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其次弘治皇帝就一个儿子,即便是皇位更迭,也不会出现什么动荡,更何况,弘治皇帝事先就已经召集了重要大臣,将相关事务交代清楚。
动荡,也仅仅只是大家对弘治皇帝健康的担心。
弘治皇帝是一个好皇帝,爱民如子,深得民心,又非常的善良,宽仁大度,对手下的臣子,甚至于是对自己的敌人都很仁慈。
这样的皇帝大家都喜欢。
但真正让大家认可弘治皇帝的,还是这几年弘治皇帝带领大明逐渐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和殖民道路。
伴随着殖民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大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光。
海外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大明,让大明从上至少都迅速的富裕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让大明的生产力开始逐渐的发展起来,物资变的富足起来。
再加上坚持不懈的移民,将大量的人口迁移到海外、关外等地,大大的减轻了大明传统两精神上地区的压力和负担,又有海外高产作物的推广。
整个大明的老百姓也总算是能够吃饱饭了。
底层的老百姓能够吃饱饭,如果愿意迁移出去,那更是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内就能够迅速的富裕起来。
地主、士绅、官僚、贵族等等通过投资工厂、作坊、海外贸易等等也是吃的饱饱的,财富迅速的膨胀。
可以说整个大明上下都享受到了殖民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果实,让大明进入了最好的一个时代。
其次在对外方面,随着军事改革,大明义务兵役制度的推广和普及,大明军力变的越来越强大,接连几年的时间,连年对外征战。
不仅仅没有因为连年征战拖垮大明,反而因为不断的对外征战,扫平了威胁大明的四方蛮夷,从海外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极大的拓展了大明的影响力,拓展了大明人的生存空间。
以前的时候,仅仅局限于两京十三省,上亿的人口局限于如此狭小的土地之上,在河南、北直隶、陕西、安徽等地,这人多地少,人均耕地甚至于连三亩地都没有。
在没有农药化肥的年代里面,紧靠这点地,真心是养不活一家人,更何况还要受到地主、士绅、朝廷的剥削,日子可想而知,纵然是再勤劳、再辛苦,也无法吃饱饭。
现在就不一样了,接连的对外战争和殖民,大明成功的获取了黄金洲,澳洲、南洋、整个辽东、北方草原、恢复西域,夺取河中地区。
大明的国土面积一下子暴增了几十倍,拥有了大量的优质土地,黄金洲和澳洲不说了,太远了,目前也还没有多少人移民过去。
单单是辽东地区,因为消灭了女真各部的威胁,再加上西边草原安定,辽阔而肥沃的辽东地区伴随着大量移民的到来得到了开发,单单是弘治十四年,辽东省产出来的粮食就足以供应整个大明北方地区。
而辽东省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这仅仅只是开始,往北到了黑龙江一带,还有大片、大片辽阔而肥沃的黑土地,已经开发的地方依然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开垦出来,未来辽东还可以开垦出十倍、几十倍的肥沃黑土地出来。
除了辽东,这琉球岛、南洋诸省,都是非常肥沃的地区,而且雨热充沛,这里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甘蔗,大量种植园和移民到来,也是让这些地方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大明,让大明的粮价一降再降。
官方的移民一直在进行,民间自发性的移民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大量的人开始往海外走,过更简单、轻松的生活。
这就是现在的大明。
内部繁荣富庶,内部矛盾在逐渐的缓和,变的越来越小,对外则是强势无比,打遍东南西北各个强敌,依然在不断的对外扩张,获取更多的土地和生存空间。
这一切都伴随着大明早报的宣传传遍了大明的每一个角落,现在纵然是偏远的云贵川地区,定期都有大明早报发往这里,带去方方面面的信息,让大家都能够知道现在的大明,在弘治皇帝的治理下,它已经变的无比的强盛。
对于这样的皇帝,大明上下都是非常爱戴的。
民间的老百姓自然是希望弘治皇帝能够活的更久一些,这样大家的好日子才可以持续下去。
至于官僚、贵族、地主、士绅、商人、新兴的资本家等等,他们也希望弘治皇帝能够活的更久,这样的好时代,他们才刚刚尝到甜头,自然是希望可以一直下去。
所以当传出弘治皇帝患有肠痈之疾的消息之后,整个京津地区的老百姓们都变的担忧起来,这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弘治皇帝竟然得了这样的病,岂能不让人担心。
好在大明早报这边也是及时的详细进行报道,肠痈是小疾,通过手术切除烂掉的肠痈,弘治皇帝可以治好,大家不用担心。
现在天子已经将国事交给太子和朝中诸公处理,自己在安心调养身体,准备手术,到时候肯定可以治好,大家不必担心。
通过这样的一番宣传,京津地区的老百姓们这才安下心来,但很多人的家中依然供起了弘治皇帝的长生牌,很多老人都在天天为弘治皇帝祈祷。
这样的好皇帝,大家都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
文可以堪比唐宗宋祖,武可比秦皇汉武,对内让老百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对外连连大胜,不仅仅极大的增强了大明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现在的大明人在外,头颅都是高高抬起的,看其他国家的人,都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和眼神。
这拳打东边的倭国,不仅仅扫荡了倭寇,还让倭国老老实实的对大明臣服,成为大明的藩属国;脚踢南边的南洋诸国,从北到南不断的扫荡,灭国十几个国,将南洋地区最强大的暹罗按在地上摩擦,签下城下之盟。
北扫北方的草原和女真,将女真人杀的七七八八,驱逐到了更北的寒冷地带,草原人在为大明放牧牛羊和马匹;西征西域和河中地区,扫平了西域大大小小的部族和汗国,夺取河中地区。
可以说,大明周边的这些邻里邻居,几乎都被大明狠狠的教训了一遍,甚至于远在黄金洲东海岸这边。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田二牛还和西班牙人联手扫荡东海岸这边欧洲各国的据点,将整个黄金洲纳入大明的版图。
在印度洋这里,仅仅只是大明的一个藩王,宁王的舰队又扫荡了葡萄牙人,夺取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将葡萄牙进入印度洋的爪子给斩断。
这一切都说明了此时此刻大明的强大,大明人有骄傲和自信的资本。
对外战争的胜利,这是最能够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信心的事情。
大明人本身就非常的自信,现在自然而然就更自信了。
不仅仅是军事上面,在科技、经济、文化等等诸多的领域,大明都走在了这个时代这颗星球上最领先的地步。
大明不仅仅有工业产品在不断的对外输出,布匹、蔗糖、钢铁制品、玻璃制品等等,通过海船源源不断的运往西洋,甚至于运到欧洲,畅销世界各地。
而且大明传统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等也是同样在不断的畅销海外,换取源源不断的财富输入大明。
这一切都是大明人自信的原因。
不仅仅国力强大,更重要的是大明人自己本身也是有钱、有财富,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国度,自然而然就无比的自信和骄傲。
在京津地区,大明的乞丐都不会向外族人乞讨;在西洋和南洋地区,大明人高高在上,他们是奴隶主,是种植园主,是船员,是商人,他们自身有钱,背后的大明又无比强势,胆敢对大明人下手就要做好迎接大明大军的准备。
在朝鲜和倭国,大明人那是当地贵族的坐上宾客,从上至下都在向大明学习,人人改汉姓,取汉民,说汉话,甚至于在外的时候,他们都自然为自己也是高贵的大明人。
在黄金洲,大明人那是太阳神的后裔,是神的子民,他们这些殷商后裔都是罪人,是亵渎了神灵,他们必须要为自己犯下的罪过赎罪,只有赎罪完毕之后,他们才可以变成高贵的大明人。
这就是大明人自信而骄傲的原因。
如果说是以前的自信和骄傲那是因为自身优秀的文化以及长期以来觉得大明之外的地方是蛮荒之地,大明之外的人都是满意观念。
那么现在,大明人是真正的看清楚了世界各地,大明之外的地方并不是蛮荒之地,哪里同样非常富饶,有黄金、有白银、有肥沃的土地。
但是大明之外的人,他们依然还是蛮夷,大明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要碾压这些蛮夷,这才是现在真正自信和骄傲的原因。





大明镇海王 第896章,让人觊觎的河中地区
京津地区因为弘治皇帝身体的原因有所动荡,在远离京城几千里之遥的河中地区,一片忙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母亲河(原先的阿姆河,大明夺取河中地区之后,对整个河中地区的诸多河流、山川、平原等等都进行了改名)流经的母河平原上面,来自中原大地的移民正在忙碌不停。
龙头伍所在的龙头镇这里,经过了半年时间的经营,整个龙头镇已经初具规模,外围是用水泥修建起来高大城墙,城墙内则是一栋栋钢筋混凝土建造起来房屋。
在龙头镇的外面,则是开垦出来的,整整齐齐、方方正正的一块块巨大田地,田地内都已经种上了水稻,已经到了灌浆的时候,再过几月的时间,这里就将迎来大丰收。
“呜呜~”
刘大胆驾驶着蒸汽耕地机不断的行走在平坦、开阔、肥沃的田野上,伴随着蒸汽耕地机的行走,一片片土地就被开垦出来。
“这蒸汽耕地机真是好使,力气大,速度快,耕地快。”
坐在蒸汽耕地机上面,刘大胆也是忍不住如此感叹。
这种了一辈子的田地了,这还是第一次用这机器来耕地,想一想以前在河南老家的时候,这耕地啊,基本上都是靠人来耕地。
一个人在前面拖着绳子吃力的拉,一个人在后面扶着犁,非常吃力,非常累。
一家人从地主家租种几亩地,一年到尾都在地里面忙活,可是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但是移民到了这里就不一样了,西域、河中地区多牛马,朝廷大军去年冬季浩浩荡荡的征服西域大大小小的部族无数,获取了大量的牛马。
这些牛马自然而然也就发放到了西域、河中地区的移民手中,大家开垦田地,都是利用牛马来开垦。
除了这牛马之外,朝廷还采购了几千台蒸汽耕地机运到了河中地区,这些蒸汽耕地机被分配下去,其中就有几十辆分到了龙头伍这里。
有牛毛,又有蒸汽耕地机,移民们开垦田地的速度就非常快,以龙头伍来说,整个龙头伍大人小孩等等加在一起刚好一万人,目前却是已经开垦出了三百多万亩田地,其中一百万亩种上了水稻,一百万亩种上了小麦,还有一百万亩种上了棉花。
这三百万亩田地一旦到了秋天丰收的时候,整个龙头镇都将变的无比富足,有吃不完的粮食,收不完的棉花。
但龙头伍的人依然还在不断的开垦田地,今年来不及种也是没有关系,可以明年再种,反正河中地区的土地多的是。
两条大河流所形成的冲积地区,非常的宽阔、平坦、肥沃,整个庞大的河中地区,因为刘晋所执行的清扫政策,所有的部族都被明军无情的清扫干净,要么迁移出河中地区,要么就被屠戮的干干净净。
所以整个河中地区全部落入大明的手中,并且只有大明的百万移民。
百万移民听起来似乎很多,但是每一万人编为一伍,也就是一百伍,分布在整个广袤的河中地区就显得非常稀了,每一伍能够拥有的土地都非常的广阔,随便开垦,开出来多少都是你的。
除此之外,除了这肥沃的土地,每一伍都还有配套的牧场,蓄养了大量的牛羊和马匹,河中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处于半耕种、半游牧的状态,靠近河流的地区是上好的农业区,远离河流的地区则是上好的牧场。
依靠来自四周高原地区的雪山融水,河中地区是整个中亚地区最肥沃、最膏肥的地方。
不过因此也是受到了四方部族的虎视眈眈,北面的哈萨克汗国,西面的奥斯曼帝国、南面的波斯萨法维帝国,还有刚刚崛起的昔班尼汗国都对河中地区虎视眈眈。
这是一块真正的肥沃之地。
夺取了河中地区不仅仅意味着夺取了一个巨大的粮仓,同样也是意味着夺取一块极其富饶、肥沃的牧场。
要粮食有粮食,要战马有战马,整个中亚地区,这样的地方可不多。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在以前的时候,河中地区那是被各方实力所瓜分的,北面的哈萨克汗国抢占了一部分用来放牧,东边的察合台汗国又占据了一部分,东南的昔班尼汗国也是占据了撒马尔罕等地区,南面的波斯人也占据一部分,西边的帖木儿汗国原本是以河中地区为主,现在却是被迫西迁,同样对此耿耿于怀,难忘河中地区的富饶。
还有从西边这边不断往东扩张的奥斯曼帝国,同样也是看上了富饶的河中地区,可以说大明占据了河中地区,几乎是一下子就成了四方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样的肥肉谁都想吃,偏偏现在到了大明的嘴里面。
不过大明的强大也是让四方忌惮无比。
去年冬天,刘晋率领二十万大军西征,所到之处,杀戮无数,横扫西域大大小小的部族,灭了察合台汗国、吐鲁番汗国,重创了强盛起来的昔班尼汗国,将撒马尔罕都给打下来了。
北面还打击了蒙古瓦剌诸部,又狠狠的教训了哈萨克汗国,依靠强大的武力扫荡河中地区,逼迫河中地区的无数部族离开了富饶的河中地区。
然而谁都不会轻易放弃河中这块沃土,时刻都在准备着再次从大明人的手中抢走这片肥沃的土地。
对此,刘晋也是相当的清楚。
移民到西域和河中地区的所有移民都是集中生活在一起,每一万人编为一伍,以伍成立一个镇,平时的时候,大家耕种、放牧,闲暇时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一旦有外敌入侵,以伍为单位,以镇为据点进行作战和应对。
他们不需要杀敌多少,只需要守住城镇,等待驻守河中地区明军的到来即可,以此来保证大明移民的安全,同时也是稳固大明在河中地区的统治。
此时,整个龙头镇一片祥和,整个龙头伍的人都在忙着建设自己的家园,开垦田地、建设房屋、放牧牛羊,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每一个人都刘大胆一样,都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家园,努力的经营这里的一切。
然而在距离龙头镇三十里之外的一处荒野之中,一支五千人的哈萨克汗国骑兵正在朝着龙头镇这边急速的奔来。
战马奔腾,马背上的哈萨克骑兵一个个都兴奋无比,终于可以报复大明人,终于可以去洗劫富饶的大明人了。
自从得知明军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回阿尔泰山以北对付蒙古瓦剌残部之后,哈萨克汗国这边就开始蠢蠢欲动。
河中地区实在是太重要了,哈萨克汗国觊觎这块沃土也不是一两年了,一直以来,他们都在想方设法的渗透这里,进入这里,想要独占这块肥沃的土地。
却是没想到去年的时候,刘晋西征沉重的打击了哈萨克人,不仅仅在西域这里,哈萨克人的部族遭到了重创和打击,在河中地区,更是被全部驱逐出去,彻底的失去了这块肥沃的土地。
对此,哈萨克汗国的穆伦德克汗也是耿耿于怀,他本身就是一位雄才大略的雄主,此时的哈萨克汗国又正是实力扩张、强盛的时期。
他联手察合台汗国的马合木可汗打击过昔班尼汗,也曾出兵攻打过帖木儿汗国,在他统治期间的哈萨克汗国领土都在持续不停的扩张,怎么能够忍受大明人强势的占领河中地区。
只是去年冬天的时候,澳国公杨云奉刘晋之命出兵哈萨克汗国,也是让哈萨克汗国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明军的强大和可怕。
身为马背上民族的哈萨克汗国,他们在骑兵的对决上竟然完败于大明骑兵,几次交战,哈萨克汗国都大败而归,不得不彻底的放弃河中地区,甚至于连和河中地区相连的部分草原都落入了大明的手中。
但是穆伦德克并不死心,经过了这半年多时间的缓和,他又喘过气来,重新再次恢复了力量,又开始蠢蠢欲动,特别是得知河中地区的驻军被抽调了一部分之后,已经多次开始试探性的进攻河中地区的大明据点。
“咚咚~”
隆隆的马蹄声在大地之上敲打,大地隐隐间都开始颤抖起来。
五千人的骑兵,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发挥好了,足以消灭几万人,扫荡大明在河中地区的一个镇应该是足够的。
三十里的距离对于骑兵而言,那也是非常短的距离,战马奔腾起来,根本不需要一个时辰就可以抵达龙头镇这里。
不过,他们还没有抵达龙头镇这里,在龙头镇外围的一处山坡上面,龙头镇的人修建了一个高高的瞭望塔,瞭望塔上面有人用望远镜瞭望四方,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立即就可以点燃狼烟给龙头镇这边传信。
五千人的骑兵队伍,动静很大,有望远镜的帮助,很快就发现了这支哈克斯骑兵,很快,滚滚的狼烟升起,整个龙头镇这里也是很快就响起了阵阵的警报声。




大明镇海王 第897章,全民皆武
“铛~铛~”
龙头镇的中心,一个大钟被人敲响,声音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龙头镇,一下子原本热闹非凡的龙头镇,所有听到这个声音的人都开始迅速的行动起来。
妇女们迅速的将自己的孩子藏起来,男人嘛则是迅速的回到自己的家中,拿出弓箭和刀剑,穿上铠甲,迅速的来到龙头镇外围的城墙这里。
龙头镇的外面,有人骑马急匆匆的奔走相告,很快原先在田野之中忙碌的人迅速的找到自己的马匹急匆匆的往龙头镇方向返回。
“刘大胆,刘大胆,敌袭!敌袭!”
刘麻子骑着马急匆匆的来到刘大胆的身边,大声的喊道。
蒸汽机耕地机的声音很大,不走近一些,正在操控蒸汽耕地机的刘大胆根本就听不见。
“什么?”
刘大胆停下蒸汽耕地机问道。
“敌袭!”
“赶紧回去!”
刘麻子再次怒吼起来。
“敌袭?”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刘大胆一听,赶紧给蒸汽耕地机熄火,接着也是急匆匆的找到在一旁悠闲吃草的马匹,急匆匆的骑着马返回龙头镇。
伴随着警报的响起,原先繁忙的龙头镇一下子弥漫了浓浓的硝烟味,大量的人急匆匆的从四面八方迅速的返回龙头镇。
龙头镇外围的城墙上面,只剩右手的刘荣穿着铠甲,胸前佩戴着英勇勋章,手持一杆火枪,站在城墙上面的火炮面前,嘴里骂骂咧咧的说道:“哈萨克汗国的兔崽子们又活腻了,竟然又敢来袭击我大明的龙头镇。”
“镇长,我们你说这次会来多少人?”
刘荣的身边,有人笑着说道。
刘荣以前是西征大军当中的一员,英勇杀敌,自身受伤,丢掉了左手,荣获了英勇勋章,之后就光荣退役。
大明现在实行义务兵役制度,退役军人,朝廷这边都有安排,对于有功劳的将士,那更是善待有加。
获得英勇勋章的刘荣于是就成了这龙头镇的镇长,镇长这个官职也是刘晋在西域和河中地区单独设置的一个官职。
根据编户为伍的政策,每一万人为一伍,每一伍为一镇,一镇的最高官吏就是镇长,然后每十镇再设置一县有县令、县丞等等之类的朝廷委派的官员。
镇长算是低于县令一级,但和县丞之类的评级,算是从七品或者是正八品的官员,也算是一个官员了。
刘荣立功,因伤退役,不仅仅获得了大量的奖励,而且也是安排当了这个龙头镇的镇长,这样的安排,刘晋也是煞费苦心。
西域和河中地区远离大明,这里的汉民稀少,民风彪悍,必须要培养移民们尚武精神,同时也是要有效的将移民们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这样再面对四方敌人的时候,才能够保护自己。
有这些退役的军人当镇长之类的,他们来负责组织一镇的居民,带领他们进行抵抗,自然是比普通人要更强很多。
“管他们来多少,我们都照单全收。”
“告诉大家伙,吃饱喝足了,等下给死劲杀敌,杀的越多,奖励就越多。”
刘荣很是自信的说道。
对于西域移民,刘晋这边可是给予了很多的安排和支持,特意向朝廷这边申请了一项特殊的许可,那就是允许西域和河中地区的移民拥有和使用武器。
尽管这些武器都有所限制,仅限于冷兵器,也就是刀剑铠甲弓箭之类的,至于火枪和火炮,每一个镇只配备五百杆火枪,五十门火炮,这些火枪和火炮定期还要接受朝廷驻军的检查,每一次的使用也是有着严格的程序。
但总的来说,相比起其它地区,西域和河中地区,朝廷对这里的限制小很多,更希望这里的移民们能够彪悍起来,这样才不会被人给欺负。
“是~”
听到刘荣的声音,周围的人顿时就纷纷的喊了起来。
1...407408409410411...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