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这恩宠,还有谁能比
皇上把女儿宠上了天,也快把自己给宠成一个昏君了。
不过朝堂之外,议论纷纷。
朝堂上,却是异常的平静。
能不平静吗
同朝为官,私下也多有往来,工部尚书被贬,是有好几个大臣进宫帮忙求情,劝皇上不要太宠公主的。
可是大臣进宫没多久,就出宫了,不论是谁打听,都一句,“工部尚书府是咎由自取。”
只一句,再无多话。
连向着工部尚书的都说是咎由自取了,他们这些看热闹的谁还会吃饱了撑着帮忙说情啊
只是心底难免好奇,工部尚书府怎么就咎由自取了。
工部尚书夫人毒杀魏嬷嬷有过,但依照朝廷律法,贬了工部尚书四级也太重了。
没人说,这事也就成了一个悬案。
从皇宫回去,苏锦去了魏嬷嬷和季嬷嬷住的小院。
魏嬷嬷的尸体已经拉回去了,季嬷嬷在给她办丧事。
苏锦也不知道魏嬷嬷的死该不该算是受她牵连。
以工部尚书夫人的度量,魏嬷嬷十有**也难逃一死。
虽然云妃之死的经过是苏锦拿药膏换来的。
但苏锦对魏嬷嬷心存感激。
季嬷嬷跪在地上烧纸钱。
苏锦给魏嬷嬷上了三炷香。
季嬷嬷鼻子泛酸。
她和魏嬷嬷这对姐妹是斗出来的。
当年在宫里,季嬷嬷和魏嬷嬷互相争斗,你想踩着我,我想踩着你往上爬。
后来魏嬷嬷认输了,主动放弃争斗,和她握手言和。
魏嬷嬷一服软,季嬷嬷也觉得无趣了。
争什么
从个二等宫女争成一等宫女,依然还是宫女,小命握在别人手里,是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魏嬷嬷不想争了,她想好好的活着,活到二十五岁出宫。
起初,季嬷嬷以为魏嬷嬷是装的,可魏嬷嬷的转变她都看在眼里。
突然没有了对手,季嬷嬷也觉得无趣,两个平常互看不顺眼的人成了一对好姐妹。
在冰冷的皇宫里互相取暖,一起熬了十年。
魏嬷嬷没有亲人了,季嬷嬷又何尝有
她们视彼此为最亲的人。
如今魏嬷嬷被害,季嬷嬷也觉得悲凉。
“有世子妃帮忙伸冤,魏嬷嬷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季嬷嬷含泪道。
苏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道,“节哀顺变。”
杏儿站在苏锦身侧。
苏锦看着她道,“为了帮魏嬷嬷查出杀人凶手,不得已对外宣称魏嬷嬷是杏儿的亲姑母,魏嬷嬷的后事理应由杏儿操办。”
“这些天,我让杏儿来帮你打下手,直到魏嬷嬷入土为安。”
季嬷嬷擦掉眼泪道,“由世子妃的贴身丫鬟帮忙操办后事,也算是魏嬷嬷生前积了福了。”
苏锦待了会儿就走了。
杏儿留下。
三天后,魏嬷嬷下葬。
看着魏嬷嬷入土为安,上了香后,杏儿才回镇北王府。
季嬷嬷在小院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去靖国侯府。
她也没心情再教秦菡儿家规了,她是来辞行的。
魏嬷嬷教人规矩把自己的命都给教没了,谁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步魏嬷嬷的后尘
她想过几天安稳日子。
靖国侯夫人体谅她,没有为难她,把束脩给了她。
秦菡儿心生不忍,挽留她道,“季嬷嬷无亲无故,要去哪儿”
“你孤身一人,就这么离京,或许比待在京都更不安全。”
“你若看的上我,不如就留在靖国侯府给我做管事嬷嬷吧”
秦菡儿虽然是从南疆嫁过来的,当时送嫁的队伍浩浩汤汤,其实留下的人寥寥无几。
南疆毕竟和大齐风俗不同,故土难离。
秦菡儿让那些给她陪嫁的丫鬟小厮都随秦三老爷回南疆了。
如今在她身边伺候的都是靖国侯府的人。
虽然没人敢慢待她这个世子夫人,但用起来总归不大顺心。
季嬷嬷虽然是靖国侯夫人请回府的,却不算是她的人。
季嬷嬷又是从宫里出
第九百一十九章 借钱
天寒地冻,没有棉衣御寒,一旦敌人进犯,后果不堪设想。
东乡侯和老王爷还有几位将军商议将士们御寒一事。
谁都束手无策。
棉衣有,可是御寒效果差,一旦将士们伤寒了,要耗费大量药材,成本远比制造棉衣要大的多。
国库空虚的事他们都知道。
就这一批棉衣,已经是东乡侯催皇上让人赶制的。
现在派人八百里加急回京也来不及啊。
东乡侯气的捶桌子。
谢景宸带兵把石头运上城楼回来,就听南安郡王和楚舜他们在军帐外偷听。
南安郡王道,“你说东乡侯会不会把南梁将士身上的棉衣扒下来过冬”
“这倒是有可能,”北宁侯世子道。
“可这要扒多少才够”定国公府大少爷嘴角抽抽道。
“……。”
“扒一件是一件吧。”
“……。”
谢景宸听了两耳朵,迈步进军营。
南安郡王几个看着他。
他们是不大敢进军帐的。
之前他们也在军账里议事,东乡侯让他们发表看法。
几人很听话,不仅发表看法,还帮忙出主意。
只是主意不是一般的馊。
几次之后,东乡侯只许他们在军帐外听着了。
谢景宸迈步走进去,就看到东乡侯一张愤怒的脸。
其他将士也都愤愤不平。
谢景宸望着东乡侯,疑惑道,“娘子不是给飞虎军单独准备的御寒衣物吗”
东乡侯看着谢景宸,“锦儿给飞虎军准备了御寒衣物,我怎么不知道”
东乡侯看向苏崇。
苏崇摇头,“我没听妹妹说过这事。”
谢景宸嘴角抽了下,他还以为东乡侯知道。
他望着东乡侯道,“朝廷和北漠互通往来,娘子把给皇上的那部分利润全部买了羊毛,她曾说过那些羊毛是用来做衣裳给将士们御寒的。”
苏锦买了不少羊毛的事,边关的将士都知道。
他们可没少心疼苏锦买那一车又一车羊毛花的钱。
消息传回京都,谢景宸随口问了一句,苏锦答的也很随意。
苏锦还让谢景宸给她找了个可靠的管事的,让他负责找人把羊毛制成衣裳。
谢景宸帮苏锦找了人后,就没管这事了。
棉衣到现在还没有送到军营,难道还没有制好
东乡侯没想到苏锦还记着飞虎军过冬的事,他让苏崇随谢景宸去看看。
那些羊毛从北漠拉到大齐,并没有运送回京。
羊毛不怎么值钱,运送回京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比那一车车羊毛多,实在不值得。
起初那些羊毛就放在距离边关几里地的镇子上,羊毛越来越多,一个院子放不下,就拉到二十里外的镇子上了。
二十里路,快马加鞭,小半个时辰就到了。
进了小院,谢景宸、苏崇还有南安郡王他们目瞪口呆。
小院里几十个妇人正在忙活,看到他们走进来,都停下手里的活看着,夸赞道,“这几个郎君模样生的真好。”
小院管事的是谢景宸的人,得知他来,赶紧过来迎接道,“世子爷怎么来了”
谢景宸看着那些羊毛,道,“给飞虎军准备的衣物怎么样了”
小院管事以为是来催的,赶紧道,“世子妃要给飞虎军一人准备两身,我已经让人昼夜不停的赶制了,忙了这么些天,还差两千件,大后天就能送去军营了。”
说着,小院管事道,“棉衣太多了,我这里人手不够,到时候还得世子爷差人来拉。”
“先去看看。”
管事的领着谢景宸往后院库房走。
一屋子一屋子的棉衣,看得人心惊胆战。
这要不小心飞溅了火星子,只怕会一件不留。
朝廷运送的棉衣被烧了,这些万不能出事了,“先把这些送去军营吧。”
苏崇他们来镇子上带的人不多,他让人回军营叫人赶马车来。
谢景宸问管事的,“还剩多少羊毛”
管事的嘴角抽抽道,“世子妃羊毛买的太多了,还有三个大院子的羊毛还没来得及处理。”
“处理完的,也只用了一小半。”
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用完的还没有送来的多……。”
羊毛在北漠是贱品,不值钱。
世子妃收羊毛的价格高,北漠的羊毛是一马车一马车的卖给他们。
借口说没地方装羊毛打发那些北漠人,结果北漠官员善解人意的把院子给他们装羊毛……
他们能怎么办
只能继续买了啊。
好在香膏利润大,才没有
第九百二十章 稀罕
半个月后,东乡侯的请功折子才送到皇上的龙案前。
折子是替苏锦请功的。
那么多羊毛,解决了将士们御寒问题,功劳不小。
皇上龙心大悦,论功行赏。
沉香轩,竹屋。
天越来越冷了。
苏锦在竹屋里翻书,慵懒的不想动弹。
窗外,风呼啸的吹着。
隐约有脚步声传来。
碧朱掀开门帘,一股子寒风往里蹿。
碧朱手里端着托盘,道,“世子妃,这是前院送来的,说是您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苏锦问道。
碧朱也不知道。
给世子妃的东西,她可不敢看。
碧朱端着托盘上前。
苏锦打开锦盒,就看到里面的东西。
她面上一喜。
她都把这事给忘记了。
之前牡丹院被烧,苏锦带着杏儿上观景楼,远远的看牡丹院修建了一半。
只是离的太远,只能模糊的看个大概。
那时候,苏锦是迫切的想要一个望远镜,站在观景楼上就能把王府尽收于眼底了。
她也不知道能不能制造。
反正动动手,动动嘴皮子的事,苏锦画了图纸,让暗卫找人去做。
如今牡丹院修建好,王妃都搬进去住了许久了,望远镜才送来。
晚了些,但还是正中苏锦下怀。
她拿了个望远镜,迈步出门去。
苏锦玩的不亦乐乎。
杏儿好奇道,“姑娘,这是什么”
“你看看,”苏锦递给她。
杏儿接过,学着苏锦的样子往远处看。
然后吓了一跳。
她把望远镜挪开,看向远处,又继续看,“姑娘,姑娘,我看到仙人掌上的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