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可还有活着的!

    不说东乡侯了,还有镇北王妃!

    从药瓶子里倒出药丸来,崇国公咬了咬牙,吞入腹中。

    ……

    转眼,七天过去了。

    这七天,衙差一直在街上搜寻崇国公的下落。

    缉拿悬赏的告示张贴的满大街都是。

    但凡提供崇国公下落的赏银一千两,协助朝廷成功捉拿崇国公的赏银一万两。

    重赏之下,每个人都成为崇国公的威胁。

    可惜几天过去,也没能抓到崇国公。

    反倒是东乡侯一党的女眷,怕被崇国公的人抓住,都不敢上街,有曲清儿被挟持的先例在前,各府更是加派人手,以策安全。

    苏锦还是和往常一样进宫给九陵长公主施针换药,从宫里出来后,去东乡侯府给崇老国公把脉。

    不过苏锦出行,不止谢景宸陪着,还多了几个暗卫在暗中保护。

    今儿正好是崇老国公解毒的第七天。

    苏锦给崇老国公把脉后,苏崇忙问道,“怎么样了”

    苏锦收回后,笑道,“大哥可以放心了,老国公的毒已经完全清除了。”

    苏崇彻底松了口气。

    其实这些天,崇老国公的好转大家是看在眼里的。

    苍白的脸色有了些气色,虽然大部分时候还是坐轮椅,但苏崇扶着他,能在花园走几步了。

    一旦毒清楚干净,崇老国公恢复的速度会更快。

    崇老国公高兴了几天,但迟迟没能抓住崇国公,心情又蒙上了一层阴霾。

    十八年前,他这个父亲有多成功,十八年的今天,就有多失败。

    先崇国公世子和崇国公都是他的儿子。

    一个惊才逸逸,建立飞虎军,八千将士,为朝堂立下赫赫战功。

    一个心狠手辣,继承爵位后,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把朝堂搅的乌烟瘴气。

    一个为国捐躯,战死沙场。

    一个为了权势地位,不惜弑父。

    一个给他带来荣耀,光耀门楣。

    一个让他在病榻上躺了三年之久,险些给崇国公府带来灭顶之灾。

    ……

    崇老国公一身正气,从未想过膝下会有这么不孝的儿子。

    这三年来,他一直在反省,在自责,在懊悔,如果不是知道苏崇还活着,想再见孙儿一面,他估计早扛不下去了。

    知道崇老国公恢复了,不少人前来探望,皇上要来,被东乡侯阻拦了。

    别一出宫,被崇国公挟持了,到时候没见着崇老国公,还丢了圣颜。

    皇上最不乐意听东乡侯说话了,没一句中听的。

    明明能把话说的好听些,他倒好,怎么难听怎么说,唯恐他耳朵不长刺。

    嫌弃归嫌弃,但东乡侯的逆耳之言,皇上还是听进去了。

    福公公觉得忠言逆耳这句话说得一点不错,他劝皇上的时候是温声软语,那就是一阵风从皇上耳朵边打了个转就没了。

    有时候想学着东乡侯劝皇上几句,又怕皇上一恼,把他拖下去砍了。

    崇国公失势,朝堂上彻底安静了,崇国公一党那是夹着尾巴上朝的,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但凡朝廷有什么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就开始惶惶不安,唯恐被皇上委派。

    又过了半个月,崇老国公在苏崇的搀扶下进宫向皇上请罪。

    不等他老人家跪下,皇上就赶紧把他扶了起来。

    “老国公身子还未痊愈,该在府里好好休养才是,怎么进宫了”皇上道。

    “老臣有罪,”崇老国公哽咽道。

    崇老国公有什么罪

    有罪的是崇国公。

    福公公搬来椅子,皇上亲自扶着崇老国公坐下。

    崇老国公此番进宫一是为请罪,二是面呈奏折。

    崇老国公奏请收回崇国公爵位,他要把崇国公府交给自己的孙儿上官霆,也就是苏崇。

    这个奏折,皇上接了。

    但却没有准崇老国公的请求。

    皇上道,“老国公毒已经解了,朕还盼着您身体早日复原,像以前一样为朕分忧,霆儿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将来前程不可限量,但现在毕竟还太年轻了,恐难肩负起国公一爵,暂且




第八百五十章 能耐
    南梁开战是大齐意料之中的事。

    从南梁借兵给北漠郕王起,大齐就知道南梁的野心了。

    北漠郕王失踪,南梁兵临城下,逼大齐找北漠郕王在前,又逼大齐交出杀害北漠郕王的凶手。

    一步步威逼,直到九陵长公主摔下悬崖,南梁这才死了接回九陵长公主做人质的心。

    耽搁了这么久,南梁的耐心应该已经磨的差不多了。

    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关什么都不做,仅每日的口粮就是一笔不小的消耗了。

    有所准备,所以南梁攻城,朝廷没有多慌乱。

    老王爷、南阳侯还有冀北侯他们早就抵达边关了。

    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东乡侯不想打仗,但带着飞虎军回战场,继续和南梁厮杀又是他盼了十六年的事。

    只是崇国公逃狱,至今下落不明,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是东乡侯心底的一根刺。

    他很矛盾。

    希望崇国公死了,却又不希望他死。

    做为儿子,毒杀自己的父亲,他死不足惜。

    当年飞虎军被灭,又和崇国公脱不了干系,东乡侯想通过他给飞虎军正名。

    只是崇国公为人小心谨慎,事情又发生在十五年前,一直找不到证据。

    这一次和南梁开战,直觉告诉东乡侯,当年的事要浮出水面了。

    他迫不及待的要赶赴边关。

    不过有老王爷他们在边关,倒也不急,京中的事也要安排妥当。

    东乡侯和皇上商议过后,决定十天后启程去边关。

    东乡侯是要带飞虎军去的,苏崇是飞虎军少将,肯定也要去。

    苏崇要走,南安郡王这些跟着苏崇混的,嚷嚷着要去。

    南安郡王要去,南安王妃舍不得,南安王觉得送去军营历练下也好,一年后回来正好迎娶聂瑶过门。

    定国公府大少爷娶周静漪过门没多久,正是浓情蜜意,蜜里调油的时候,但好男儿志在四方,哪有沉迷于温柔乡的。

    周静漪舍不得他去,却也知道拦不住,给他准备行李。

    定国公府大少爷决定去边关后,北宁侯世子也下定决心了。

    只是楚舜……

    他一提这事,就被靖国侯夫人给拍死了,“管家千里迢迢去南疆给你迎秦姑娘回来,花轿临门,你人却在战场,让人家姑娘没名没分的待在侯府吗”

    “成亲之前,你哪都别想去。”

    楚舜憋屈啊。

    管家去南疆这么久都没消息传回来。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他找不到人啊。

    人家就没告诉他正确地址,他能找到人才怪了。

    看着自家亲娘迫不及待等儿媳妇过门的,楚舜几次想坦白,话到喉咙口还咽了下去——

    他怕被打死。

    醉仙楼。

    楚舜和南安郡王他们在吃饭。

    嗯。

    南安郡王他们在吃饭,他在喝闷酒。

    见南安郡王和北宁侯世子抢最后一个肉丸子,夹个菜也能切磋一拨,他筷子一伸,把肉丸子夹了道,“你们两能不能帮我想个主意,哪怕馊点也行啊。”

    南安郡王,“……。”

    北宁侯世子,“……。”

    这人真欠揍。

    找他们出主意也不知道说点好听的,还没帮忙想主意就直接打成馊主意了。

    南安郡王看着他道,“要不你还是跟你娘如实招了吧”

    “这会儿挨了板子,养个七八天,正好和我们一起出征。”

    “……!!!”

    楚舜一口老血没差点喷出来。

    别拉着他,让他一头撞死算了。

    他怎么就有这么些损友呢

    关键时候帮不上忙,还尽说风凉话。

    楚舜两眼瞪着南安郡王。

    瞪完南安郡王瞪北宁侯世子,还有定国公府大少爷,一个不能幸免。

    北宁侯世子轻咳一声道,“郡王爷说话是不中听了些,但除了这个也没别的办法了。”

    定国公府大少爷望着楚舜道,“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事你能瞒一时,难道你还能一直瞒下去不成”

    完了,还来一句总结,“早挨打,早复原。”

    楚舜,“……!!!”

    这事,南安郡王他们是帮不上忙的,靖国侯夫人要的是秦菡儿这个儿媳妇,他们也没法给她变一个出来啊。

    南安郡王想了想道,“要不你掐着时间跟你娘坦白,或许能不挨打,要么你先斩后奏,到时候跟我去边关,留书一封”

    定国公府大



第八百五十二章 断症
    说起这一路的艰辛,周管家觉得没个几天几夜说不清楚,说起南疆,最大的印象还是那些白花花的大腿,从开始的一路走一路念非礼勿视到坦然相对,也算是入乡随俗了一把。

    这么辛苦这么累了,靖国侯夫人哪还责怪他们回来慢了,能平安无恙毫发无损的回来并把人接回来就是大功一件了。

    周管家赏赐了二十两银子,其他随行的小厮一人赏赐六两。

    接了赏赐,什么样的疲惫都一扫而空了,去吃东西最重要。

    南疆的饭菜实在不合他们胃口,还是侯府的菜好吃。

    靖国侯夫人忙着迎来送往,看到北宁侯夫人和南安王妃来,连忙打招呼。

    “可算是把你们给盼来了,我这都忙晕乎了,”靖国侯夫人道。

    靖国侯夫人让北宁侯夫人和南安王妃帮她们招呼客人,也不用迎来送往,就是坐那儿,陪那些夫人说话,有什么事,丫鬟解决不了,让她们出个主意。

    南安王妃笑道,“定国公府大太太还没来吗”

    “还没呢,”靖国侯夫人摇头。

    “这就怪了,定国公府离的是最近的啊,”北宁侯夫人道。

    正说着呢,丫鬟过来道,“定国公府大太太来了。”

    几人转身,就见定国公府大太太笑容满面的走来。

    南安王妃笑道,“这么高兴,莫非府上有喜”

    北宁侯夫人发现定国公府大少奶奶没一起来。

    定国公府大太太笑道,“可不是有喜,先前准备出府,静漪起的急了些,一阵晕眩,我怕她身体不适,请了大夫诊脉,原来是有喜了。”

    一想到自己要做祖母了,哪能不高兴啊。

    北宁侯夫人和南安王妃给定国公府大太太道喜。

    定国公府大太太忙谦虚说她们挑的几个儿媳妇都是好生养的,将来孩子年纪差不多大,一起长大有伴。

    南安王妃想到聂瑶,难免心酸,不过好在只有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一想到自家儿子和靖国侯世子他们,这是要操心完儿子,还要操心孙子啊。

    这一聊,就聊到了好生养上,北宁侯夫人道,“这眼看着就要去边关了,也不知道要去多久,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儿呢。”

    南安王妃失笑道,“你就别着急了,赶明儿世子夫人给你生一窝,到时候两个胳膊抱不过来,后背上还得背一个。”

    北宁侯夫人噗嗤一笑。

    虽然用一窝形容不大妥当,可还真保不齐呢。

    周老爷子嗣艰难,连生了六朵金花,想儿子那是想疯了,到处寻找好生养的女子,周七姑娘的母亲有三个兄长,而且是一胎生,族中也有双胎,便八抬大轿娶进门。

    只是大概这周老爷是命里无子,周七姑娘的母亲只生了一个,还是女儿。

    这边定国公府大太太她们帮靖国侯夫人迎客,那边定国公府大少奶奶有喜的消息也传开了。
1...328329330331332...5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