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北方广袤的草原,一直到最北的北极圈,这里是大明人牧场,每年大量的马匹、牛羊以及越来越多的羊毛源源不断输入到关内。
苦寒的辽东成为了富庶的代名词,这里的麦子、酒、猪以及原始森林里面的木材,都在源源不断的运动京津。
西域和河中是大明人的棉花产地、是肉库,是产马地,是粮库,以前不可一世的诸多部族此时此刻都在不断的歌颂着大明天子的圣明。
奥斯曼帝国被大明人揍的满地找牙,欧洲人被搅的风云激动,波斯和波斯是大明人的好伙伴,地中海和西欧有大明人的殖民地,东欧是大明人的奴隶来源地…….
此时此刻的大明人他们有什么理由不骄傲、不自信?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过还不够~”
很快,刘晋的目光又变的坚毅起来。
看似强大又庞大无比的大明帝国,其实还不够强大,依然还很脆弱。
自身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内部来说,传统的儒家思想依然占据了统治地位,传统八股文考试依然垄断了仕途。
手无缚鸡之力又没有什么治国能力的那些传统读书人地位依然高高在上,还在不断的鄙视着为这个国家不断做出贡献的人。
新的思潮在酝酿,却是还不足以和传统封建思想所抗衡。
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没有到一定的阶段,依然显得还很脆弱。
工业和科技的力量依然还很弱小,并且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基础性的体系。
外部环境来说。
欧洲正在不断的崛起,变的更加强大,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依然很强,波斯人也在励精图治,他们都有威胁大明世界霸权的潜力。
看似庞大又强大无比的大明帝国,其实远没有想象之中的强大,至少来说,还没有巩固自己对这片庞大土地和庞大人口的统治。
还有海外的藩国和殖民地,现在都已经开始争夺地盘、抢夺利益了,在未来会不会爆发战争?
“任重而道远啊~”
刘晋想的有些远了。
其实想一想,自己也已经做的足够可以了,没必要去想的太多,做的太多,大明已经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
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两匹烈马必然会带着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滚滚的历史车轮,它已经无法停止下来。
“爹~爹~”
“爹爹~爹爹~”
就在刘晋想的发呆的时候,几个小屁孩一窝蜂的来到了刘晋的身边,一个个都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自己。
又到了发压岁钱的时候了。
“哈哈,来,来,都有份~”
“不准乱花钱,还有不能吃太多糖~”
“玩鞭炮要小心点。”
刘晋掏出怀里面早就准备好的红包,一边给这些小屁孩发压岁钱,一边也是叮嘱道。
刘晋虽然现在很有钱,又是大明的权贵家庭,但对于自己的小孩,刘晋一向非常的严格。
要求很严,同时在金钱上面的控制也很严,零花钱都是严格控制,很多时候甚至于要帮家里做事才有零花钱拿。
这一点,被刘母和徐婉儿、李贞所不理解,家里面明明很有钱,刘晋为什么还如此的教育小孩。
刘晋所拥有的财富庞大到难以想象,恐怕连刘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财富。
但刘晋依然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因为刘晋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只会混吃等死的二代,钱是小事,但也要让孩子明白它来之不易,这样才会更加珍惜,不至于长大之后成为挥霍无度的废物。
“你啊~”
徐婉儿和李贞也是跟着走了过来,看到自己的女儿高兴的拆开红包,拿出里面的一两银子的银票,还高兴的不得了时,她们两个也是忍不住直摇头。
她们知道刘晋不是抠门的人,年年建学校、办学校,刘晋几百万两银子扔进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可是给自己孩子们花钱的时候总是显得抠抠搜搜的,这大过年的,一个孩子就发一两银子的压岁钱,要知道这一片区域的官宦之家,谁家的孩子过个年不得暴富一次?
特别是现在大家的产业都多,赚的银子也多,这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们的钱就越多,东西就越贵重,也只有刘晋才如此的奇葩了,还要求她们也和自己一样。
“钱是少了点,不过你看,他们不都是挺高兴的嘛~”
刘晋一边一个,搂着自己的美娇妻说道。
“你是一家之主,你说了算。”
徐婉儿白了一眼刘晋,至于李贞,她则是将刘晋的手给紧紧的抱着。
“他们还小,给的钱太多了,太容易了,他们会慢慢的养成一种坏习惯,觉得这个钱是很容易就能够得到的,而不懂的珍惜,将来长大了,极有可能就会成为败家子。”
“你们对孩子不要太过宠溺,要有原则。”
“小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劳动的习惯,这也是好事。”
刘晋还不忘再次叮嘱她们两个,自己平时忙,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教育孩子,平时主要还是靠她们两个来教育孩子。
“知道了,都听你的。”
徐婉儿点点头回道。
接着看向夜空之中绽放的烟花说道:“今年的烟花好像比去年的还要更多、更漂亮。”
“好像是这样,这说明今年大家的日子比去年都要过的更好。”
刘晋点点头,这过年京城的烟花爆竹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了。
“相公,天色不早了,是不是该歇息了~”
一旁的李贞说完这话的时候,脸都变红了,紧紧的依偎在刘晋的怀中。
“哈哈,对,该睡觉了~”
刘晋一听顿时就高兴的大笑起来,接着搂着自己的美娇妻就往房间走去。
然而这时,一道极其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老刘,老刘~”
朱厚照的声音传了过来,由远及近,似乎好像有什么很紧急的事情。





大明镇海王 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
“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大年除夕夜的,不好好在皇宫里面待着,跑我这里来做什么。”
听到这个声音,刘晋都要暴走了。
这个朱厚照,也不看看时间点,这个时候来找自己,气都气死掉。
但是没办法,谁让他是太子,而自己是臣子呢,气归气,刘晋还是只能够跟身边的徐婉儿和李贞报以歉意,然而吩咐到她们先带孩子回去。
徐婉儿和李贞两人前脚刚走,后脚朱厚照就大大咧咧的走了过来,面容笑容,似乎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老刘,老刘~”
“看看我是不是有些不一样了?”
朱厚照来到刘晋身边的时候,还故意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收敛起自己吊儿郎当的样子。
“似乎好像,大概也许,八成是有点不一样了。”
刘晋仔细的看了看朱厚照,总觉得他有点怪怪的,似乎好像真的有点不一样了。
“哈哈,你发现了?”
朱厚照一听,顿时小眼睛就高兴的眯起来、
“发现了~”
“殿下今天变的更帅气了,这套新衣服真的很合身。”
刘晋再看一看回道。
“我说的是衣服吗?”
“你难道没有觉得我似乎好像有的变化?”
朱厚照顿时就不高兴的撇撇嘴,我问你的是衣服吗?
老刘你这眼神不好使啊,都看不出我气质的变化?
“哎呦,还真有点看不出来。”
刘晋微微摇头,这个朱厚照在这个时间点来找自己,还提出这莫名其妙的问题,真是清奇的脑回路,鬼知道你有什么变化。
“难道你看不出来,我变的更男人了吗?”
朱厚照不高兴的挺直了自己的胸膛。
“更男人?”
刘晋微微一愣,脑海中迅速的思索起来,再联想到选太子妃的事情,顿时就明白是啥事了。
“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呢。”
“你这大年除夕的跑我家里面,原来竟然是为了这点屁事。”
刘晋无语了。
这个朱厚照,这童子功被破了就破了呗,跑自己这里来,也不看看时间点,够无语的。
亏自己刚刚还在想是不是出什么大事了,以至于他也不看时间点就跑自己家里面来。
“什么叫这点屁事。”
“我这是真正长大了,是男子汉了。”
“现在我才发现,研究院里面的那些人都是骗子,一个个都说女人是母老虎,吓的我都不敢碰女人。”
朱厚照撇撇嘴,接着低声的说道:“我现在才发现了女人的好,难怪古人常言,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
刘晋无话可说了。
一头恶魔出笼了,鬼知道会有多少人要遭殃了。
“那殿下这次来找微臣是有何事?”
想了想,他来找自己肯定是有事情的,不会仅仅只是过来讨论这种事情的。
“咳咳~”
朱厚照一听,轻轻咳嗦一声,刘瑾以及其他的小黄门、侍卫之类的全部识趣的到外面去等待。
“老刘,我找你,主要是想要和你交流下经验,
刘晋一听,顿时就微微一愣。
难道历史上朱厚照没有孩子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他的身体不会真的有问题吧?
刘晋的老脸都红了,心里面一万只草泥马走来走去的。
“都差不多啊,那我就放心了,我还以为只有我这样呢。”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放下心来,接着看看刘晋泛红的老脸问道:“老刘,你的脸怎么红了?”
“哦,没什么,没什么,这种事情说起来总是会脸红的。”
刘晋赶紧解释道。
麻蛋,这个朱厚照,生不出孩子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也太不正常了。
“哈哈,其实也就是那样了。”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
然后非常随意的坐到一旁的椅子上面,看到桌上的葡萄干也是不客气的自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说道:“父皇说我过完年就十八岁了,是真正的男子汉了,他准备让我历练、历练。”
“历练?”
“什么历练?”
刘晋一听,顿时就打起精神了,这弘治皇帝竟然会想着让朱厚照去历练、历练,看来也是将朱厚照当成大人来看待了。
“父皇想要让我到北直隶下面的一个县当什么县令,说是什么学一学西方这边的制度,让成年的皇子去地方历练下,这能够治理好一地,将来才能够治好一国。”
“我好歹也是堂堂大明的太子,即便是下去历练,这至少也是要做个一省的布政使吧,竟然让我去当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当什么县令。”
朱厚照很是不满的说道。
这太子将来可是要接管大明江山的,这历练至少也要去地方当个布政使什么的吧,竟然让自己去当县令,真是气死人。
“陛下想要学西方这边的制度,让你到地方去当县令?”
刘晋一听,顿时也是大吃一惊。
一直以来,大明在皇室子弟的教育上面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
从老朱同志开始,出身贫寒,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老朱同志对孩子的教育就格外重视,选的老师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教授的也都是自古以来皇室子弟都要学习的帝王之道和治国之道。
不过,到了弘治皇帝这里的时候,朱厚照不喜欢那种一板一眼的儒家教育,对学习治国之道、为君之道什么也没有任何的兴趣。
反而喜欢军营、喜欢搞研究什么的,再加上弘治皇帝对文臣们态度的转变,也就由着朱厚照去军营之中混,去搞搞自己喜欢的研究之类的。
但是朱厚照毕竟是太子,在大明江山未来的掌舵人,最终还是要接管这大明的万里江山,既然不喜欢学,这该有的历练还是要的。
弘治皇帝也是一直在不断的借鉴古今中外的各个朝代、国家在皇室子弟教育上面的经验和教训,他发现西方世界这边的方式挺不错的。
皇室子弟年幼的时候择名师教导,等到了成年了,再将这些皇室子弟下放到地方去执政一方。
一方面可以让这些皇室子弟接触到最底层的社会,了解民间的疾苦,明白百姓的不易,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表现来看看这些皇室子弟当中到底谁更有能力,更懂得守牧一方。
这将来在选接班人的时候就可以有所参考,而不至于说选出昏庸无道、软弱无能,缺乏智慧和手腕的接班人。
皇帝这个位置可不是那么容易坐的,头上的王冠也不是那么容易戴的。
对于这一点,弘治皇帝就深有体会,他是正儿八经儒家教育出来的皇帝,一开始信奉的是轻徭薄赋、亲贤臣远小人垂拱而治的治国理念。
结果呢,文臣们虽然在不断的歌功颂德,说什么海清河宴,可是真实的情况是大明底层的百姓生活非常的困苦,一场雪灾引起了大饥荒。
看到了文臣和商人的勾结,盘根错节的关系之下,皇权受到限制,朝廷因为没钱,根本无力对整个国家做出什么大的改变,外部的强敌环绕,倭寇横行,可是朝廷却始终那他们没有办法。
弘治皇帝在这个过程当中,虽然心系万民,有心想要改变这一切,但却是受到了种种的掣肘,还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破局。
弘治皇帝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思索,也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故而才会让朱厚照在军营之中混,让朱厚照去做自己喜欢的机械研究之类的。
现在朱厚照长大了,弘治皇帝又有了自己的安排,准备让朱厚照到地方去先锻炼、锻炼,尝试下治理一个地方,看看朱厚照的能力,让他知道治国之难。
治理一个国家不仅仅需要聪明的大脑,长远的眼光,足够的手腕,同时也是需要经验,地方历练就能够提前获得一些经验。
这一点,在西汉时期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刘邦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在各地,治理一方,这些儿子、孙子什么的一个比一个厉害,都有着不错的治理国家的经验。
在奥斯曼帝国,每一个苏丹在还是王子的时候基本上都会下方到地方去当总督历练,学习治理国家的经验,这也是奥斯曼帝国能够强盛几百年的重要原因,选出的苏丹水平都是相当可以的。
“是啊,当个县令,想想都郁闷~”
朱厚照点点头说道
“殿下,这是好事。”
“去地方历练一番,看看民间的疾苦,这能够治好一地,将来方可治好一国,积累一些经验,这也是好事。”
“治好一县了,将来还可以治好一州一府,治好一省,将来也就能够治好整个大明了!”




大明镇海王 第1289章,差点气死的张氏兄弟
当大明的京城在庆祝新年到来的时候,远在东天竺孟加拉的张氏兄弟此时此刻的日子却是并不好过。
张氏兄弟在天津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的缅甸翡翠商行,根据张氏兄弟的计划,缅甸翡翠商行募集资金是为了占领缅甸,将缅甸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从而获取缅甸的翡翠玉石矿。
然而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候,缅甸翡翠商行一直没有动静,没有进攻缅甸,这让缅甸翡翠商行的股价一路暴跌,到了现在竟然了成了一张白纸一般。
原先发行的时候一股需要一两银子,现在十股都卖不到一两银子,以至于张氏兄弟不知道被人骂了多少次。
甚至于连天津证券交易所这边也是派人来到了孟加拉这边,向张氏兄弟问话,扬言要冻结张氏兄弟的资产来作为处罚。
“真是气死我了,还从来没有人敢这样跟我说话。”
“冻结我们张家的资产,他也不看自己几斤几两。”
“我这几年在孟加拉这里待着,没有回大明,他们怕是已经忘记我们兄弟的厉害了,连一个小小的七品官都敢对着我们兄弟两个大呼小叫的,真是找死。”
张延龄将一件心爱的瓷瓶给摔的稀巴烂,整个都气的半死。
刚刚天津证券交易所的官员来到这里,向他们兄弟两个下达了通知,如果张氏兄弟这边再不占领缅甸,保证投资人的收益和权益的话,天津证券交易所这边将会向张氏兄弟开出添加罚款单,甚至于直接冻结张氏兄弟的资产作为惩罚。
“你跟他计较什么?”
“他就是一个办事的官员而已。”
张鹤龄倒是淡定的很,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
“那我就去找刘晋,肯定是刘晋让他们这样做的。”
张延龄一听,顿时就将矛头对准刘晋。
“关刘晋什么事?”
“这是天津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我们在天津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被告知了这些规定,他们也只是按照规定做事。”
“和他们计较对我们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会让人觉得我们兄弟两个嚣张跋扈,除此之外并无什么作用。”
张鹤龄显得很平静,年纪也大了一些,做事也不像以前那样不经脑袋,再则现在也是有钱了,有了庞大的家业了。
不像刚刚开始的时候,张氏只是一个小地主,非常急于扩充自己的财富和土地之类的,故而吃相是有些难看,也因此背上了诸多不好的名声。
“宫里来消息了,皇后娘娘又怀上了龙种,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在这个时候,我们少给皇后娘娘招惹什么麻烦和是非,更不能让皇后娘娘因为我们的事情生气而动了胎气什么的。”
“更何况,我们张氏现在好歹也是大明有头有脸的家族了,做事也要顾及下脸面,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我们自己心里要清楚。”
“这缅甸翡翠商行的股东有很多,这背后可是有不少权贵的,我们可不能一下子全得罪了。”
“回头我就让人写一份信函给天津证券交易所这边,解释我们这边所遇到的情况。”
“解释个屁~”
“我们又不是真的吞了他们的银子,我们一直都在这里孟加拉训练军队,时刻准备着进攻缅甸。”
“我们这辛辛苦苦的为缅甸翡翠商行打拼,他们在后面等着吃肉还不行,还叽叽哇哇,还要向他们解释,解释个屁。”
张延龄的脾气就暴躁多了,想到这里都觉得来气,自己堂堂国舅爷,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气。
这缅甸翡翠商行的银子自己根本就没有动,所有的钱都用在了训练军队,招募人手,瓦解、分裂缅甸上面。
两兄弟辛辛苦苦的在这里经营着,连过年都没有回大明一趟,反而被人指责,这对于一向嚣张跋扈的张氏兄弟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你啊,都一把年纪了,别跟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样。”
“按照规定,我们确实是没有按照时间去进攻缅甸,直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打下缅甸,没有给缅甸翡翠商行的股东带来任何的收益。”
“换作是你,你会怎么想?”
“如果要是一般人,恐怕都已经要被闹翻天了,也就是我们张家,他们不敢怎么样,不然,你以为别人的银子是那么好拿的?”
“更何况,当初投资缅甸翡翠商行的人当中可是有很多当今的权贵,有几家都不会我们张家差。”
张鹤龄看了看自己的弟弟,微微摇头说道。
“我就是气不过嘛~”
“我们兄弟两个在这里辛辛苦苦的经营,又是训练军队,又是派人去分化缅甸的,吃了不知道多少的苦。”
“之所以没有进攻缅甸,一是因为我们觉得军队缺乏磨砺,先用在天竺这边进攻了洛迪王朝,磨砺了一番。”
“二是缅甸这边的情况有些特殊,我们在等待时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他们不理解我们兄弟两个的苦心就算了,还在不断的指责我们,还扬言要冻结我们张家的资产,你说气不气?”
张延龄气呼呼的说道。
“这不是应该的吗?”
“我们是大股东,我们不去苦心经营,谁去苦心经营?”
“放给外人来做这事,你放心?”
“攻打北天竺,我们虽然是用来练兵了,但是这练兵的钱是大家出的,这攻打北天竺的收益是不是都进了我们家的口袋。”
“那些股东有意见,这是很正常的,换成是你,如果有人拿了你家的母鸡去下单,你会不会生气?”
说到这里,张鹤龄就笑了。
手中的军队可都是用缅甸翡翠商行的银子打造起来的,接着磨砺和训练的名义去攻打北天竺,让张氏兄弟将恒河中下游这片广袤、肥沃的区域都给占领了。
还从洛迪王朝麾下各地总督哪里搜刮了大量的财富,可谓是大赚特赚,这买卖张延龄竟然还能够拿出来说话,估计要是让人听到了指不定就要被骂的祖坟冒烟。
“反正我就是气~”
“还有这个宁王,麻蛋,也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王~~八~~蛋。”
“当初说好三家一起攻打北天竺的,有好处大家一起分的。”
“结果,他先打进德里,将这个洛迪王朝三百年积累的财富都给卷光了,听说差不多有两亿两白银,我们是一分钱都没有分到。”
“没有分到银子就算了,让他将一些土地让我们都不肯,一毛不拔,他宁国在非洲都有很大的殖民地,还在天竺这边跟我们抢土地。”
1...575576577578579...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