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卫夫人气的浑身颤抖。

    杏儿觉得自己快忍不住了,这也太无耻了点吧

    苏锦给车夫使眼色,车夫看向孙知府道,“我家世子妃的小师弟卫大少爷人呢”

    “这,这就送回来了,”孙知府声音打颤。

    说着话的功夫,衙差就把卫大少爷抬了进来。

    鼻青脸肿的,身上尽是鞭痕。

    卫夫人见了心如刀割。

    孙知府想把衙差砍了的心都有了,送回来之前也不知道给卫大少爷换身衣裳,好歹把身上的鞭痕遮一遮,蒙过小厮不就行了!

    蠢笨如猪!

    车夫看向孙知府道,“这回若不是我家世子妃差我们送贺礼来,孙知府是要把卫太医的高徒活活打死吗!”

    “怎么可能”孙知府矢口否认。

    “这可是我的女婿,我做岳父的怎么可能心这么狠”

    苏锦今儿是见识到了什么样的脸皮比城墙还要厚了。

    孙知府的脸皮只怕刀都劈不破。

    孙知府忙道,“小女和卫大少爷有缘,今儿日子不好,我择日就让他们完婚。”

    说着,给师爷使眼色。

    师爷朝车夫走过去,几乎是把车夫给拖走了,“难得来肃州一趟,我陪你四下逛逛。”

    车夫转头看向苏锦,苏锦只笑不语。

    车夫,“……。”

    世子妃,你不能这样啊。

    师爷拉了一个,另外一个直接跟着走了。

    卫家登时安静了下来,卫夫人气的站不住,瞪着孙知府,“你……。”

    没有了镇北王世子妃派来的小厮,孙知府就不怕卫夫人了道,“这里是肃州,我说了算。”

    “等卫大少爷伤好了,就把亲事办了。”

    杏儿要说话,苏锦将她拦下。

    孙知府一看就是心狠手辣之辈,她们坏他好事,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苏锦望着孙知府道,“镇北王世子妃就这么一个小师弟,他娶亲这么大的事,孙知府就打算在肃州这小小地方草草办了吗”

    孙夫人这才注意到苏锦,她道,“你是什么人”

    苏锦笑道,“我是美人阁二管事。”

    孙夫人忙笑开了脸道,“原来是美人阁管事,怎么你和刚刚那两小厮不一起”

    苏锦淡淡道,“我和他们要办的差事不一样,我此番奉命去边关,只是周家的船要在肃州停靠一两日,我闲来无事便一起来了。”

    “没想到却是看了一场好戏。”

    孙知府脸沉了沉,怪苏锦多管闲事了。

    “二管事刚刚那话是什么意思”孙知府问道。

    苏锦坐下道,“卫太医如今在太医院当差,应该不会回肃州了,卫夫人和卫大少爷也要去京都和卫太医团圆。”

    “卫太医虽然没有教过我家世子妃医术,但他帮了我家世子妃的大忙,世子妃认了他这个师父。”

    “镇北王世子妃恩师这个身份有多重,孙知府应该比我更清楚,卫大少爷的喜宴若是设在京都,多少达官显贵都会亲自道贺,孙知府作为卫府亲家能从中捞多少好处……。”

    苏锦点到即止,再瞥了孙知府一眼。

    孙知府久经官场,哪能不知道这里面的好处,官升一级不是难事。

    只是他为什么要提醒他

    孙知府眸底闪过一抹怀疑。

    &




第九百四十九章 送信
    肃州距离京都有几百里路,天寒风大,让人家快马加鞭帮忙送信是难为人家了。

    但崇老国公四个字就足够林大少爷跑这一趟了。

    林夫人虽然舍不得儿子吃苦,也怕这一路进京会遇到危险,但苏锦一出手就送了一方端砚,又给崇老国公送信,足以证明她身份不一般。

    林大人被贬,林夫人一直盼着他有官复原职的一天,这送上门来和崇老国公搭上话的机会,岂能错过

    林夫人望着林大人道,“我看还是你去送这封信吧”

    林大人皱眉道,“这怎么行,谢公子托咱们儿子办的事,我去送怎么合适”

    “万一像你一样是给人保媒的,让训儿去给人相看的呢”

    四下丫鬟捂嘴笑。

    林夫人掐死林大人的心都有了。

    不过谢公子年纪轻轻,想来送的信也不是什么要紧事,林夫人便打消了这念头。

    既然是封不重要的信,林夫人叮嘱林大少爷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为上。

    林大少爷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小厮启程去京都了。

    虽然林夫人让他别累着了,但林大少爷觉得苏锦让他送的信很重要,他不敢耽搁。

    两个人四匹马,路上换着骑。

    除了吃饭和睡觉,马不停蹄。

    小厮累的快趴马背上了,道,“少爷,咱们用得着这么拼命赶路吗”

    “万一是大事呢”林大少爷道。

    “可万一不是呢”小厮道。

    “万一不是,我许你一觉睡两天。”

    “……。”

    小厮能怎么办,只能咬着牙跟着自家大少爷朝京都方向狂奔而去。

    粮草被烧,这是大事,虽然不一定能抓到纵火之人,但这事得尽快上报朝廷。

    林大少爷他们跑的再快,也快不过提前两天就启程送消息进京的信差。

    皇上得知粮草被烧,是勃然震怒。

    朝中人心惶惶。

    国库空虚,边关打仗开销大,那么多粮草被烧,恐怕边关粮草会难以为继。

    兵困马乏,就是将军用兵如神也扛不了多久啊。

    崇老国公休养了许久,身子好转后,就开始上朝了。

    皇上体谅他年迈体弱,特许他可以坐着上朝。

    这份恩宠,满朝独一份。

    皇上派人去查粮草被烧一案,另外让户部尽快筹集粮草给边关送去。

    ……

    在马背上狂奔了四天,这一天上午,林大少爷终于到京都了。

    看着巍峨的城门,头晕的有点厉害。

    林大少爷不是第一次来京都,但他还真不知道崇国公府在哪儿。

    找人问路,然后到了崇国公府前。

    抬头一看,匾额上三个大字:上官府。

    林大少爷,“……。”

    小厮,“……。”

    小厮看着林大少爷道,“大少爷,这怎么看着不像崇国公府”

    守门小厮见他们盯着匾额看,不悦道,“你们找谁”

    “请问这里可是崇国公府”林大少爷问道。

    “不是崇国公府,难道是你家啊!”小厮说话很冲。

    以前的崇国公府门庭若市,现在匾额没了,崇国公下落不明后,已经是门可罗雀了。

    在小厮眼里,林大少爷问那话是在羞辱他们,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林大少爷的小厮也恼了。

    他们从肃州赶来送信,崇国公府的人态度居然这么恶劣!

    这一路的奔波也太不值得了。

    “走走走,再不走,我叫人出来打了!”崇国公府小厮凶神恶煞道。

    林大少爷的小厮把林大少爷拉着走了。

    走远了后,林大少爷还是不敢相信,又找了个路人询问,“那是崇国公府吗”

    路人想了想道,“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

    林大少爷彻底懵了。

    “怎么这么说”林大少爷不耻下问。

    这事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路人便问,“得看你找崇国公府什么人了”

    “我找崇老国公,”林大少爷问道。

    “崇老国公不住这里,他住在崇国公府老宅,你往前头走,拐过一条街就到了。“

    路人指了路,就迈步走了。

    林大少爷和小厮面面相觑。

    两人又去了老宅。

    抬头看着匾额,两人是一脸黑线。

    匾额是有了,可下面还多一个是怎么回事

    刚刚上官府门前小厮态度恶劣,现在连个守门小厮都没了。

    林大少爷在门口等了片刻,没等到人出来,他迈步上台阶。

    一脚迈进崇国公府,唤道,“有人吗”

    苏小少爷他们训练完准备回屋洗澡,听到有人喊,跑过来问道,“你们找谁”

    “找崇老国公,”林大少爷回道。



第九百五十章 面圣
    苏锦怀了身孕,只带了杏儿一个小丫鬟在身边,就独自去边关。

    虽然他们一再的隐瞒她离京的消息,但为了找人,也不得不把她的画像给人指认。

    谁也不知道指认的过程会不会被人认出来,给她带来危险。

    自打苏锦离京下落不明后,皇上心情就一直不大好。

    如今知道她平安无事,怎么能不急着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皇上,让皇上宽心

    再者粮草的事,事关重大。

    如果没有苏锦这封信,谁能料到这会是一场贼喊捉贼的戏码

    肃州和利州交界距离同州有好几日的路程。

    把人引到肃州去,能找到齐王的人才怪了。

    崇老国公马车直奔皇宫,林大少爷紧随身后。

    林大少爷跟着崇老国公进了宫,小厮则留在宫外。

    看着巍峨气派的宫门,小厮心慌啊。

    自家大少爷要把屋子让给锦宁公主和她的丫鬟住,他还不乐意,他还瞪了那丫鬟十几眼。

    人家为了不暴露身份忍了,小厮怕杏儿秋后和他算账。

    御书房。

    皇上坐在龙椅上看奏折,心不在焉。

    谢景宸失踪至今没找到人。

    苏锦离京没有音讯。

    粮草又被烧了。

    没一件顺心事。

    和这些大事比,这些奏折弹劾的都是小事了。

    皇上把奏折往龙案上一扔。

    啪嗒声砸开,走过来的小公公吓的缩紧了脖子,“皇,皇上,崇老国公求见。”

    “宣,”皇上道。

    小公公退出去。

    很快,崇老国公走上前来。

    林大少爷没有进御书房。

    皇上没有说见他,是不许把人带到他跟前的。

    看着崇老国公脸上隐隐怒气,皇上道,“这是出什么事了”

    崇老国公给皇上见礼后,把信呈上,“这是锦宁公主送回来的信。”

    “锦儿”皇上大喜。

    “快,快呈上来。”

    福公公正给皇上端茶呢。

    他赶紧把茶放下,从崇老国公手里接过信,递给皇上。

    皇上把信打开,看了眼落款,确实是他女儿的写的。

    字迹也有几分眼熟,毕竟皇上见到的字都很不错,和那些大臣比,苏锦的字可以用难登大雅之堂来形容了。

    苏锦先报了平安,然后才说在同州府有人把沙子和石头往船上搬的事。

    皇上是先喜后怒,且是勃然大怒。

    崇老国公劝皇上息怒,“公主福泽深厚,此番离京,非但没有遇险,还给朝廷立了功,既然船上没多少粮食,那粮食就还在,臣请旨出征,把粮草拿回来。”

    皇上担心崇老国公身体能不能吃的消。

    粮草要找回来,贼人要剿灭,但崇老国公的身子也很重要。
1...361362363364365...5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