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有着如此强硬的背景,刘信在军中那自然是混的如鱼得水。….当然,不能因此就否认了刘信的能力,他的能力也是极为出众,各项考核都是优秀,只是很多时候能不能出人头地,除了能力之外,背景和关系更为重要。
“大哥,他们应该快到了吧。”
刘信的身边,刘清看看时间说道。
根据最先的电报,自己的几个哥哥都会在今天抵达天津,所以他们两个在大明本土的也是全部来到了天津这里迎接。
相比起刘信一身军人的阳刚之气,刘清就更像是一个商人,多了一些俗气。
他自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刘晋麾下的产业里面工作,现在主要就是负责打理大明石油商行,是大明石油商行的总会长,掌管着如今发展最为迅勐的石油商行。
“来了!”
刘信看向天津港外的海面,冰封的海面上已经被破冰船开辟出了几条航道,其中的有一条航道上,能够看到有几艘远洋轮船正在朝着天津港口这边缓缓的驶来。
“哈哈,终于回来了!”
刘清一看,顿时就高兴的笑了起来,接着也是赶紧下楼前往天津港口码头这边准备迎接自己的几个哥哥。
刘清是七兄弟当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从小也是最受哥哥、姐姐们的疼爱,只是伴随着越来越大,哥哥一个个都被派到海外,姐姐们一个个都嫁人了,对于刘清来说剩下都是思念了。
姐姐还好一点,都嫁在京津地区,时常也是会回来,可是几个哥哥却是已经有很久没有回来了。
像二哥刘达,已经十一年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回来。
刘清的脑海中浮现着自己哥哥的身影,那个时候他还小,哥哥要走,每次他都哭鼻子,很伤心。
现在七兄弟终于可以团聚了,想到这里都让人激动、高兴。
天津港口的码头这里,刘信、刘达耐心的等待着,伴随着船只越来越近,渐渐的能够看清楚船只上的人影,再渐渐的能够看清楚船上的人。
等到了近处的时候都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船只甲板上的人了,其中赫然有刘达的身影。
“大哥、小弟!”
刘达此时此刻也是非常的激动,兴奋的喊了出来,不断的摇晃着自己的手。
“老二!”
“二哥!”
刘信和刘清也是激动的挥舞着自己的手。
等到船只才刚刚停泊下来,刘达就飞一般的冲下来。
很快,其它几艘大船也是纷纷停泊下来,刘诚、刘仁、刘誉、刘义也是兴奋地冲了过来,七兄弟再次聚在了一起。
“好,好!”
“父亲一定会非常高兴的,这些年来父亲对你们都无比的思念!”
刘信作为大哥看着自己的弟弟,也是高兴的说道。
“走,走,回家!”
很快,几十辆黑色的奔驰汽车从天津港口这边出发直奔着京城而去。
京城刘晋的府邸这里。….已经快要五十岁的刘晋此时也是在不断的走来走去,等待着自己儿子的回来。
时间催人老,一转眼的功夫,当年的风华正茂的青年也是已经到知天命的年纪了,现在的刘晋虽然一直保养的不错,看起来依然还很年轻的样子,但毕竟是快要五十岁的人了,眼角的周围、头上的白发都在彰显岁月的痕迹。
想到自己的几个儿子时,刘晋就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他们。
在他们刚刚长大成人的时候就把他们派到了海外去,让他们在海外孤身只影的多年,就如同刚刚才学会飞的雏鸟就要独自的面对外面的狂风暴雨一般。
这其中有多少的酸楚,有多少的孤独与无助,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是最清楚的。
相比起京城其它豪门子弟们能够幸福的待在京城这里享福,自己的孩子还是吃了很多、很多苦的。
像刘信,最像徐婉儿,长的秀气,性子又比较的文雅,可是偏偏被送到了军校和军中,军校的学习和训练,军中的训练和磨砺,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的汗水。
京城里面别的二代都是吃喝玩乐,无忧无虑,自己的孩子却是受苦受累,还要独自的承受和磨砺。
有时候想一想,刘晋都觉得自己是真的铁石心肠,为此徐婉儿和李贞也是没少自己的面前为此事哭泣过。
“老爷,老爷,少爷们回来了,回来了!”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当管家激动的喊了起来的时候,刘晋整个人都来精神了,赶紧急匆匆的往大门这边走去。
很快,来到大门口这里,当看到自己的儿子一个个走下车的时候,刘晋也是激动的有些老泪纵横了。
刘达自己都已经有十一年没有见面了,刘诚也是已经有十年了,人生能够有几个十年啊!
“父亲!”
“母亲!”
刘达、刘诚、刘仁、刘誉、刘义五兄弟看到刘晋、徐婉儿、李贞三人,也是激动的喊了起来,接着也是齐刷刷的跪下来郑重的行礼。
“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刘晋老泪纵横,看着自己的孩子,一个个都已经成熟多了,再看看他们的身后,还带着自己的妻妾,自己的儿女。
伴随着刘家兄弟们的回来,整个刘府上下都一片的喜庆,欢声笑语不断。
“父亲,母亲!”
“这个叫照相机,是我们南非这边一个研究光学的工程师发明的东西,它能够将所需要的场景全部照下来。”
“这一次我也是特意带了一些回来,刚好可以用来照全家福!”
刘达带着几个人提着一个大箱子一样的东西向刘晋介绍起来。
“照相机?”
刘晋一听,顿时眼睛都微微亮起来,没想到这东西终于是被人发明出来了,正好赶上了,自己一家人都在,正好来个全家福。
“那好啊,正好我们一家都在,赶紧来照个全家福!”
刘晋高兴的说道。
很快,整个刘家大大小小一家上百号人聚集在一起,排成几列排好留下了这张后世刘家最为珍贵的家族全家福!
当时洗出来的照片有很多张,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照片都慢慢的氧化掉、流失掉,只有少数一些保管得当的流传于后世,每一张都被刘家视为无价之宝。 .
中华田园牛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大明镇海王 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
河中通往大明京城的铁路上,奥斯曼帝国派往大明帝国祝贺大明天子登基的使团赫然在其中。
易卜拉欣放下手中的书籍看向外面,一望无际的原野,广袤无比,寒风呼啸,天地苍茫,时不时能够看到一大群、大一群的野马、野骆驼群在荒野上觅食。
眼前的广袤地区,自从纳入大明帝国的统治之后,这里的开发就一直没有挺过,然而相比起广袤的土地来,这里依然是地广人稀。
大部分的人口都集中在城镇之中,除了城镇地区之外,其它的地方都是一望无际的空旷原野,是茫茫的草原。
在这广袤的草原上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物,野马、野骆驼、野羊、狼群、狐狸、野鹿等等,乘坐火车的时候,都能够很轻松的看到这些野生动物。
几十年前的时候,大明军队横扫西域和河中地区,所过之处杀戮无数,直接就将这片面积达到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变成了荒无人烟的无人区。
尽管后面有百万大明移民迁移到河中地区,但是这里大部分地区依然是没有人烟的,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几十年的时间下来,这些野生动物的规模是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多,已经变成了河中地区一道风景线了。
“大明人真是奢侈啊!”
“如此广袤、水草丰美的草原竟然就这样荒芜着,变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实在是浪费啊!”
易卜拉欣忍不住感叹起来。
尽管以前的时候就已经听过了无数关于大明帝国的种种传闻,但是当真正踏上大明帝国的时候,他才真正的领略到了大明帝国的广袤、富裕和先进强大。
大明的广袤,仅仅只是摊开世界地图,看看自己这一次的行程就知道了,从南云省乘坐火车先经过南云省,再抵达河中,然后进入西域,接着是甘肃,再进入大明的本土,最后还要经过几省才最终可以抵达大明帝国。
如此广袤的距离和行程,它仅仅只是大明帝国广袤疆土当中的一部分而已。
然而即便是这一部分的疆土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那也已经是极其的庞大了,是奥斯曼帝国的好几倍。
如此广袤的土地,庞大的到超乎想象,太阳都不会在大明人的土地上落下,真正的日不落帝国,自己也仅仅只是感受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其次就是大明帝国的富裕,仅仅只是经过了南云省和河中省两地,两地的富饶就给易卜拉欣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铁路所过的地方,他能够看到大量修建整齐、漂亮无比的房子,这些使用钢筋混凝土修建起来的房子仅仅只是普通人的房子。
但即便是普通百姓的房子,也是已经如此的漂亮,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已经通上了水泥路,宽敞的水泥路连接四方,道路上时不时都能够看到汽车、摩托车和各种货车,仿佛都在向易卜拉欣炫耀着大明人的富裕。….真正让易卜拉欣感到深深震撼的是眼前的这个铁路,翻开大明帝国这边出版的大明铁路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明帝国的铁路已经纵横交贯,四通八达了。
有横贯东西的欧亚大铁路,最从西边的厚照城一直修到了大明最东边的海参崴港口,总历程足足有几万公里。
还有从最北边的北海城一直修到大明南洋象林的铁路,从最寒带地区一直修到了热带地区,几万公路的铁路贯穿南北。
眼前的铁路,它实在是太便捷了。
日夜都可以行走,日行千里,还可以一次性运输大量的人口和庞大的货物,运输能力非常的恐怖。
有了这样的铁路,大明帝国可以从帝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迅速的调集物资、人员到另外一个遥远地方。
效率极高、速度极快!
“我们奥斯曼帝国要是有一条联通东西的铁路就好了!”
“只是,这铁路的造价实在是太昂贵了!”
仅仅只是铁路就让易卜拉欣真正的感受到了大明人的富裕和豪横。
这随便一条铁路的造价都是用亿两白银来计算的,大明人却是修了一条又一条,纵横交贯之下,大明的铁路都已经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贯穿大明的东西南北,连接着大明的每一个省。
纵然是地势最险要、最难修通铁路的西南地区,现在也是已经将铁路修了过去,这里面到底耗费了多少的银子,这根本就是一个难以统计的天文数字了。
反观奥斯曼帝国这边,一直都说要修建一条尹斯坦布尔直多瑙河的铁路,目的是为了巩固奥斯曼帝国对多瑙河流域的统治,可以将多瑙河地区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都城去。
同时也可以便捷都城到多瑙河地区的往来,方便快速的调集大军前往边疆地区。
然而奥斯曼帝国自身并没有修建铁路的技术、设备和材料,想要修建这样的一条铁路只能够靠大明人。
大明人给奥斯曼帝国苏丹这边的报价是3亿两白银,据说还是友情价,还是因为这边的地势相对较为平缓,所以造价不会太过高昂,还需要奥斯曼帝国这边自己征调一定数量的农夫来帮忙的情况下。
修建这样的一条铁路竟然要3亿两白银!
3亿两白银啊,奥斯曼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才3000万两左右,这十年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才能够修建起这样的一条路。
从得到了大明人的报价之后,苏来曼就再也没有提要修铁路的事情了,造价太贵了!
然而,铁路的造价如此的昂贵,但是大明人修建起来的时候竟然眼睛都不眨一下,说修就修,这一条又一条的铁路,修了一条又一条,贯穿大明的东西南北。
单单是算下大明人这些年来修建的铁路就可以知道大明人在这方面花费了多少的银子了,别的不说,单单是花在修铁路上的银子估计着都超过百亿两白银了。….如此庞大的财富,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那真的是天文数字一般了,可是对于大明帝国来说,他们似乎好像对此乐此不彼。
不仅仅大明朝廷乐于投资修建铁路,连大明的百姓、有钱人也都非常乐于投资修建铁路,有大量的铁路都是民间集资修建起来的。
富裕无比的大明帝国,对于基建的投入非常的巨大。
修建铁路还仅仅只是基建的一个方面,大明帝国修建公路更加的丧心病狂,翻开大明帝国公路图,上面密密麻麻的线路已经遍布了大明帝国的每一处地方,在很多地区甚至于连农村地区都已经完全实现了道路的硬化。
铁路、公路、港口、水库、堤坝、河道、运河、学校等等,大明人疯狂的投入到基建之中,数额庞大无比。
“大明人实在是太有钱了!”
跟随着易卜拉欣前来大明的奥斯曼帝国官员,一个个一路上都在不断的感叹。
大明人的有钱不仅仅体现在即将上面,更是体现在道路上形势的汽车、摩托车上面,汽车摩托车在奥斯曼帝国可是真正的有钱人、贵族才能够消费得起、用得起的东西。
然而在大明帝国,这沿途一路上所路过的城镇、看过的道路上面,几乎都能够很轻松的看到大量的汽车、摩托车。
摩托车几乎是已经做到了家家户户都有的程度了。
“这样的大明帝国,我们奥斯曼帝国拿什么去比啊!”
“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易卜拉欣心里面忍不住直感叹。
尽管明白奥斯曼帝国三代苏丹的雄心,都想要找大明帝国找回场子,找回脸面,一雪前耻,可是真正了解大明帝国之后,你就会发现奥斯曼帝国同大明帝国之间的实力差距是在不断的扩大。
越来越大,已经大到了根本就难以企及的地步了。
“我们奥斯曼帝国如果想要变的和大明帝国一样强盛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全面学习大明帝国才行。”
“否则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追上大明帝国,更别说和大明帝国为敌了,那将是最愚蠢的想法!”
易卜拉欣心里面已经默默的有了结论。
现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学习大明帝国,像西班牙帝国这边就在学习大明帝国,还有波斯、埃及等,也同样在学习大明帝国。
奥斯曼帝国想要强大,那也要学习大明帝国,这也是他这一次前来大明的主要目的。
ps:求票票~~ .
中华田园牛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大明镇海王 第2117章,刘姥姥进大观园
沿着山海关通往天津的水泥马路,刘晋带着巴特尔、哈丹、呼和等草原部落狩猎和贵族一直南下前往天津。
然后准备在天津这里再中转一下前往京师,这是最便捷的一条道路。
随着离天津越来越近,水泥马路两边也是变的越来越繁华。
围绕着水泥马路,民宅、厂房、作坊、茶楼、酒馆、客栈等等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四轮马车在道路上来来往往,忙碌非凡。
水泥马路交通便捷,往来方便,自然而然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到水泥马路的两边来定居,而且便捷的交通也意味着经济的动脉。
围绕着经济的动脉,自然也能够辐射开来,带动道路两边地区的发展。
“真是繁华、热闹~”
巴特尔等人一路走,一路看,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
“哈哈,这不算什么,等到了天津,巴特尔你就知道什么叫繁华了。”
听到巴特尔的话,刘晋也是笑着说道。
走天津这边过,也是刘晋的计划,带他们去看看天津的繁华,感受下新时代的气息,让他们长长眼睛。
“听刘大人怎么一说,我恨不得现在就飞到天津,去看看天津的繁华了。”
巴特尔一听,顿时就笑着说道。
“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算算时间,日落前我们就差不多可以抵达天津了,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我在天津这边已经准备好了酒宴,今天我们就好好的喝几杯。”
刘晋很是自信的说道。
“哈哈,我可是很期待中原的美酒和美食。”
巴特尔笑着说道。
目光看向前方的道路,宽敞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在他看来已经相当的繁忙了,但这里距离天津还有几十公里的路程。
因为都是骑马,队伍行进的速度很快。
渐渐的天津就出现在视野当中。
最先出现在大家视野之中的一个个工厂高高竖起的烟囱。
高大十几丈的巨大烟冲直冲云霄,滚滚的黑烟不断涌出,整个天津的天空都仿佛变的阴暗了许多。
“怎么大的烟囱?”
呼和、哈丹、巴特尔等人第一次看到如此巨大的烟冲,而且数量也很多,顿时就一个个忍不住睁大了自己的眼睛。
“刘大人,这些烟囱是用来干什么?”
“难道都是用烧火做饭的吗?”
哈丹好奇的问道。
“哈哈,当然不是,谁家做饭会用怎么大的烟囱啊。”
“这些都是水泥厂、纺织厂等工厂、作坊的排烟烟囱。”
“看到烟囱下面那些区域没有,这些区域全部都是大大小小的工厂,看这个烟囱的数量,这一片估计至少也是有几百家工厂。”
刘晋同样看着一根根朝天空排放滚滚浓烟的烟囱,数量非常多。
这个画面,他只在穿越前的古老电视剧当中看过,工业时代的烟囱,排放着文明的浓烟。….嗯,虽然污染了大气。
但是在这个时代,它绝对是文明的象征。
看着这些烟囱,刘晋就觉得自己没有白穿越过来。
“工厂、作坊?”
众草原人顿时就纷纷点头,来的路上也是已经了解到了一些大明的事情。
知道大明京津地区这边现在非常盛行办工厂、作坊、开办商行等等。
“刘大人,听说这一个工厂的用工,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如此多的工厂,岂不是意味着在如此小的地方有几十万人在做事?”
巴特尔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
“对,工厂需要的人工非常大,这里是属于天津的工业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整个天津工业区的工厂、作坊当中做工的人数可是超过百万的。”
刘晋点点头说道,资本主义时代和工业时代的就是如此。
现在蒸汽机还没有弄出来,天津这边的工厂、作坊等等还不算什么,等蒸汽机弄出来了,生产力等到了腾飞之后。
资本主义和工业时代的到来,到了那个时候,工厂就会遍地开花,大型的工厂就会越来越多。
“超过百万?”
哈丹、呼和等人纷纷倒吸一口气。
整个草原加起来估计都没有百万人门口。
可是眼前这片小小的区域,竟然有上百万人在其中的工作、生活,这人也太密集了吧。
带着震撼,队伍离天津更近了。
等真正来到天津的时候,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条条宽敞的水泥马路,四通八达,所有的一切都规划的整整齐齐,星罗棋布。
在宽敞水泥马路的两边,一栋栋巨大的厂房,里面人影攒动,忙的热火朝天。
一个个工厂的门口,大量的四轮马车进进出出,不断的运输着各种各样的货物,整个道路都显得异常繁忙。
离的近了,能够近距离的看到一根根直冲云霄的烟囱,冒着滚滚的黑烟,空气中都弥漫着呛人的煤炭味。
天津这边的工业区很大,比起京城这边的还要更加庞大。
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受到了很大的约束和管辖,天津这边就不一样了,没有太多的约束,再加上刘晋的有意引导和规划,自然就蓬勃的发展起来。
天津这边的工厂、作坊数量是京城这边的好几倍,真要按照后世的产值或者gdp之类的去算的话,天津这边早就已经超越京师了。
“怎么样?”
刘晋看了看巴特尔等人,他们此时一个个都犹如乡下来的土包子,眼睛都看傻了。
庞大的工厂区、忙碌的人流,车水马龙的道路,所有的一切都和他们草原上完全不同,宛如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样。
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新鲜,如此的新奇,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好像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巴特尔忍不住直摇头感叹。
“哈哈,这还不算什么,天津最热闹的地方是在天津码头、天津商业区这边。”
刘晋笑了笑带着众人继续前进。
走过天津工业区之后,很快就来到了天津商业区这边。
此时已经日落下山,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一个个工厂都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顿时整个天津就仿佛活了一般,
下班的工人们脱掉了上班的脏衣服,穿上体面的新衣服,成群结队的往天津商业区这边走去。
逛街、游玩、美食,享受夜晚的生活,现在也是已经成了天津人的日常了。
天津商业区这里,一栋栋高楼大夏,点上了鯨油灯,再加上玻璃灯具的照射,整个街道都变的无比的明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