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无他。

    谢景宸又救了他一命。

    护国公假公济私,公报私仇,在攻打大齐的时候,让他带兵从右翼包抄。

    他五千兵马对大齐八千,而且还是在易守难攻的情况下。




第一千零一十章 作伴
    虽然一直以来都是苏锦大杀四方,但这不代表谢景宸就很弱。

    只是苏锦太强了,谁惹谁倒霉,以至于他无用武之地。

    嗯。

    不仅是无用武之地,还经常成拖后腿的。

    但谢景宸的手段和本事苏锦和杏儿都是见识过的。

    东乡侯一说他混的不错,苏锦还真以为他混的好了,毕竟在军中,身份越高,接触的机密的可能性就越大,结果居然只混了一个小小千总

    就他这卧底的谨慎程度,南梁要是能发现才怪了。

    不过仔细一想,也难怪谢景宸在南梁混了这么久才混了这么点地位。

    在战场上,敌人的头颅是他们的登云梯。

    谢景宸身在南梁军营中,他要往上爬,就得踩着大齐将士的尸骨,要么亲自上战场杀敌,要么出的计谋被南梁采纳并大获全胜。

    不论是那种,都太为难他了。

    对谢景宸来说,他在南梁卧底,身份越低,对南梁的贡献越小,对大齐的伤害就越小。

    其实这一点苏锦挺服谢景宸的,万军从中挑选了长宁侯世子,借他做跳板,哪怕只是一个小小千总也能接触到南梁机密。

    还有她都没和谢景宸说过望远镜镜片的妙用,他自己就能发现,还不着痕迹的烧了南梁的粮草。

    谢景宸回南梁军营有半个月了,只要打仗,他必上战场。

    但知道他身份的人少,苏崇和南安郡王他们都去帮崇老国公了,还未回来。

    东乡侯没见过易容后的谢景宸,这回也是猜出来的,毕竟有那么高超的弓箭术,结果只伤人不杀人,实在惹人起疑。

    除了不能杀不敢杀的谢景宸外,东乡侯想不到别人了,何况又是跟在董承琅和施大少爷身边。

    为了不打草惊蛇,谢景宸自打卧底后,就没和大齐这边接触过,更没传递过什么消息,以至于他做的那些事没人知道。

    谢景宸只伤人不杀人被南梁护国公叮嘱后,几天后,南梁又攻城了。

    这一回,谢景宸和以前一样就跟在董承琅和施大少爷身侧。

    这一次,他奔着杀人去,结果弓箭一次次抬起来,就是没胆量射出去。

    本来能伤五六十人,结果最后一个人都没伤着,把护国公气的啊。

    谢景宸的高超箭术,护国公对他是寄予厚望的,想将他拉拢过来。

    只要他不在董承琅身边,董承琅早就死在敌人的箭下了。

    想拉拢就不能骂的太狠,何况谢景宸认错的态度还特别的好,好的特别气人,他说他没杀过南梁人……

    这话听着没问题,可董承琅和施大少爷都觉得谢景宸用词太过准确,是个特别实诚的人——

    他不是没杀过人,他是没杀过南梁人。

    对于谢景宸这么把护国公的话当成耳旁风,董承琅是满意的不能更满意了,站出来帮谢景宸说情。

    越逼他,他越胆小。

    护国公能怎么办,只伤人总好过上了战场拉着弓箭袖手旁观。

    从军中大帐出来,董承琅对谢景宸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拍着他肩膀道,“我现在一点都不怀疑你将来能掌帅印了。”

    整个军中有谁有胆量戏耍护国公的

    便是他舅舅施大将军也没有那份胆量。

    他只是一个小小千总啊,不但耍了,还把护国公耍的没脾气,退了一步。

    在京都见识了谢景宸的谋略,现在又见识了谢景宸的胆量。

    董承琅更佩服自己的选择了。

    试问一个东临王府小小暗卫,都有这样的胆识谋略了,赵诩身边得有多少人才,何愁大事不成

    谢景宸刚要谦虚两句,董承琅拍着谢景宸肩膀道,“我拿你当兄弟,和你说几句推心置腹的话,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还是早点娶媳妇吧,娶公主真没什么好的。”

    谢景宸,“……。”

    谢景宸嘴角狂抽不止。

    董承琅以为他不信,道,“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试验
    这一日,天空蔚蓝,一碧如洗。

    营帐内,苏锦在写家书,只是写了几个字后,又揉成一团扔在了地上。

    之前写家书,写给了王妃和唐氏,把皇上落了,福公公特意差人给苏锦送了信,皇上没收到她的家书,心情很不好,让苏锦以后写家书千万千万别把皇上给漏了。

    旁人漏了,不过是心里不大痛快,把皇上漏了,后果就没法预料了啊。

    虽然皇上不至于不高兴就杀人,但谁要在皇上不高兴的时候惹到皇上,那就是十倍百倍的倒霉了。

    本来一点小错,罚个禁足就行了,这时候可能就被打入冷宫了。

    福公公让苏锦没事就给皇上写家书,一天一封不嫌多,十天一封嫌少……

    苏锦就按最低标准写家书了。

    每十天写一拨家书,一式三份,写完了,有军情送进京的时候捎带上。

    而且为了以防把皇上漏了,所以每次写家书,皇上都是最先写的。

    对着纸,苏锦脑壳涨疼啊,她真的没有那么多话要和她亲爹说的啊。

    她是多么多么的希望能写“安好,勿念”。

    可要真这么敷衍,估计福公公又得给她送信求她多写几个字了。

    苏锦脑壳疼,对着信纸发呆。

    和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杏儿,杏儿坐在梳妆台前,奋笔疾书。

    嗯。

    杏儿也在写家书。

    而且是帮苏锦写的。

    杏儿看自家姑娘坐在那里一刻钟也没写两行字,主动帮苏锦分担写家书的活。

    苏锦虽然觉得家书让杏儿代写不好,但杏儿可以给唐氏写封家书一并带回去。

    杏儿给自己研墨,提笔刷刷刷的写起来。

    苏锦扔了五六张纸,杏儿已经写满五六张了。

    把笔放下,杏儿吹干墨迹,道,“姑娘,我写完了。”

    苏锦扭头,就看到杏儿拿着一沓家书过来。

    苏锦,“……。”

    居然写了这么多

    “你都写了些什么”苏锦问道。

    杏儿把家书递给苏锦看。

    苏锦看了几眼,嘴角就狂抽不止了。

    这哪是家书啊

    哪有家书写完将士们是怎么夸东乡侯的,接着写怎么夸苏崇,再写怎么夸她的

    尤其是她,那是浓墨重彩,洋洋洒洒不带重复的夸了整整两张纸。

    若说杏儿夸的夸张吧,偏偏写的又很朴实,连将士们盛传她唯一的缺点是字写的有点丑都写上了……

    苏锦看完,脑门上黑线一摞摞的往下掉,杏儿邀功似的看着她,“姑娘,我写的怎么样”

    “写的很好,我已经跃然纸上了,”苏锦嘴角抽搐道。

    还好只给了她六张纸,这丫鬟就把六张纸写满了。

    要给她一摞,估计连她吃喝拉撒睡都要报备给她娘。

    杏儿喜滋滋的接过信,小心叠好装在信封里。

    刚装好呢,外面一官兵禀告道,“世子妃,将作坊的东西做好了。”

    苏锦心上一喜。

    忙了这么多天,东西总算是做好了。

    苏锦起身就往外走。

    杏儿把信就放在桌子上,迈步跟出去。

    只是她们走没多会儿,王爷就要往京都送东西,知道苏锦今儿会写家书给皇上,便差人来取。

    时间赶的急,官兵便没禀告苏锦,直接进了营帐,看到书桌上有封信,没署名是给谁的,就当是给皇上的拿走了。

    将作坊。

    围了一堆将士,远远的只看得到人,看不见苏锦要的东西。

    “世子妃来了,”有人喊了一声。

    那些围观的将士纷纷让开一条路。

    苏锦就看到她要的弓弩车了。

    和她画的图纸一般无二,但具体能射多远,没人知道。

    管着将作坊的赵将军望着苏锦道,“世子妃,您看这可是您要的连弩车。”

    其实军营里就有弓弩车,只是射程不够远,而且笨重,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苏锦也是无意发现将作坊摆了好几台弓弩车,才多问了一句。

    东乡侯手里有一支神弓卫,不论是准头还是射程都远超常人。

    弓弩车一次发射不了多少箭,占地方不说,还成了城墙上最薄弱的一点。

    几次险些被南梁攻破后,东乡侯就让人把弓弩车从城墙上撤了下来,换神弓卫顶上。

    苏锦对兵器了解不多,却是听过诸葛连弩大名的,一次发射多支箭,而且射程远,杀伤力极强。

    她和将作坊将军聊了下诸葛连弩,把将作坊将军给惊呆了。

    将作坊将军问苏锦是怎么实现一次射那么多支箭的,苏锦哪里知道啊。

    她只见过诸葛连弩的样子,还是在博物馆里。

    话已经放出去了,苏锦不好打自己的脸,回了营帐后,就画了个图纸给将作坊将军。

    图纸仅有外貌,但凭着外貌能推测出是如何使用的,剩下的……就全靠自己琢磨了。

    将作坊将军拿到图纸,琢磨了一个多月,总算把东西做出来了。

    至于威力如何,得试过才知道。

    不过看将作坊将军脸上溢出来的喜悦,

    苏锦心里就有底了。

    都是好面子的人,不成功,绝对不会把她找来。

    苏锦看连弩车,和她想的差不多,“先找个地方试试效果。”

    将作坊将军就等苏锦发话呢,他道,“快去看着点,别让人到处跑,伤着自己人就不好了。”

    几个官兵赶紧去清场地。

    将作坊很大,但将作坊将军总觉得地方不够用,之前试过,没敢把弓拉到最大,都快射出将作坊了。

    真拉满弓,不知道威力如何。

    弓弩车,一个将士是没法操作的,四五个将士一起,把弓拉开,把箭放上去。

    箭也是特制的,很大。

    不过好在把箭放上,不用立即就射出去,可以瞄准东西在发射。

    等官兵回来,将作坊将军望着苏锦,苏锦轻点了下头。

    将作坊将军手一动,八支箭齐发。

    速度之快,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

    官兵追着后面跑。

    两条腿肯定是跑不过射出去的箭的,可要命的是跑到将作坊边缘处,也没看到箭落地……

    几个官兵懵了。

    当然,更懵的还不是他们,是火头营。

    正烧火做饭呢,突然几支箭射过来,直接射在了灶台上,熬粥的锅都给射穿了。

    &nbs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奇想
    翻着厚厚的账本,皇上是既欣慰又头疼。

    女儿为朝廷立下功劳,他这个父皇欣慰,偏自己女儿要钱有钱,要威望有威望,不论赏赐什么都是锦上添花。

    这要是个儿子,一个太子之位就能打发了,女儿就不知道赏赐什么好了。

    绫罗绸缎,金银珠宝……都太俗了些。

    这边皇上为苏锦又立功了怎么赏她发愁,那边福公公拿着拆过的信去了东乡侯府。

    和以前没什么区别,东乡侯府前依旧没人招呼。

    福公公迈步走进去,走了没几步,就被袭击了。

    一颗棋子朝他飞过来,躲避不及,直接砸在了他脑门上。

    不是很疼,就是受惊了。

    远处,赵小少爷看到福公公摸了脑门,望着九皇子道,“你砸到福公公了。”
1...380381382383384...5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