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杨同仁一听,顿时就傻眼了。
这感情剩下都是挑剩下的啊,这优秀的毕业生早就让人给招聘走了。
“是的,少爷,那些优秀的毕业生早早的就已经让人给招聘走了,有些干脆就是一毕业就回自己家族的产业里面工作去了。”
杨旭点点头说道。
“这些剩下的行不行啊?”
杨同仁顿时就无语了,感觉新学的这些学生貌似还真是挺牛的啊,这即便是剩下的大家也都在抢着要,给出的薪酬待遇还如此之高。
“少爷,即便是剩下的,大家也都在抢着要啊,如果工厂、商行的规模不够大的话根本就招不到人的。”
杨旭看看周围一个个商行都在抢人一般的样子,也是笑着说道。
你还嫌这嫌那的,挑挑拣拣的,人家还未必就愿意给你效力呢。
两人来到杨氏石油商行的招聘处这里,别的地方都还是挺热闹的,然而到了杨氏石油商行招聘处这里,却是门可罗雀,一个人都没有。
那些杨同仁看不上的被人挑剩下的学生都没有人过来应聘。
“招到几个人了?”
杨同仁看了看周围的情况,连忙问道。
“少爷,一个都没有!”
负责招聘的杨貉摇摇头回道。
“一个都没有?”
杨同仁显得有些难以置信了,赶紧看看招聘的广告。
杨氏石油商行诚聘英才,要求化工专业、石油冶炼相关专业,拥有化工工程师证书,工作地点天津,待遇从优,起步年轻200两银子。
这和旁边的其它一些商行、工厂给出的待遇一样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啊,但是怎么会一个人都招不到。
“怎么回事,这一个人都招不到?”
杨同仁连忙问起来。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就是一个人都没有,连问都没有人过来问,即便是我们主动的去和这些学生交谈,他们看到我们就好像是看到了吃人的老虎一样,根本就不想和我们谈。”
杨貉摇摇头说道。
“我就不信了,这有钱还找不到人给自己做事。”
“把年薪方面提高到220两银子一年。”
杨同仁听完皱起了眉头,这情况貌似有些不对啊。
这家的炼油厂可是投资很大的,几百万两银子砸进去,这要是招不到人的话,可就没办法开工炼油了。
这炼油嘛,还是需用专业的人才来炼油,一般的人根本就不懂,而且也炼不好油。
“是~”
杨貉一听,也是赶紧去修改。
然而即便是修改之后,依然无人问津,连问都没有人问。
“再提高到250两银子的年薪!”
杨同仁等了一个小时,看着身边来来往往走过去了不少的学生,可就是没人过来询问下,这让他觉得很奇怪了,又继续下令道。
可是即便是将年薪提高到了300两银子的程度,足足比一般的高出100两银子一年的情况下,依然还是没有人来应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300两银子的年薪都还招不到一个人?”
杨同仁都傻眼了,300两银子的年薪,这可是绝对妥妥的高收入了,高薪酬了,然而此时此刻竟然还是没有人过来应聘,这就非常的奇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或许极有可能是我们商行的名声被人给污了,所以这些学生都不愿意来给我们杨家做事卖命。”
杨旭也是皱起了眉头,沉思一会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什么?”
“谁敢污我杨氏清白?”
杨同仁一听,整个人都怒了,这好好的自己杨家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一直以来都是颇有清誉。
谁提到杨家的时候不得竖起自己的大拇指?
现在竟然有人敢玷污杨家的清誉,以至于自己麾下的产业连招人都招不到,这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少爷,此事我会尽快调查清楚。”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招募到足够的人手来将商行给运转起来。”
杨旭连忙说道。
“嗯~”
“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要招到足够的人手,到时候石油运过来了,我们的炼油厂却是无法开工的话,这耽误一天都是损失。”
杨同仁点点头,眉头深深皱起。
就在杨同仁和杨旭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
在招聘会现场的一处地方,京城机械学院的一群学子们聚集在一起,也是看着杨同仁、杨旭他们这边。
“哼!”
“砸我们的根,还想让我们给他们卖命,做梦吧!”
“就是,既然那么支持旧学,打压我们新学,那你们就去招旧学的那些秀才给你们炼油去吧。”
“告诉同学们,谁也别去给那些人做事,卖命,谁要是去了,那就是出卖我们新学,出卖我们学校,是我们新学的叛徒。”
“已经通知下去了,不仅仅是这杨家的产业,其他守旧派大臣麾下的产业也都已经列入黑名单了,现在不单单是我们理工学院,机械学院、皇家理工学院、理工大学等也都已经发起了同样的倡议活动。”
“朝野之上我们是影响不到,也决定不了,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自己的去向,决定给谁卖命和做事。”
“对,就是不给他们做事,有本事他们招秀才去做这些事情,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鬼才会给他们卖命。”
“谁给他们做事就是新学的叛徒!”
“大家互相监督下,如果有人不知道的话,赶紧通知,免得误入歧途。”
“哼哼,真当我们新学是好欺负啊,一边打压我们,一边又要我们替他们做事,做梦,我们就是不给你们做事,让你们花巨资投资的工厂、商行统统倒闭。”
“对,这些人都看不起我们读新学的,说我们是什么旁门左道,奇巧yin技,说他们儒家才是正道,是治国安邦之道。”
“这有本事用你们儒家学说去做机器,去炼油啊。”
“哈哈~”
“大家伙都看仔细了哈,黑名单上面的这些工厂、商行都是那些酸臭腐儒们的产业,大家互相提醒,别误入歧途了,我们啊,打死都别给他们卖命!”
“对,对,就是乞讨也别给他们做事!”





大明镇海王 第2031章,原来都已经被绑在资本的列车上了
京城的一处雅苑,众多守旧派的大老们聚集在一起,一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
“大明第一银行现在都不贷款给我们了,现在银子的缺口非常巨大,一旦还不上的话,到时候工厂、商行、地皮等全部归大明第一银行了。”
“可不是嘛,我家现在也有200万两银子的缺口,我现在是愁的胡子都掉光了,上哪里去弄这200万两银子啊。”
“即便是有银子补上缺口,现在也是无济于事了,我家的纺织厂现在连棉花都买不到了,这生产出来的布匹也没人要了,仿佛一夜之间就得罪了所有人一样。”
“可不是嘛,我家油田的石油也卖不出去了,愁啊。”
“黄金洲这边才真的出大事,我儿子都被人给打死了。”
“他们实在是欺人太甚,简直就是不给我们任何的活路了。”
“岂止是不给活路,是完全准备将我们的产业给吞的一干二净,点滴不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诉说着自己家里面的不容易。
原本大家以为这实干派的反击肯定是来自朝堂之上,毕竟他们不断的攻讦实干派的刘晋、王守仁、韩文、钟藩等人,这实干派的人也肯定是会给予回击的。
不曾想,朝堂之上风平浪静,没有任何的反击和回应,然而在朝野之外,实干派的人却是发动了狂风暴雨一般的反击。
直接依照釜底抽薪,顿时就将守旧派这些人给打愁眉苦脸了。
守旧派虽然是守旧派,但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这些守旧派的官员们也往往都会涉足赚钱的工厂、商行、海外殖民地等。
事实上现在的大明早已经没有了那些原本的传统的以耕读传家的士绅了,二十多年的资本主义发展、海外殖民以及现在新兴起来的工业革命早已经深入了大明的方方面面,影响了大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
到朝野之上,纵然是这些守旧派的官员,家族里面也有不少的工厂、商行、种植园、海外的金矿、银矿等等。
这也是实干派始终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因为实干派的官员也是从传统的守旧派官员转变过来的,他们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政策才是真正有利于大明,有利于自己麾下产业的发展。
以对外来说,以前的时候,大明对外一直讲究的是以和为贵,不轻启战端,儒家信奉的治国之道里面就没有说有战争以及对外掠夺的概念在里面。
然而时至今日,大明对外却是无比的强硬,奉行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政策,并且还能够得到大量的支持。
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外的扩张成本小,收益大,大明多年来的扩张,获得了庞大的土地,广袤的原材料产地以及打开了庞大的市场。
以布匹来说,大明现在产出的布匹紧靠自己是根本消化不完的,非常需用海外的市场,海外的藩属国、欧洲、中东等等,需用依靠全球的庞大的市场来消化大明大量纺织工厂的产出。
同时庞大的纺织工厂也需用庞大的原材料,大明本身的棉花、羊毛产品自然是无法满足纺织业的需求,所以需用天竺、非洲等地来产棉花,满足大明国内工厂对原材料的庞大需求。
这都决定了,大明对外必须是足够强硬的。
因为只有足够强大才能够逼迫世界各地不断的开放自己的市场,成为大明的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
以奥斯曼帝国来说,原本的时候奥斯曼帝国本土的手工业者众多,自身产出的布匹数量不仅仅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还可以出口到欧洲地中海各国。
然而伴随着大明廉价布匹的冲击,奥斯曼帝国的手工业者纷纷倒闭,大量手工业者失业,甚至于失去了主要的生活经济来源。
奥斯曼帝国看到了这一点,想要禁止大明布匹的流入,然而却是在和大明的战争之中屡次战败,又不得不签下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开放自己的市场。
庞大的奥斯曼帝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市场和重要的原材料产地。
大明靠着自己的火枪大炮敲开了奥斯曼帝国的大门,滚滚的白银就不断的流入大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和好处。
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也清楚的知道,实干派才是最符合大明发展和强盛的道路,也是真正符合大明各个阶层利益的道路。
所以支持实干派的官员就会更多,连天子和武将勋贵们都是站在实干派这边的。
实干派讲究的是将蛋糕做大,这样的话,各个阶层都可以吃到更多的蛋糕,整个大明就更加的富裕、繁荣。
传统守旧派的官员他们更多的是来做切蛋糕、分蛋糕的事情,尽可能多的想要将更多的蛋糕份额分到自己的手中。
如此一来的话,自然而然就会加剧了各个方面的矛盾,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矛盾,大明内部的土地矛盾,这两个主要的矛盾始终贯穿整个大明。
历史上大明中后期,诸多的乱象其根本其实就是这两大矛盾,文官集团和皇权的矛盾,皇帝利用太监、厂卫的力量同文官集团相斗,于是有了正德朝的大太监刘瑾、也有了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和魏忠贤等等。
土地矛盾的激化,于是有了此起彼伏,永无休止一般的农民起义,严重的拖累了大明本就及及可危的身躯,最终导致了大明朝的灭亡。
“杨公,您倒是说句话啊,大家该怎么办啊?”
有人看向杨廷和,见他一言不发,也是着急的说道。
“说什么?”
杨廷和皱起眉头,此时此刻,他心里面也是恼火的很,自己家族的产业也是遭到了重点的照顾,不仅仅贷不到款,还被催着还以前的款项,同时新筹办的几个工厂竟然找不到足够的人才。
那些新学出来的人才死活都不肯给自己家族的企业做事卖命,给高薪都招不到人,这不要急死人嘛。
动辄都是上百万两银子投资的庞大的工厂,这家族好不容易才凑钱给办起来的,就指望着这些工厂能够给家族赚银子呢。
现在是连开工都成问题了,人都招不到,根本就开工不了。
“这汇海银行还有多少的银子?”
“要不先把这个汇海银行的银子给先弄出来给大家活周转下应急?”
有人想了想问道。
“汇海银行也没有什么银子了。”
梁储一听,也是无奈的说道。
“什么?”
“这汇海银行可是大家伙凑了5000万两银子在里面的,这才多久的时间,这5000万两银子一下子就没了?”
众人一听,顿时就吃惊的问道。
“汇海银行的开展一直不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分行太少,客户用钱不方便,所以这段时间以来都是在大规模的扩张,在大明各地新建分行。”
“这每新建一个分行都是需用几万两银子的,又是买楼、又是装修置办各种设备等等,到处都是花银子的地方。”
“另外银行虽然没有什么存款,但是贷款业务一直都没有停过,银子也是贷出去了不少,所以5000万两银子现在也没剩下多少了。”
梁储无奈的说道。
“赶紧让贷款的人把银子还回来,我们一个个都等着银子救命呢,这个时候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是啊,是啊,再没有银子的话,工厂、商行什么都要被收走了。”
“当初开什么银行啊,这存款没几个,发行的银票和银元又没人认可,现在好了,血亏啊。”
大家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吐槽起来。
“现在说这些也没有用了,大家还是想想办法怎么度过眼前的难关吧。”
梁储也是叹口气。
这好好的,原本都以为着可以将实干派的人给彻底打死了,谁知道对方的绝地反击直接就将大家给逼到了悬崖上了。
这要是过不去的话,他们这些人以后可能就是真的是一贫如洗了。
辛辛苦苦一辈子,一下子就要回到解放前了。
“这件事情啊,看来还是要在朝堂之上才能够解决。”
杨廷和想了想也是说道。
“朝廷上才能够解决?”
“难道我们向实干派低头服软吗?”
“这好不容才有机会翻身的话,这刘晋和王守仁一旦回来的话,我们可就没有机会再压住他们了。”
梁储一听,连忙说道。
“暂时性的先向他们低头也没有什么,关键还是要先度过眼前的难关。”
“大家的产业可都是几代人的积蓄才置办起来的,难道就这样甘心被人给收走了?”
杨廷和看了看大家,适当的退让和让步也是有必要的,关键还是要保住自己的产业和财富来啊。
只是希望刘晋这边能够暂时性的先放大家一马,给大家先留条活路。
“今非昔比了!”
杨廷和的内心之中也是无奈的感叹起来。
想当年自己离开朝堂的时候,那个时候哪里有什么实干派啊,哪里有什么大工厂、商行什么的,朝堂都是他们这些文官们说了算。
时至今日,时代变了,不知不觉之中大家也都已经被绑在了资本主义的列车上了。




大明镇海王 第2032章,大破产
这以前的时候,大明的士绅阶级,基本上都是靠着家里面的众多田地来养活的,田地是固定资产,虽然一年到尾的产出非常有限,但是大家也都没有什么负债。
反而是伴随着发展,这士绅阶层们的土地越来越多,慢慢的很多地方整个县的土地可能都归属于那么几个士绅大族。
在这样的情况,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一个是不断支持家族子弟读书,读书考科举做官,然后延续家族的辉煌。
另外一个则是不断的兼并更多的土地,因为只有掌握更多的土地才能够收更多的佃租,家族掌握更多的财富。
这样的一套模式下,土地就是最为重要的东西,是核心的资产,大家有钱了也都是用来置办土地,或者是将银子什么埋到地下去。
可是现在伴随着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迅勐发展,大家看到了另外一条迅速发家致富的道路。
那就是开办工厂、商行、去海外殖民等等,这其中尤其是开办工厂,不需要多少的土地,但却是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
伴随着机器的开动,银子就流水一样哗啦啦的流入,新兴的资本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超越了以往的士绅阶层,超越了他们世代的积累,迅速的成为了大明最有钱的人。
新兴的资本家,他们大肆的扩张,明明有很有钱了,却是依然还不断的从银行借贷,利用借贷的钱迅速的扩张更多的工厂,涉及更多的产业。
财富犹如滚雪球一般,迅速的滚动起来,变的越来越庞大,传统士绅阶层和他们的差距迅速拉开,变的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伴随着大明对外的扩张,大量的疆土纳入大明,大明的人口移民到了海外和关外,这更是加剧了传统士绅阶层的崩溃。
他们手中的土地逐渐无人耕种,佃户上交的粮食越来越不值钱,因为海外、关外等地区的粮食产量在机械化耕种的模式下,开始爆炸式的增长,粮食的价格逐渐下跌。
传统的耕读传家已经逐渐的没落,无法适应这个新时代,变相的推动了这些士绅阶层逐渐的向资本家靠拢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资本家还是传统的士绅官僚,大家慢慢的都逐渐的融入到新的社会发展之中,开工厂、办商行、海外殖民。
他们不再和以前一样有点银子就存起来,埋在地下留着慢慢用了,而是和资本家一样,开始疯狂的扩张,没银子怎么办?
贷款啊,大明第一银行的贷款在这个时代来说那是绝对的非常便宜了,要知道一直以来民间借贷那都是九出十三归,这都还是有良心的。
大明第一银行这边的贷款利息更低,年息连10%都不到,资本家们最喜欢的就是银行贷款了,利息低,在这个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迅勐发展的时代。
拿到银子了,随随便便也都能够迅速的赚到钱把贷款给还上。
谁还来傻叉一样的把银子埋在地下?
至少来说也要存在银行里面,这一年还有几个点的利息呢。
看着别人带着银行的款建着工厂,迅速的从穷小子变成了大富翁,即便是再守旧的人也是忍不住也要跟着上去做的。
当尝到第一口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奶酪之后,根本就停不下来,贷款越来越多,工厂、商行等也是越办越大,无形之中就如同后世的企业一般,负债和现金流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东西了。
一旦在某个链接断掉的话,看似庞大的产业也有可能转眼间就轰然倒下。
此时此刻,这些守旧派官员们的产业也是如此。
他们原本只是看到了大量的利益,想着依靠手中的权力来重新划分蛋糕,获得更多的份额,想要后来居上。
却是没有想到,自己家族看似庞大的产业,竟然也是有如此脆弱的一面,被大明第一银行这样釜底抽薪,一下子就面临崩溃的局面了。
很快,守旧派这边就向实干派释放了自己服软的信号,什么石油、金矿等等收归朝廷所有经营的事情也是不提了。
再提这个事情,可能还要死人,黄金洲这边的那些金矿主、银矿主、油田主一个个可都不是善茬啊,已经给了警告,还要冥顽不化的话,到时候估计着还要死更多的人。
即便是黄金洲这边的布政使在彻查此事,但查来查去,最终也是没有任何的结果,没办法,总不能左手查右手吧,黄金洲的这些官员,谁家没有点银矿、金矿、油田的?
同时也是不再提要打压新学的事情了,再提这个事情,自己的工厂、商行人都要走光了,那些新学的人都不愿意给你干活了?
谁来给你搞技术,修机器什么的?
消息也是第一时间内就传到了在老家的刘晋这里。
“这就服软了?”
“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啊!”
“这家里面的产业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什么家国天下,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尽想着靠手中的权力来重新划分蛋糕的分配,却是没有想着如何将蛋糕给做大做强。”
刘晋看着最新的电报,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些传统文官啊,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将蛋糕做大做强是很难的,但手中掌握着权力来分蛋糕的话倒是容易多了。
只是时代变了,不仅仅天子享受到了最大的时代红利,下面的这些武将勋贵、文官们也都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
你动了大家的蛋糕,自然而然就会遭到大家的反对。
很多事情不需要刘晋去吩咐,大家也都知道该如何去做。
想黄金洲这边发生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刘晋的意思,他们自己就已经展开反击了。
如果朝野之上的这些人依然冥顽不化,一意孤行的要来打压新学,还想着依靠以前的手段来抢夺蛋糕的话。
1...888889890891892...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