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刘晋郑重的点点头,又提到了血的问题。
“这血还分成了很多类型?”
李安源一听,连忙好奇的问道。
对于血,中医当中几乎没有任何的研究,都觉得这血都是红色的,似乎都是一样的。
“当然,在欧洲这边,欧洲的医学界在研究血液,他们总结了一个经验,血液是可以互相输的,但只有同种血型人的血才可以互相输。”
“而且在欧洲这边,现在非常流行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叫放血疗法,他们认为人生病了是因为体内的血液当中含有了治病的东西,将血放掉一些就可以治好这种疾病。”
刘晋点点头说道。
“放血还能够治病?”
“竟然还有如此荒谬的治疗方法。”
吴云屠一听,顿时就傻眼了,忍不住有些气愤的说道:“这简直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这确实是很荒谬,但是在欧洲这边非常的盛行,在黄金洲这边,我们的人写信回来的时候,我都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欧洲人对血液的研究方面,却是比我们厉害,他们已经大致的清楚了血液的几种类型,还知道如何输血,如何安全的放血、止血等等。”
“虽然愚笨,但其中还是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出来。”
刘晋笑了笑点点头。
欧洲的放血疗法持续的时间很长、很长,历史上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死在了这种放血疗法之下,比如白头鹰的国父华盛顿同学就是死在了放血疗法之下,而且还是在1799年,这不得不让人长吁短叹一声。
他当时仅仅只是因为巡视自己庄园出了一身汗,没有及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此得了感冒,扁桃体发炎的小病。
即便是不吃药,不打针,多喝点热水也能够慢慢的好,却偏偏让自己的医生(额,当时主要是理发师)来治疗,放了一次血还不够,又请了两个医生过来,又放了两次血,在失血2.5升之后就去天堂见他的上帝了。
说出来都是让人难以置信,但在当时就是如此,放血疗法持续了好几百年,甚至于将近上千年的时间,放血放死了很多、很多的人历史名人。
大明镇海王 第783章,不一样的刘晋
京城皇宫,弘治皇帝的书房之中,弘治皇帝批完奏疏,忍不住微微伸伸懒腰。
大明蒸蒸日上,他这个皇帝,小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过了,不过他却是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日渐消瘦,精神也远不如以前。
他现在才三十多岁而已,看起来却是犹如五十多岁的老头子。
“萧敬,过来我给捶捶腰~”
腰有些酸痛,想了想对萧敬喊道。
“好的,万岁爷~”
萧敬也是赶紧屁颠、屁颠的过来。
他一边给弘治皇帝捶背、揉腰,也是一边忍不住感叹起来。
弘治皇帝是他看着长大的,跟着弘治皇帝很多年了,从弘治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一直在伺候弘治皇帝。
原先的少年,一眨眼,老的如此之快,竟然比他这个老人家还要更加憔悴、沧桑,尽管操劳国家大事很费精力,但也不至于如此。
弘治皇帝又仅仅只有一个女人,不贪女色,又不好酒肉,可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帝,才三十多岁就沧桑成这个样子了,实在是让人忍不住长吁短叹一番。
“陛下,要不要吃点宵夜?”
一边仔细的给弘治皇帝捶背,萧敬也是笑着问道。
“没胃口,吃不下。”
弘治皇帝微微摇头。
“万岁爷,您最近的食量是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可不行啊,龙体要紧,多少也是要吃一些的。”
萧敬有些担忧的说道,他负责皇帝的一切事务,很清楚弘治皇帝最近吃的很少,当然一直以来,弘治皇帝的胃口都不好。
“行吧,弄点番薯粥来,听刘晋说多吃番薯这样的粗粮对身体有好处。”
弘治皇帝却是有点饿了,因为他饭量少,所以一般也算是少吃多餐,每次吃一点,但是吃的次数比较多。
“赶紧去吩咐御膳房煮番薯粥~”
萧敬一听,顿时开心的对着小黄门吩咐道,小黄门一听,赶紧急匆匆的去通知御膳房。
“刘晋最近在干嘛?”
“朕给他放假,他还真的一天早朝都不上,懒到家了。”
说到刘晋,弘治皇帝就忍不住问起刘晋来。
今年刘晋去南洋征战,一出去就好几个月的时间,回来之后,弘治皇帝也是恩准了刘晋放两个月假。
要是其他的官员,休息几天就差不多了,怎么可能会放下手中的权力,还不得早点回到自己的岗位,或者是屁颠、屁颠跑来上早朝、给弘治皇帝奏事之类的。
他倒好,放两个月就真的放假两个月,不仅仅早朝不来,他的户部侍郎也放下了,连来皇宫里面向自己请安,奏事都不来。
要不是上次锡兰总督献宝看到了他一次,弘治皇帝都要以为这小子还在南洋呢。
“他前段时间在和太子爷忙着建动物园,说是要收集天下的奇珍异兽,然后向大家开放,让大家认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兽。”
萧敬想了想连忙回道。
他是弘治皇帝的秘书,同样也是统领着东厂和锦衣卫,算是弘治皇帝的耳目,朝中重要的文武百官,他也是同样需要密切的注意他们的动静。
皇帝的秘书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而且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动物园?”
“尽胡闹,这收集天下的奇珍异兽,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呢,而且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这样和太子胡闹。”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生气的说道。
太子还是太贪玩了一些,刘晋是朝中大臣,他应该知道这一点,应该要引导着太子往好的方面去才是,反倒是和太子厮混在一起。
“陛下,刘晋他从来不会做亏本生意的~”
“他说这动物园建成以后会对普通人开放,到时候就是收门票也能够将投入的银子收回来,还能够让大家长长见识,开开眼界,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兽。”
萧敬笑了笑说道。
“这倒也是,刘晋这小子,就是一块石头,他都能够点成金子。”
“算了,随他们吧。”
弘治皇帝一听,想了想也是点点头,刘晋似乎好像还真的没有做过什么亏本的买卖。
“刘晋最近召集了天下的名医,说是要建一个大明医学院,要传承现有的医术,同时开创新的医术,更是说要学习天下其它各个国家的医术,以此来提高大明的医术。”
接着萧敬又汇报道。
“召集天下名医,建立大明医学院?”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笑了笑说道:“这小子和一般人还真是不一样,别的有钱、有势了,或得意猖狂,或纵情声色之类的。”
“他倒好,专门喜欢建各种各样的学院,军事学院、海事学院、造船学院,现在又要建医学院,确实是与众不同。”
“建医学院好啊,真要是办好了,也是造福于天下之人。”
“可不是嘛,刘晋说,我们大明的医术应该要集天下医术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会贯通,才能够超越自我,不断的开拓创新。”
“对于这个医学院,刘晋可是非常的大方,在京城南郊这边直接划出了上千亩的地出来,而且前期就投了百万两银子下去。”
萧敬点点头说道,对于刘晋这边的一举一动可谓是了如指掌,甚至于清楚的知道刘晋和几个名医之间的谈话。
“好大的手笔啊~”
弘治皇帝一听都忍不住惊叹起来,刘晋有钱,他是知道的,但却没想到刘晋在建医学院方面竟然如此的大方,上千亩京城的土地,上百万两银子说砸就砸下去了,一点眉头不皱下。
“陛下,刘晋在这方面一直都很舍得,海事学院和造船学院也都投入巨大,一直以来都是亏本在运营,也都是靠刘晋支持。”
“他还说了,不单单要建医学院,还要建什么化学院、物理学院、工学院、天文学院、艺术学院之类的。”
“要在医学院附近这里建立各种各样的学院。”
萧敬也是点点头继续汇报道。
“高人子弟,还真不是凡夫俗子能够想象的。”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微微摇头,实在是想不通刘晋到底为什么要建这各种各样的学院,其实算起麾下各地产业的附属研究院之类的,刘晋现在已经建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学院了。
密云铁厂下面有冶炼学院、机械学院和兵器研究所,专门研究冶炼钢铁,研究制造各种各样优质的兵器。
京城机械厂虽然是挂着厂的名字,但更多的还是一个专门各种各样机械的地方,蒸汽机和蒸汽机收割机、耕地机都是这里研究出来的。
造船厂麾下也有自己的造船研究学院,专门研究制造船只,听说现在在研究如果将蒸汽机运用到船只上面,制造出蒸汽船来。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这些,弘治皇帝都很清楚,仔细想一想,刘晋还真是喜欢办学校。
“陛下,这新建的医学院,其中有一个体系,刘晋称之为外科手术系,主要是用来研究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病。”
“刘晋说想要做外科手术,必须要对人体有足够的研究,所以他准备在南洋这边的小岛上秘密建立解剖人体的实验室,专门来研究人体结构,为外科手术积累基础。”
想了想,萧敬也是将刘晋医学院这边有一个让人觉得无比忌讳的地方说出来。
“解剖人体?”
弘治皇帝一听,也是微微皱眉。
“对,刘晋的意思是南洋这边奴隶众多,可以用这些奴隶来进行实验。”
“这提议一开始遭到了几个名医的反对,但刘晋说,医学要打破思想的束缚,只有清楚的对自己有所认识了,才能够真正提高医术。”
“传统的医术当中对外科手术方面的内容非常少,他说战场上,很多士兵失血过多而死,如果我们能够研究清楚人体的血液,对失血的士兵及时止血、输血,或许就可以治好。”
“这一切都建立对人体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
萧敬点点头,然后开始消息的汇报起来。
“嗯,既然如此,就让他去折腾吧。”
“刘晋所说也是有道理的,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这种研究或许有伤天和,有违人理,但也是为了能够提高医术,为了救治更多的人。”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点点头表示了认可,这刘晋到现在为止,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没有让弘治皇帝失望过,他相信刘晋。
更重要的是刘晋这建医学院也是为了提高大明的医术,为了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造福大明,这是好事。
他没有理由去反对,纵然是这医学院会使用奴隶来做实验,会去解剖人体等等之类的,在传统思想上看来是非常犯忌的事情。
但这都无关紧要。
“是啊,刘晋建医学院也是为了大明,这研究外科手术,同样也是为救人,出发点是好的,而且说不定将来真的能够研究出一些东西,能够提高我大明的医术,救治更多的人。”
萧敬也是跟着点点头,他也算是为刘晋说了很多好话了。
大明镇海王 第784章,大明医学报
京城南郊,新成立的大明医学院暂时租下了一栋楼作为临时办公地,一方面筹建建立大明医学院,另外一个方面,吴云屠、张世刚、李通、钱回、李安源五人也是开始着手根据刘晋的要求去收集各种各样的医书,然后对这些医书进行整理,按照要求,开始构造医学院的体系。
一个医学院的创办,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刘晋这边也是从麾下一些产业当中抽调了很多人手过来。
几个名医虽然医术精湛,但管理方面却是一塌糊涂,此外这医学院的兴建,他们也并不擅长,主要是工作还是专研医术,研究刘晋所说的新东西。
在一间实验室当中,吴云屠正在尝试使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围观的世界。
“不可思议~竟然真的有如此微小的生命。”
“佛家说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竟然是真的。”
通过显微镜,吴云屠非常清晰的看到了极其微弱的细菌、病菌等等,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在显微镜下都一一清晰的展现在眼中。
“这些细小的东西就是刘晋所说的细菌和病菌?”
吴云屠仔细的观察着围观的世界,很快也是发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细菌和病菌,他想起了刘晋所说的一些东西。
“真的有效,真的有效~”
“真是神了!”
这时,钱回激动的走了进来,大声的说道。
“什么事情啊?”
吴云屠看向钱回问道。
“前两天我从刘公子这边拿到了一些金鸡纳树树皮,用来煮水给一个打摆子的病人喝,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他就痊愈了,奇效啊,真是神了。”
钱回激动的说道。
以前打摆子这种病是很难治的,得了这种病死亡率极高,只有少数一些自身抵抗力极高的人才能够挺过来。
刘晋说金鸡纳树树皮可以治好,一开始大家还是不相信的,他亲自实验了一次之后,他信了,真的治好了,速度非常快,药到病除。
“我要将这个消息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得了打摆子病的人可以迅速的治好。”
钱回还是很有医者仁心的,第一时间内想到的就是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更多的大夫,让大家知道用这样的仿佛可以快速治好打摆子的病。
“刘公子说的对,海外非常的广袤,有无数的新事物,海外国家众多,还有各种各样的医术,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我大明,应该放眼看世界,向全世界学习。”
“谁能够想到,打摆子这样的病竟然可以用这树皮煮汤治好。”
钱回实在是太激动了,打摆子这病,他看过太多了,有太多、太多了死在了这个病上面,非常难治,现在却是轻轻松松就治好了。
“刘公子自然是不会骗我们的,你过来看看,这个显微镜非常的神奇,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极其细小、围观的世界,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一些细菌和病菌。”
吴云屠笑了笑郑重的点点头,然后指了指显微镜说道。
“我看看~”
钱回凑过去一看,顿时就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然后张大了嘴巴说道:“这些就是刘公子所说的细菌和病菌?”
“应该就是了,这些东西到处都有,即便是我们人体内也有,不过正常人体内拥有的种类和数量与病人体内拥有的是不相同的。”
“我准备让人去采集一些特殊病人的血液,比如你刚刚所说的打摆子病人,或许我们就可以解开为什么有人会得打摆子这种病了。”
吴云屠郑重的点点头,有了显微镜的帮助,可以观察到围观的世界,自然而然也能够对这些围观的细菌、病菌等等进行分类、总结,进而整理出一些规律出来,很多以前总是弄不明白,弄不清楚的病都能够弄清楚。
“老吴、老钱~”
这时,刘晋满脸笑容的走了过来。
反正不用上早朝,刘晋也是隔三差五就会过来看看医学院这边,转悠、转悠。
“刘公子~”
两人一看刘晋,也是连忙恭敬的说道。
“刚刚听老钱你说这金鸡纳树树皮治好了打摆子的病了?”
刘晋笑了笑点点头,然后对着钱回问道。
“治好了,治好了,简直神了,药到病除,三天不到的时间就完全治好了。”
“我正想着写信给我一些同门师兄弟,还有我的徒弟们,告诉他们这个事情,以后遇到了打摆子这种病,直接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治好了。”
钱回连忙点点头回道。
“写信?”
刘晋一听,想了想说道:“这样写信的方式也太慢了,即便是知道,也仅仅只限于你所接触的一些人,想要真正将一项有用的医术传播于世,还是要有更高效的传播手段。”
“更高效的传播手段?”
“除非是在大明早报上面刊登出来,不然也只能够靠写信或者是口口相传了。”
钱回想了想说道。
“对啊,我们也可以用报纸啊~”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说着无意,听者有心,刘晋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猛的一拍自己的大腿说道。
一直以来刘晋都在头痛一件事情,那就是该如何向大家传播一些正确的认识,纠正大明现在的一些陋俗。
比如早婚的问题。
大明早婚的现象非常严重,无论是农村还是成里,很多人结婚的时候仅仅只有十三四岁的年纪。
这个年纪身体才刚刚开始发育,处于成长的阶段,却是去结婚,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都还没有成熟,一旦结婚生娃,对身体的伤亡极其严重。
所以生出来的孩子很多都夭折,成活率非常低,同时身体也严重的损伤。
这是非常不好的陋习,是需要改变的。
但刘晋想到的办法是在大明早报上去报道这个事情,京津地区这种现象有所改观,可是并不能影响到农村地区。
再比如刮胡子、留长发的事情,本来这头发、胡子就跟指甲一样,长了就应该剪掉,这样既可以方便保持卫生,又可以方便工作和生活。
但自古以来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
这一根头发,一根胡须都是不能动的,这就算是严重的曲解了这句话。
刘晋自己麾下产业的员工,都留短发、剃掉胡须,并没有什么不妥,反而生活和工作更加的方便。
这一点也是带动了京津地区这边,很多年轻人也跟着剪短头发、剃掉胡须,但整个大明,基本上还是和以前一样的。
影响是有,但还是比较有限。
这新的医术的推广,新的医学的推广,也是如此。
如何将新研究出来医术、医学、药品等等迅速的推广起来,让更多人受益,这也是刘晋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现在钱回提到了大明早报,这让刘晋也是灵机一动,自己是不是可以创办大明医学报,专门用来介绍各种各样的新的医术、药品、医学,顺带着普及一些新的医学尝试,让更多人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同时也是可以让更多的大夫从看报纸学到一些医术,提高他们的技术,救治更多的病人。
“报纸?”
吴云屠和钱回一听,更傻眼了,仅仅只是随口一说,刘晋就当真了。
“当然,我们要创办一个专业性的报纸,定期刊印,发往大明海内外各省,同时也是向天下的大夫征稿,大家不仅仅可以一起探讨新的医学、医术,也可以共享一些好的治病方法和丹方、药物等等。”
“同时也是可以向大家普及一些基本的医学尝试,这样才不会被一些神棍、庸医所欺骗,让更多的人收益。”
刘晋郑重的点点头。
嗯,有必要,非常有必要的去创办这种专业性的报纸,甚至于叫期刊,当然了现在办期刊还是不现实,办报纸就可以了。
向大家普及一些东西,推广新的医术,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这能行吗?”
吴云屠和钱回一听,也是微微激动起来,如果真的可以办成功的话,到时候天下的大夫都可以看到这个报纸,很多新研究出来的医术都可以迅速的得到推广,让更多的人受益。
“有什么不行的,不就是需要银子嘛,这东西我多的是,前期就当时给大家免费送,先送它几期也没有什么关系。”
刘晋笑了笑,胸有成竹的说道,接着也是立即离开了实验室这里,火急火燎的开始去筹办这大明医学报的事情来了。
大明镇海王 第785章,或许还有救
北直隶沧州府有一间名叫济生堂的医馆,医馆的馆主是整个沧州,乃至整个北直隶、山东、河南一带都赫赫有名的神医陈济生。
陈济生医术精湛,收费又不算贵,名气又大,前来济生堂看病的人就很多、很多。
济生堂占地面积比较大,分成了很多个堂口,一般的堂口都是陈济生的徒弟在给人看病,只有他的徒弟们无法诊断和判定的病才会到陈济生这里来。
医术师徒相传,作为名医的陈济生,前来学医的人也是很多,他也本着一颗仁者之心,前来求学医术的,只要人品端正,也大多数都会乐意倾囊相授,所以他的徒弟也是非常多,前前后后带出了上百个徒弟,几乎遍布周围一带的州府。
现在在医馆当中学医的学徒也是还有二十多个,其中有七八个已经可以坐堂出诊,有八九个在学着抓药,还有七八个新来的则是从打杂开始学起。
一般的病让自己徒弟去看,陈济生也是相对比较闲,每天早上都习惯于看看报纸、喝喝茶,然后去看看自己的徒弟们做的怎么样了。
“今天的大明早报怎么还没有来?”
陈济生起来,一边吃早餐也是一边对着自己的徒弟问道。
猜你喜欢