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阿塔古丽笑着介绍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
“冒昧前来,多有打扰了。”
阿里帕夏和摩西也是笑着说道。
“不会,不会,能够在这里见到大维齐尔大人,这是我们的荣幸。”
雅思曼和阿塔古丽一样,见到自己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也是很激动,热情的将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迎接到了客厅这里。
香茶、西域的瓜果、甜点等等也是很快就拿出来,热情的招待来自家乡的客人。
一番忙碌之后,这才坐下来,好好的聊起来。
“我们姐妹两个本来是埃尔津詹城内一个贵族的女儿,我们的父亲叫卡迪,后来大明帝国大军攻打埃尔津詹城,我们被俘虏当作奴隶贩卖到了这里,然后被我们相公买了下来。”
阿塔古丽抱着自己的孩子,述说着自己的身世,说到这里的时候,她和妹妹雅思曼也是留下了泪水。
“唉,都是我们不争气啊,打不过大明人,否则也不至于让你们沦落成为奴隶的地步。”
阿里帕夏一听,顿时就羞愧的说道。
“其实也还好,我们相公对我们姐妹两个很不错,很多事情上面都听我们的,像给孩子取名字,除了大名是按照大明人的名字去取的话,小名就按照我们的意思去取的。”
“而且他也尊重我们的习惯,从来也没有打骂过我们,对我们很尽心尽责。”
“这里也有很多我们突厥人,我们也是经常聚在一起聊聊天什么的,也都过的还很不错。”
阿塔古丽擦了擦自己的眼泪,抱紧了自己怀中的孩子。
“这里有很多我们突厥人?”
阿里帕夏一听,连忙问道。
“有很多,当初移民到这里的大明人,很多都没有老婆,所以大明官府这边就将大量从战场上俘虏的女人免费分给他们,又或者是补贴银子给他们让买女人。”
“所以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差不多,男人是大明人,女人则是买回来的,突厥人、哈萨克人、波斯人、阿拉伯人、欧洲人等等都有。”
“我们家还好,我们相公买了我们两姐妹之后就没有再买其她的女人了,有些人家里甚至于有十几个女人。”
阿塔古丽点点头说道。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到处都是小孩子了,原来大明人买了很多女人,这孩子自然就多了。”
摩西一听,顿时就恍然大悟一般的说道。
“是的,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很多孩子,大明人很喜欢生孩子,这买女人又不需要多少银子,自然而然就会多买一些,生的孩子自然就多。”
阿塔古丽点点头说道。
“那些男奴隶呢?”
阿里帕夏想了想问道。
“不知道,反正我很少看到有男奴隶,即便是有,可能多半也是被卖到了种植园里面吧,在西域这里,只有女奴才最好卖。”
阿塔古丽想了想摇摇头说道。
其实有些事情不用说,大家也都猜到结局了。
大明人在奥斯曼帝国这边屠城上百座,屠杀的都是男人,至于女人和孩子则是当做奴隶给贩卖到了大明各地。
“太可怕了!”
“再过上十几、二十年,这大明的人口肯定会翻倍,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帝国就会更加的强大、可怕了。”
阿里帕夏沉思许久,很是恐惧的说道。
“确实是可怕~”
摩西一听,想了想也是跟着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这有什么可怕的?”
“大明人其实还是很谦和、很随和,很好相处的,我们相公就从来不会打骂我们,对我们姐妹两个很好。”
阿塔古丽有些不明所以的说道。
“你不懂,你是女人,当然不懂这些。”
“大明人依靠自己强大的实力,在世界各地扩张,他们杀掉男人,然后抢走女人和小孩,这些女人又为大明人生孩子,一个男人娶几个老婆,生出一堆的孩子来。”
“你想一想,再过上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这大明人的人口会有多少?”
“到时候,恐怕全世界其它所有国家的人加起来都没有大明人多了。”
阿里帕夏想到这里,都觉得很是可怕,大明人的这一套策略足以奠定大明人立足千年的根基。
“可是我的孩子体内也流着我们突厥人的血液,也是我们突厥人的后代。”
阿塔古丽一听,很是不解,女人就是如此,家国天下对于她们来说根本不重要,她们更在乎自己过的如何。
“你的孩子会说突厥话吗?”
“他会认为他自己是突厥人吗?”
“恐怕不会吧,他只会认为自己是大明人,也只讲大明话,写大明字。”
大明镇海王 第1255章,文化教育
“今天离开了蓝天小镇,在这里能够遇到我们奥斯曼帝国人,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她们姐妹俩都是贵族的后裔,但是却被人当作奴隶贩卖到了这里,被最普通的大明人给买走,给人洗衣做饭,生儿育女,她们后代尽管和我们突厥人长相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但却从不认为自己是突厥人,讲的是大明话,写的是大明字,遵守的是大明的世俗制度,和我们奥斯曼帝国、突厥人没有任何的关系。”
“大明地广人稀,他们的统治者想出了这样有效的增加人口的办法,也许再过上一两百年的时间,整个世界都将充斥着大明人的身影。”
往东行走的四轮马车上面,阿里帕夏放下了手中的笔,看着车窗外面。
远处的雪山、高山草原,近处的溪流、茂密的森林,还有一片、一片的金色麦田,自由自在栖息的羊群、牛群。
同样是一片富饶之地,可惜不属于奥斯曼帝国,不属于突厥人。
阿里帕夏和摩西的队伍继续前进,作为犹太人的摩西也是一直在详细的记录着沿途所看到的、听到的事情。
“大明的河中地区粮食极其的便宜,拥有大量的肉食和珍贵的马匹,但粮食的利润率比较低,而且运输是一个大问题,听说大明人正在修建铁路,如果以后从河中地区可以乘坐火车抵达西极港的话,将河中地区的粮食贩卖到欧洲,也是一个不错的买卖。”
“至于宝贵的马匹,这是世界各地都需要的,河中地区的马价格也非常低,只需要不到二十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匹不错的马。”
“但我打听到,大明人对马的管理比较严格,不允许贩卖到国外去,否则这个生意肯定能够大赚、特赚。”
“在大明西域的蓝天镇这里,我们有幸遇到了两个奥斯曼帝国人,她们被人贩卖到这里,听说当时的价格超过三十两银子,价格竟然如此之高,比起河中地区的马匹还要值钱。”
“据说,如果长相不错,身材不错的女人贩卖到大明的京津地区的话,有些甚至于能够卖出几百两、上千两银子的天价。”
“奴隶买卖绝对是一个暴利的行业,特别是女人在大明这边非常受欢迎,大明人制定了相关增加人口的政策,需要大量的女人来生育孩子,或许以后可以将从欧洲获得的奴隶进行区分,以卖出更高的价格。”
“另外在这里,我吃到了一种叫葡萄干的东西,是直接将葡萄晒干然后可以长时间的保存和运输,据说在大明各地都很受欢迎,是老少都喜欢吃的甜食,价格比较高。”
“但在大明这边,只有西域的吐鲁番有葡萄干产出,可是在欧洲这边,特别是地中海地区,葡萄种植业非常发达,大部分的葡萄都用来酿酒。”
“虽然葡萄酒在大明这边同样受欢迎,但葡萄酒不利于运输和携带,或许可以考虑下将葡萄加工成葡萄干然后贩卖到大明来。”
摩西的脑海中,总是在想着该如何赚钱,他走过的地方很多、很多,见多识广,从一些小事当中都能够看到商机。
车队沿着修筑好的水泥马路一直东进,几天之后,他们抵达了天山南路的一处绿洲,准备在这里休息一晚。
“伟大的主啊,我还以为在大明无法找到msl,没想到在这里能够遇到。”
坐在四轮马车内的阿里帕夏整个人都昏昏欲睡,长时间的旅行对于他这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尽管大明水泥马路很平坦,坐着四轮马车也是很舒服,但依然让他有些吃不消。
得知要在这里休息,他习惯性的打开车窗,当看到这处绿洲中那熟悉的圆顶时,他整个人都来精神了,连忙急匆匆的下了车往里面走去。
走进这处绿洲,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很快就发现,这里生活的人似乎好像都不是大明人,因为这里的人长相上和大明人差异很大,反倒是和他们的长相更像。
“色俩木~”
这处绿洲规模比较大,是一个小镇的规模,见到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客人进来,小镇的居民也是非常热情的前来迎接。
他们看到阿里帕夏的衣着,也是推断出了阿里帕夏是虔诚的信徒,主动向阿里帕夏问好。
“色俩木~”
阿里帕夏等人一听,也是纷纷有礼的回道,顿时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子都拉近了很多。
阿里帕夏向他们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很快,小镇当中德高望重的阿訇阿里木也急忙的前来迎接。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他不仅仅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同时也是集哈里发于一身,在mls当中具有极高的威望,即便是对于远在西域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阿里帕夏等人作为奥斯曼帝国苏丹派遣到大明帝国的使者,或许对于普通的大明人来说没有什么,但是对于他们这些mls来说,依然还是值得敬重,需要热情款待的。
小镇中心的清真寺当中,在阿里帕夏等人做完了礼拜之后,众人席地而坐,热情的讨论起来。
“没想到在遥远的东方,还能够遇到主的信徒,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阿里帕夏说着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在msl世界是通用语言,只要是有学识的都会阿拉伯语,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主的语言。
“我也没有想到能够有幸接待来自远方的尊贵客人。”
阿里木年纪比较大,已经六十多岁,身边跟着小镇当中很多有威望的年轻人。
“我从大明帝国南云省的西极港一路走来,已经走了几千里,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任何msl,我还以为在大明没有主的信徒了。”
阿里帕夏看着眼前的清真寺,看起来具有很久远的历史,并不是短期内建起来的。
“在西域这里,有很多主的信徒。”
“不过在往东,过了嘉峪关的话,基本上都是汉人的地方了,汉人当中很少有信主的,不过在大明的京师,还是可以找到做礼拜的寺庙。”
阿里木听完也是点点头,想了想说道。
“那真是太好了!”
“我还以为大明皇帝不允许主的信徒生活在大明呢,曾经有很多想要来大明传教的传教士都被大明人给杀敌了。”
“无论是我们msl还是欧洲基督世界的,都不例外,为此伟大的苏丹还大为恼怒过。”
阿里帕夏满意的点点头,接着他很快就注意到了,在这个小镇当中,就在这个寺庙的旁边还建了一座学校,一座大明人的学校,这和其它地方是有些不一样的。
“此事,我知道。”
“大明天子有过此类的旨意下达,限制大明境内各种宗教的传播,大力推行汉家文化的教育和传播。”
“想必宰相大人也是已经看到了旁边的学校,这是根据大明官府的要求所建立的学校,我们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上学校去学习官话和汉字,到了一定的程度,还要去参加科举考试。”
阿里木点点头说道。
“大明皇帝为何可以这样,为什么要限制传播主的光辉?”
阿里帕夏一听,很是不解的问道,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重要了,但是在大明这边,情况却是不同。
“是限制所有宗教的传播,大明天子对此是一视同仁的。”
“对我们msl也并无区别的对待,我们缴纳的税收是一样的,我们也一样受大明律法的保护,和汉人并无区别。”
“自从西域纳入大明帝国的统治之后,我们的生活也是变好了很多,没有了战乱和马匪之类的,我们可以安安心心的生活。”
阿里木重点强调道。
“可是,他们大力的推行他们的学校,这岂不是在侵蚀我们?”
阿里帕夏看了看旁边的学校,学校建的很漂亮,在学校的中间还能够看到一个孔子像。
“这是大明天子的恩赐,是大明天子对所有生活在大明境内部族的恩赐,大明天子对我们一视同仁,不会像以前的蒙古人刻意的针对我们,征收我们的重税。”
“不仅仅是在我们这里有学校,在大明几乎所有的城镇,都有这样的学校,教育才能够让人有出息,这也是为了我们好。”
阿里木很是平淡的说道,起初的时候,他也是反对的,但得知所有的部族都是如此,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更何况读书还能够考科举,有功名了还可以做官,这在以前可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你所说大明的每一个城镇都有这样的学校?”
阿里帕夏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站立起来,看了看旁边的学校,他震惊了。
“是的,现在大明天子,大明朝廷都在大力的推行教育,对教育极其的重视,要求每一个乡镇都必须建有学校,统一进行教育,听说每年花在这上面的开支都有几千万两银子。”
阿里木郑重的点点头。
“大明人口如此之多,地域如此之广。”
“这每一个乡镇都要建学校,这要建多少学校?”
“这每年又能够教育出多少的人才出来?”
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互相看了看,彻底的傻眼了。
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国家,竟然对于教育如此的重视,一年花几千万两银子大兴教育,竟然要求每一个乡镇都建学校。
同时他们也清楚的知道,自古以来,学校都是出人才的地方,人只有受了教育才会懂的礼义廉耻,才会成为真正有出息的人。
大明帝国如此重视教育,大力开办学校,可以想象的到,在大明帝国有数不清的学校,每年可以教育出无数的人才出来。
这样的帝国,它岂能不强大?
相比之下,奥斯曼帝国与之相比就差的太远、太远了。
当然不仅仅是奥斯曼帝国,可以说在全世界来说,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大明帝国这样,大规模的兴办学校、重视教育,花费如此庞大的财富去建学校、教育下一代。
在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目不识丁才是正常的,可是大明帝国这里呢,大明人这是要扫除文盲的节奏啊。
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的话,或许在过上几十年的时间,整个庞大的大明帝国就没有文盲了。
大明镇海王 第1256章,心服口服
带着震惊、难以置信等等诸多复杂的情绪,阿里帕夏和摩西一行人继续西行,每到一个城镇,他们都会停留下来,特意的留意相关的信息。
正如阿里木所说的一样,在大明管辖的每一处城镇,都有新建立的学校,在学校周围的人,无论是汉民还是其它部族的人,都必须要将自己家适龄的孩子送来学校上课。
每当在学校的旁边,看着各个部族的孩子坐在一起,念着大明的古诗时,阿里帕夏都深深的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所深深的折服。
自古以来,知识都是最宝贵的东西。
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在世界上其它的地方,读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基本上也只有贵族、有钱的人才能够上得起学,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都只能够当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然而现在在大明,大明帝国竟然开始普及教育,向全面普及教育,朝廷每年花费几千万两银子在大明各地兴建基础学校,并且要求所有的适龄孩子都要上学读书。
这就很可怕了。
读过书的人不一定有出息,但是有出息的人绝对是读过书的人。
这个道理自古以来都亘古不变,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大力普及教育的大明帝国,在未来会涌现出多少人才?
恐怕没有人能够知道,大明帝国现在就有上亿的庞大人口,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如果都是读过书的人,这样的大明帝国,它可能会衰弱吗?
奥斯曼帝国还有机会打赢大明帝国吗?
还能够一雪前耻,夺回南高加索地区吗?
很显然,也是毫无疑问,希望只会越来越渺小。
“大明帝国的强大,我们很多时候只是看到了大明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广袤的国土和庞大人口,却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大明帝国的教育。”
“大明帝国幅员辽阔,生活在其中的部族非常多,主体是汉人,但汉人大部分都生活在中原地区,在边塞地区,汉人稀少,更多是各个部族的人。”
“以西域为例,根据大明帝国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来说,在西域,汉人的数量仅占两成,而且还是大明朝廷大力移民的后果,其它占多少的都是各个部族的人。”
“原先的时候,我还觉得我们奥斯曼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报仇雪恨,夺回南高加索地区,但是现在看来,我们现在没有机会,未来也同样没有机会。”
“你能够想象得到这样的画面,在一所所学校里面,来自各个部族的孩子,各自穿着不同的服饰,有着不同的长相,但是他们却都在学习大明话,写大明字,齐声的朗诵、赞美大明的古诗词。”
“这是教育,同样也是文化和民族的融合,或许再过上几十年的时间,西域这里的人就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他们只会知道自己是大明帝国的人,只会骄傲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
“我不得不佩服制定这个政策的人,他是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他清楚的看到了不同部族之间生活在一起会出现的问题,也清楚的知道该如何去消除这些问题。”
“以教育为本,竖立的共同的语言和文字,最终实现真正的一统天下。”
“我们奥斯曼帝国同样是一个多民族、多部族的国家,但是我们之所以能够统治庞大的疆域,所依靠的军事贵族制度,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
“在强盛的时候,自然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一旦我们衰弱了,各个地区、各个部族就会闹出各种各样的事情出来。”
“因为说到底,各个地区,各个部族之间都没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字,彼此之间缺乏认同和信任,纵然是强行的聚在一起,终究也是会分崩离析的。”
“大明帝国也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大力的推行教育,推行汉家文化,改汉姓、取汉名仅仅只是第一步。”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语言和文字,依靠教育来灌输共同的思想和文化,这才能够牢牢的合在一起,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
“当然,教育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大量的基础教育之上,大明官府还在各地兴办高级中学,用来进行深入的教育和学习,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据说在大明的京师,有各种各样专门的学校,造船学院、军事学院、桥梁建筑学院、医学院、美术院、音乐学院、物理学院、天文学院等等,每年都可以培养出大量的人才,而这正是大明帝国的枪炮、弓箭、武器铠甲等等能够冠绝天下的原因。”
坐在四轮马车里面,阿里帕夏拿着自己的笔如此写道。
“呼~”
放下手中的笔,看看笔直的水泥马路两边,景色迷人,往来的商旅非常多,时不时都能够遇到一个个庞大的车队,几十、上百辆四轮马车满载着货物往来东西。
“这还没有到大明的都城,我都已经收获良多了,这一趟真的没有白来。”
“回去之后,我一定要向伟大的苏丹建言,我们奥斯曼帝国必须要向大明帝国学习,学习大明帝国的方方面面,这样我们才能够变的更加强大,否则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战胜大明帝国。”
阿里帕夏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看到了大明帝国的强大,也看到了大明帝国诸多非常有用的政策。
说实话,一开始阿里帕夏和很多的奥斯曼帝国人一样,觉得输给大明帝国并不服气,总是想着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找大明人报仇雪恨,夺回失去的一切。
奥斯曼帝国上下都在寻找当年一战失败的原因。
有人觉得是因为奥斯曼帝国兵力分散,故而买有办法集中力量打败攻入奥斯曼帝国的大军。
阿里帕夏现在却是清楚的知道,奥斯曼帝国的大军纵然是分散,可有大明帝国的兵力分散?
当年大明帝国仅仅只是出兵二十万而已,而大明帝国却是有上百万的大军,分散在广袤的国土上,真要是集中上百万大军攻打奥斯曼帝国的话,恐怕奥斯曼帝国都要被灭掉了。
也有人觉得是因为大明帝国的军队火器强大,拥有大量的火枪和大炮,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当中则是很少,也不如大明帝国的先进、强大,在武器装备方面比大明人差。
现在,阿里帕夏却是知道,远不只是武器装备方面的差异,大明帝国的军队是义务兵,当兵的几年都是完全脱产,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之中。
每一个士兵都是经过了严格训练,每天都还有进行大量的训练,而且每一个士兵都还学习,要读书写字,所掌握的各种各样作战的技巧、生存的技巧远超奥斯曼帝国的士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