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都市诡案物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咸鱼蛋黄

    但作为父亲,这些话一直在心头萦绕,但却不好意思轻易说出口。

    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苏清干脆挑明了观点:“爹,你觉得我现在日子过的不舒坦吗为什么非得嫁个人,生个孩子,把自己死死捆住”

    说完,她叹了口气:“你可能不知道,我家给李阳头一年,跟他回去过年,处处被挑刺,之后两年,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是我最孤单的时候。”

    苏启志知道闺女当年匆匆嫁人之后,过的并不舒畅。

    因为女儿出嫁之后一直都没回来过,所以,这两年老叶没少拿话刺他。

    但他没想到苏清成家之后,竟然过得如此的不如意。

    通过苏清母亲当年的遭遇,就能想象的道一个女孩子,如果得不到婆家人的认可,纵然跟丈夫在恩爱,但仍然会受到很多无端的伤害。

    当年因为他没用,让苏清母女两个在村子里受了很多屈辱。

    本来想着好好供女儿读书,上大学,等她以后嫁个好人家,不再受这种罪。

    但没想到她年纪轻轻就结了婚,之后还是重蹈了母亲婚姻的覆辙。

    都是自己的不对,当年如果他不跟田芬结婚的话,孩子是不是就不会,大学毕业就赌气嫁给李阳。

    而他也不用在这个镇上,活成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笑话。

    现在想想:跟田芬结婚十几年,日子过的如此荒唐。

    怪不得老叶,话里话外一直都看不起他:原来自己这段荒唐的婚姻,不但让人看尽了笑话,也给孩子带来了这么大的影响。

    算了,既然孩子不愿意在踏入婚姻,那就随她去吧!

    谁也不能保证,下一段婚姻就会很幸福。




第六百二十九章 异常好吃的瓜子
    以前从没磕过瓜子的花枝,突然发现了这种令人欲罢不能的小零食,于是就买回来一大包吃。

    正好跟他一样,从来没磕过瓜子的绿珠,立刻也爱上了这种香脆可口的零食。

    于是,两个人就坐在客厅里,一人抱着一大包瓜子,边嗑边斗嘴。

    很快,客厅就被满地的瓜子皮占领了。

    所以,道一才会叫他们去打扫。

    “瓜子不要吃太多,很容易上火,待会儿我给你们煮点凉茶喝。”苏启志见花枝仍然不停咔嚓嚓的嗑瓜子,心里忍不住责备老张老伴:怎么给孩子买这么多瓜子。

    花枝满脸不在乎的吐出两片瓜子壳:“上什么火我现在正需要火气补补,不用喝凉茶。”

    这回被他慧眼识珠,找到了的瓜子,里面竟然还有丝丝灵气。

    “你吃的这个瓜子,是我们集团旗下生产的!”到苏启志看清楚他手里的瓜子包装时,语气十分自豪的说:“我还去过这个瓜子生产基地呢。”

    他这么一说,苏清立刻他朝花枝招了招手:“给我一把瓜子尝尝什么味儿”

    没想到父亲工作的集团,竟然还生产瓜子。

    听到苏清的招呼,花枝立刻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双手捧着大大的瓜子包装:“美人,请您尽情享用!”

    “这孩子说话就是怪!”苏启志忍不住笑着打趣说:“嘴这么甜,以后肯定不愁娶媳妇儿。”

    花枝转头朝他做了个鬼脸:“不用以后,就我现在,”

    “你现在赶紧找个镜子去,照照自己啥模样。”道一上前给他一个爆栗子:“小小的壳,口气还不小!”

    花枝正要回嘴,却听苏清由衷地赞叹:“嗯,这瓜子好吃!爹,你没事的时候也吃一点,听说瓜子吃了软化血管呢。”

    “真的这炒过的瓜子吃了还能养生”苏启志有些震惊的问。

    苏清顺便给他一把瓜子笑着说:“能列入食谱的食物,基本上对人体都有营养,当然要控制在适量的范围内”

    像瓜子这种零食,咸香可口,十分符合国人的胃口,所以一不小心就会吃多。

    因为它油脂含量比较高,而且又是炒制出来的,吃多之后很容易上火。

    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这并不是一款十分健康的零食。

    但事实上,瓜子里面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跟核桃差不多,都有补脑以及软化血管的功效。

    “哦,原来吃瓜子也有益健康!”苏启志边嗑瓜子边兴奋的说:“现在大家认为吃瓜子上火,都不愿意多吃,怕影响健康。以前我小时候瓜子,可是一种十分奢侈的零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

    准确的来说,只有过年在走亲戚的时候,才能吃到一两把而已。

    而且,那时候的瓜子基本上都是原味的。

    味道远远没有现在的五香瓜子好。

    本来,以前苏启志也很喜欢吃瓜,但自从这两年去后山经常喝茶之后,好像再也没吃过。

    准确的说,自从经常去李先生那里喝茶之后,他感觉自己的食谱也窄了很多。

    原本很喜欢吃的东西,基本上都没什么胃口了,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很少在吃其他零食水果。

    以前他还觉得喝茶就是养生,现在想想真是太狭隘了。

    “嗯,这瓜子饱满,口感清爽。”苏启志很快磕了一小把瓜子,拍了拍手说:“以前我们这里不忙的时候,我曾经去瓜子生产基地帮忙收过葵花籽。”

    那时候他还吃了不少刚刚成熟的鲜生瓜子。

    “你们觉得现在炒熟的瓜子咸鲜可口,肯定比生的好吃,是吧”苏启志又抓了一把瓜子,笑着问苏清

    但苏清却摇摇头说:“一般瓜子可能是这样,但我猜这款瓜子应该刚刚成熟的时候最好吃。”

    苏启志十分惊奇的看着他问:



第六百三十章 逛超市
    “爹,你们集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扩展的我以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还卖瓜子”苏清神色认真地看着父亲问。

    苏启志十分肯定的回答说:“原来公司一直没什么起色,从前年开始吧,突然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畅销起来,然后集团就在镇上拿了好几片地,用来发展新产业。”

    前年

    道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问:“是不是李先生来到镇上的时候”

    苏启志一拍大腿:“是的,就是那个时候!我还记得当时刚刚领了一大笔奖金,然后,就跟老张老叶三人一起去后山新开的茶楼喝茶庆祝。”

    当时,苏启志他们三个人算是李先生茶楼开张后,第一批登门的客户。

    所以,他们也受到了李先生热情的招待。

    由于三人都比较喜欢玄学,所以在茶馆里第一次跟李先生见面,就深深为他的博学风趣的谈吐,以及仙风道骨的形象所折服。

    三个人虽然平时都比较节俭,但是在花钱喝茶方面却极为大方。

    “我们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跟李先生认识的,因为公司的效益好,所以我跟老张三个元老级员工也涨了不少工资。”苏启志有些感慨地说:“最重要的是,当时基本上每个月都能领到奖金,所以就有底气去李先生那里消费天价茶水。”

    苏清跟道一默默对视一眼,心里有了成算:“爹,你以后多情张叔,叶伯伯他们来家里喝茶吧,咱们的茶叶更好。”

    苏启志十分认同的点点头:“我跟老张他们已经说定了,以后不去李先生那儿喝茶了。”

    见父亲好像对李先生的态度有所改观,苏清心里也十分欣慰:她一直都觉得李先生这个人不简单,并不希望父亲跟他牵绊太深。

    “好了,锅里的肉骨头炖的差不多了,咱们吃饭吧!”随着一阵阵浓郁的肉香在厨房里弥散开来,苏启志高兴地招呼大家吃晚饭。

    这顿晚饭比平时要晚一些,吃过之后天已经全黑透了。

    但苏启志仍然惦记着女儿说要出去买瓜子,于是,吃完饭就提出陪他们一起去超市逛。

    可能是刚过了年的缘故,这个时候超市里人并不多,他们进去的时候,员工都在打扫卫生准备下班了。

    “我买的瓜子就在这边!”一来到超市,花枝直接跑到零食区:“我来看看还有什么好吃的没有”

    下午,他虽然跟着老张老伴过来逛了半天,但并没有买多少零食,只买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玩具,以及是生活工具之类的东西。

    至于说瓜子,主要是当时老太太给他找了一大堆,她认为儿童应该喜欢的零食。

    但事实上,花枝萌萌的外壳里藏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他根本不喜欢这一些包装幼稚的零食。

    最后为了照顾名义上姥姥的面子,就随手拿了一包瓜子。

    老太太觉得他可能喜欢吃瓜子,于是就特意多买了两包。

    没想到这个瓜子真的还挺好吃。

    苏清顺着花枝的手指,一眼就看到了摆放在一堆零食当中的瓜子:在所有花花绿绿的包装当中,显得十分质朴简单。

    不过,这也正是苏清比较喜欢的简约风格。

    “嗨,我还不知道我们公司的产品,在咱们镇上的超市也有上架。”这时候苏启志十分兴奋的拿着一瓶罐头走过来:“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园里种植的水果做成的罐头。”

    “这个罐头怎么会装陶制的罐子里”苏清有些惊讶地问。

    如果苏启志不拿过来,特意说这是个罐头,她还以为是一罐咸菜呢。

    苏启志十分自豪地说:“这种水果生长期特别矫情,必须由人手工打理,结出来的果子也很甘甜,但是不耐放。”

    于是,就被做成罐头。

    “这种水果罐头,在玻璃没有大规模使用之前,就已经在咱们这儿很有名了。”苏启志笑着解释说:“以前这种罐头就是用陶罐装的。”

    他跟平时普通的罐头最大的不同,就是里面没有汤水,只是用纯蜂蜜泡着果子。



第六百三十一章 看穿
    苏清一脸向往的点点头说:“以前,我记得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麻花。”

    苏启志听了十分怀念的说:“这是你娘唯一能够亲手自己做的小零食。但她觉得工序实在太麻烦,所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动手做。”

    其实,苏清小时候,平时他们也能吃得起这种小零食。

    但是苏清母亲为了不招惹别人的闲话,所以从来都没有动手做过。

    如果去买的话,还要跑到镇上,那就更招人眼了。

    以前在农村,基本上没有**的概念。

    村头谁家放个屁,村尾都能闻到气儿。

    以前,苏清他们一家住在村里时,一举一动就好像被人监视了一样,只要稍微过的不如别人想象的那样贫困,就会被无休止的指指点点。

    特别是每次苏清嘴馋的时候,母亲偷偷给他炸个果子,或者是烙个油饼,基本上都能招来奶奶以及大伯一家的谩骂。

    一开始母亲并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后来,有一次锅里正在煮着的肉,被奶奶连锅一起端走之后,苏清妈妈才明白过来:原来,在这老太太眼里,她们母女俩根本就不配吃的比别人好。

    从此之后,除非逢年过节大家都改善生活的时候,苏清母亲平时连炒菜都不敢放太多油,生怕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为了保证一家人的营养,所以,大家每天的早餐都是水煮鸡蛋。

    而这些鸡还都是母亲亲自养的母鸡下的,这在农村倒是很正常:如果谁家里不养几只鸡的话,同样会被诟病家里女人太懒。

    但是在那个年代,一般人家的鸡蛋都会拿去换钱。

    不过,当时苏清母亲养的十几只老母鸡,下的蛋却一个都没有卖,都当作早餐给家人吃了。

    有时候孩子实在馋肉,目前就在蒸馒头的时候,随锅做一盆粉蒸肉。

    “以前住在咱家隔壁你二婶的鼻子最灵,只要咱们一改善生活,她准能闻到,然后跑你奶奶家告状。”苏启志有些感慨地说:“后来我在咱们家跟她家院墙中间种了几棵臭椿树,每回你娘准备改善生活的时候,就在树下点一堆艾蒿。”

    说到这里,他突然笑起来:“你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肉,隔几顿不吃就馋的厉害。”

    正是由于营养跟得上,所以苏清从小就出落得十分水灵。

    苏启志目光慈爱的看着女儿说:“你从小长得出挑,身条挺拔,面皮白净,五官灵秀,可没少招人嫉妒。”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当时村里人都说你不像农村孩子,都像是大城市里养出来的千金小姐。”

    其实,这也是苏清当时在村里备受排挤的主要原因:因为她长的实在太出挑,显得跟其他孩子格格不入。

    同时,也因为她从小白净灵秀的气质,所以来到镇上之后,备受这里的小朋友喜欢。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苏清才想明白过来,自己当初为什么在村子里备受排挤,没有一个朋友。

    原来,是因为嫉妒。

    本来,应该是单纯的羡慕,但由于这些孩子的家长经常恶意的在孩子们面,前编排苏清母女俩,所以也导致村里的孩子都孤立排斥她。

    那段不愉快的童年,给她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苏清的整个青春期都,在努力的修复那段童年带来的伤痕。

    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时,都会想起来杨丽。

    当初如果不是他热心陪伴,自己的整个青春期可能更加晦暗。

    也许,那段过往的仇恨该放下了。

    想到这里,苏清终于释怀了。

    虽然说杨丽后面处心积虑的害她,但最后杨丽自己也填进去了性命。

    最关键的是,杨丽当年曾真诚的陪伴苏清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期。
1...226227228229230...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