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但是从进门观察魏启德的时候发现,他似乎并没有因为刚才的事情受到影响,想了想,反正此人算是他们争吵的对象,那也是必须要提出来的。
梁奕所需要的要求较多,但是特别重要的只有几个人而已,其余的如果同意了还行,算不同意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算真的是两人争论的,也必须要争取一下。
来之前,其实也想过,之前有大臣陆续不断的前往吏部争取自己想要的,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六日的时间,恐怕一些重要的位置要么魏启德已经有了安排的人选,剩下的估计也被来过的大臣们要了去,估计今天提出来的这些都已经有了人选。
不过这一次梁奕是专程而来的,算是到了考察的阶段,也是会提出来的。
要知道放在平日绝对不会为了这事而来的,但是他明白这一次去顺天府和兴元府的不容易,哪怕想出再好的办法,那得传达到州县去,有些消息百姓们想要得到,只有靠这些官员去传达,一旦不作为的话,加消息的闭塞,恐怕百姓们不会知道任何的事情。
魏启德对梁奕的直接很平淡,似乎明白会有这样的局面。
“梁大人所言有理,顺天府和兴元府现在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吏部能够给予帮助的应该答应,而且要不留余力的给予一定的帮助,现在有哪些要求可以尽管提出来。”
“魏大人,如此说来那我可不客气了,如今顺天府治下的黄州,宋州和合州之,最重要的肯定是靠着雅州的黄州,至于宋州,虽然北边的城池和雅州相接,但是因为地形的原因相对于来说没有难么重要,若绒国现在对西凉的雅州很是看重,两国签订的和约其实约束力并不是很大,之所以若绒国不出手,是在等我国的反应,只要我国
第四百三十七章 黄州知州的人选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董高逸在朝堂上面说的是这几年要休养生息,所以才会认为梁奕做这个上将军没有太大的用处,对他不了解的肯定会这么认为。
实际上为了做好铺垫,不仅把改变了总督的职责和品阶,甚至把梁奕弄去做了这个顺元总督,目的就是为了更快的稳定当前的局势,以便于开展接下来的计划。
现在的顺天府和兴元府刚刚占据,如果继续开展的话肯定会有很多麻烦的,毕竟这些以前都是西凉的百姓,和南齐无论是思想还是习性上面都是有一些差距的,只有在稳定不会发生动乱的基础上,才能够安心的将这里作为驻扎的地方。
不然到时候发生动乱,大军又在外面开战,到时候面临的就是内忧外患的局面,这对南齐来说肯定是很危险的,一旦被反扑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原本董高逸是绝对不会这么做,肯定当时就不会和西凉朝和解,一定会开战到底的。
让他做出改变的就是因为一年前汉州发生的一件小事情。
现在的汉州北边是北魏的的南州,东边是东汉的天州,在占据后很长时间没有问题,就在那天晚上,城外突然爆发了叛乱,一些人打着起义的旗号冲击汉州城,因为城中有内应,被这些人直接打进了城去。
因为是半夜,都督反应过来后立马带着将士前往镇压,但是实在是来的太晚,让这群人打砸抢烧了很多的房屋,已经杀死了四十多人,一直到天亮之后才将这群人完全的镇压,第二日简单清点后损失自然是巨大的。
后面还调查到,在当天夜里,从北魏和东汉都有人闯过了防线来接应这些人,但是搜查后并没有找到他们,至于那些造反的全部被杀死,事后还了解到一些村子和小镇子被破坏的很严重,靠近边境的几个村子甚至没有一个活口。
此事让董高逸很是震惊,下令一定要彻查,最后调查出,原来是城中的一些人很是不满,于是联合了一些土匪伪装成起义军的样子攻城,至于从北魏和东汉过来的人应该是他们早就安排的,所以没有抓到。
从这事过后就加强了汉州的戒备,同时让董高逸明白一件事情,占据的城池如果不占民心,这样的事情还是会发生的,毕竟占据城池后总不能将里面的人都杀死或者是赶走,短时间也不会有太多本国的百姓过来生活。
最后悟出一个道理,想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最好还是要得到城中百姓,商人的认可,让他们觉得比之前更好,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
董高逸毕竟不是暴君,将城中的百姓直接镇压杀死还是做不出来的。
他希望自己被后人提起来的时候,不会觉得是一个昏君和暴君。
所以对梁奕当时提出来的和解是相当赞成的,实际上就算是梁奕不汇报,他都会派人前去阻止的。
“梁大人,我知道黄州的重要性,目前吏部选出的这名即将上任的黄州知州能力还算不错,说起来他父亲和我还见过几面,他的父亲蒙仲做过吉州的知州,如今闲赋在家,他自己还算是个人才。”
“哦魏大人都认为此人能力不错,可否详解”
魏启德点了点头,继续道:“此人名为蒙光今年四十有三,泾阳府吉州人士,姓氏在当地是大姓,他是和丰四年同进士出身,当时是抽签
第四百三十八章 皆大欢喜
魏启德明白梁奕话里面的意思,想了想还是决定再劝诫两句。手机端
“梁大人,在能力这方面你完全可以放心,这一点我作为吏部尚书还是能够保证的,至于你所说的那个问题其实是有原因的,蒙光刚到洪镇县的时候还不是赏识他的那位知州,当时的知州一门心思都放在怎么敛财面,对下面的县几乎是不管不问,而洪镇县那会儿早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只是被冷落了没有及时发现而已。”
“后来吏部发现了鄂州这个问题,奏圣后换了一名知州,这名知州刚任跑到乡下去,正好到了蒙光所治理的洪镇县,这时候洪镇县的改变才得到了发现,这时候已经是和丰六年末,第二年该知州报了蒙光,也是这时候他才得到的赏赐,只能说运气不好被埋没了一段时间,否则两年前他是鄂州知州,不会一直拖延到现在。”
因为知道黄州的重要性,魏启德给出的评价都是很肯的,并没有说是自己推荐的人偏袒一些,特别是在梁奕面前,也没有弄虚作假的必要。
梁奕听完解释,知道和自己猜测的差不多,像这样的官员真的有能力又怎么会被如此的埋没,只可惜不管怎么说,黄州知州这个位置他都是不合适的,至少在目前来说是肯定不行的。
如果再晚三五年时间,到时候的黄州已经趋于稳定,以他的能耐过去待一两年的时间,是能够造福一方百姓的,但不是现在。
随后摇摇头开口道:“魏大人,我明白你的意思,只不过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话给他一些补偿自然是最好的,这一次过后想必有黄州更好的地方,也有黄州更适合的州城,只要能力有,到这些地方去也不是不行,魏大人以为如何”
要是放在之前的话,魏启德还会再继续反驳两句,不过今日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他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梁奕,还有其他的原因,还是不能够拒绝的原因。
“此事倒是有几分道理,梁大人你作为即将任的顺元总督,加这两府都是你率兵攻占下来的,相起我和吏部其他的人来说肯定要更加的熟悉一些,在这方面看的更全面一些,不知道是否有合适的人选。”
“人选倒是有一个,是不知道魏大人是如何看待的,此人现在是钦州知州方永谭。”
魏启德以为梁奕看重的是某位同知,正好够资格去做这个黄州知州,而且应该是较信任的官员,只是说出来的也是一名知州,貌似和他之间没有太多的来往,为何会推荐此人
“恕我直言,梁大人此人现在既然已经是钦州知州,又为何要调任黄州知州,恐怕是他本人也不会答应,再说现在的钦州还算不错,前几任的知州在这里都还算不错,没有谁被罢官的,而这个方永谭我有一些印象,貌似刚刚任没多久的时间,加又是钦州人,估计不会轻易的答应。”
梁奕点头道:“你说的没错,这个方永谭任钦州知州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满打满算也才十个月的时间,但是我和此人认识的时候他只是长梁知县,那会儿我被陛下任命为钦差,前往调查林仁钊的案子,也是在这时候认识的,当时的他被林仁钊给陷害,后来为了戴罪立功找到了不少的证据,连陛下也召见过这二人。”
“对于他来说,现在的钦州规矩,只需要按部班行,但是以我对他的了解,其实是不甘于此的,黄州固然艰难一些,不免是个不错的好去处,至于会不会去,这一点他是不会拒绝的。”
&
第四百三十九章 吏部的考察名单
方永谭今年不过四十六岁而已,最开始的时候在长梁知县任同样遭到了埋没,当时的知府林仁钊根本没有管这些事情,一心想的是怎么弄到银子。手机端
一直到他被罢官后,原本大梁府一些有能力的官员在李哲来到后才得到了相应的重用,而那些没有能力混日子的官员都被一一的剔除,虽然有漏之鱼,但是也已经收敛了很多。
当时和方永谭一块儿来到都城的还有徐闻皆,这两人无论是性格,能力,为人处世都是差不多的,自然都得到了重用。
不过徐闻皆的升迁要方永谭更快一些,两人本来不是同一批的官员,徐闻皆年龄要大五岁左右,做知县也要早三年的时间,实际在方永谭任知县的第二年,他被当时的知州器重,本来要去钦州当差的,只可惜最后不得了知,便一直拖延着。
两年前,也是和丰十年的十二月,徐闻皆调任州知州,现在把州治理的紧紧有条,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一两年的时间会再次高升的。
这一次梁奕的人选之,同样是有徐闻皆的,而留给他的则是鲁州知州。
魏启德在得知第二个推荐的人选后,微微紧皱眉头,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梁奕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先前的方永谭任钦州知州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现在去做黄州知州也不算太委屈,加在梁奕手底下做事可以给一些照顾,日后高升是肯定的。
而徐闻皆做州知州已经快要两年的时间,现在跑去做鲁州知州肯定是不划算的,以目前州的情况来看,下一次吏部在调整官员的时候肯定选的,到时候是正四品的官员,而去鲁州做知州想要高升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梁大人,此事是不是有些不妥,先前的方永谭刚刚升任钦州知州,所以暂时没有在吏部的考核名单之,而这徐闻皆在州任已经有两年时间,表现的也还不错,其实年前的时候已经在吏部的考察名单之,现在只是没有提出来而已。”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
闻言,梁奕不得不考虑一下,先前是觉得徐闻皆留在大梁府用处不大,可以到合适的地方和位置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日后和别人相较,或者是争论高下的时候才不会有短板的存在,毕竟有的官员在知州任一待是十年的时间。
其实他有种猜测,是现在的李哲在大梁府任不会待太久的时间,来的新知府还不知道是谁,要是不和睦的话,对于这二人来说是有麻烦的。
大梁府都知道徐闻皆和知府李哲的关系不错,而李哲又和梁奕的关系不错,虽然不敢表面动手,但是背地里搞点儿小动作还是可能的。
现在徐闻皆已经进入到了吏部的考核名单之,意味着接下来一年的时间内绝对会有一次变动的,至于是平调还是高升目前还说不清楚,但是一般来说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魏启德笑了笑:“梁大人,在这件事情面我还有骗你的必要吗这些年州的情况在户部吕大人那里一查便知,为作为知州的徐闻皆自然是功不可没的,理应进入考核名单之。”
府州县衙门的官员想要升迁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情况。
首先是得到了皇的看重,这一类的官员在外面待不到太长的时间会调回都城,也是最快的升迁办法,但也是最困难的一种。
其次是由各府州的
第四百四十章 退一步来讲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意思已经十分的明显。
魏启德接着开口道:“梁大人,这府衙的盐政使乃是正四品官员,徐闻皆现在是中州知州正好是从四品官员,他为人正直,对历任盐政使这样的行为是反感的,这样一位来做这盐政使想必是应该放心的,其实每一任的盐政使出现问题我们吏部都是难辞其咎的,也想要安安稳稳的不出现任何的问题,只可惜终究是很难避免的。”
“盐,铁这两样东西每年带给国库的收入是不菲的,但是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无论是盐业司还是铁业司都是如此,作为吏部的官员,是希望这两司的官员可以安稳的升迁,而不是让原本一路顺风的仕途折损在这里,还请体谅才是。”
府州的盐业司从严格意义上面来讲,是属于户部的,和官府没有太多的关联。
“之前盐业司的一切都是官府衙门在管着,后来发现这样很容易导致官商勾结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上报的和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曾经一年之内光是盐业的亏损就有八十多万两银子,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出现和随时能够调查盐业的情况,便在户部重新设立了盐业司,主要的职责就是管理府州的盐业,而地方官府则变成了辅佐管理,不再直接接触。”
“户部除了新设立了盐业司,同时还新设立了铁业司,就是为了避免两者再次出现那种情况,而目前盐业司是户部左侍郎周筠周大人在管理,铁业司则是户部右侍郎黄昌平黄大人在管理。”
魏启德再次开口给梁奕解释道,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盐业的重要性,这时候就要决定是否再把徐闻皆调去做鲁州知州。
这让梁奕不得不慎重考虑。
因为按照魏启德这么说,调查的结果很快就会上报,最多也就三个月时间,可以确定的是徐闻皆去这个盐业司已经是定局,到时候便是正四品的官员,为何还要跑到更加恶劣的鲁州去做知州,至于升迁更是猴年马月的事情,无论是谁在这两者之前都会选择前者,都会选择去更好一些的盐业司。
其实就算徐闻皆念在这些年对他帮助的份上,选择跟着一块儿去兴元府,但是真要是这样的话,梁奕宁愿选择不让他去,只不过他是最好的人选,并非是一定的人选。
想了想,梁奕还是决定放弃,反正还有更合适的人选。
“魏大人,我觉得……”这时候梁奕突然想到了什么,把正要说出口的话硬生生的截断了,随后笑了笑。
“梁大人想到什么了,看样子还是好事情。”魏启德看到他这样子,以为是有了更合适的人选,如果是这样的话最好,毕竟徐闻皆的情况比较特殊,能够找到合适的替代人选是最好的,反正现在鲁州知州吏部也还没有人选,干脆就让他自己去想,当然选中的官员也要合理才行。
“好事情没有,不过想到了解决刚才问题的办法,这徐闻皆不出意外的话,三个月之内就会高升正四品的大梁盐政使,既然这大梁府有盐业司,那么兴元府和顺天府同样就会有盐业司,这一点应该可以确定吧。”
闻言,魏启德明白了梁奕的意思,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说的没错。
之前西凉朝在这两府肯定设有盐业司这样的机构,虽然不一定也属于户部,但是现在已经是南齐朝的城池,那就要按照南齐朝的规矩来,自然而然的也是属于户部管理的,同样会有一名正四品的盐政使。
 
第四百四十一章 继续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确定鲁州知州和黄州知州两个人选,花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时间。
好在今日魏启德没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一些还想来拜见的官员自然是拒绝,而梁奕到这里来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这一下午的时间他们都会花费在这事上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