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刘晋看了看满桌的丰盛年夜饭,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
作为大明最顶级的豪门,尽管刘晋一向也是比较节约了,不喜欢铺张浪费,但这过年过节的,该有的自然还是有。
鸡鸭鱼肉什么都不用说了,从琉球运过来的大白菜菜心做成的开水白菜,黄金洲千河城这边的大马哈鱼干熬成的汤配上了北境这边出产的百年人参。
来自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火腿切片,撒上来自西域的胡椒粉;来自北方草原的烤全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辽东上等白面做成的饺子是刘晋大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
用火车从天津这边运过来的极品鲍鱼、海参、大龙虾,这是李贞最喜欢吃的;干果的种类就更多了,西域的吐鲁番的葡萄干、山西的核桃、枣子、杏仁、来自中东的椰枣、地中海的橄榄果、南洋的水果干……
刘晋的面前摆着几个酒杯,玻璃酒杯里面的是来自欧洲法国的葡萄酒,小白瓷酒杯里面的是山西的汾酒,玉杯子里面的是辽东自家酒厂烧出来的国窖酒……
眼前的这一桌饭菜,几乎囊括了天南地北的特产,这让刘晋响起了自己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那个时候,过年过节,即便是有钱也吃不到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东西,即便是有,价格也是极其的昂贵,而且质量还非常的差。
哪里能够像现在这样,来自天南海北的东西任由大明人索取,不仅仅质量好,价格还便宜,很多东西,即便是普通的家庭也能够消费起,价格并不贵,过年过节,大家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吃点肉如此简单了。
大明镇海王 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
辽东铁岭南山村,外面大雪纷飞,天地一片苍茫,南山村这里张灯结彩,庆幸的红色在白皑皑的世界之中显得尤其鲜艳。
李大毛一家坐在一起,正在享受着丰盛的年夜饭。
自己麦子研磨的上等面粉,饺子、面条、汤圆一样都不能少,饺子里面的肉馅用的自家猪场里面的猪肉,还有买了一些羊肉做成的,羊肉馅饺子。
面条则是按照自己陕西老家的作坊,做成了裤带面,油焖裤带面,以往这是李大毛最喜欢的吃的了。
汤圆里面包着的糖是上等的琉球糖,糖已经变的越来越便宜,老百姓也能够消费起,是李大毛几个孩子最喜欢吃的零食了。
新鲜的草原羊排,清水煮开之后撒上一些盐和胡椒,又嫩又鲜,没有一丝的羊膻味;辽东深山老林里面产的蘑菇炖家里面养的小鸡,肉汤味美。
红烧猪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家里面的孩子却是不爱吃,唯独李大毛对此情有独钟,以前的时候,想吃都还吃不到,一年到尾,都吃不上一两次红烧肉……
看着一桌子的菜,再看看正在狼吞虎咽的几个孩子,李大毛拿着筷子,思绪却是回到了以前。
以前的时候,那个时候还在陕西的老家,他的老家在黄土高坡,哪里千沟万壑,穷苦不堪,连喝口水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人们穷,穷到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争着抢着给地主家种地,一年到尾却是连几口饱饭多吃不上。
记忆中,即便是过年的时候,家里也不会让自己几兄弟敞开肚皮来吃,吃多一些都少不了要挨自己老父亲的骂。
想一想那时候的日子,再看看眼前,顿时就觉得心满意足了。
还是辽东好,这里虽然冬天是冷了一些,但是这里的土地肥沃、良田沃野无数,至于水,那就更不用说了。
家有千亩良田、还有养猪场,有收割机、有耕地机,还有马和牛羊,今年田里面产出的粮食堆积如山,卖了不少银子,还剩下很多,因为粮价低,准备着用来养猪,猪肉价格贵,又好卖。
“在想什么呢?怎么不吃饭?”
这时,李大毛的妻子碰了下正在回忆的李大毛。
“没什么,在想以前过年的时候,还是现在好啊!”
李大毛笑了笑感叹一声。
“那不废话嘛,现在不好,难道以前好?”
他的妻子却是没有想太多,给他夹一块肉,又忙着给孩子们夹菜。
……
黄金洲千河城。
当大明帝都这边都在吃年夜饭,迎接新年到来的时候,千河城这边还是白天,不过大家也都在忙着准备晚上的年夜饭。
千河城的内外都被装饰了一番,红色的灯笼、喜庆的对联到处都是。
胡大山穿着崭新的衣裳,在自己家里面左看看右看看,厨房这里,自己的大老婆正在指挥几个小妾忙着准备年夜饭。
他的老婆谢氏是正儿八经的大明人,但是几个小妾都不是大明人,最先纳的小妾是一个朝鲜人李氏,是胡大山以前当海员,随船前往朝鲜的时候纳的小妾。
第二个小妾则是倭国人,也是他去倭国的时候纳的小妾,第三个和第四个小妾都是黄金洲本土的殷商后裔,是他在黄金洲这边开金矿、银矿的时候纳的附近部落里面的女人。
至于第五个小妾则来自非常遥远的东欧了,是斯拉夫人,是被贩卖到黄金洲这里,被胡大山买回家,最后当了小妾。
一个老婆几个小妾在黄金洲这里算是非常常见的了。
特别是对于胡大山这样一开始是海员出身,到了黄金洲之后又开始开采黄金、白银的人来说,几乎人人都有好几个老婆、小妾,他胡大山只能说是一般,有些人甚至于有几十个老婆、小妾。
“这过年啊,一定要吃饺子,想要做好这个饺子,这皮一定要擀好。”
“老二,你擀面擀的最好,你好好的教教大家。”
谢氏坐在椅子上面,正喝着北境产的参茶,看着几个小妾擀面皮、包饺子,她虽然年纪大,也不漂亮。
但是谁让她是大明人,又是胡大山的原配,所以家里面的事情,都是她说了算,胡大山的几个小妾都要听她的。
“是~”
老二李氏是朝鲜人,还是朝鲜这边一个小地主家的女儿,人长的又漂亮,一向都是胡大山最宠爱的。
胡大汉在窗户边看了看厨房内的一切,老二、老三都做的很不错,老四老五则还不是很会,至于来自东欧的老五则是显得有些笨手笨脚,没少挨骂,偏偏她的大明话又还开始学,说的并不是很好,只能委屈的掉眼泪。
院子里面,胡大汉的十几个孩子正在疯玩,大的和小的在整东西、打架,哭的哭,闹的闹,让胡大山忍不住一阵头痛。
这老婆多了,孩子多了,也是烦的很,时不时都有孩子过来要求抱一抱,哭一哭,投诉下哥哥姐姐欺负自己什么的。
很快,夜色渐渐的暗下来。
胡大山家里面摆了两大桌,这才勉强的能够坐下来。
胡大山看了看饭桌,黄金洲这边种的麦子出产的面粉做出来的面条、饺子和汤圆,千河城这里的特产大马哈鱼自然是不能少的,北境人参熬小鸡,黄金洲本地的玉米汤,还有本地最多的野牛肉做成的丸子,烤麋鹿肉、烟熏羊肉,旁边再放上一碟辣椒粉末……
黄金洲广袤无比,土地肥沃,物产富饶,简直就是天赐之地,上天赐给大明人的宝地,来到这里的移民根本不愁吃喝,最想念的还是大明家乡的味道。
“吃饭吧~”
胡大山看看自己的老婆、小妾,再看看早就已经等不及的孩子们,拿起自己的筷子说了一声。
随着胡大山动筷子,其他人这才纷纷开始拿起筷子吃起年夜饭来。
大家都吃的很开心,有说有笑,聊个不停,唯独胡大山最小的一个小妾来自东欧的波波娃,她一边吃东西,却是一边忍不住哭了起来。
“你哭什么?”
胡大山看了看波波娃,波波娃年纪不大,仅仅只有十几岁的样子,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有着金色的头发,高挺的鼻梁,充满了异域的风情,也正是如此,所以胡大山才花了一百多两银子买下了她。
“没有,我是觉得开心。”
“以前的时候,在我老家,即便是过节,也很难有怎么多好吃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过上这样的日子。”
波波娃擦了擦自己的眼泪说道,斯拉夫人的日子其实是非常不好过的。
一方面要忍受贵族的剥削,另外一个方面还要忍受克里米亚鞑靼人的侵袭,她就是在一次侵袭之中被抓住,然后贩卖到了大明,这一路漂洋过海竟然来到了黄金洲。
想起以前自己住的地方,吃的马面包、黑面包,再看看眼前的一切,波波娃也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竟然有一条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
要知道,即便是斯拉夫地主、贵族也未必能够拥有胡大山家的生活水准,更重要的是大明人太会弄吃的了,好吃的实在是太多了。
“好吃就多吃一些。”
胡大山看了看波波娃说道。
他以前是海员,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也见识过很多国家。
这走的地方越多,看过的国家越多,他就越是为身为大明人而感到骄傲。
大明之外的四方蛮夷,大多数都是未开化的,不识教化、不懂礼仪,又非常的落后,既建不出像样的城池,又没有什么强大的文明和国家,至于在美食上面,大明更是碾压全世界。
对于波波娃的表现,他并不感到意外,自己纳的两个殷商后裔小妾,一开始吃到面条、饺子的时候,甚至于觉得这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
没有办法,一下子从最原始的部落阶段进入了大明的文明社会,随便一样东西也是足以让她们觉得稀奇万分了。
这个波波娃来自东欧斯拉夫,胡大山还特意去了解了一下,这是一个极其遥远的地方,从大明一直往西,一直过了西域、河中地区,到了南云省之后,在黑海北面,过了克里米亚汗国的一个遥远地方。
以前他是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不用想也知道,这是一个极其偏远且落后的地方,自然是远远无法和大明相比的。
“嗯~”
波波娃点点头,慢慢的吃着饺子,脑海中回忆起自己家乡的点点滴滴。
在自己的家乡,道路是泥泞不堪的、房屋非常的破烂、没有阳光,冬天的时候,寒风一吹,又非常的冷,食物是马面包和黑面包,非常的坚硬,冬天的时候冻的硬邦邦的,需要烤着吃。
人们衣着破烂,一年到尾都要辛辛苦苦的劳作,却是要将自己大部分的收获上交给地主、贵族。
再看看这里,崭新、崭新的房屋是用钢筋混凝土修建起来的,有壁炉,烧点柴火,整个房屋都暖烘烘,这里的道路、院子等等都用水泥进行了硬化,干净而整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里的食物,品种丰富,多种多样,好吃到让人忘记了家乡的一切。
大明镇海王 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
蓬莱城,现如今黄金洲最大的城市,常年居住的人口已经超过八十万,而到了过年的时候,各地探险追寻财富的探险家们一回来,蓬莱城的人口就要突破百万。
百万的大城市,纵然是在大明也是不多的,但蓬莱城却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完成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蓬莱城的地理位置,位于黄金洲的中间,往北是北黄金洲,往南是南黄金洲,同时又是东西之间往来的交通要地,更是大明统治黄金洲的中枢所在。
再加上这里和欧洲的西班牙人贸易往来极其的密切,故而蓬莱城从建成开始就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力大量的移民前来这里定居。
庞大的蓬莱城沿着蓬莱湾(墨西哥湾)不断的扩张,碧蓝色的海水,温暖的海风,让蓬莱城这里没有丝毫的严寒气息。
天气温暖、舒适,也是它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愿意。
今年是大年三十,和大明其它的城市一样,蓬莱城这里张灯结彩,大红灯笼挂满了街道上面的家家户户,喜庆的对联将蓬莱城装点成红色的海洋。
大街小巷之中,家家户户都传来了阵阵的香味,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同时随处都能够见到嬉戏打闹的孩子。
孩子特别多,这几乎是成为了黄金洲这里最大的一个特色了。
来到这里的大明人,几乎都会纳妾,而黄金洲本土的殷商后裔也都喜欢嫁给大明人,不仅仅是因为大明人的生活水平更高,文明更高级,更重要的是因为当初田二牛给他们灌输的思想。
大明人要比他们更高贵,他们虽然和大明人有着共同的祖先,但是他们却是亵渎了神灵,故而才被流放到了黄金洲,而大明人是神的子民,他们高贵,深受神的恩宠。
这嫁给大明人,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成为大明人,拥有尊贵的身份。
正是这样的一种思想,在黄金洲本土的殷商后裔人之中流行,才会有大量的殷商后裔女人嫁给大明人当小妾。
陈锋家里的情况也是如此。
他是探险家,平时都在黄金洲各地寻找黄金和白银,走南闯北,几乎是走到哪里都会娶当地部落的女人当小妾,走的地方多了,家里面就有十几个女人。
再加上现在东黄金洲这边和欧洲人的接触很多,西班牙人贩卖了大量的欧洲奴隶来到黄金洲,出于猎奇的想法,他又买了好几个欧洲女人。
算下来,他家里面有二十多个女人,给他生了几十个孩子。
好在黄金洲这边地广人稀,土地肥沃,随随便便种点东西都不用愁吃的问题,要是在以前的大明,别说养二十多个女人,几十个孩子了,就是养自己一个人都要悬。
陈锋因为最先在北境这边发现了人参,靠着人参大赚了一笔,有钱之后,一方面在北境这边圈地挖人参,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买了一些蒸汽拖拉机、收割机什么的。
在北境、蓬莱城附近、蓬莱湾北面的大平原这里开垦了很多的田地,家里面单单是良田就有上万亩,全部让家里的女人去打理。
对于移民黄金洲的人来说,种地真的是副业,只为有粮食能够填饱肚子,并不能发财,因为这里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
只要你想种地,随便去种,开垦出多少土地都算是你的,官府在这方面是非常鼓励你去开垦土地的。
随随便便种的粮食,都让黄金洲这里的粮食吃都吃不完,根本不值钱。
想要发财就要去四处探险,黄金、白银、人参等等,只要找到一样就可以了。
“挖人参的太多了,价格下降的厉害,而且这样挖下去,迟早也会和辽东的人参一样,迟早都要被挖光的。”
“趁着现在还有钱,还是要在北境这边买下一块地来,圈起来,以后单单是培养人参就够子孙后代吃的了。”
陈锋在思索着以后的道路,一大家子人实在是太多了。
这马上要吃年夜饭了,桌子都摆了大几桌,家里面的女人都忙的团团转。
“相公,该吃年夜饭了。”
夜幕渐渐的降临,鲸油灯点起来,红色的灯笼映衬出喜庆的气氛,周围街坊邻居们已经点起了烟花、爆竹,让蓬莱城变的无比喧嚣、热闹。
陈锋的老婆王氏带着几个小妾过来请陈锋入座。
“嗯~”
陈锋满意的点点头,来到吃团圆饭的院子,自己的小妾们、孩子们也都已经规规矩矩的在等待。
目光扫视一圈,目光落在坐在最旁边的几个欧洲小妾的身上,再看看她们抱着的孩子,陈锋也是忍不住一阵头痛。
生的几个孩子都不太像陈锋,一个个金发碧眼的,大明人的特征比较少,这让陈锋不是很喜欢,但没有办法,也是自己的种,至少皮肤很白皙,身体很强壮,这也还是很不错的。
有些小一些的孩子,此时还嘴馋的先拿着肉块在哪里吃的津津有味,全然没有了规矩,但陈锋也没有去批评,大过年的,并不适合讲家教和规矩的时候。
“都坐吧~”
陈锋坐到诸位上,老婆、小妾、孩子们这才纷纷坐下,等到陈锋动了筷子,大家这才开始纷纷动筷子。
家庭太大了,规矩就显得很重要了。
陈锋看看桌上的饭菜,面条、饺子、汤圆三大样不能少,千河城的大马哈鱼、北境的人参炖小鸡、红烧肉、芋头排骨、烤全羊等等这些菜也是一个不少。
除此之外,这靠海自然是少不了要吃海鲜,海鱼汤、海鱼片、海螺、清蒸海鱼等等之类的菜肯定是不能少的。
另外来自欧洲的几个小妾也是给大家献上了来自各自家乡的美食,碳烤牛排自然是不能少的,几个小妾的手艺还算不错,牛排烤的很不错,陈锋也是很喜欢。
香肠、披萨、面包、煎章鱼片、碳烤贝壳、西红柿蛋汤等等,让大大的八仙桌都快要放不下了。
小妾们还非常贴心的给陈锋配了酒,从大明运过来的女儿红用瓷碗装着,来自欧洲的地中海的葡萄酒则是用玻璃酒杯装着,两者散发着阵阵的酒香,混合在一起的时候,让人陶醉。
整个吃年夜饭的过程都是无声的,吃饭的时候不说话,这也是规矩。
即便是家里面的小孩子,此时此刻也是默默的吃着饭,陈锋吃的比较慢,因为如果他放下筷子的话,大家也要跟着放下筷子,不能再吃了。
这大年三十,自然是不能太讲规矩,要让孩子们开开心心的吃好。
见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陈锋这才放下筷子,众人也是跟着很快就结束了年夜饭,小妾们又马上忙着将饭菜撤掉,擦洗干净桌子。
年夜饭之后就到了开总结大会的时候了。
“老爷,今年地里的收成都很不错,小麦、玉米足够我们家吃上几十年了,价格太低,我就没有卖掉,准备明年的时候建个养猪场、养些猪。”
王氏最先向陈锋汇报下家里的情况,平时家里面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她在负责,带着小妾们打理家里面的田地。
“养猪场就不要建了,这里是黄金洲,又不是我们大明的本土,这里的牧场都很多,牛羊的价格都很低,养猪估计也是亏本。”
“我记得夫人你酿的酒很不错,不如将多余的粮食用来酿酒,或许可以卖点钱。”
陈锋想了想说道。
“听老爷你的,黄金洲这边的酒还是很好卖的。”
王氏听完也是点点头表示同意。
“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和妻子王氏说了明年家里面的安排,陈锋又看了看自己的二十多个小妾,女人多了,有时候也是头痛,名字都容易弄错。
“没有~”
其她小妾也是纷纷的摇头。
对于现在的日子还是很满足的,在这里吃穿不愁,小日子过的舒舒服服,比起他们以前来,要舒服太多了。
或许唯一的烦恼就是陈锋在家的时间比较短,家里面女人又太多了,有时候很难轮到自己。
“没有的话,就散了吧。”
陈锋点点头,看向夜空,群星璀璨,时不时能够看到腾空而起的烟花在天空之中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来黄金洲都已经七年了,也不知道家乡这边怎么样了,真想回去看看。”
这一刻,陈锋想家了,尽管在黄金洲这边过的很舒服,老婆孩子一大群,又有自己的田地、产业等等。
可是大明人骨子里面的那种乡愁总是挥之不去,时不时都会想一想自己的家乡,想要再回去看看家乡的点点滴滴。
然而黄金洲距离大明实在是太远了,往来一趟实在是不容易,很多人来了黄金洲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陈锋也是如此。
也只能靠着书信往来,即便是书信,一年也只能够往来两三次的样子。
“老爷,该歇息了。”
陈锋陷入了沉思,家里面的小妾们却是忙的不行,打扫干净之后,又抓紧时间去洗香香,夜色稍晚一些,有小妾就红着脸过来提醒道。
“知道了~”
陈锋一听,顿时就忍不住揉揉自己的腰,这一回家啊,腰就酸的不行,二十多个女人根本就喂不饱。
大明镇海王 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
西欧不列颠岛大明殖民地——香港。
大年三十的香港,同样也是陷入了一片喜庆的红色之中,从港口到街边的店铺、到大明人居住的街区这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挂起了红灯笼、贴上了红对联,喜庆的鞭炮、烟花就没有一刻停止过。
港口巨大的码头空地这里,香港总督姜亮正站在讲台上面慷慨陈词,讲台的下方,香港驻军代表、香港各县县令、捕快代表、各商行负责人、香港市民代表以及本地一些有头有脸的代表坐在一起,黑压压的一片。
在外围,还有大量因为放年假闲着没事做的吃瓜群众正在围观,因为根据总督府这边放出的消息,今天是大年三十,总督府这边在这里安排了精彩的演出。
总督府这边不仅仅邀请了欧洲著名的马戏团、歌剧团前来这里演出,而且还有来自遥远东方大明的戏剧团抵达了香港,将会在这里给大家献上来自遥远东方大明的精彩戏剧。
“即将过去的弘治十八年,是我们大明帝国辉煌而耀眼一年。”
“我大明帝国繁荣昌盛,天子勤政爱民,朝中诸公贤能正直,我大明亿万臣民勤奋、努力,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大明帝国更加辉煌。”
“香港也是属于大明帝国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一部分,是大明帝国的领土,香港的所有人也都是大明帝国的子民,是大明天子的臣民。”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诸多的考验,腐朽、没落、贪婪的英格兰都铎王朝,他们觊觎我们香港的繁荣和富庶,密谋发动了扰乱香港和平与繁荣的动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