控军队,我等只怕将重回太祖成祖之时啊。
提及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文臣哪一个心中不惧,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那可都是马上的铁血帝王,杀起人来真的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朱元璋杀戮功臣,几度大兴诏狱,杀得文武官员人头滚滚,至于说朱棣,更是有过诛杀方孝孺的的先例,虽没有大杀有功之臣,可是朱棣在位之时,勋贵集团力量之强,稳压文官一头。
也就是等到朱棣崩殂,仁宗朱高炽登临帝位,文官才算是渐渐有了话语权,及至土木堡一役,文官集团掌控了军权,彻底压下了勋贵集团。
其间可以说历时近百年之久,从被压制到崛起,其间绝对是经过了一代代人的努力方才有今时今日之文臣之地位,
然而楚毅联合张懋等勋贵,摆明了是想要重现昔日文武并重之景象,这对于大多数的文臣来说,那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虽然说如今勋贵集团在朝堂之上依然没有多少话语权,但是话语权这东西是随着手中掌握的权势而定的。
先前勋贵集团丢失了兵权,自然在朝堂之上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一旦勋贵集团同楚毅结盟,重新夺回了兵权,话语权自然而然的就会恢复。
费宏皱了皱眉头,看了那人一眼,轻叹道:诸位,慎言啊!
蒋冕四下看了看低声道:如今楚毅气势正鼎盛,任何人在这个时候与其争锋绝对讨不得好!
一名官员带着几分不甘道:难道说我们就只能够看着楚毅一点点的夺走我等手中权势,勋贵做大,我等再想将其压下去,难道还要再来一次土木堡不成
成大人,住口,这等事情也敢胡言乱语!
那位成大人被呵斥一声,醒悟到自己说了错话,连忙闭上了嘴巴。
费宏看了众人一眼道:大家暂且忍耐,我就不信天子能够一如既往的信任楚毅,待到楚毅失宠之时,便是其丧命之日。
都说天家薄情,天子的宠信不可能永远在一个人身上,别看楚毅眼下被天子如何宠信,可是如这般的宠臣,历史上多了去了,但是但凡是宠臣,又有几人会有好下场。
所以说费宏才说让众人忍耐一时,等到他日楚毅失宠,大家再行反扑。
京营大校场占地广袤,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的士卒尽皆在此。
所有的士卒都得到了消息,朝廷要重整京营,裁撤老弱病残,据说天子为此足足拿出了五百万两纹银以及十万亩田地用来裁撤安置军中老弱病残。
因此但凡是能够走动的,尽皆一早在各自的伍长把总等将领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大校场之上。
足足十多万人,黑压压的一片,将整个大校场都给填满了。
因为裁撤士卒必须要清点军中名册,楚毅特意从户部以及东厂锦衣卫抽调了足足近百名吏员。
厚厚的足足装满了几个大箱子的军籍名册摆放在那里,按照名册记载,记录其上的京营士卒总计达到了十三万八千余人。
当然整个大校场之上,其实也就十万人左右,这其中一部分人战死在平定吕文阳叛乱当中,一部分人因为有伤在身没有前来,不过这些加起来也就万儿八千人,至于说那近两万人的差额,很明显,这就是吃空饷的人。
这些人只存在于名册之上,可以说真人根本就不存在,但是关于这些人的饷银却是如实不缺的发放,不用说这些饷银落入到了某些人官员将领的手中。
文官贪污成风,几乎是无官不贪,其实相比起来,武将比之文官也好不了多少。
地方上卫所当中的将领那几乎是有一个算一个,贪污算正常,不贪才是怪事。
这京营之中也就是比地方卫所稍微好了那么点,毕竟距离上一次重整京营也才过去五年左右。
不过就算是如此,不久之前楚毅仍然是自京营之中揪出了上百名贪污之将领,如今已然押在那高台之上。
一边是上百名被锁拿起来的军中贪腐将领,一边则是堆成了一堆的白花花的数百万两的银子。
近十万十多的士卒老弱病残齐聚于大校场之上,看着那高台之上白花花的银子一个个恨不得扑上去将所有的银子都抢走。
三通鼓过后,楚毅张懋徐光柞朱辅韩坤石魁张裕程向武等人尽皆出现在高台之上。
楚毅居高临下,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黑压压的人头,十万大军尽在眼底,只可惜其中许多苍老佝偻的身影映入眼帘,使得十万大军多了几分不协调。
在这些大军当中,甚至有白发苍苍的士卒,这尚且是经过一次重整的京营,就算是如此,精壮所占比例也不足一半。
倒也难怪楚毅坚持要重整军营,一方面是通过这种办法来彻底掌控京营兵权,另外一方面也是楚毅真的想要强大大明军队。
大明四周可不是一片祥和,鞑靼瓦剌建州三卫,东瀛安南等皆可称之为大明之祸患。
其他不说,瓦剌入侵大明,方有土木堡之祸,鞑靼动辄寇边,始有大明边军镇守边疆。
至于说建州三卫,女真夷族更是叛了又降降了复叛,扰乱辽东之地,虽不比鞑靼瓦剌,却也算得上边患。
那东瀛之地就更不要说了,至多数十年后,东瀛出了丰臣秀吉织田信长德川家康这等杰出人物,丰臣秀吉更是兴兵入侵朝鲜,试图以朝鲜为踏板入侵大明。
安南就更不要说,英国公张辅三征安南,嘉靖之时安南祸乱大明南方之地,世宗嘉靖派大军镇压,莫登庸大败,献上降书。
可以说大明四边尽皆祸患,若然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的话,大明即便是东方帝国,怕是也有力有不逮之时。
楚毅深吸一口气,长啸一声道:众将士,本督协同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等奉天子之命裁撤老弱病残,重整京营。陛下仁慈,怜悯军中士卒,特赐下纹银五百万两良田十万亩用以裁撤安置被裁撤之将士,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方一众将士,不禁轰然拜倒,山呼万岁,声震紫禁城。
待到下方士卒平复了激动的心情之后,楚毅又道:在此之前,本督要当着众将士之面,斩杀一众贪墨军中士卒饷银之败类,望众将士引以为鉴!
说话之间,那上百名被清查出来的军中将领一个个的被拖了上来,不少人不禁冲着楚毅咆哮怒骂:阉贼,你不得好死!
阉贼,爷爷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
哈哈,军中谁人不贪,有本事你就杀光所有将领啊!
楚毅对于这些人的咆哮之声充耳不闻,一挥手道:斩!
顿时刀光闪过,一颗颗头颅滚落,看着昔日同僚人头落地,不少将领额头之上渗出白毛汗来。
【一万一千字送上,求月票,打赏啊。】
x
第二百一十一章 巨额军饷从何而来!【求月票】
正如这些伏法的将领所言,军中极少有不贪的将领,楚毅真要杀的话,怕是所有将领真的要十去**,所以哪怕是楚毅也只能从中甄选出一部分罪大恶极者用以震慑军心。
这些将领敢在军中贪墨军饷,一个个自然都有其背景,甚至有些人都能够同英国公等勋贵扯上关系。
也就是楚毅,换做其他人的话,想要一下子拿下这么多的将领,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包括英国公在内的勋贵集团已然是站在了楚毅这一方,所以说楚毅斩杀这些贪墨军饷之辈,事先都已经同一众勋贵打过招呼。
当然就算是这些勋贵不支持,楚毅也不会犹豫,掌控京营十多万人的军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是掌握几名都督便行,而是要赢得一众士卒的认可。
哪怕是为了获得军心,楚毅也必然会选择这种办法。
显然这种办法很是有效,尤其是通过锦衣卫东厂事先查探来的消息,此番被楚毅挑选出来当做立威对象的军中将领哪一个都在军中闹得民怨沸腾,可以说军中将士没有一个不恨的。
此番楚毅将这些将领给选出来当着所有人的面杀掉,其反响也就可想而知,只见黑压压的一片,十多万将士眼睁睁的看着那上百名平日里于军营之中为非作歹,欺压将士的将领被当中砍掉了脑袋,所有人先是一愣,紧接着一个个的高声呼喊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