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都市诡案物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咸鱼蛋黄

    何欢有些不自在地抽出手,意味深长地说:“我也希望能够尽快达成所愿。”

    “对了,苏叔跟道一大师他们出去了吗”桃儿看了一眼空荡荡的院子问:“家里只有你们两个吗”

    绿珠快言快语的回答说:“昨天苏伯伯给苏姐买了宅子,今天他们过去看房子了。”

    哦,原来这样!

    桃儿眼中不自觉的流露出一丝羡慕:苏大叔家在镇上有这么好一套宅子,还有钱给闺女重新买一套。

    再想想自己家那个简陋而破旧的小院,感到十分心酸:这些年父母为了他的病,连家具都没舍得买一件。

    更别说翻修房子了。

    现在,镇上的房子都是修饰漂亮的二层,甚至三层小楼。

    比以前在城市里见到的别墅也不差。

    但一回到家里,看着只有三间老旧瓦房的小院,落差实在太大。

    不行,一定要努力赚钱,尽快想办法把房子翻修一下。

    让父母晚年也过得更舒畅一些。

    想到这里,他感觉屁股下面好像长了钉子一样,再也没法安然坐在这里跟白贤他们聊天了:“今天过来看到你没事就好,桃园里还有好多活,我得回去了。”

    说着,桃儿就站起来准备回去。

    何欢也跟着他一起站起来:“那,我跟绿珠也去给你搭把手”

    “不,不用,你要是想过去玩的话可以。但是你这个病才刚刚好一点,最好还是不要劳神动力。”桃儿连忙拒绝道。

    其实,他想着白贤最好在家里休养,万一今天跑到桃园再犯病了怎么办

    何欢也看出了他的忧虑,笑着解释说:“昨天我吃过药之后,病情基本上稳定住了,你不用担心。”

    “是啊,白贤现在已经好了,走吧,我去帮你把那片桃林赶紧修剪出来,那些桃树长得实在太疯狂了。”绿珠直接拉着白贤从角房里出来。

    他们主动提及去自家桃园里玩儿,桃儿也十分高兴:“好,你们不嫌弃我家桃园光秃秃的就好!等到春天桃花开放的时候,你们如果还在镇上的话,我一定邀请你们过去赏花。”

    说到这里,他有些激动的对两人说:“昨天,我发现桃花开始打花苞了,要是天气一直放晴,气温持续升高的话,桃花很快就会开放的。”

    &




第五百七十三章 布置
    老一辈的人,居家过日子不很讲究屋里摆设多么的美观大气,只要实用就行。

    所以老叶家里现在用的家具,就是儿子当年结婚时买的那一套。

    在此之前,他们家里的装修家俱摆设都很简单。

    苏启志家里之所以做了些现代化的装修,以及配一整套的现代化家具。

    都是田芬嫁过来之后,依着她的爱好装修置买的。

    “所有的家具都要实木的,款式不用太新颖,但一定要结实,方便耐用。”苏清对于家具的要求并不高。

    最主要是结实,而且耐用。

    因为资金给的到位,所以当场就定下了一整套家具。

    家具店直接把崭新的家具送到已经打扫好的房间里,就直接组装起来。

    不道一个小时时间,原本空荡荡的屋子里,再摆上家具之后,立刻充实起来。

    苏清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十分满意的拿出手机拍了好几张照片,对道一说:“咱们下午去小枣红家,把这个拿出来给他看看。”

    “嗯,最好能把人接过来,大家都见见面。”苏启志有些激动的搓了搓手说:“现在这屋子里什么都齐全了,就是当场住下都可以。”

    说完,他一拍脑门:“看我把最重要的事给忘了,咱们把床给买了,但是,没准备被褥啊!”

    苏清笑着摇摇头说:“这不用着急,待会儿去超市一趟就买齐了。还有锅碗瓢盆,这些东西都得置办上。”

    听他这么一说,苏启志有些肉疼的搓了搓牙花子:“嘶,这一整套布置下来,可真得花不少钱。”

    苏清当即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卡,十分郑重的递给父亲:“我知道你现在还能挣钱,不过这点钱呢,你拿着防身也好。以后我不在家,你想出去玩儿,或者是买些贵重的东西都可以刷。”

    不等苏启志拒绝,就把卡直接塞到他怀里:“买房的事情只此一次,听说以后房价还要回落,还有那些投资什么的也不稳定,你这些钱就拿着安心的花,不要再折腾了。”

    握着这这张崭新的卡,苏启志心里十分激动:看来,闺女是完全原谅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了。

    竟然,今年还准备着一笔养老钱给他。

    更准确的是说一笔救急的钱,放在他身边。

    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身体的各个机能都在老化,随时都可能会出大问题。

    所以,手里一定要有一笔应急的医药费。

    但是唯一遗憾的是,身边没有一个可靠的亲人。

    不过要让他离开小镇,去临市跟女儿一起生活,苏启志也舍不得。

    毕竟他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这里有他的朋友,同事,还有熟悉的邻居。

    “好,既然这是你的心意,我就收下了。”苏启志喉咙有些干涩的问:“中午吃什么”

    苏清看了一眼,街对面已经开张的面馆:“不如我们去吃烩面吧!回来这么久,还没有在镇上吃过饭呢。没想到这家面馆到现在还开着。”

    她说的这家面馆,是一家传承了好几代的老饭馆。

    店里的招牌就是烩面。

    准确来说,这家店只做烩面,其他的只有凉菜啤酒饮料。

    当初这家面馆也算是小镇上的招牌饭店。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富有了之后,小镇上的饭店越开越多,做出来的菜色花样也越来越多。

    渐渐的,原本在人们心中高消费标杆的面馆,慢慢的成了大家最普通的选择。

    但是,他家的的生意依然十分火爆:不但醇香浓郁的口感没有变,就连一如既往的大分量也没有减。

    除了那些请客吃饭的人,真真正正想当成一顿平常饭吃的人都会来这里。

    因为这里的烩面不但美味,而且实惠。

    本来



第五百七十四章 山路
    三人在烩面馆吃完午饭后,苏启志就接到了老叶打来的电话:说下午几个老朋友一起去老张家聚聚。

    他立刻明白过来:主要是老张之前生病,大家都惦记着,不过,因为在过年期间,各自都都一大摊子事儿,所以,才想着约个时间集体去看望他一下。

    更关键的原因是:老张的病因实在太蹊跷,也不方便及时过去看望。

    几个老朋友以及亲戚们都想着,等过几天这事儿缓过劲儿后,再过来看望。

    “你们俩不是要去小枣红家吗这二百块钱拿过去,就当是见面礼。”苏启志接完老叶的电话,直接从口袋里拿出二百块钱递给苏清。

    苏清直接把钱挡回去,嗔怪他说:“非亲非故的给什么见面礼我待会儿过去给她们拿点东西就行。”

    说完,直接推着父亲出去:“你赶紧过去参加老朋友聚会吧,我跟道一也得启程了。”

    苏启志回头看了一眼正在付款的道一,心里头隐隐有些遗憾:这孩子要不是清清的兄弟就更好了。

    跟苏启志分开后,苏清姐弟两直接开车去超市,准备买些东西去五道沟看望小枣红祖孙两。

    可能刚刚过了年的缘故,所以超市里人并不多。

    但商品依然很齐全。

    “要不咱们把新院的被褥先准备好这样小枣红她们祖孙两,如果今天同意过来的话就可以直接入住了。”当他们路过家居用品区的时候,苏清突然改变了主意。

    道一无所谓的点点头:“这些反正都要准备,提前购置了更好。”

    就在他说话的功夫,苏清已经挑选了厚薄各两套整整四床被褥,包括配套的的四件套。

    买的都是同类商品中质量最好的。

    眼瞅着来了个不差钱的大客户,超市的销售员也十分热情:表示可以帮忙送货上门。

    于是,苏清干脆把所有需要准备的锅碗瓢盆等等,一系列日用品全部买齐了。

    最后还给小枣红祖孙两个各自买了两套新衣服:一套冬装,一套春装。

    “把这所有东西都送到后街34号院。”苏清用手机付完帐之后,直接叫超市的店员把东西送到新安置的家里。

    本着讨好大客户的心态,过来帮忙送货的,两个店员甚至帮他把所有的日用品都给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其中有一位热心的大姐,还特意帮忙把床,上用品全部归类,放到柜子里。

    厨房的厨具之类的,也都殷勤的放在相应的橱柜里。

    “有钱的感觉还真不错,怪不得这世人都争着抢着捞钱。”送走超市的送货员,苏清笑着叹了口气说。

    道一把玩着手里的车钥匙:“是啊!普通人的生活不就是这样”

    说完,皱着眉头看向,拎出来一大堆给小枣红祖孙两个人的礼物:“待会儿她们就要到镇上来住了,你还买这么东西干啥”

    苏清把手里的东西都塞到车里,不紧不慢地回答说:“今天她们不一定会跟咱们来镇上住,这里只是先准备着。”

    “那倒也是!那个村子虽然破落,路也不方便,不过他们毕竟住了很多年有感情。”道一上前帮她把这些礼物全部放到车里。

    等车子离开秀水镇的时候,本来晴朗的天空,突然阴沉下来。

    “看来又要变天了。”苏清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天气预报说:“明天还会下雪。”

    道一漫不经心地接着说:“今年冬天雪确实比以前多,不过还好这两天没下雪,不然,开车根本去不了哪儿。”

    苏清却有些担心的说:“我记得小枣红家的房子已经很老旧了,还是以前的土坯房,手机上说从明天开始,往后三天都有雪,而且还是中雪。”

    “你怕他家的房子被雪压塌了”道一笑着摇摇头说:“



第五百七十七章 纠葛
    苏清送的这些贴心而又实用的年礼,让小枣红奶奶感觉窝心不已。

    这些都是平常用得着的粮油,远比那些包装精致花里胡哨的饼干,饮料之类的实用的多。

    自己到底是没看错人:这丫头从上到下身上都散发着一股正气。

    一看就是个可靠的人,以后把孙女托付给她,自己也就安心了。

    想到这里,老太太主动说出了以后的打算:“秋季早早上初中的时,我陪她到镇上住一段日子,等她适应了镇上的生活,然后我再回来住。”

    苏清很不认同的摇摇头:“孩子今年之所以错过了开学季,到现在还不愿意去学校,不就是因为你不在身边她不放心吗”

    “到时候你回来了,你以为孩子还有心在学校上学吗”苏清很认真地劝他说:“你不用担心,我相信道一一定能办妥,至少在十五年内,她叔伯们不会再动这几个山头。”

    她的话刚说完,口袋里的手机就响了。

    苏清拿出来一看,真是道一打来的。

    “事情办妥了。让枣红奶奶放心,村里说根本就没人愿意过来承包五道沟,是小枣红的一个叔叔,想要在山上养牛,但年前牛犊的价格突然疯涨,他手里资金不足,现在已经出去打工了。”道一的话,通过开着的手机免提,明明白白地传到了小枣红奶奶耳朵里。

    她大大的松了口气:“只要没人过来破坏后山就好!”

    苏清趁热打铁劝她说:“眼下村子里都已经有好多人出去打工了,我估计再过些天,下面村子人基本上也都出去了,你们孤儿寡母的住在这荒山上,实在不方便。”

    小枣红奶奶好像有些意动:“是啊,老村子迟早要消失的,不过,我在这里住一天,这村子就在一天。”

    她沉思了一会儿,才给出最终答案:“等到秋天早早上初中了,我就跟她一起先搬到镇上住一段时间,等到她放假或者过星期天的的时候搬回来住。”

    虽然苏清觉得他这么大岁数了,总是在镇上跟老家之间来回奔波也不太好,但这个地方她住了一辈子,而且还心心念念的期望儿子能回来。

    这个让步已经很大了,于是也没再继续劝说。

    这件事情说定之后,小枣红奶奶心情明显放松松起来,她开始絮絮叨叨的跟苏清说起这个村子的由来历史。

    原来,这个突然就败落下去的村子,竟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当年,人们之所以选择把房子建在半山腰,也是无奈之举:原本,这里只住了被本家驱逐出来的两兄弟。

    后来这俩兄弟,在附近山洼里开荒种田,特别是中草药,发家了之后又娶妻生子,渐渐地繁衍出一个大村子来。

    “以前的这村子传统家家户户都种草药,还有不少人家做草药生意。村子里过得十分富足。”老太太说到这里的时候,满脸的笑意。

    但后面由于种种原因,村子里的人都出去打工了,然后,挣到大钱的在外面买房。

    还有一部分人都迁徙到山脚下去了。

    渐渐的,村里只剩下小枣红祖孙两个人了。

    道一领着一脸兴奋的小枣红回来时,兴致勃勃地跟苏清说了半天村子发展史的老太太,又开始打起瞌睡。

    “奶奶,我回来了,我们很快就能去镇上了。”小枣红带着一股冷风冲进来,老太太猛然清醒过来打了个冷颤:“去什么地方我刚才跟你这位大姐姐说好了,等到秋里开学咱们再搬过去住。”
1...212213214215216...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