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最后是原来的监察衙门既不属于知府衙门,也不属于其他的衙门,只属于监察院,现在也有了一些改变,总督可以直接下令给监察衙门,且有直接隶属的关系,只不过监察衙门依然可以报给监察院,防止总督出现问题。”
说完之后,梁奕又补充了一切其他的事情,两人这才接受了如今的改变,才知道梁奕这次前去是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元于对此也无话可说,对于这样的安排他觉得是没有问题的,毕竟现在的南齐朝虽然有也能够胜任的官员,但终究还是梁奕前去最为合适。
在弄清楚前因后果之后,三人随便说了说家常之内的。
其实元于觉得他去顺天府和兴元府要袁池更合适一些,不过他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一时间腾不出时间来,而虞谭作为他的副将也是没有办法前去的,至于另外的三名将军也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所以最后只能是袁池前去。
元于还知道一点,这是袁池一些不错的机会,只要后面配合的好,日后将军有他的一席之地也不是问题。
这个道理梁奕同样是明白的,所以在推荐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袁池,好在他之前在西凉朝的表现还不错,董高逸对此没有拒绝。
“梁奕,今日我还有事情,不能在你府久待,日后若是有机会一定与你不醉不归。”
“元于将军正事要紧,其实知道你回来一趟不容易,但因为知道日后相见的机会较少,所以想了想还是请你到府一叙,至于不能在这里久待实属正常的事情,将
第四百五十一章 永王府来人
回去之后,梁奕还有一些话有必要给刘振说。
“岳父大人,这一去不知道是几年时间,不知你愿意一同前往还是想要回西州,当然留在江陵城也是可以的。”
“我老了,就不跟着你们一块儿去,加上路途实在是太遥远,已经不再适合长途跋涉,所以还是留在江陵城就行。”刘振没有思考直接作出了回答,这本来就是他之前就想好的。
梁奕就算知道是这个结果,还是询问了一遍,对于刘振的选择他是不会干涉,会尊重这个选择的,在临走前肯定还会安排的更周全一些。
一开始想过让他到梁府来居住,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口,毕竟梁府这么大只有他一个人居住在这里难免有些孤单,并且根据这段时间的打听,明白刘振和周围几个邻居的关系相处的非常不错,干脆派两个人保护其安全就行,至于其他的都不会去干涉的。
其实刘振在江陵城要比在西州更好一些,之前因为儿女都在,他没有离开的必要,现在西州的衙门和刘家的关系已经大不如从前,只是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会登门拜访一下,剩下的时候很少有过来的,影响力可以说在逐渐的下降。
大儿子刘启去江南府做了监察使,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而另外一个儿子经商之道越来越熟练,生意也是越做越大,不过在应天府没有太多的名声,反而是在苏松府和江南府更有名气一些。
一来二去,能够陪刘振的越来越少,毕竟西州大部分人都知道他的身份,自然没有办法好相处,最主要的还是刘家在西州不再像之前那样有名望,不再是非得让所有人都巴结的地步,这些年来比刘家更大的家族也有了一两个,自然而然的越来越不被重视。
就算西州的商人和官员知道刘振有一位在江南府做监察使的儿子,有一位在朝廷为官的女婿,有一位被册封为云阳长公主的女儿,也不会故意的去巴结。
首先刘启在江南府,只是监察使而已,对西州的影响是非常的小,在南齐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为官者只要离开了一府之后基本上是不会再回去的,所以他们已经没有巴结的必要,毕竟等自己高升的时候刘启同样会高升,还不如早点儿换个巴结的目标,都说县官不如现管,同样就是这个道理,就算日后成为手下,谁又会追究和记着这些事情。
至于梁奕对这些官员更是遥不可及,连隔壁江南府的刘启都不想巴结,更别说远在都城的梁奕,就是想要巴结都没有机会。
而现在刘振到了江陵城之后,周围居住的人都不知道他真正的身份,都以为是刚搬过来的一个普通老百姓而已,就不会有太多的顾忌,反正在他身边也有保护安全的,不用担心。
“岳父,再有三日便要启程离开,你有任何的要求都可以提出来。”
刘振笑着挥手道:“这里是都城,没有什么需要的,只是梁奕你到了兴元府之后应该多加注意才行,我这一生虽然没有做过官,但是也和这些官员打过交道,你应该知道越是偏远的官越
难管,越是小的官越不好管,你身上的担子不轻,还是多管管自己的事情,至于这里你不用操心。”
“兴元府其实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可能岳父还不知道刘启大哥不久后就会调任兴元府同知,到时候有他配合和支持,想必应该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刘启要调任兴元府同知”
&nb
第四百五十二章 去永王府
大厅,那位“客人”也不着急,坐着慢慢喝茶。
梁奕一进来,就笑着迎上前道:“原来是龚大人,有失远迎还请见谅啊。”
“梁大人客气,按理说前来拜访应该提前打声招呼,这突然过来是我有些孟浪和考虑不周到,应该给大人道歉才是,只是事出有因,还请不要见怪。”
“哪里话,这府上冷冷清清的,能够登门拜访高兴还来不及。”
龚问,梁奕自然是认识的,但是要说他的是永王府的人并不是正确的,却又属于半个永王府人,同时和永王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
南齐朝每位皇子在上学之后都会有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只要不犯错误会一直跟在其身边,传授渊博的知识,教授皇子们为人处世的方法,有时候还充当师爷的角色出谋划策。
而龚问正是永王董辛的老师,从他四岁的时候就待在身边,可以说是除了他母妃之外,另外一个最信任的人。
自从册封为王之后,他就待在永王府内,但是他终究还是朝廷的官员,并非属于永王府的,所以说只能算是半个永王府人,因为自从做了皇子老师之后,除了回家养老,不然这一生都不会有升迁或者是贬谪的时候。
 
第四百五十三章 对合州的看法
马车停在永王府门口。
龚问先从马车上下来,走到后面的马车小声对里面说道:“长公主殿下,梁大人,王府到了。”
闻言,梁奕从里面走了出来,然后转身搀扶着刘雨走了出来。
见此,他又才指着里面道:“请。”
三人进去后,永王董辛和永王妃沈婵已经在候着,见他们进来,笑着上前走了两步。
别看他是王爷,实际上在梁奕面前表现的一直非常的恭敬,一来梁奕一直是他很钦佩的官员和最想拉拢的对象,二是梁奕在他父皇哪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身份和地位都十分的特殊,加上年龄摆在这里恭敬是比较正常的。
当然,这样的举动仅仅是因为梁奕,在招待其他大臣的时候董辛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时不时的展现自己的威严,所以其他的大臣在王府内都是比较紧张的,哪里会像这样的轻松,就和回自己家一样很平静。
走在一起的时候,董辛和沈婵先一步行道:“皇侄见过姑姑。”随后又对着梁奕笑道:“小王等候梁大人多时,未曾远迎,还请不要见怪。”
这时候刘雨率先上前扶正弯腰的二人笑道:“不必多礼。”
&nbs
第四百五十三章 对合州的看法
马车停在永王府门口。
龚问先从马车上下来,走到后面的马车小声对里面说道:“长公主殿下,梁大人,王府到了。”
闻言,梁奕从里面走了出来,然后转身搀扶着刘雨走了出来。
见此,他又才指着里面道:“请。”
三人进去后,永王董辛和永王妃沈婵已经在候着,见他们进来,笑着上前走了两步。
别看他是王爷,实际上在梁奕面前表现的一直非常的恭敬,一来梁奕一直是他很钦佩的官员和最想拉拢的对象,二是梁奕在他父皇哪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身份和地位都十分的特殊,加上年龄摆在这里恭敬是比较正常的。
当然,这样的举动仅仅是因为梁奕,在招待其他大臣的时候董辛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时不时的展现自己的威严,所以其他的大臣在王府内都是比较紧张的,哪里会像这样的轻松,就和回自己家一样很平静。
走在一起的时候,董辛和沈婵先一步行道:“皇侄见过姑姑。”随后又对着梁奕笑道:“小王等候梁大人多时,未曾远迎,还请不要见怪。”
这时候刘雨率先上前扶正弯腰的二人笑道:“不必多礼。”
而后梁奕
第四百五十三章 对合州的看法
马车停在永王府门口。
龚问先从马车上下来,走到后面的马车小声对里面说道:“长公主殿下,梁大人,王府到了。”
闻言,梁奕从里面走了出来,然后转身搀扶着刘雨走了出来。
见此,他又才指着里面道:“请。”
三人进去后,永王董辛和永王妃沈婵已经在候着,见他们进来,笑着上前走了两步。
别看他是王爷,实际上在梁奕面前表现的一直非常的恭敬,一来梁奕一直是他很钦佩的官员和最想拉拢的对象,二是梁奕在他父皇哪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身份和地位都十分的特殊,加上年龄摆在这里恭敬是比较正常的。
当然,这样的举动仅仅是因为梁奕,在招待其他大臣的时候董辛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时不时的展现自己的威严,所以其他的大臣在王府内都是比较紧张的,哪里会像这样的轻松,就和回自己家一样很平静。
走在一起的时候,董辛和沈婵先一步行道:“皇侄见过姑姑。”随后又对着梁奕笑道:“小王等候梁大人多时,未曾远迎,还请不要见怪。”
这时候刘雨率先上前扶正弯腰的二人笑道:“不必多礼。”
而后梁奕
第四百五十四章 对赵州的分析
听完关于合州的看法,龚问没有回话,而是把目光看向了董辛。
董辛在简单的思考后开口询问道:“梁大人对合州的看法说的很详细,也让小王对这里有了更多的认识,不过还是想要问一问,赵州和这里相比较,谁更胜一筹。”
“王爷,这城池的具体情况也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够决定的,要说谁更胜一筹,说实话我同样是不清楚的。”
“这一点小王我也是知道的,只是想问大人这几年的情况而已,想来这个应该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梁奕现在明白了,董辛应该知道黄州,鲁州和雷州这三座城池已经没有机会,只能够退而求次的选择剩下的合州,宋州和赵州,而宋州是这些城池里面最弱的一个,自然不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剩下两座城池自然就是不错的选择,只不过这两州相差无几,让他一时间做不出决定。
现在询问,就是想要拿定主意,对于一州知州的安排,只要没有董高逸的阻止,吏部一般都是不会拒绝的,虽说这两州现在争论的也比较激烈,但他毕竟是王爷,其他官员还是明白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于赵州的评论就要仔细想一想。
要是日后稳定合州后给予的帮助会更大一些,那么在评论赵州的时候就会暗中贬低一些,若果日后是稳定的赵州更加有帮助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评论就会稍微的夸大其词一些。
当然,要是这两州的情况都差不多的话,梁奕对赵州的评论自然就是实话实说,最终还是交给董辛来决定。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合州肯定是上上之选,赵州不仅更加的逊色一些,甚至两者是没有办法比较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合州是临海的,又是来往雅州的重要城池之一,很多商队都愿意从这里前往雅州,有商队的经常来往,繁华的程度肯定更一些。
毕竟赵州南边的商州在南齐朝也是不起眼的存在,和赵州相邻的巫山县更是小的可怜,甚至还没有一些繁华的镇子大,而东边的越州情况虽然稍微好一些,但是因为之前和南齐,北魏,东汉都接壤,为了避免战事,这边居住的百姓很少,
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可以
估计董辛心里有答案之后,梁奕直接开口询问道:“王爷,不知道你觉得谁任赵州知州更为合适一些。”
对于梁奕猜出了自己的选择并不是很意外,反正已经很明了,也是直接开口道:“梁大人对现任刑部脏罚库郎中蔡尚直大人了解几分。”
梁奕微微点头,这个人应该就是推荐的赵州知州人选,虽然是内臣,但是从名字上就十分的陌生,加上和刑部之间打交道的次数很少,对此人是没有半点印象的,接下来应该还会有解释的,到时候就知道这人是否可以胜任。
不过从现有的一点儿信息来看,他能力肯定是有的。
作为永王殿下,目光应该不会太差,还有老师给他把关,除非是两人都被哄骗了过去,否则结交的官员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随意的结交,管他什么身份,之前做过什么事情都选择结交,那么有问题的就会有很多,显然董辛不是这两种
刑部脏罚库虽然不是一个美差,但确实一个实打实的肥差,主要的作用和做的事情就是清点被抓起来的官员,犯错的官员以及被罢官官员这些人的家产,由押送的人回来之后,就会将从他们家中搜出来的东西交给刑部的脏罚库来清点。
虽然在押送之前,就已经清点过一次家产,但是那会儿毕竟时间比较紧急,不可能那么的仔细,总会有清点漏掉的地方。
这时候,脏罚库的官员只需要拿到第一次清点的清单,就可以根据上面的记载中饱私囊,最后就算是进行再一次的清点,反正两个名单上面的记录都是差不多的,也不会被查出来。
不是一个美差的原因在于清点的时候必须要仔细和小心才行,要是出现了疏忽有遗漏,最后倒霉的自然是谁清点的谁来承担责任。
是一份肥差的原因在于之前几任的赃罚库的郎中都被查出来有私自偷拿赃物的情况,因为这些搜上来的东西价值连城,让一些人根本经受不住诱惑,加上本身的优势,自然而然的就有了这样的行为。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是如此的,这个蔡尚直要是能够品行端正的话,先不说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是能够担任赵州知州的。
“王爷,蔡尚直大人任赵州知州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只不过蔡大人现在在刑部当差,恐怕跑到偏远而又贫穷的赵州去,恐怕是有些不妥,虽然是从正五品的赃罚库升任从四品的知州,但是会有明升暗降的意思在里面,最主要的是赃罚库和赵州比起来更轻松一些,不会有太多的麻烦。”
梁奕这也是实话实说,正五品的赃罚库郎中这个位置可是让很多人都眼红的存在,虽然品阶不是很高,但是重要性是相当的明显的,别说去做知州,就算是去正四品的官员恐怕都是不愿意的,谁会愿意放弃这么一个好的官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