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快马加鞭的回到北漠后,北漠大皇子直奔御书房,把那张婚书呈给北漠王过目。

    北漠王看了婚书,是要多高兴就有多高兴。

    有了这张婚书,就不怕大齐会不还钱粮了。

    确定大齐不会赖账后,北漠王内心居然生出那么点期盼来,要是不还粮草,东乡侯的亲生儿子做了他北漠的驸马爷也挺好的。

    三十万担粮草和十万两黄金不是笔小数目,筹集粮草也需时日,南梁就算再不通融也得忍着。

    而对北漠来说,大齐越是缺粮,就更显得北漠借粮的重要性了。

    拖个十天半个月的磨磨大家的耐心。

    北漠和南梁




第九百八十五章 中箭
    齐王在云州开仓放粮收买来的人心,远不及他辱骂豫州百姓愚昧无知得罪的人多,收买人心之举失败的很彻底。

    但这样还不够,齐王兵马不多,所霸占的粮仓里的粮食根本吃不完,他宁肯毁掉也不会便宜朝廷。

    也正是这些粮草让崇老国公投鼠忌器。

    齐王辱骂豫州百姓愚昧之后,又有流言传开,说齐王私下把百姓们上缴的粮食低价卖给商户。

    这一下,可是把百姓们给惹恼火了。

    说他们愚昧无知,不愿意开仓放粮给他们,却和商户勾结卖粮挣他们的血汗钱。

    这么黑心烂肝,还妄想做皇帝

    老天爷怎么不干脆降道雷把他给劈死!

    一时间,骂声载道。

    齐王气的派人满大街找散播流言的人。

    可如果说是流言,倒也未必,同州府钱知府转移粮草,烧毁粮船,瞒天过海的事情败露,已经被抄家斩首了。

    钱知府是齐王的人,这事已经昭告天下了。

    同州府的粮草有一部分就是通过商户卖给百姓的,谁能肯定钱知府这么做不是齐王授意的

    同州府能做出这样倒卖粮草的事,豫州就不会出现

    不管齐王有没有这么做,这黑锅都是他的,甩不掉。

    齐王气的头顶冒青烟。

    豫州府粮仓里有不少粮食,如今流言一起,这粮草他是既不能拿来赈灾收买民心,也不能卖掉,更不能烧毁了,否则流言蜚语会把他推向不可见底的深渊。

    这边齐王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办,那边崇老国公带人攻城了。

    左右那批粮草齐王不敢毁了,失了这道护身符,还用得着怕他吗

    这是齐王举兵造反后,朝廷和他的第一次正式交锋。

    得民心者得天下,齐王丧失民心,如何能赢

    豫州百姓大开城门,齐王的人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首战告诫,崇老国公带兵夺回了豫州粮仓。

    捷报传到边关,东乡侯大呼痛快,只是没有痛快多会儿,南梁又攻城了。

    自打粮草被烧,大齐趁机攻打夺了南梁一座城池后,南梁就更疯了似的三天两头不带停歇的攻城。

    也难怪南梁狗急跳墙了,南梁野心勃勃,意图吞并大齐,结果大齐将士拼死抵抗,南梁未能进寸步不说,现在自己还丢了一座城池。

    这叫什么

    这叫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取其辱。

    丢掉的城池一日不夺回来,南梁的脸面就一日掉在地上任人践踏。

    号角传来的时候,将士们正在吃午饭,将军骂咧咧道,“还让不让人好好吃顿饱饭了!”

    嗯。

    南梁攻城专挑大齐吃饭的时候,好像大齐军营粮草真少的揭不开锅似的。

    有将军拿了馒头啃着,笑道,“南梁士气颓败,定是刚吃饱了撑着一股士气要把城池夺回去呢。”

    “只是一连攻打了六回皆惨败,这靠粮草撑出来的士气又能顶多会儿”

    “估摸着等咱们回来,这饭菜还在冒热气。”

    几位将军哄堂大笑。

    东乡侯把头盔戴上,叮嘱道,“不可掉以轻心。”

    几位将军收敛了脸上的笑容。

    谁敢掉以轻心

    当年飞虎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还是被南梁给灭了

    这么惨痛的教训,谁敢不当回事

    南梁一日不投降认输,大齐就一日不能松懈。

    号角一响,东乡侯和王爷他们就上了城门,苏锦和秦菡儿才刚刚上桌吃饭。

    秦菡儿正值孕吐,食欲不振,苏锦顾着她,没有立即起身。

    秦菡儿吃的很快,噎着了,苏锦给她盛汤,“慢点吃,不急。”

    秦菡儿捶着胸口,道,“我没事,咱们快点吃,去帮忙。”

    苏锦吃了一碗饭,和秦菡儿一起去帮受伤的将士们包扎伤口。

    正给一将士拔完箭上了药,包扎伤口呢,突然有唤声传来,凌乱而急切,喊的苏锦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大嫂!”

    “大嫂救命啊!”

    是南安郡王的声音。

    苏锦随手打了个蝴蝶结,起身回头,就看到楚舜和南安郡王抬着一担架跑过来。

    这一幕可是把苏锦吓的不轻。

    楚舜和南安郡



第九百八十六章 喂药
    这一仗打到傍晚才停歇。

    苏崇他们骑马归来,铠甲被血迹浸的都看不出本来面貌了。

    定国公府大少爷和北宁侯世子他们不在一处,南梁撤退后,他和南安郡王回合才知道北宁侯世子中箭的事。

    北宁侯世子被送回营帐了,他们快步回去探望。

    营帐前,一官兵站在门外盯着营帐,又不敢上前。

    南安郡王上前道,“不去吃饭,在这里做什么”

    官兵吓了一跳,诚惶诚恐。

    他就是那个不小心撞到北宁侯世子后背,导致他没能躲开南梁射过来的箭的人。

    差点害得北宁侯世子死于南梁箭下,官兵哪敢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虽然他并非有意,也得来探望下。

    只是北宁侯世子还在昏睡,他只能在外面等着。

    看着官兵可怜兮兮吓的浑身打哆嗦的样子,南安郡王他们能拿他们怎么办

    战场上,谁也不乐意出事,他也不是故意的。

    要怪就怪南梁野心太大。

    苏崇道,“你也不是有意的,下去吃饭吧,接下来一个月,每日多操练一个时辰当作惩罚。”

    官兵连连道谢,然后退下。

    官兵脚一瘸一拐的,楚舜见了道,“腿怎么了”

    官兵忙道,“先前在城门上,不小心被什么东西打到了脚脖子,才撞到北宁侯世子……。”

    苏崇让他把脚脖子露出来,上面一大片淤青,证明他所言不虚。

    官兵也没必要撒谎,因为苏崇没有罚他。

    每日多操练一个时辰,这算不上惩罚,平常飞虎军训练就比普通士兵多一个时辰。

    苏崇摆摆手,让他去上药。

    定国公府大少爷望着苏崇,低声道,“军中有奸细,会不会是奸细所为”

    苏崇也在想这个问题。

    官兵脚脖子处的淤青撞伤严重,北宁侯世子受的又是箭伤,说明敌人还没有爬上城墙,就算城门上将士躲闪之间不小心踢到东西,也不会把官兵的脚脖子撞成那样。

    怎么看都像是被东西狠狠撞了一下,而非无意造成。

    可如果说是奸细,苏崇觉得可能性不大。

    奸细很谨慎,之前他们去夜袭南梁,准备火烧敌营粮草,奸细通风报信,他们险些中计。

    他们安然无恙的回来后,奸细大概猜到他们怀疑军中有细作,他们几次挖坑,也没人中计。

    这么谨慎,不应该会做出这样鲁莽之举,除掉北宁侯世子对边关局势并不会有多少改变,要除掉也该针对他爹东乡侯和镇北王才对……

    定国公府大少爷觉得苏崇分析的在理,但北宁侯世子受伤一事也得弄清楚,万一真有人包藏祸心,谁也不能保证下一次北宁侯世子还能这么命大逃过一劫。

    想想他们在城门上打落敌人射来的箭,别人在后面轻轻一撞,他们一分就死在敌人箭下了,真是死不瞑目。

    这事一定要弄清楚不可。

    定国公府大少爷这么想,楚舜他们已经派人去查了。

    北宁侯世子受伤的时候,他附近都有什么人在。

    本来以为这事很难查,连北宁侯世子稍有不慎都中箭了,何况是那些普通将士,当时附近的人是不是还有活着的都不一定了。

    可没想到这件事查的比他们想的还要简单,北宁侯世子身份尊贵,他中箭了,军中议论纷纷,尤其有不少将士听到军医让南安郡王他们抬着北宁侯世子去找苏锦的话。

    军中上下都知道,只有军医治不了,伤情严重的才劳烦镇北王世子妃医治,都在担心北宁侯世子能不能活下去。

    将士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把北宁侯世子受箭伤的罪魁祸首给

    挖了出来。

    负责查这事的官兵一得到消息赶紧去禀告南安郡王他们知道。

    营帐内。

    北宁侯世子靠在大迎枕上,面色苍白,南安郡王喂他吃药。

    北宁侯世子一口药喝下去,南安郡王又盛了一口。

    北宁侯世子动了下,南安郡王道,“别动。”

    “你把药给我……。”

    “我喂你就是了,”南安郡王道。

    “……。”

    “我自己能喝,不用你喂,”北宁侯世子气若游丝。

    “跟兄弟客气什么你以后眼睛放亮一点,别再中箭吓唬我们就行了。”

    “……。”

    “一口一口的喝,我会苦死,”北宁侯世子心累。

    &nbs



第九百八十九章 虎娃
    苏崇添了个儿子高兴,南安郡王他们都觉得自己添了个女婿,比他更高兴。

    从城门口到军营,南安郡王他们已经想好怎么把女婿哄到手了。

    东乡侯府的女孩是宝,男孩是草。

    不缺揍,缺爱。

    他们要让他从小就感受到来自岳父的疼爱,还愁女婿骗不到手

    苏崇心累。

    重点不应该是在生女儿上吗

    女儿都没有,就想要女婿了。

    不过南安郡王他们抓不住重点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他也习惯了。

    东乡侯府。

    今儿是东乡侯府办满月宴的日子。

    一向清冷的侯府是格外的热闹。

    门前石狮子上系着红绸,两块匾额也都挂了,小厮们脸上的笑容灿烂的晃人眼睛。

    高朋满座,宾客如云。

    道贺声不绝于耳。

    唐氏和崇国公府大太太的腮帮子都快笑抽筋了。

    府里人少,东乡侯和苏崇都不在,沈大太太、沈三太太都来帮忙招呼客人。

    沈大老爷、沈三老爷就更得来了。

    拂云郡主抱着孩子出来待了一刻钟,夸赞之词差点没把他们给淹没了。

    孩子走到哪儿,苏小少爷他们就跟到哪儿。

    奶娘把孩子放在摇篮里,他们四个直接把摇篮四周给霸占满了。

    沈小姑娘看着摇篮里躺着的小人儿,道,“他好小。”

    这么点大,她都能抱的动。

    小娃儿睁着眼睛,不哭不闹,乖的不行,就是人多了点儿,眼睛看不过来。

    他吐泡泡玩。

    “希望他快点儿长大,”沈小姑娘摸着他小手道。

    苏小少爷道,“还是慢点儿长大比较好。”

    “为什么”沈小姑娘不解道。

    “长大了就要挨打了。”
1...373374375376377...5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