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这些都是我们奥斯曼帝国所制造不出来的东西,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东西。”
“当然,你们大明让我感兴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像你们的大工厂、流水线一样的工作方式,造船厂高效率的建造速度,钢铁厂恐怖的产量、大明国内统一使用的银票等等,这些都让我觉得不可思议,非常感兴趣。”
“还有你们大明数量庞大的学校,各种各样专业性的高级学校,培育出专业性的人才,另外在很多初级蒙学的学校,我也有注意到,你们大明的女子也是可以上学的,这让我觉得很是震惊。”
阿里帕夏说了很多,说实话来大明,自己所看到、见到的东西,真的有太多、太多震惊的地方了,感兴趣的就更多了。
“宰相阁下,贵国的老百姓接受教育的人多吗?”
说到教育上,卢育也是连忙好奇的问道。
“在我们奥斯曼帝国,我们习惯性上是只送男孩上学,我们有很多不错的学校,不过只有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够上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上学的机会,但是,我回去之后会向伟大的苏丹建议修建更多的学校,特别是像大明这边的专业性的技术学校。”
阿里帕夏如实的回道。
“您赞成妇女接受教育吗?”
卢育一听,立即又问道。
在这里,阿里帕夏微微停顿了一番,然后很是谨慎的说道:“在我们奥斯曼帝国,妇女都是不能像大明这边这样抛头露面的,外出必须要带着头巾包住自己的脸,因为我们认为女人的贞洁是最为重要的,不能让家人意外的男人看到自己的脸。”
“所以在我们奥斯曼帝国是没有专门供女孩子读书的学校,有钱的人会专门请老师当家中去传授知识。”
“这是我们奥斯曼帝国和你们大明帝国的风俗有很大的不同。”
“不过,也许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再结合我们奥斯曼帝国的国情,制定出一套适合我们奥斯曼帝国的教育出来,让更多的人,包括女孩也能够接受教育。”
“宰相阁下,想必您也是知道我们大明和奥斯曼帝国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不知道您对于奥斯曼帝国大军在我们河中地区屠戮城镇的事情是如何看待的?”
卢育微微点头,然后也是问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听到这里,在场的所有奥斯曼帝国人都忍不住紧张起来,这个问题可是很难回道。
因为不管是奥斯曼帝国还是大明帝国,阿里帕夏显然都是不能得罪,必须要在中间寻找一条可以让双方都满意的答复。
阿里帕夏显然是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这一次,他思索了许久,这才缓缓的回答。
“我们奥斯曼帝国和大明帝国,原本是有着不错的往来和友谊的,我们是突厥人,原先也是来自东方草原的部族,在历史上我们和你们的祖先大唐帝国也是有着深厚的友谊。”
“前几年我们双方之间出现一些误会和矛盾,我觉得是因为彼此之间互相缺乏了解和交流所导致的,这也正是我这一次来大明帝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是带着奥斯曼帝国的友谊来到大明的。”
“这一次,我携带了很多礼物,是我们伟大的苏丹赠送给大明帝国伟大皇帝的礼物,我们奥斯曼帝国是真诚的希望能够和大明帝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和友谊。”
“对于当年发生在河中地区的事情,我对此深表歉意,也请代我向死难的大明百姓致歉。”
“这件事情,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们奥斯曼帝国军队当中存在一些贪得无厌的人,是他们肆意杀戮,想要抢夺财物所导致的。”
“为此,我们奥斯曼帝国伟大的苏丹也是积极配合大明帝国进行弥补,拯救被贩卖的大明人,悬赏追杀那些刽子手。”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基本上将所有的大明人都给找回,对于参与屠杀的刽子手,也是基本上都已经绳之以法。”
“这些刽子手获得了应有的惩罚,我们奥斯曼帝国也因为自己的冲动而付出了代价,同时也让我们深刻的知道,两国之间应该要多加深了解和往来,增进信任,消除误会和隔阂,这样才能够避免此类事情的出现,防止再有类似的惨剧发生。”
阿里帕夏的回答显然是非常具有智慧的,将一件大事说成是因为彼此之间的不了解而导致的,同时也是将责任推给了那些已经死掉的奥斯曼帝国将士。
卢育听完,也是不断的点头表示了赞同。
打了一战,奥斯曼帝国应该是对大明了解的比较清楚了,所以现在才会如此的老实,要是不狠狠的揍他们一顿,估计他们还不会如此的敬重大明。
“你们欢迎我们大明人到你们奥斯曼帝国去旅行、学习和投资吗?”
想了想,卢育也是接着他的回答问道。
“哈哈,当然欢迎,我们非常欢迎大明的朋友到我们奥斯曼帝国来做客、旅行、学习和投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加往来和信任,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和摩擦。”
阿里帕夏高兴的笑了出来。
“可是,因为当年的事情,我们大明人都很担心自己去了奥斯曼帝国的话,会遭到奥斯曼帝国人的报复,据我所知,很多奥斯曼帝国人都非常的仇视我们大明人。”
卢育想了想又说道。
“所以说,我们奥斯曼帝国和大明帝国存在着很多的误会,因为我们彼此都不了解对方,不信任对方,所以才会产生隔阂,误会、不信任等等。”
“也正是因此,所以我们才说欢迎大明人到我们奥斯曼帝国来,因为只有多交流、多往来,才能够增加信任和了解,消除误会和仇恨等等。”
“当然,对于你们的担忧,我们也是会切实的想办法给予解决,我们会保证每一个进入奥斯曼帝国大明人的人身安全。”
阿里帕夏面带笑容的回道,大明人太有钱了,如果有大明人愿意去奥斯曼帝国投资的话,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也是一个好事,埃及运河的事情,现在可是已经在西边传开了。
大明镇海王 第1267章,施政得失
“卖报,卖报~”
“大明日报独家采访奥斯曼帝国宰相,谈及两国诸多方面。”
“奥斯曼帝国宰相称两国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和信任,欢迎大明人前去奥斯曼帝国旅行、求学和投资。”
京城的大街小巷,伴随着报童的吆喝声,冬日里的寒冷都当不去看报群众们的热情,转眼间,一条条原本安静无比,看不到人的街道就涌出了大量的人群,一下子将报童给围住,京城新的一天开始了。
休沐法典已经实行两年的时间,经常老百姓们也是已经习惯了新的作息方式,每天七点左右起床,然后买上一份报纸,悠闲的吃吃早餐、看看报纸,再出门去工作。
内阁首辅刘健的府上,刘健和往日一样,慢慢悠悠的喝着早茶,等待着下人将报纸送来。
新的休沐法典对于刘健这样的老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以前的时候,半夜三更都要起床准备去上早朝,夏天还好,一到冬天的时候,刺骨的冷,没有一个硬朗的身体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现在就好多了,可以睡到七点,再悠闲的吃个早餐,还可以看看报纸什么的。
“老爷,这是今天的报纸~”
很快,有下人急匆匆的回来,将今日的几份报纸恭敬的递过来。
“嗯~”
刘健喝口小米粥,拿起报纸看了起来。
“独家采访奥斯曼帝国宰相阿里帕夏?”
“有意思~”
刘健一看头条新闻,顿时就露出了浓浓的兴趣,快速的看了过去。
上面的内容就是卢育独家采访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尔阿里帕夏时的谈话内容,稍加一些修饰。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的国家,国家的国王也是宗教领袖,是国王兼哈里发,称苏丹!”
刘健仔细的看了起来。
对于奥斯曼帝国,随着这一次阿里帕夏的到来,大家也是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奥斯曼帝国的信息,而这份报纸上面就详细的介绍到了奥斯曼帝国的方方面面。
通过问答的形势,阿里帕夏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清理、宗教情况、民俗、风俗以及国家政策等等。
也算是让大家对奥斯曼帝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这不乱弹琴嘛,刘晋做的很对,当初要是让这些乱七八糟的各种宗教在我们大明大肆乱传播的话,搞不好以后我们大明也会让那些人给控制了。”
越看,刘健就越为刘晋的深远目光所钦佩,很难想象一个被宗教所控制的国家,它会是什么样的。
尽管阿里帕夏介绍的时候用词比较谨慎、小心,但是依然能够看得出来,奥斯曼帝国和大明相比,因为宗教的原因,有着诸多不好的地方。
特别是其中针对女性方面,更是如此。
尽管大明也是一个很注重男女大防的国家,但绝对不至于像奥斯曼帝国这样刻意的对女性做出了诸多严格的限制和规定,甚至于随便一点都要受到严厉的惩处。
“这个阿里帕夏倒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当年奥斯曼帝国明明是觊觎河中地区的富饶,入侵我大明,却是被他将责任都退给了死去的将士,倒是推的干干净净。”
“缺乏交流、沟通和信任,没有狠狠的揍你们一顿,恐怕你的态度也不会如此谦卑了。”
刘健仔细的看完,也是仔细的思索。
自己是内阁首辅,对方是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尔,算起来其实地位身份都差不多,如果换成自己是他的话,自己又该如何去面对记者的答问?
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家强大了,这当臣子的对外的时候才能够挺直了自己的腰板,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强大国家。
只是被大明帝国狠狠的揍了一顿,所以在大明人的面前,他是面带笑容、谦和的老人,但是在波斯人、阿拉伯人、欧洲人的眼中,他必然又是另外一副面孔了。
皇宫乾清宫御膳厅,弘治皇帝和张皇后专门吃饭的一个大厅中,弘治皇帝此时也正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报纸。
弘治皇帝对于现在这个乾清宫是真的越来越喜欢了,住的很舒服,有暖气系统的存在,即便是大冬天里面都暖烘烘的,夏天的时候,底层也是非常的凉爽。
而且还分了很多功能的一个个大厅,各种各样的生活都非常的舒服。
“奥斯曼帝国宰相的度假专访?”
弘治皇帝看到报纸新闻头条也是一下子就露出了浓浓的兴趣,仔细的看了起来。
“哈哈,看来诸多方面的政策都很好的得到了执行,我大明各地百姓生活富足,朕是真的开心。”
相比起刘健关心奥斯曼帝国的诸多方面来,弘治皇帝更关心的是通过阿里帕夏的眼睛所看到的大明。
阿里帕夏详细的介绍了一路东行的所见所闻,这对于弘治皇帝来说,可是非常宝贵的。
一直以来,弘治皇帝也想到大明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如今大明百姓的生活情况,特别是如果可以的话,要到西域、河中、南云等边陲之地,去看看移民到底百姓的生活,再走访下少数部族们,看看他们的生活。
现在好了,通过报纸,通过阿里帕夏的介绍,弘治皇帝一下子就看到了这些地方的情况。
南云省这边发展迅猛,本地的格鲁吉亚人和高加索人生活变的更好、更安稳,对大明帝国的认可度急剧提高。
河中地区移民们的富足生活,吃不完的粮食,晒不完的肉干,还有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野马奔腾,野骆驼嘶鸣的场面。
西域地区,各部族和谐生活,其乐融融,汉人移民过着富足的生活等等,这些都让弘治皇帝很开心。
爱民如子的他,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这些。
老百姓能不能吃得饱饭、穿的暖衣服,会不会受到地痞流氓的欺负等等,这些弘治皇帝都很关心,也是一直在努力的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些年来,通过诸多的努力,老百姓的生活变好了,在京津地区就能够看得出来,随便在京津地区周围走走,都能够看到百姓富足的一面。
可是对于边陲之地的情况,弘治皇帝就没有办法亲自去看看,现在也是终于放心下来。
“一视同仁的政策必须要贯彻执行下去,决不能出现汉人欺负少数部族的情况,但是也不能放任汉人被少数部族的人给欺负,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平等,而不是一味的偏袒的。”
“坚持普及教育,通过教育竖立统一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促进部族之间的融合,弘扬我汉家文化。”
一边看,弘治皇帝也是一边总结以往施政的得失,好的地方要牢牢的记下来,并且继续坚持下去。
不好的地方,则是要想办法去改变,制定出更好的政策制度出来。
阿里帕夏在采访当中,对于大明制定的很多政策都表示了高度的赞扬,特别是在涉及大小部族政策方面。
对于大明帝国这边一视同仁,并没有刻意的征收重税的做法表示了赞同,因为正是这样的制度之下,那些新纳入大明疆土的地区,迅速的稳定下来。
人们的生活变的更稳定、更富足,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反抗大明帝国的统治。
像南云省这里,以前的时候,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波斯人,又或者是突厥人等等,谁占领了这里都没有将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园看待。
而是像一个强盗一样,在这肆无忌惮的掠夺、抢掠,自然而然的,本地的格鲁吉亚人和高加索人就会不断的反抗。
但现在,大明帝国就不一样了,给他们提供了安稳的生活,有大明帝国的保护,谁都不敢再来这里找事。
征收的税收又低,大大的减轻了他们的税赋,又有大量的工作机会,生活变的更安稳,更富足,谁会不愿意过好日子?
这一点放到西域也是适应的,以前的西域,虽然在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但是蒙古人根本不管这些部族之间的事情,他们只管按时征收税收。
故而在西域这里,大小部族之间的杀戮、争斗非常的正常,每一个部族,男人基本上都要随时应对战争的准备,也是养成了彪悍的民风。
现在就不一样了,大明扫荡了马匪、土匪等等,确立法制,不管是小部族、还是大部族,都必须按照大明的法制来,不能以大欺小,靠拳头说话,有什么问题,大家见官府,自然而然一下子大家的生活就变的稳定下来,不会动不动就动刀子、流血了。
生活稳定,人心就安定,再加上有效的统治和政策,大家的生活自然会越来越好,谁又会反对大明的统治?
弘治皇帝从中看到了很多,看到了自己以往所执行的政策在边疆地区起到的作用,这更坚定了他以后继续坚持这样的制度。
“找个时间见一见这个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好歹也是一国宰相,远道而来,该见一见。”
大明镇海王 第1268章,关于留学生
大明医学院,刘晋正陪着阿里帕夏、摩西一行人在医学院参观。
“这个世界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世界,有很多生物是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必须要接住显微镜才能够看得到。”
“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大明的医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对于治病的原因,我们也能够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
大明医学院的张志刚教授充当了解说员,对着实验室里面的显微镜说道。
“肉眼无法看见的生物?”
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一听,顿时就微微瞪大了眼睛,这生物还有肉眼看不见的?
“对,肉眼看不见的生物。”
“诸位请看,这玻璃片上面,我们用肉眼去看,什么都看不见,但是将它放到显微镜下面,大家再看看,这上面就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
张志刚郑重的点点头,拿出一片试验用的材料说道。
显微镜的出现,也是确实是给大明的医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以前的时候看病,只是把把脉,在望闻问切,综合来判断所得病,这样的方式很多时候会将病因归咎为阴阳失调、五行混乱,显然是并不准确的。
但现在借助显微镜的帮助,大明医学院的师生们就开始大量的发现各种各样的细菌、微生物、病毒等等,从而更加精准推断出所患的疾病。
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也是纷纷按照张志刚的操作说明,凑到显微镜下,不看还好,一看一个个都吓了一跳。
只见之前所看的什么都没有的玻璃片上面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各种各样的形状,看起来就像是各种各样的虫子。
“这?”
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一个个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个大明医学院,实在是不简单。
来这里参观一番,对于大明医学院的医术也是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欧洲让人闻风色变的天花,竟然已经被他们所攻克,他们研究出了预防天花的办法,并且在大明各地大规模的接种。
自从大明大规模的接种天花之后,整个大明都已经没有出现过什么大规模的天花爆发了,连黄金洲这边,那些殷商后裔都通过这样的办法预防住了天花。
各种各样新奇的治疗、诊断工具,通过把脉就能够大概的知道你所患的疾病,还有那神奇的手术,将人开膛破肚切除烂掉的肠子,再缝合好,竟然也可以这样却治病。
这里不仅仅研究大明传统的医学技术,还在不断的开拓新的医学领域,综合、借鉴全球各地的医疗技术,让大明医学院这边的医疗技术也是越来越强。
很多以前根本没有办法治好的疾病,现在也是可以诊断出来,并且治疗好,有些可怕的瘟疫、天花等等,也是可以采用有效的办法进行预防了。
这就是大明医学院,代表了大明最先进的医学技术。
阿里帕夏和摩西的心情变的更加的复杂了。
来大明,在各地参观,看得越多,就越能够看到大明的强大之处。
方方面面的差距都太大了,太大犹如一条鸿沟一般,难以逾越。
“尚书大人~”
“来大明一趟,真的是让在下获益良多,大明值得我们奥斯曼帝国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知道我们奥斯曼帝国能不能派遣一些学生来你们大明,向你们大明这边求学,学习你们大明的医术、造船术、蒸汽机技术等等?”
阿里帕夏思索良久,想了想也是对身边的刘晋说道。
“来我大明学习?”
“按理说是应该可以的,毕竟多交流、学习才能够互相进步。”
“不过,我们大明只接受藩国、藩属国、殖民地派遣留学生前来学习,奥斯曼帝国和我们大明帝国目前的关系只能算是很一般。”
“按照我们大明帝国的律令来说,我们是不能接受你们的学生来学习我们大明的先进的技术。”
想派遣留学生来学习我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想的倒是很美。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自古以来还少吗?
想要学技艺啊,可以啊,按照我们大明的规矩来,先拜师,然后白给师傅干上几年苦力,看你表现还不错的话,才可以稍微传你一点本事,至于真本事,那必须是嫡传的,外人是绝对不能传的。
“我们奥斯曼帝国愿意支付足够的费用?”
阿里帕夏想都没想,准备直接用钱开道。
“这不是费用不费用的事情,我们大明也不缺那点钱。”
“这是我们大明祖祖辈辈好不容易传下来的技艺,岂能轻易授人?”
刘晋微微摇头说道,接着眼珠子一转说道:“如果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能够变的更好一些,我们大明倒是可以先接受一些你们的学生。”
“但首先,你们的学生只能够来学习我们大明语言和文字,因为这是基础,连语言和文字都不会,谈何学习我们大明的技艺?”
“我们大明帝国之所以能够有今天,所依靠的自然是我们华夏文明优秀的文明基因,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们的语言和文字上面。”
“只有基础学好了,才能够来学习其它的东西,我们可以适当的每年接受一定数量的学生到我们国子监学习。”
“等到你们的人能够学好我们大明的语言和文字了,再来学习其它的东西自然就更合适。”
学技术没门,但是文化输送还是要做的。
后世欧美国家为什么喜欢大量的招留学生,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留学生能够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能够留学的基本上都有钱人。
其次就是可以向这些人灌输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这些留学生本就是一个个国家、地区有钱有势人的子女,他们带着这些被灌输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回去,自然而然就更加亲近欧美,这无形之中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当然,这一方面还可以有鲶鱼效应,让留学生学习一些技术回去,发展壮大他们的国家,给自己增加一些压力,如此一来的话,不至于让自己永远躺在祖先的温床上面,缺乏竞争和忧患的意识。
总之接受留学生的好处还是很多的,但还是要学欧美人,而不是像后世的那种花个十几万、二十万请一些非洲的高端人才来当大爷,连汉语都不说,还要配三个学伴,这样的留学制度简直是千古奇闻。
大明现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以后肯定会很多国家想要派人来大明学习大明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等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