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回赵家,不就是养伤顺带折腾赵大少爷的吗
左右公主安然无恙,此去京都,也不是就能万无一失的,没必要那么急。
北漠大皇子揉着胸口道,“留在赵家做什么”
“当着皇妹的面,我也不能怎么折腾他。”
“我这一走,他赵大少爷必定会因为得罪我这个未来大舅子而寝食难安,食难下咽,夜不能寐……。”
他回来只是暴露自己是皇妹的亲大哥的事。
让他知道自己揍的不是青梅竹马的表哥,而是嫡嫡亲的大哥,未来的大舅子,仅此而已。
护卫想了想,道,“大皇子这一招真高。”
什么都不说,让赵大少爷自己陷入惶恐自责,可比大皇子直接教训他出气强多了。
这边大皇子说的,赵诩全中。
还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内讧
董承琅这个外甥不是亲外甥,坑起舅舅来毫不手软。
可施大将军这个舅舅却是亲舅舅,护外甥是真心实意。
长宁侯夫人放心的把外甥交给他这个舅舅带在身边,他岂能让他受冤枉挨军棍
让他背黑锅也就算了,当日退让一步,反倒助长了护国公的嚣张气焰,越发变本加厉了。
忍无可忍,那就无需再忍。
施大将军一拳头打过去,护国公眼睛差点没瞎。
护国公虽然也是大将军,但论武功,远不是施大将军的对手,不过在军中,护国公党羽众多,看着施大将军和护国公打起来,赶紧过来拉架,倒也没有打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只是像施大将军和护国公这样的身份,只要动手,别说揍青一只眼睛,就是划破点皮,那也是不可调节的矛盾了。
虽然施大将军官降两级,军中和他官职一样的将军少说还有四五位,但论威望,远不如施大将军。
南梁军营,将士们公认的大将军只有施大将军和护国公两位。
如今大齐士气正盛,南梁节节败退,两位大将军却打了起来,这无疑是进一步削弱了将士们的士气。
但这事也不能怪施大将军动怒。
上回城池被夺,这事不是施大将军的过错,军中将士都知道。
施大将军不是主帅了,丢失城池之过他却背了,为此官降两级。
现在南梁买解药花了十万两,这过错又让施大将军的外甥背,实在有些欺人太甚了。
那日董承琅和谢景宸去大齐偷解药,被人打的鼻青脸肿鞭痕累累的回军营,多少将士都看在眼里,虽然只带回来一颗解药,那也是人家冒着生命危险去偷的,还被活捉,小命没差点折在了大齐。
没有奖励他们,还让他们背黑锅,诬陷他们要了一瓶解药,却只带一颗回来,把南梁被大齐勒索十万两的过错摁在他们头上,但凡有血性的汉子也不能忍这样的委屈啊。
大齐只给一颗解药的事,大齐是亲口承认的,去大齐谈判的将士不下二十人,那么多双耳朵都听着呢。
长宁侯世子也不会蠢到以为自己把解药倒掉,护国公就不救手下将士的地步,万一大齐就只有那么一瓶解药,到时候两相一对上,他能躲的掉
将士们私下议论,都觉得护国公打仗的本事不高,勾心斗角栽赃陷害的手段倒是十足的厉害。
尤其边关距离京都千里之遥,消息一来一回最快也要半个多月。
半个月前,也就是护国公刚让施大将军背了黑锅,施大将军忍耐了,转过脸又甩了个黑锅过去啊。
真真是你退一步,人家进一尺啊。
这要还不动怒,肯定还有下回。
施大将军气的头顶冒青烟,董承琅拼命拦下他,道,“舅舅,您别气坏了身子。”
施大将军望着护国公,“今儿要是一军棍打在琅儿身上,我这条命就豁出去了!”
护国公疼的眼睛根本看不清。
一般的将军忙道,“施大将军消消气,这其中肯定有误会。”
施大将军牙呲欲裂,“上回皇上派公公来宣旨,也拿误会打发我,我忍一回,还妄想我忍二回吗!”
“怎么谁都不误会,就只误会我!”
施大将军脸寒如霜,征战沙场的大将军,那种气势,还真不是一般将军能比的,声音雄浑如雷声阵阵,吼的那将军都虚了。
护国公和施大将军的矛盾,他们跟在护国公身边是最清楚不过的,除了护国公,没人敢和施大将军过不去啊。
难道真是护国公干的
这是不是太明显了些
那些将军觉得护国公不至于如此,但也不能排除是护国公手下人为了巴结讨好护国公这么做。
护国公觉得自己也冤枉的很,明明没做过,却要挨施大将军一拳头。
上次他是不想承担丢失城池之过,硬逼着施大将军把罪名扛了,这回他什么都没说,就挨了一拳头。
护国公要以以下犯上处置施大将军,毕竟现在施大将军比护国公低两级。
施大将军本来就觉得揍护国公一拳头消不了气,人家现在不知道要打他外甥,是连他都要一起打了,这还能忍
场面混乱不堪,董承琅是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也拦不住自己的舅舅啊。
“李兄,快来帮忙啊,”董承琅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后路
督军是谁的人,军中上下都清楚。
护国公要撇清自己,只能严惩督军。
董承琅那三十军棍,打在了督军身上。
施大将军怒气消了三分,甩袖回营帐了。
董承琅屁颠屁颠的跟在身后,他要看自家舅舅到底气到什么程度,好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做。
谢景宸觉得他是在找打,他现在把舅舅往死里坑,大概没想过有朝一日事情败露,做舅舅的会怎么对他吧
打个半身不遂都算轻的了。
董承琅给施大将军倒茶,劝他消气。
施大将军望着他和施大少爷道,“你们两回京吧。”
施大少爷脸色一变,董承琅也道,“我们怎么能回京”
施大将军也不想他们回京,但他和护国公已经彻底撕破脸了,已经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了。
还没有撕破脸皮,就已经要董承琅去敌营偷解药这样的危险的事,还诬陷他,再留下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身在战场,就要有会战死沙场的心理准备,可内斗比战场更凶险。
施大将军怕自己的外甥和儿子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丧命在他和护国公的斗争中。
这样的牺牲太不值得了。
可是施大少爷和董承琅能走吗
施大少爷是儿子,他要陪在父亲身边,共同对敌。
董承琅就更不能走了,虽然施大将军和护国公的矛盾不是他挑起的,但却是他挑明的。
他能一走了之,让自己的舅舅和护国公斗吗
一个是南梁皇上信任的宠臣,一个是南梁皇上猜忌的宠臣,谁会输谁会赢,一目了然。
但凡施大将军有一半的胜算,董承琅也不会帮着赵诩挑拨自己的舅舅反叛朝廷。
董承琅没忍住道,“舅舅是扳不到护国公的,何不反了朝廷”
只这一句,还是在施大将军气头上说的,董承琅觉得自己的舅舅不会有太大反应。
结果施大将军暴跳如雷,要不是今儿董承琅受了委屈,他真的要上军棍打了。
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他怎么能说的出口!
施大少爷早听过,再加上替自己的父亲打抱不平,情绪要平稳的多。
他安抚施大将军道,“父亲,表弟也是受了委屈,不怪他生出这样的念头来。”
“这样的念头决不能有,趁早给我打消了!”施大将军压抑怒气道。
董承琅能怎么办,都这样了还不能提,真是一点缝隙都插不进去啊。
董承琅给施大将军端茶,转移话题。
谢景宸没进营帐,他能猜到董承琅要说什么,这么大的事,他不宜在场。
在营帐外帮他守着,等了一刻钟,董承琅才从营帐内出来。
他勾着谢景宸的肩膀道,“走,回营帐。”
从他的脸上,谢景宸还真看不出来他是说服了施大将军还是没有。
营帐内没人,董承琅望着谢景宸道,“你怎么会模仿督军的笔迹的”
谢景宸嘴角抽抽,“随便谁的笔迹,皇上都会信。”
密信哪是那么好写的
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敢给董承琅出这样的主意吗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引火烧身了。
董承琅这才知道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只是他和谢景宸朝夕相处,不是,是同进同出,还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学的督军笔迹。
谢景宸能告诉他,从进军营起,他就已经想好了要怎么挑拨离间吗
好在他模仿督军笔迹不是难事。
董承琅给谢景宸倒茶,反正他是对谢景宸佩服的五体投地了,连他舅舅要找督军对笔迹都算到了。
谢景宸扶额。
他根本没想到施大将军会要搜查督军,那份信是给护国公准备的……
不过好在迂回了下,结果是一样的。
护国公拿督军来洗清自己,但在施大将军眼里,只是敷衍他而已。
董承琅拍谢景宸的肩膀,伸手道,“你手里有毒药没有很厉害的,但毒不死人的那种”
谢景宸望着董承琅,他眉头皱紧,“这么做太危险了。”
“有什么危险”董承琅扭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出路(求月票)
董承琅越想越觉得给表哥下毒效果会更好一点儿。
表哥中毒必定会成为压垮舅舅的最后一根稻草。
谢景宸觉得他已经没救了。
勇往直前,全然不顾身后洪水滔天。
只要他稍微一停顿,就会被淹死。
不过站在赵诩的角度,董承琅这么做是最好不过了。
做外甥的都觉得坑舅舅和表哥没问题,他一个外人有理由阻拦吗
董承琅拍着谢景宸的肩膀把毒药的事交给他去办。
谢景宸琢磨着他正好可以趁机回大齐军营一趟。
只是才接连坑了施大将军两回,下毒的事不能急,总得给施大将军缓口气的机会,也让他和护国公的矛盾积攒下,到时候爆发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和董承琅相处了许久,谢景宸对他也有了几分了解,性子急,一旦拿到毒药,估计都揣不热就给施大少爷灌下去了。
所以谢景宸打算过五六日再回去。
营帐内,护国公坐在罗汉榻上,军医在给他上药。
施大将军那一拳头用了几分力,护国公的眼睛又青又肿。
伤痛尚在其次,主要是挨了揍没面子,偏偏又从督军处搜出了夸他贬低施大将军的信,护国公有气都没地方撒。
再者他就是说这事和他无关也没人会信。
军医动手很轻,护国公也还是疼的倒吸气,怒火中烧,骂督军蠢钝如猪。
他早叮嘱过他,皇上知道他是他的人。
派他来军营监督施大将军,他和皇上都放心。
他禀告施大将军的过错甚至夸施大将军都行,但不能在信里对他赞不绝口。
皇上生性多疑,即便他身为皇上的表兄,也难免会被皇上猜忌。
这是嫌他日子过的太痛快了,给他找点不痛快是吗!
军医小心翼翼的帮护国公把药上好,帐帘打开,两官兵把督军抬了进来。
施大将军的人亲自监督,督军结结实实的挨了三十军棍,屁股处鲜血淋漓,触目惊心。
督军满头大汗,气若游丝,艰难的抬手叫冤,“国公爷息怒,那封信真的不是我写的……。”
“不是你写的”护国公气的咬牙。
那封信就在他手边,他直接把信扔地上,“这是你的笔迹,我会认不得!”
督军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这封信确实不是他写的啊。
前一半夸护国公的是他写的没错,可后一半贬斥施大将军的他没有写啊。
护国公交代过,让他多在信里夸施大将军在军中的威望。
皇上忌惮施大将军,施大将军在将士们心中威望越高,皇上就越不高兴,护国公除掉施大将军就越容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