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闲来无事,就在牡丹院支了两桌麻将。
来道贺的人不少,除了南安王妃她们外,崇国公府大太太和冀北侯府两位太太也来了。
还有云王妃、豫亲王妃以及右相夫人。
这些夫人背后就是大齐朝一半的势力了。
搓搓麻将,在一起吃了顿饭,意犹未尽,又上了桌。
到了申时,方才想起来要回府。
她们来道贺,苏锦也没有让她们空着手回去。
这些天闲的无聊,调制了不少的养生丸还有香膏,一人送一份。
没让苏锦送她们出府,一群夫人有说有笑的走了。
王妃摸着肚子,她是出行不便,不然没事和她们去美人阁逛逛倒也不错。
苏锦看着牡丹院,道,“母妃住在外院靠近书房,有暗卫护着,可确保无虞,如今搬进牡丹院住,父王可安排了暗卫护着您”
王妃没说话,李总管道,“世子妃放心,王爷离京之前都安排妥当了。”
清秋苑被烧过,王爷心有余悸。
若非怕被人背后非议,王爷倒是宁愿王妃住在外院。
王妃面露疲色,苏锦知道她累了,便起身道,“母妃好好歇息,我先回去了。”
“你也忙了一天,好好歇息,别累着了,”王妃叮嘱道。
苏锦轻颔首,带着杏儿离开。
南安王府。
南安王妃从软轿内出来。
丫鬟抱着苏锦送的锦盒跟在身后。
刚进府,小厮就道,“王妃可算回来了,王爷都派人问了您好几回了。”
南安王妃也没问小厮,直接去了书房。
如果是有什么急事,早派人去镇北王府寻她了。
第八百九十三章 冻疮
为了让劝说皇上放弃打猎劝说的更像是不经意,苏锦是特意做了糕点,拎着食盒进宫的。
当然了,这也是福公公千叮铃万嘱咐的,他怕皇上发现是他跟公主告的状,回头给他穿小鞋。
现在皇上为东乡侯劝他放弃打猎而动怒,苏锦的顺带送糕点成了专门送糕点。
皇上想到东乡侯远在边关打仗,他坐在皇宫能享受到女儿做的糕点,登时怒气全消。
尤其苏锦做的糕点进步不少。
苏锦陪皇上待了一刻钟,去看了看九陵长公主的腿,便出宫了。
皇上打消了狩猎的念头,但有大臣不知道,投皇上所好,在早朝上提狩猎的事。
这一下,直接戳痛了皇上的痛脚。
他不想打猎吗
如今边关战事紧张,将士们奋勇杀敌,抛头颅洒热血,他这个皇帝去打猎,这不是寒将士们的心吗!
皇上劈头盖脸一顿痛骂,直接把那两个建议皇上狩猎的大臣给骂懵了。
皇上觉悟怎么这么高了
然而皇上的觉悟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高的多。
皇上一怒之下,把那两大臣贬去看狩猎场了。
两大臣,“……。”
文武百官,“……。”
皇上直接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绝了狩猎的念头。
再没有大臣敢提狩猎。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再说苏锦,坐马车出宫后,没有立即回府,而是在街上溜达了一圈。
已经入冬了,一天冷过一天。
现在不逛街,回头天冷了,风呼呼的吹,想逛街都没法出门。
在街上逛了大半个时辰,买了一堆用得着用不着的东西,然后才回府。
一路回沉香轩,苏锦直接去了后院。
刚迈进后院,走了没几步,就闻到一股子烤鱼香。
杏儿嗅着鼻子道,“谁在烤鱼啊”
话音未落,就听到沈小少爷的声音传来,“谁放的盐啊一块淡一块咸的。”
说完,还附带两声“呸呸”。
“是小少爷他们,”杏儿欣喜道。
这时候,身后有脚步声传来。
苏锦回头,就看到碧朱端着一盘子鱼过来。
往前走了十几步,就看到远处太阳底下,苏小少爷四个围着火堆烤鱼吃。
九皇子眼尖看到了苏锦,高兴道,“皇姐回来了。”
苏小少爷扭头看了苏锦一眼,很不高兴的继续烤鱼了。
苏锦挑了挑眉头,道,“这是生我气了”
她好像什么都没做吧
苏小少爷没说话。
苏锦看着九皇子,九皇子道,“我们来王府找皇姐,被告知皇姐进宫了,我们又追进宫,结果守门侍卫说皇姐出宫了,我们又回了王府,已经等皇姐大半个时辰了。”
苏小少爷不是个有耐心的人。
等的实在是无聊,又不敢走。
怕他们前脚走,后脚苏锦就回来了。
只能耐着性子等,好在后院看到杏儿搭的石碓,想起来烤鱼,便让碧朱去给他们拿鱼烤着吃。
苏小少爷望着苏锦道,“姐,皇上吃你做的糕点没拉肚子吗”
苏锦,“……。”
苏锦扶额。
杏儿道,“没拉肚子,皇上还很喜欢吃呢。”
说着,杏儿小声补了一句,“虽然不是很好吃。”
苏小少爷登时高兴了,“看吧,你不了解你的父皇,我还是了解我姐的。”
这话听得杏儿心咯噔直跳,恨不得捂苏小少爷的嘴才好。
她怕姑娘听见她说糕点不好吃,受不了打击,回头不做了。
然后皇上吃不到姑娘做的糕点,一生气砍了她脑袋。
苏小少爷不高兴,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苏锦给皇上送糕点。
苏锦做的饭菜,东乡侯府上下那是避之不及。
但碧朱说苏锦已经给皇上做过好几回糕点了。
九皇子说皇上吃惯了御膳,要是糕点不好吃,他父皇肯定不会吃的。
苏小少爷觉得他说的有那么点道理,然后就生气了。
&nb
第八百九十四章 回京
赵小少爷望着苏锦,苏锦道,“放心吧,我能治好。”
苏小少爷得意了,“我就说吧,我姐不是一般的大夫。”
一般的大夫哪能不看书就医术高超了
说实话,苏小少爷有点怀疑这医术是他姐从哪里打劫来的。
要是学什么都能和她姐学医术这样就好了。
不但轻松,而且还是顶级的。
不过他姐这样的好运气不是谁都能有的。
确定能治好后,苏小少爷拉着赵小少爷坐下继续烤鱼。
吃完了鱼,他还想趁机去街上逛一下,然后再回府。
苏锦直接进了竹屋,把药方写下来,然后调制治冻疮的药。
受东乡侯和唐氏的影响,杏儿无时无刻不把青云山的兄弟放在心上。
苏锦说能治好冻疮,杏儿就想到边关的将士们了。
然后——
苏锦又调制了一桶去冻疮的药。
暗卫默默的把那一桶药送去东乡侯府,还附带了药方,让唐氏派人送去边关。
当然了,不止送去了东乡侯府,美人阁也开卖了。
苏锦闲来无事,给苏小少爷他们做了手套,免得他们在外疯玩被冻伤。
美人阁的生意蒸蒸日上,光是一个冻疮膏就给她带来不菲的收入。
在沉香轩后院终日不绝的捣药声中——
卫太医终于有消息了。
找了这么久,才把卫太医给找到,实在是辜负他们辛苦的给太后挖坑,太后满大齐的张贴告示寻人。
不过好在是人即将进京了。
卫太医进京的这一天,天气不是很好,风呼啸的吹着,街上行人都少了一半。
因为是进京给太后治头疼,护送卫太医的马车直接进了宫。
阔别十几年回京,皇宫依旧的巍峨富丽,和卫太医记忆中的样子没有多少变化。
只是皇宫没变,人却找不到几个脸熟的了。
不只是人老了,容貌变化,更多的还是消失在了宫闱倾轧中。
公公领着卫太医直奔永宁宫。
寝殿内。
太后靠在大迎枕上。
太后接连受打击,身子骨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天冷,被贬去看守皇陵的端慧郡主病倒了,太后忧伤成疾,已经好几天没下床了。
宫人禀告卫太医来了,太后望过来。
那一瞬间,卫太医就收到了一记让他寒彻骨的眼神。
卫太医身子都凉半截了。
从寻找他回京的告示张贴的到处都是,他就知道没好事,他已经离京十几年了,太后绝不会突然想起他来。
为了不进宫,卫太医带着一家老小东躲西藏,最后还是被人发现了,不得不应招回京。
卫太医忍着心底的惶恐和不安上前给太后见礼。
太后脸色冰冷。
要说卫太医是真无辜,太后掉进了苏锦给她挖的坑,对卫太医就是苏锦的授业恩师深信不疑。
自然也就把对苏锦的怒气全部撒在了卫太医的身上,卫太医还浑然不觉。
卫太医跪在地上,哪怕他是进宫给太后治病的,太后对他也没有好脸色,没让卫太医起身。
太后脸寒如霜,“还真是让哀家好等,卫太医就这么不情愿进宫给哀家治病”
卫太医惶恐,“草民不敢。”
草民
太后斜了卫太医一眼,“教出那么一个好徒弟,如今倒自称草民了。”
没头没脑的话,直接把卫太医听懵了。
更凑巧的是,卫太医这些年还真收了个好弟子,用心授予他医术,将来好继承他的医馆。
只是听太后的话,似乎对此很不满
他那徒弟为人正直淳朴,沉迷医术,而且远离京都几百里,怎么也招惹不到太后啊。
不过太后既然提到了,卫太医还是替好徒弟谦虚了几句。
太后本来就在气头上,卫太医这一谦虚,直接把太后的火气给撩拨大了,差点没忍住叫人把卫太医拖出去砍了。
李嬷嬷劝太后不要动怒,卫太医就是镇北王世子妃授业恩师的事,除了她们没人知道。
如果真把卫太医的身份捅破了,对她们来说未必是好事。
把镇北王世子妃教的这么好,关是一个医术就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皇上也会重赏卫太医的。
&
第八百九十五章 无辜
听到皇陵两个字,卫太医脸色变了一变。
皇陵那地方清苦,像皇子公主这样的身份是不会轻易去的,莫非长公主是犯了什么错被贬去的
这一路回京,也没有找机会打听下近来京都发生了什么事,险些触怒太后,幸亏赵太医帮忙打圆场。
赵太医话说的巧,卫太医养足精神是为了更好的医治端慧长公主,太后就算恼,也得忍着。
太后摆摆手,几位太医连忙退下。
出了永宁宫,李院正和卫太医寒暄了几句,毕竟十几年前在一起共事过,算起来,卫太医还是他的前辈。
当年如果不是卫太医主动辞官,这院正的位置也轮不到他来坐。
如今被太后召回,李院正还真有些摸不准太后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真的是为了给端慧郡主治手腕
不过李院正倒是不担心卫太医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毕竟当年院正之位唾手可得都没有,何况如今他稳坐院正之位。
太医院还有不少事要忙,李院正只聊了几句便先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